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柱无骨折脱位型腰段脊髓损伤

廖永兴;康晓鹏;李天鹏;孟增东

关键词:脊柱, 无骨折脱位型, 脊髓损伤, 严重外伤, 分析报告, 误诊, 漏诊, 理想
摘要:外伤导致的腰段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外伤,预后常不理想,脊柱无骨折脱位的腰段脊髓损伤较为少见,较易漏诊或误诊.自1996年1月~2002年9月共收治4例此类损伤,分析报告如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相关文献
  •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186例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86例(189处),根据骨折类型并结合主骨折块与塌陷部位选择切口显露及有限切开部位,术中单纯空心钉、松质骨螺钉或螺栓固定51处,T型、L型或曲棍球棒形支撑钢板固定89处,复合固定包括曲棍球棒形支撑钢板加T 板、L板或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49处;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的骨缺损应用髂骨或人工骨植骨101处.结果 178例获得随访,骨折均在12周内愈合,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优96例,良68例,可11例,差3例,优良率92%.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需依据骨折类型,遵循分期治疗原则,满意的疗效取决于:①关节面平整、下肢力线和关节韧带连续性的恢复;②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骨缺损必须植骨支撑;③能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有效内固定;④妥善处理软组织包括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⑤适时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万连平;张施龙;张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致锁骨上神经损伤42例分析

    自1998年1月~2003年10月共收治59例锁骨骨折并均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锁骨中外段骨折内固定的42例全部出现患侧肩和胸的外上部皮肤感觉功能障碍,为避免此并发症的再发生,对59例手术病例进行了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冕;胡佰文;李纯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脊柱无骨折脱位型腰段脊髓损伤

    外伤导致的腰段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外伤,预后常不理想,脊柱无骨折脱位的腰段脊髓损伤较为少见,较易漏诊或误诊.自1996年1月~2002年9月共收治4例此类损伤,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廖永兴;康晓鹏;李天鹏;孟增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髌周支持带松解治疗膝关节伸直位僵直

    目的探讨髌周支持带挛缩在膝关节伸直位僵硬的治疗对策.方法本研究共有27例患者,采用小切口或关节镜下手术松解,均行外侧支持带切开,部分病例行内外侧支持带切开.结果所有病例术前检查均存在内外侧支持带的挛缩,术后25例恢复良好,术中屈膝达到95°~110°,术后2年以上随访达到110°~140°(平均125°).结论髌周支持带挛缩是伸直位膝关节僵硬的病理因素之一.采用小切口或关节镜下手术松解,酌情行内外侧支持带切开,可以减少术中骨折的并发症.

    作者:桂鉴超;顾湘杰;王黎明;黄河;蒋纯志;马昕;陈劲松;姜建元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GSH钉结合CPM治疗陈旧性股骨髁上骨折并膝关节僵硬

    自2000年3月~2003年6月笔者应用GSH钉固定结合CPM治疗陈旧性股骨髁上骨折并膝关节僵硬1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波;王志国;连海云;常浩胜;陈发红;张树峰;罗建成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分型及临床应用

    目的对后踝骨折进行分型,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入院患者进行物理检查,主要是对初次X线片进行测量、归纳,44例根据手术所见.结果通过对175例后踝骨折病例进行分析,发现后踝骨折是由于踝关节受到由后向前下的冲力及足剧烈内翻或外翻产生的扭矩应力,距骨撞击后踝和下胫腓后韧带牵拉所致.依据:①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机制;②后踝骨折移位的特点;③骨折波及关节面的损伤程度;④是否合并周围组织损伤及踝穴的稳定状况,将后踝骨折分为四型,并应用于临床.应用本分型治疗175例后踝骨折,取得了95.6%的优良率.结论对后踝骨折实行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文哲;郑晓明;吴炜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股骨干中点以下骨折两种髓内钉治疗方法的比较

    交锁髓内钉固定长骨骨折被认为是骨科内固定的一大飞越[1].我院自2001~2002两年间共收治股骨干中点至膝关节上9 cm范围内骨折79例,分别行股骨交锁髓内钉或髁上交锁髓内钉固定(两种交锁髓内钉都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第三医疗器械厂产品,以下称股骨钉和髁上钉),愈合好,疗效较满意.现比较如下.

    作者:李振清;刘新各;孙春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无骨折脱位的闭合性肱动脉损伤

    无骨折脱位的闭合性肱动脉损伤在临床上并不罕见,由于其相对隐蔽,容易在诊断上造成困难.自2001年1月~2003年6月,收治4例此类损伤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俊明;黄红山;黄贺军;李道选;蔡喜宇;徐文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Apofix与Simmons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的疗效比较

    自1992年5月~2003年6月应用Apofix与Simmons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145例,其中合并脊髓不全损伤61例,现就两种治疗结果及有关问题加以分析.

    作者:郝定均;贺宝荣;雷伟;王臻;孙宏慧;宋宗让;窦榆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进展

    颈性眩晕(CSA)系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外伤使脊椎内外平衡失调,引起颈动脉颅外段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其确诊率,现就其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成;田勇;胡中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股骨干骨折再手术治疗38例

    我院自1997~2002年共收治38例经首次治疗失效而再次手术的股骨干骨折,效果满意,现对失效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郑季南;王森林;洪庆南;方钧;耿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论指间关节截指方法

    传统的指间关节截骨术不能大限度地保留残指的长度,且影响外观.笔者介绍一种保留关节软骨面的中央部分,用吻合的伸、屈肌腱于一定张力下覆盖其表面,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永英;刘万林;金朝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髓内钉与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79例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以提高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手术治疗79例,肱骨干骨折,其中肱骨加压钢板内固定56例,交锁髓内钉固定23例,骨折均为闭合性,比较两种技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疗效指标和桡神经损伤、骨不连、肩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钢板内固定相比,髓内钉内固定操作的手术时间短(P<0.01),骨折愈合时间提前(P<0.01),而住院时间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髓内钉内固定未发生骨不连,钢板有9例出现骨不连接.暂时性的桡神经麻痹钢板与髓内钉分别为6例、1例,肩功能功能障碍分别为3例、5例,所有病例未发生骨感染.结论与钢板相比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彭海洲;刘明礼;罗睿;蔡嘉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脊髓火器伤的治疗进展

    随着全世界暴力行为的增加,火器伤的发生率也不断升高.在美国,每年脊髓损伤者中因火器伤而致的占13%~17%[1].脊髓火器伤的治疗一直较为棘手,本文就其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长青;梁朝革;贾连顺;李家顺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组合组织移植修复复杂手外伤

    目的介绍采用组合组织移植修复复杂手外伤的方法.方法第2~5指毁损伤采用双侧第二趾移植(2块组织)7例,双侧第二趾带拇趾腓侧皮瓣(2块组织)3例;第2~5指毁损伴手掌、手背皮肤撕脱伤采用双侧第二趾加股前外侧皮瓣 (3块组织)8例;第1~5指毁损伴手掌皮肤撕脱伤采用拇甲瓣与另一侧第二趾加股前外侧皮瓣 (3块组织)1例;第1~5指毁损伴手掌、手背皮肤撕脱伤采用拇甲瓣、双侧第二趾加股前外侧皮瓣 (4块组织)1例.结果 20例51块游离组织移植全部成活,功能良好.结论组合组织移植是修复复杂手外伤的理想方法.

    作者:庄小宁;孟凡坦;杜聪明;付长生;曾耀明;庄建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空心加压钛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自2003年3月~2004年5月,采用空心加压钛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8例,效果十分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卜保献;张作君;石福明;史相钦;郭会利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治疗

    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是老年人群中较难治疗的骨折,我科自2001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此类骨折28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德荣;杨淮海;王四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颈骨折5例

    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8月,收治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颈骨折7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明;王元山;周全;陈雪松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用单侧钢板、双侧钢板及单纯螺钉、克氏针对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作内固定疗效.同时分析伤后手术时机、术后外固定和屈膝功能锻炼时间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本组共186例随访6个月~6年,总优良率为85.5%.伤后第一阶段(1~5 d)手术,伤口一期愈合率为86.92%,伤后第二阶段(6~10 d)手术,伤口一期愈合率为96.5%.术后2周内作屈膝功能锻炼者膝关节伸屈功能90%以上恢复,外固定6周后再作屈膝功能锻炼者27.5%病例出现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减小.结论单侧钢板适用于按Schectzker分类Ⅰ~Ⅳ型骨折,双侧钢板适用于Ⅴ~Ⅵ型骨折,单纯螺钉克氏针,可用于Ⅰ~Ⅲ型骨折,但稳定性差.手术时机在受伤1周以后局部水肿消退,皮肤出现皱纹时为佳.术中植骨将减少术后胫骨平台的下陷,并能早期屈膝及负重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作者:顾龙殿;王永安;瞿卫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锁骨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约占全身骨折的5.98%.自2000年8月~2003年5月收治锁骨骨折194例,根据骨折分型及锁骨的解剖特点选用不同的内固定方式.

    作者:方国芳;李平生;王剑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管: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