学术投稿

髋关节闭孔内脱位伴骨盆骨折一例

智良;刘红军;贾辉;李会奇

关键词:髋关节, 闭孔, 内脱位, 股骨头脱位, 骨折, 股骨髁上骨牵引, 左下肢, 骨盆倾斜, 耻骨支, 股骨头颈部, 创伤性休克, 休克治疗, 下肢畸形, 神志恍惚, 牵引重量, 皮下瘀血, 快速补液, 患者, 下腹部, 查体
摘要:1 病例报告患者,男,39岁,因被煤车撞击致骨盆、左下肢畸形4 h住院.查体:患者神志恍惚、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口渴.血压:50/30 mmHg,脉搏:124次/min,呼吸:25次/min,体温:36.7℃.查体:腹部稍胀,腹肌紧张,下腹部及会阴部区广泛皮下瘀血,骨盆倾斜,挤压、分离实验(+),左侧大转子内陷,左下肢外旋畸形.X线片示:右侧闭孔消失,双侧坐、耻骨支骨折,左侧髂耻线分离,股骨头脱位于闭孔内.CT示:左骨盆底边平面横断,远侧坐、耻骨折段位于股骨头内侧,股骨头颈部嵌夹于骨折端.诊断:①创伤性休克;②左侧髋关节闭孔脱位;③双侧坐、耻骨支骨折.处理:①快速补液、输血等抗休克治疗;②行左股骨髁上骨牵引.将患肢置于布朗氏架上,牵引重量为6 kg.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相关文献
  • 空心加压钛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自2003年3月~2004年5月,采用空心加压钛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8例,效果十分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卜保献;张作君;石福明;史相钦;郭会利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脊柱无骨折脱位型腰段脊髓损伤

    外伤导致的腰段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外伤,预后常不理想,脊柱无骨折脱位的腰段脊髓损伤较为少见,较易漏诊或误诊.自1996年1月~2002年9月共收治4例此类损伤,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廖永兴;康晓鹏;李天鹏;孟增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股骨干中点以下骨折两种髓内钉治疗方法的比较

    交锁髓内钉固定长骨骨折被认为是骨科内固定的一大飞越[1].我院自2001~2002两年间共收治股骨干中点至膝关节上9 cm范围内骨折79例,分别行股骨交锁髓内钉或髁上交锁髓内钉固定(两种交锁髓内钉都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第三医疗器械厂产品,以下称股骨钉和髁上钉),愈合好,疗效较满意.现比较如下.

    作者:李振清;刘新各;孙春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髓内钉与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79例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以提高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手术治疗79例,肱骨干骨折,其中肱骨加压钢板内固定56例,交锁髓内钉固定23例,骨折均为闭合性,比较两种技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疗效指标和桡神经损伤、骨不连、肩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钢板内固定相比,髓内钉内固定操作的手术时间短(P<0.01),骨折愈合时间提前(P<0.01),而住院时间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髓内钉内固定未发生骨不连,钢板有9例出现骨不连接.暂时性的桡神经麻痹钢板与髓内钉分别为6例、1例,肩功能功能障碍分别为3例、5例,所有病例未发生骨感染.结论与钢板相比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彭海洲;刘明礼;罗睿;蔡嘉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逆行交锁髓内钉在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是下肢创伤中较严重的一种,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均难以令人满意.自1999年2月~2003年4月,我院采用以逆行交锁髓内钉为主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军;刘惠军;邵先舫;陈绍军;陈竹明;张宏波;张斌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胫骨平台骨折并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12例治疗体会

    自1998年5月~2004年2月应用T型髁钢板和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12例胫骨平台骨折并后交叉韧带(PCL)撕脱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伟强;孙忠良;方克恒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AO/ASIF锁骨钩钢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远端骨折30例

    肩锁关节脱位在骨科创伤中颇为常见,自2001~2003年采用AO/ASIF锁骨钩钢板治疗30例急性重度肩锁关节脱位(Ⅲ~Ⅵ型)和Rockwood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临床随访结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姜雪峰;张云庆;顾家烨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股骨干骨折再手术治疗38例

    我院自1997~2002年共收治38例经首次治疗失效而再次手术的股骨干骨折,效果满意,现对失效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郑季南;王森林;洪庆南;方钧;耿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单纯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定位诊断、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2例单纯性神经根型颈椎病行前外侧钩椎关节切除植骨融合术或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年8个月.结果疗效优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3.3%.结论前外侧钩椎关节切除植骨融合术或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定位诊断对手术疗效至关重要.颈椎MRI结合CT能协助定位诊断.

    作者:宋红星;沈惠良;杨敏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治疗

    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是老年人群中较难治疗的骨折,我科自2001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此类骨折28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德荣;杨淮海;王四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组织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同种异体组织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ACL,PCL)的疗效.方法回顾调查了36例孤立性交叉韧带损伤病人,将其分为2组,A组:ACL损伤28例;B组:PCL损伤8例.分别应用同种异体B-PT-B、半腱与股薄肌腱、胫后肌腱、跟腱-骨和四头肌腱-骨重建,平均随访21.5个月.结果 Lysholm评分:A组术前平均63±5.6;术后90±5.5;B组术前平均61±7.6,术后88±6.0;两组手术前后差异显著(P<0.01); IKDC评分:A组 A级2例(7%),B级16例(57%),C级8例(29%),D级2例(7%);B组A级1例(12.5%),B级3例(37.5%),C级3例(37.5%),D级1例(12.5%).KT2000测定:A组由术前胫骨前移平均 11.90±0.27 mm减少至术后 4.30±1.42 mm;B组胫骨后移由术前平均10.5±2.5 mm减少至术后5.9±1.5 mm,两组手术前后有显著差异( P<0.01).术后健患侧比较:A组平均2.3±0.9 mm;B组2.7±1.3 mm;健患差异:A组<3 mm23/28例(82%),>5 mm 3例(11%);B组<3 mm 5/8例(62.5%),>5 mm 2例(25%).前后抽屉试验大部分平均恢复1°以上,并呈现明显的硬终点.术后ROM,A组:正常26/28例(93%),接近正常2/28例(7%);B组:正常6/8例(75%),接近正常2/8例(25%).结论同种异体移植物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是自体组织重建的良好的替代物,但失败率高,不应首选.

    作者:孙康;汤继文;徐强;刘晓阳;周路刚;郝永强;王磊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GSH钉结合CPM治疗陈旧性股骨髁上骨折并膝关节僵硬

    自2000年3月~2003年6月笔者应用GSH钉固定结合CPM治疗陈旧性股骨髁上骨折并膝关节僵硬1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波;王志国;连海云;常浩胜;陈发红;张树峰;罗建成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可调式外展架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8例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肱骨外科颈、解剖颈及大结节等部位发生的骨折.自1996~2003年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及外展架固定,配合同步功能锻炼治疗此类骨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士波;张露;王维;陈志勇;程显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无骨折脱位的闭合性肱动脉损伤

    无骨折脱位的闭合性肱动脉损伤在临床上并不罕见,由于其相对隐蔽,容易在诊断上造成困难.自2001年1月~2003年6月,收治4例此类损伤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俊明;黄红山;黄贺军;李道选;蔡喜宇;徐文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髋关节闭孔内脱位伴骨盆骨折一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9岁,因被煤车撞击致骨盆、左下肢畸形4 h住院.查体:患者神志恍惚、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口渴.血压:50/30 mmHg,脉搏:124次/min,呼吸:25次/min,体温:36.7℃.查体:腹部稍胀,腹肌紧张,下腹部及会阴部区广泛皮下瘀血,骨盆倾斜,挤压、分离实验(+),左侧大转子内陷,左下肢外旋畸形.X线片示:右侧闭孔消失,双侧坐、耻骨支骨折,左侧髂耻线分离,股骨头脱位于闭孔内.CT示:左骨盆底边平面横断,远侧坐、耻骨折段位于股骨头内侧,股骨头颈部嵌夹于骨折端.诊断:①创伤性休克;②左侧髋关节闭孔脱位;③双侧坐、耻骨支骨折.处理:①快速补液、输血等抗休克治疗;②行左股骨髁上骨牵引.将患肢置于布朗氏架上,牵引重量为6 kg.

    作者:智良;刘红军;贾辉;李会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带锁髓内钉技术并发症原因分析与预防

    本文总结了208例髓内钉复位固定手术,回顾其术中并发症.按照手术的不同阶段(准备、入路、复位、固定)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建议其预防和补救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初次进行这种手术的医生少走弯路,使髓内钉技术成为医生乐意接受的治疗方法,并在基层医院得到推广普及.

    作者:王金成;高忠礼;尹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脊髓火器伤的治疗进展

    随着全世界暴力行为的增加,火器伤的发生率也不断升高.在美国,每年脊髓损伤者中因火器伤而致的占13%~17%[1].脊髓火器伤的治疗一直较为棘手,本文就其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长青;梁朝革;贾连顺;李家顺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跖肌腱扇形膜片和腓肠肌腱瓣V-Y成形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目的研究跖肌腱扇形膜片和腓肠肌腱瓣V-Y成形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术式及结果.方法对14例平均89 d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跖肌腱扇形膜片和腓肠肌腱瓣V-Y成形术治疗,跟腱缺损范围为3.6~7.3 cm,平均为5.2 cm,跟腱缺损范围较大时(大于6.5 cm),可加用跖肌腱加固术.结果平均随访2年4个月,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评估,优11例(78.6%),良2例(14.3%),优良率为93%.结论跖肌腱扇形膜片和腓肠肌腱瓣V-Y成形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潘哲尔;顾湘杰;黄加张;王旭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腰椎力学强度与骨矿丢失程度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腰椎椎体骨矿不同程度丢失后骨力学强度的改变,以认识骨质疏松时腰椎骨折的危险性.方法实验选取成年新西兰兔12只,取其第3至第7腰椎共计60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个.第Ⅰ组为对照组,不做脱矿处理;第Ⅱ、Ⅲ组浸入脱矿液中使其骨矿丢失分别约20%、35%.采用材料力学实验方法沿椎体纵轴施加压缩载荷,记录大平衡载荷,测定各组椎体强度极限.结果骨矿丢失对椎体强度破坏较大,对照组的椎体力学强度为40.18±6.48MPa;第Ⅱ组骨矿丢失约19.07%时为23.17±3.75MPa;第Ⅲ组骨矿丢失约31.42%时为15.94±7.70 MPa,各组相差显著(P<0.01).

    作者:赵斌;齐进如;周斌;何志民;吴昊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颈骨折5例

    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8月,收治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颈骨折7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明;王元山;周全;陈雪松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管: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