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结合功能锻炼在手外伤致残患者康复护理中 的应用研究

夏翠兰;周运彩;樊文娜;符琼月

关键词:心理干预, 功能锻炼, 手部外伤致残, 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结合功能锻炼在手外伤致残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手外伤患者20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后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手部功能评分,疼痛程度等.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4.0%,对照组优良率86.0%,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轻度疼痛43.0%,中度疼痛31.0%,重度疼痛20.0%,极重度疼痛6.0%;对照组轻度疼痛36.0%,中度疼痛29.0%,重度疼痛21.0%,极重度疼痛14.0%.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部外伤致残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合功能锻炼,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手部功能,并减轻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7例,将纳入对象分为2组,对对照组(n=42)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n=45)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9.05%,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150,P=0.0424),观察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3例,对照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8例.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满意度为80.95%,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309,P=0.0102),观察组43例患者对护理服务基本满意、1例患者不满意,对照组34例患者基本满意、8例患者不满意.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提升临床治疗安全性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庞丽琨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四肢多发骨折合并腹部损伤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对四肢多发骨折合并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例四肢多发骨折合并腹部损伤患者进行分析,临床护理包括急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功能锻炼、出院护理等.统计临床抢救成功率及其他情况的具体数据.结果:18例患者中,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达94.44%(17例);在抢救成功的17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外表皮肤缺损,经皮瓣移植术治疗后4-5个月康复出院,其余12例患者1-2个月康复出院.结论:经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促进四肢多发骨折合并腹部损伤患者机体康复.

    作者:陈美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双切口联合外固定支具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目的:探讨双切口联合外固定支具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5年9月-2017年4月,共治疗6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采用内外侧双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及空心钉(或无头钉)内固定骨折,修补缝合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术后1周后开始在外固定支具保护下进行肘关节功能练习.结果: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3周.肘关节活动度屈曲90°-140°,中位数123°;旋前40°-90°,中位数74°;旋后30°-85°,中位数63°.按照肘关节HSS评分,本组优3例,良2例,一般1例.优良率85.4%.结论:双切口切开复位固定可恢复肘关节稳定性,联合支具保护下早期功能锻炼,可以大程度的恢复肘关节的功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vsd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 缺损的护理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vsd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进行组合式外固定支架+vsd治疗的下肢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病人20例,对20例病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护理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20例病人采取组合式外固定支架+vsd治疗以后均治愈出院,创伤表面愈合时间21-57天.跟踪随访3-6个月,骨折生长和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没有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对组合式外固定支架+vsd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创面愈合,使病人肢体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屈凤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为了探究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在骨科住院治疗的33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过LCP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这33例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近1年时间,发现这些患者腕关节的恢复良好,并未出现其他症状,平均在10个月之内全部骨头愈合.结论:LCP对桡骨远端骨折的固定以及骨折部位的愈合都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其效果会更加明显.

    作者:孙达锋;穆洪鑫;季明全;吴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循证护理在腹部外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腹部外伤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98例腹部外伤患者,并根据抽签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前提下实施循证护理,并对比2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休克未纠正发生率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4%、0%、2.04%,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29%、10.20%、24.49%,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切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2.85±1.74)天、(7.56±4.03)天,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的(6.36±3.85)天、(14.56±5.63)天,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分别为(41.06±2.56)分、(41.54±2.32)分、(1.84±1.1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5.45±2.36)分、(55.23±2.36)分、(5.02±1.42)分,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满意度分别为95.92%、79.59%,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腹部外伤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不良状态,缓解疼痛,缩短切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眼眶骨折8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眼眶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接收的眼眶骨折患者8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观察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1)临床特点:①致伤原因:主要为车祸伤(43.0%),拳击伤(22.1%),钝挫伤(15.1%);②年龄分布:55.8%患者年龄为21-40岁;③骨折类型:主要为爆裂性骨折,占69.8%;④临床表现:72.1%患者眼球内陷0-5mm,51.2%伴有复视;⑤CT检查结果:单一眼眶骨折占80.2%,多处眼眶眶壁骨折占19.8%.(2)治疗方法及效果:54例患者经2周上述保守治疗后明显改善症状,治疗继续进行;另34例患者因2周后未明显改善症状,转行手术治疗;经治疗后,消除复视33例,占75.0%;眼球内陷完全恢复34例,占47.2%.结论:眼眶骨折患者临床特点多样,确诊后可先积极开展保守治疗,若治疗2周后并未明显改善症状,需及时实施手术治疗,以消除复视,改善眼球内陷.

    作者:刘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治疗烧伤的护理探究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治疗烧伤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烧伤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病例均选自2016年1月-2017年8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2组患者均采取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创面愈合率较对照组更高,并发症发生率6.0%,较对照组22.0%更低,VAS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更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护理满意度96.0%,较对照组76.0%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烧伤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利于提升其治疗效果,加速创面的愈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疼痛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魏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系统性安全环节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系统性安全环节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于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各100例研究对象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在饮食、药物治疗、生活习惯等方面给予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安全环节管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未发生风险事件概率为85.00%,观察组未发生风险事件概率为97.00%,观察组未发生风险事件概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0.6)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0.1)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安全环节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马情芬;龚劲纯;郭霞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观察优质护理在胸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胸部外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3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胸部外伤患者,并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前提下实施优质护理.并对比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对比,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并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8.67±1.56)天,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5.34±2.54)天,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低氧血症发生率、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4%、8.89%、11.11%、24.44%,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28.89%、31.11%、8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5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7.78%,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胸部外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疼痛,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赵艳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配合

    目的:总结6例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术前访视 、物品镜类准备 、术中护理配合 、术中安全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本组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成功率高、术后症状缓解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手术安全.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视野清晰等优点.该手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护理上良好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史南;郑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指标 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指标、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可有效缩短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具有一定安全性.

    作者:赵锦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鼻部外伤性骨折5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鼻部外伤性骨折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鼻部外伤性骨折患者的诊断、整复方法及疗效.结果:治愈41例,好转9例.结论:详细检查(包括常规X鼻骨侧位片)部分患者同时行C T扫描,明确单侧或双侧鼻骨骨折,注意鼻中隔、上颌骨额突有无骨折,鼻骨骨折闭合复位仍然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对效果不理想者,需行开放式复位,伴鼻中隔骨折偏曲者需行鼻中隔矫正术.

    作者:查雄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舒适护理在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骨折患者手术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100例,手术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舒适护理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50例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后,护理舒适度明显提高(P<0.05),应激反应显著降低(P<0.05),功能独立能力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骨折患者手术中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讨研究针对腹外伤合并休克患者进行急救及预见性 护理的方法和效果

    目的:分析腹外伤合并休克患者进行急救及预见性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腹外伤合并休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5年6月-2017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采取同样的急救方法,观察组在急救的同时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在急救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较对照组74.0%更高,观察组患者死亡率2.0%,较对照组14.0%更低,观察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开始手术时间、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更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腹胀评分较对照组更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较对照组42.0%更低,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95.6%,较对照组80.0%更低,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结论:对腹外伤合并休克患者实施急救和预见性护理,利于提升其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康复进程,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商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心理干预结合功能锻炼在手外伤致残患者康复护理中 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结合功能锻炼在手外伤致残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手外伤患者20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后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手部功能评分,疼痛程度等.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4.0%,对照组优良率86.0%,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轻度疼痛43.0%,中度疼痛31.0%,重度疼痛20.0%,极重度疼痛6.0%;对照组轻度疼痛36.0%,中度疼痛29.0%,重度疼痛21.0%,极重度疼痛14.0%.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部外伤致残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合功能锻炼,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手部功能,并减轻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翠兰;周运彩;樊文娜;符琼月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选2014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四肢长管骨骨折患者为临床对象,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实施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之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护理措施干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6.8±4.2分,要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治疗优良率为97.5%(39/40),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治疗优良率为70.0%(28/40),要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四肢长管骨骨折的治疗过程当中,采取系统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后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立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100例颌面部骨折复位坚固内固定手术的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颌面部骨折患者在复位坚固内固定手术中接受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颌面部骨折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4月-2017年1月,其均接受复位坚固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其就诊时间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手术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手术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颌面部骨折患者护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颌面部骨折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颌骨骨折解剖复位率、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颌面部骨折患者在复位坚固内固定手术中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缩短其手术时间,提高患者骨折解剖复位的效果,促进其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意义重大.

    作者:张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 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分到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观察组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分别采用SAS量表、SDS量表评价护理干预前后2组病人的负性情绪变化情况,并对比2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SAS量表、SDS量表得分比较,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量表、SDS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56/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0%(45/60),2组比较,P<0.05.结论: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并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半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 疗效体会

    目的:探讨半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8例,女22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0岁,半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随访半年.结果:45例症状消失,恢复良好,3例略感下肢麻木,2例复发,但下肢痛较前减轻.结论:半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时不破坏腰椎原有的稳定性,患者无需行内固定,创伤小,恢复快,可早期离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良好.但应注意减压是否彻底和腰椎不稳的后期治疗.

    作者:曾辉;芦猛;罗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