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杰
目的:采用经胸冠脉超声方法对冠状动脉硬化斑块进行检测,并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TTE方法对冠状动脉的3支血管进行检测,统计病变血管数、检出人数、硬化斑块的形态、血管狭窄程度,并与冠脉CT检查或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同时统计212例健康体检者冠状动脉各支血管的检出率.结果:2型糖尿病病人冠状动脉硬化的检出例数、多支病变的检出例数均比非糖尿病病人多,单发、多发梗阻性狭窄节段也均比非糖尿病病人高,非糖尿病病人单支病变的例数高于糖尿病病人,检测结果与CT、冠脉造影符合率较高.健康体检者中右冠脉的检出率为87.3%、左回旋支的检出率为68.9%、左前降支的检出率为97.7%.结论:经胸冠脉超声方法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检出效果良好,2型糖尿病病人更容易出现复杂病变、多支病变、硬化斑块等.
作者:孙华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大庆市人民医院2011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小儿脑瘫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34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并行常规护理等,对34例观察组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对比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6.5%,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小儿脑瘫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患儿的临床疗效有改善作用,应当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使用.
作者:赵南;姜雅玲;姜淑芝;李凤兰;衣洪天;曲亚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64例设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的体检健康者64例设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结果:实验组的白蛋白检测阳性率为51.5%,尿糖检测阳性率为93.8%,对照组患者没有检测出白蛋白阳性和尿糖阳性,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能够大大提高糖尿病检出率,防止误诊漏诊,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韩春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护理.方法:选用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20例,按入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例.2组患者均采用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生理、社会等全面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皮肤瘙痒的缓解情况、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后,病情明显有所好转,不良反应少.观察组治疗皮肤瘙痒总缓解率为80.12%,明显高于对照组71.2%,与接受治疗与护理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过程中,通过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与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治疗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自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严重胸外伤患者的综合护理模式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胸外伤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治愈或基本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综合护理模式下,注意整体观念,全面检查、综合分析判断病情、及时妥善诊断处理、精心全面综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有力保障.提高治愈率.
作者:吴淑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系统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之间收治的48例行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实施术前和术后的系统围手术期护理,探讨关键护理对策.结果: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48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情况,其中有29例患者在1周之内治愈出院,12例患者在2周之内治愈出院,其余7例患者也在20天之内陆续出院.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采取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春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前牙全瓷美容修复规范化操作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进行前牙全瓷美容修复规范化操作的患者一共有56例,对56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修复以后,6个月以及1年复诊,56例患者对其修复效果非常满意,主诉全瓷修复体美观和舒适,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对其修复体进行检查的时候,没有出现崩裂、脱落以及松动等,口腔卫生情况良好.结论:规范化操作是保证前牙全瓷美容修复效果的重要保障,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配合,可以使病人就诊时间明显缩短,使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顾春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老年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老年病人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析导致病人发生相关性肺炎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78例病人发生相关性肺炎的病人有30例,比例38.46%,平均住院时间13.2±8.5天,病死率33.33%.研究结果显示,年龄≥70岁、意识障碍、机械通气、长期卧床、糖尿病等均是导致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产生的危险因素.30例SAP病人进行痰培养后24例呈现出阳性,多见的是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少见的是肺炎链球菌与真菌感染.结论:在老年脑卒中病人中,导致相关性肺炎产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比较多且十分复杂,临床中对病人实施治疗时应该根据危险因素来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进而才可以使防治相关性肺炎的水平得到提升,帮助病人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张宏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提供切实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到本院就诊的160位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他们分入研究组80人和对照组80人.对研究组患者的样本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对对照组患者的样本进行常规质量控制,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的检验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HBeAg检验符合率为98.75%,HBcAb检验符合率为100%,HBsAg检验符合率为100%,HBsAb检验符合率为98.75%,而对照组患者的HBeAg检验符合率为92.5%,HBcAb检验符合率为93.75%,HBsAg检验符合率为91.25%,HBsAb检验符合率为93.75%,各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严格质量控制,能有效提高检验质量和检验的准确度,因此,严格质量控制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刘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诊治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康复护理组(56例)与常规护理组(56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性护理,康复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康复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情况以及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结果:康复护理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情况以及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毕蕾;李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为脑梗死患者行以治疗后所发生的并发症的相关诱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择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这1年间前来本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66例,全部行以介入疗法,按照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如下随机方式的分组:行以常规性护理的33例患者归入参照组,基于常规性护理加以更具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的另外33例患者归入治疗组.对比2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患者满意度,并总结导致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具体原因.结果:治疗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0.00%,参照组则为18.18%,治疗组远远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治疗组患者给予的满意度评价为96.97%,参照组为69.70%,治疗组远远高于参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导致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首先是伤口出血,其次有脑水肿、颅内出血或下肢静脉血栓.结论:为患者基于常规护理措施并加以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情况,在治愈率提高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艳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4)和治疗组(n=34),对照组患者予以奥曲肽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4.221,P<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3±1.6天,平均止血时间为35.4±3.4小时,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6±1.2天,平均止血时间为20.1±1.3小时,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止血时间均长于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6%,高于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可以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作者:杨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透光旋切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3例(48条患肢),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2例(24条患肢),采用透光旋切术治疗,对照组21例(24条患肢),采用传统常规手术方式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3.3401,P=0.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透光旋切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令人满意的疗效,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张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所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血液净化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杂合型血液透析方法.利用健康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分析以及统计,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杂合型血液透析后,其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间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状况,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此来提升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对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常规组2组,2组患者治疗方案相同,干预组60例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常规组的60例患者使用自主饮食方式,评估预后采用Chld-pugh分级,对2组患者的预后评价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预后评价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食护理可有效控制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情的发展,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阚荣;郭志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成药所致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辽宁省宽甸县满族自治县中心医院肾脏内科的8例中药所致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分析临床特征.结果:8例临床均有肾脏间质小管功能异常:肾小管酸中毒、肾性糖尿、低渗尿(禁水12小时尿渗透压800mosm/Kg·H2O).均为阴匿性慢性发病,5(62.5%)例发现时达氮质血症期,3(37.5%)例达尿毒症期.以夜尿增多首发症状4(50.0%)例,恶心、呕吐伴乏力非特异性症状为首发病者4(50.0%)例.双肾B超除1(12.5%)例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结论:在应用中成药时,需加强宣教,临床上辨证施药或应用替代性药物治疗,以减少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生.
作者:罗小东;宋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持续高热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甲型H1 N1流感持续高热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和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甲型HIN1流感持续高热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维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玫瑰痤疮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玫瑰痤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进一步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者共3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者共4例,发生率为6.67%.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玫瑰痤疮患者,采取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起效快、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等优势,进一步为患者预后效果的提升提供保障依据;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谭清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不同的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体检的健康人群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采用迈瑞BC5380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常规分析,比对2组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及血小板等结果.结果:静脉采血45例血常规结果为白细胞(WBC):(10.31±2.98)×109/L;红细胞(RBC):(3.29±1.03)×1012/L;血红蛋白(HGB):(116.12±15.69)g/L;红细胞比容(HCT):(41.85±19.9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02±19.01)g/L;血小板(PLT):(229.03±81.32)×109/L.末梢采血45例血常规结果为白细胞(WBC):(8.91±3.21)×109/L;红细胞(RBC):(3.79±0.83)×1012/L;血红蛋白(HGB):(122.38±29.02)g/L;红细胞比容(HCT):(31.51±21.50);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5.02±18.01)g/L;血小板(PLT):(213.53±81.39)×109/L.2组血常规检测结果中MCHC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等项目检测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不同采血方式得到的血常规结果差异很大,同时采用静脉采血具有更高的检验准确性和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李明;林发波;金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该种护理方式对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我院2013年~2014年接收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的护理是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使用的护理是康复护理,对全部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对比.结果: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神经功能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都有改善,2组护理前后存在差异性,P<0.01,说明,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效果,身体功能和生活能力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后,其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有较大的恢复,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艳杰;王丹阳;王会艳;王爽;薛丽欣;史好巍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