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高峰
目的:对康复护理在肩周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肩周炎患者共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挂号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自10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按摩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按摩护理的基础上加康复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9.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9.0%,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将康复护理应用于肩周炎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加快患者机体恢复,且大大降低了复发率,是肩周炎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
作者:李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采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PFNA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9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5例观察组和45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和手术后的各项指标(术后髋关节活动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痂生成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4%,观察组为84.44%,2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显著, 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观察组为4.44%,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相比,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PFNA治疗方法临床效果良好,能减少卧床时间,促进骨痂生成,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黄西领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微创锁定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76例胫腓骨多段骨折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88例;对照组予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予闭合复位微创锁定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相关性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优良率90.91%,高于对照组54.55%,住院时间等治疗相关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68%,低于对照组29.5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微创锁定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韩树铭;于海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髋部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骨科髋部手术后的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绝大多数具备“血管壁的损伤、血流缓慢、高凝状态”等构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要素,容易形成血拴。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中老年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在40%以上,致命性的肺梗塞为1~5%。本文着重探讨本院105例髋部手术病人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中老年病人髋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骨科中老年患者髋部手术后,大多数具备“血管壁的损伤、血流缓慢和高凝状态”等构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要素。如果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中老年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在40%以上,甚至高达80%。致命性的肺梗死为1~5%[1]。本科室2014年1月~2014年12月施行105例髋部手术,所有病人经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及精心护理,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现将我们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心得报告如下。
作者:管玲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运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化裁,对照组采用独活寄生汤,2组患者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7%,优于对照组的65.1%,2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中医骨伤手法与独活寄生汤化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可促进病情康复,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泽康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的佳时机。方法:股骨头置换多采用外侧切口,全髋置换多采用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均采用蒙特因与林克人工假体,人工股骨头置换采用珍珠柄股骨头,蒙特因与林克双极双动头,术后年轻病人早期下地运动,老年患者3~4周持拐下地,并行功能练习。结果:85例全部随访,时间半年~15年,股骨头置换53例中,优21例,良28例。全髋置换32例中,优13例,良16例。结论:股骨颈骨折GardernⅢ,Ⅳ型应早期行关节置换,是病人减少痛苦与并发症的理想方法。
作者:罗国安;戴鑫;彭延成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行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我院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将60例患者均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内固定术,实验组给予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对照组;术前、后2组损伤椎体高度复原程度差异明显;术前、后2组Cobb角组间差异轻微。结论:我院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开展的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较传统内固定术疗效明显,可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孔维锋;金荣忠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垂直悬吊皮肤牵引配合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疗效。方法:本组17例患者根据骨折复位情况与功能恢复程度判定治疗结果。结果:优13例,良3例,一般1例,无差病例。结论:垂直悬吊皮肤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能够达到复位满意,功能恢复优良,并发症极少,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作者:王永成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中国伤残医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以伤残医学为主的学术期刊。以从事伤(病)残预防、临床、康复、护理等工作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伤(病)残人为主要对象。以促进我国伤残医学事业的发展,开展伤残医学的学术交流,提高伤(病)残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为宗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总结跟骨骨折采用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现状,寻找改善跟骨骨折病患临床指征的治疗方案。方法:笔者随机选择本院骨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取并予以手术治疗的89例跟骨骨折病患,参照随机法方案将89例病患分成2个小组,实验组45例(共46足),对照组44例(共45足)。对照组病患选择常用手术方法展开治疗,实验组病患采用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病患治疗的有效性。结果:较之对照组,术后实验组病患在优良率、骨折恢复状况等方面都更具优势,存在着差异(P<0.05)。结论:基于跟骨骨折病患而言,采用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有助于改善病患临床指征,加快其恢复速率,可推广。
作者:王纪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扶他林乳胶剂局部外用作为超声介质联合超声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11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3组:超声药透组(40例)患膝局部外用扶他林乳胶剂后联合超声透入治疗,超声治疗组(40例)患膝采用传统超声治疗,扶他林乳胶剂组(31例)患膝局部外用扶他林乳胶剂治疗。3组均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膝关节通过VAS评分等进行评价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扶他林组及超声治疗组)相比,实验组(超声药透组)中VAS 评分减少更多(P<0.05)。超声药透组、扶他林治疗、超声治疗组治疗后3组间总有效率分别为92.3%、63.8%和59.7%,经x2显示超声药透组与其他2组总有效率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扶他林乳胶剂作为超声介质联合超声治疗可显著改善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身体功能。
作者:李伟;范永春;刘国军;王庆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通过集体康复训练,改善全髋置换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和康复的主动性,提高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按随机分为个体组、集体组,每组30例全髋置换的高龄患者。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结束后,患者根据治疗师布置的锻炼内容开展自行康复。个体组:个体形式的自我功能锻炼。集体组:群体形式的集体功能锻炼。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进行 Harri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17评定。在治疗3个月后还对2组发放调查表,了解2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与自行康复结束以后是如何支配闲置时间的。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在Harris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17评分方面2组治疗前后均有提高,但集体组的评分明显高于个体组:Harris方面(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方面(P<0.05)。同时在闲置时间支配方面,患者自我锻炼的时间,集体组与个体组有明显差异,集体组的患者自我锻炼时间明显延长(P<0.01),康复的主动性增强。结论:集体康复训练能够改善全髋置换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增强患者康复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疗效。
作者:金培勇;洪军;马燕红;汤思恩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计划生育手术中实施康复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9月期间自愿接受宫内节育器放置手术的88例健康女性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服务,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满意度、避孕节育知识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妇女接受计划生育手术过程中给予其康复护理服务,可促进手术满意率得到有效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潜伏期人工剥离胎盘联合无痛分娩康复护理对于产妇的影响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待产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仅给予常规干预,实验组于潜伏期先行人工胎盘剥离,后采取无痛分娩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镇痛有效率及顺产分娩率差异。结果:实验组疼痛有效率85.0%,远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实验组护理后第1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顺产分娩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潜伏期采取人工胎盘剥离+无痛分娩康复护理能显著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且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纪彩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和解剖锁定钢板( AL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PFNA组和ALP组,每组各51例,PFNA组行PFNA内固定术,ALP组行ALP内固定术,随访12个月,综合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切口、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切口长度均优于ALP组(P<0.05);手术后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均愈合良好,无相关并发症,ALP组出现1例断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与ALP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疗效相当,相比之下,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失血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丁玮;张向敏;张朝阳;肖仕辉;杨福成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髋臼前壁与前柱骨折予新改良的髂腹股沟入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42例髋臼前壁与前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治疗,研究组22例予新改良的髂腹股沟入路治疗,观察2组疗效、手术指标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出血量、切口关闭及切口显露的时间均多于研究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55.0%高于研究组9.1%,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前壁和前柱骨折予经新改良的髂腹股沟入路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曾杏新;刘东光;陈理端;冯文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7例行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治疗效果:根据Nakal评分对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其中优25例,良9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7.29%;(2)并发症情况:随访期内本组患者中未出现椎间隙感染、脊柱不稳或复发病例。结论: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术能够充分解除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椎管对硬膜囊及神经根的压迫,维持腰椎稳定,而且手术操作简单,对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武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通过骨科重症监护室( ICU)医院感染目标监测,了解骨科ICU医院感染发病情况,探讨有效控制ICU医院感染方法。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骨科ICU收住的患者通过前瞻性目标监测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我院骨科ICU22个月内共收住96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5例,发病率为4.68%,日感染例次发病率为12.2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感染32例次,占71.11%;泌尿系统感染12例,占26.67%,血管相关性感染1例,占2.22%。呼吸机使用,尿管和留置血管插管是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开展ICU目标监测,评价感染管理干预措施成效并进行改进,可有效控制骨科ICU医院感染。
作者:李会川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对肝癌终末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3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治疗的90例肝癌终末期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评分同对照组患者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癌终末期患者应用系统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绪,减轻患者痛苦,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小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股骨颈骨折的42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的功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手术后观察组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以及疼痛率等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更好。
作者:樊磊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