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抓好队伍建设强化服务功能

王德银;严金莲;刘文生

关键词:队伍建设, 计划生育技术, 中心, 生育指导, 服务人员, 泰兴市, 江苏省, 工人
摘要:江苏省泰兴市计划生育指导中心于1995年3月正式开业.开业之初,中心职工人数25人,其中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17人.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国出生缺陷干预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作者:编辑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本院自2003年1月起使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英;陈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对胎儿的影响

    米非司酮是80年代由法国Roussel Uclaf公司合成的炔诺酮衍生物,是与受体分子学和分子生物学同步发展的药物.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类药物广泛用于抗早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认可.随着研究进展,近年来米非司酮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也屡有报道,亦试用于避孕及治疗激素依赖性疾病[1].但是对药物的安全性研究较少,尤其是米非司酮终止妊娠对胎儿的影响.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钱芳;杨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重庆市江津市委为计划生育工作解决四件大事

    中共重庆市江津市委为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第七次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专门召开市委党委会,研究解决了计划生育工作四件大事:

    作者:黄智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湖北省召开全省计划生育服务站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

    2003年11月30日~12月1日,湖北省人口计生委在钟祥市召开全省计划生育服务站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工作经验,研究问题,部署工作。

    作者:刘章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加快计划生育科技进步 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作者:文选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口服避孕药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自口服避孕药发明以来,它的药物成分和配方一直在不断的改进之中,人们期望能研制出避孕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更加安全的口服避孕药.40多年以来,国内外不断地研制出新型的口服避孕药.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初应用短效避孕药以来,相继研制出多种类型的口服避孕药、避孕针剂、外用避孕药、缓释系统避孕药等.本文仅就国内外口服避孕药的发展动态做一综述.

    作者:武俊青;王磊光;刘云嵘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产泰治疗人工流产后出血的研究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应用中药产泰,对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及促进月经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480例人工流产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2例,在手术流产后、药物流产胚囊排出后1~12h服用产泰口服液及口服抗生素;对照组238例,仅在手术后口服抗生素.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时间、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一个月内月经恢复正常比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后服用产泰,能明显缩短阴道出血的天数、减少阴道出血量、促进月经恢复.

    作者:上官雪军;杨梅丽;竺桂英;王新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宫角妊娠误诊4例报告

    一、临床资料例1:女,28岁,停经40天时诊断为早孕,行人工流产术.吸出物未见绒毛组织,即作B超检查,提示宫腔内无孕囊,附件区无异常回声,查血β-hCG 28IU/L,疑异位妊娠收入院.入院后给予MTX20mg肌肉注射5天,复查血β-hCG 31IU/L,复查B超宫内仍未见孕囊,重作妇检发现子宫颈着色,宫体略大、宫底偏左较丰满、柔软,疑宫角妊娠,行宫腔探查发现左侧宫角明显较右侧深,用5号半吸头小心进入左侧宫角吸刮,刮出物见典型绒毛组织,术后5天阴道出血停止出院.

    作者:金柯;胡德慧;张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抓好队伍建设强化服务功能

    江苏省泰兴市计划生育指导中心于1995年3月正式开业.开业之初,中心职工人数25人,其中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17人.

    作者:王德银;严金莲;刘文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致女性不育临床分析

    解脲支原体(UU)感染致不育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对80例不育妇女进行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检测,并将42例生育二孩后行输卵管结扎者为对照组,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传荣;毛金芳;寇秀花;丁树奇;张佃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宫腔镜下诊治宫颈妊娠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宫颈妊娠是一种少见且后果严重的异位妊娠,早期识别困难,常误诊为流产而行刮宫,造成难以控制的出血,甚至切除子宫以挽救患者生命.本院10年共收治异位妊娠1 382例,宫颈妊娠只占1.52%(21例),其中19例因大出血急诊行子宫切除术,2例采取保守治疗,获得成功.本文报告采用宫腔镜技术成功诊断并协助定位局部注射甲氨喋呤(MTX)治疗宫颈妊娠1例,并进行文献复习及探讨其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伟;徐晓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河南省举办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培训班

    为促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科技含量,2003年10月中旬,河南省计生委在孟州市举办了全省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培训班,各地市计生委科技科长、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服务站站长、女性科主任130余人参加了培训。

    作者:许辉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绝经取器妇女合并宫腔积脓22例临床分析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被认为是有效控制生育的方法之一.我国开始引进和推广使用IUD已有30多年,20世纪70~80年代以金属单环为主,随着带器进入绝经期的妇女日益增多,笔者发现,近年来门诊取器者部分合并有宫腔积脓,且都是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本文对22例绝经期取器伴宫腔积脓妇女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周德平;彭建华;崔之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综合治疗盆腔脓肿13例

    盆腔炎性疾病是妇女常见疾病,急性者发病急危,可因败血症危及生命,慢性者症状时好时坏,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盆腔脓肿可发生于急性输卵管卵巢炎初次发病之后,也常在慢性附件炎屡次发作的基础上形成[1].本文就13例盆腔脓肿的综合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黄雅琴;阮雅文;陶萍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花环试验测定28例原因不明的早期习惯性流产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观察免疫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以正常早孕、非早孕妇女为对照.结果:早期习惯性流产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21.41%±6.2%)较正常早孕妇女(14.45%±4. 82%)及正常未孕妇女(12.75%±4.27%)明显升高(P<0.01);早孕妇女与未孕妇女间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无明显差异(P>0.05);习惯性流产患者红细胞表面IC花环率(10.55%±4.12%)较正常早孕妇女(6.50%±3.12%)及正常未孕妇女(4.20%±2.50%)明显升高(P<0.01),而早孕妇女与未孕妇女间红细胞表面IC花环率也有明显差异(P<0.05).免疫治疗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15.20%±4.86%)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表面IC花环率(7.80%±3.50%)也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早期习惯性流产患者体内红细胞免疫功能亢进或紊乱,红细胞免疫参与习惯性流产的发生、发展过程,免疫疗法可明显改善机体紊乱的红细胞免疫状态;红细胞免疫可作为免疫疗法临床疗效的监测指标.

    作者:高玉民;张新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增强考核的透明度

    作为一个村级单位,每年要接受省、市、县、乡各级计划生育考核和验收。每一次检查,他们都希望能得到上级的理解与认可,即使是检查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他们也希望检查组能一一指出,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工作措施。

    作者:朱锦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湖南省召开计划生育科学技术大会

    2003年11月14日,湖南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大会在长沙市召开,湖南省委副书记文选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之享等领导参加了会议。

    作者:刘琼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召开

    国家人口计生委于2003年12月25日上午在北京召开更名后的第一次工作会议。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副主任赵炳礼、王国强,中纪委驻国家人口计生委纪检组组长勾清明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生委、全军计生办、武警计生办、国家人口计生委各司局厅及直属挂靠单位领导出席会议。

    作者:编辑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放置IUD出血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置器出血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在宫腔镜协助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3组受试者子宫内膜中VEGF、bFGF进行检测.Ⅰ组为置器后有异常子宫出血妇女30例,其中金属O型IUD 15例;T型IUD 15例.Ⅱ组为置器后月经正常的妇女16例,其中金属O型IUD 8例,T型IUD 8例;Ⅲ组为无置器月经正常的妇女15例.结果:Ⅰ、Ⅱ、Ⅲ组间VEGF在子宫内膜腺上皮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金属O型IUD和T型IUD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Ⅲ组间bFGF在子宫内膜腺上皮、间质部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O型IUD和T型IUD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GF、bFGF表达下降,影响受损伤的子宫内膜血管的再生修复能力,引起放置IUD出血;在放置金属O型IUD与T型IUD的子宫内膜中VEGF、bFGF的表达无差异性.

    作者:范秀华;陈素琴;王惠兰;张丽;尹桂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