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红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200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中医正骨门诊就诊的30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敷黄水及小夹板外固定,及时调整外固定松紧度,定期复查患肢X线观察骨折端愈合情况.结果:30例患者随访至少4个月,功能满意20例,可7例,不满意3例.结论: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使用及推广.
作者:吴泽荣;谭官峰;庞瑞明;王明潮;叶贵聪;刘红财;曾伟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人民对于医疗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一种及时有效的对膝关节骨创伤患者进行好资料的手段就显得极为重要.但常规的治疗方法,既开放性手术的方法一方面治疗效果并不佳,另一方面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也较大.因此微创手术对膝关节骨创伤患者而言极为重要.文章探讨了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骨创伤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施万义;侯凤娟;王玉林;李宝成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滋阴活血法治疗早期老年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100例老年黄斑变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中药滋阴活血方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视力检查,对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患者眼底黄斑区病变情况的变化.结果:视力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视力好转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其视力恶化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阿姆斯勒方格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阿姆斯勒方格检查好转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其阿姆斯勒方格检查恶化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另外,观察组黄斑区病变的恶化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使用滋阴活血法治疗早期老年黄斑变性,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避免视力下降,改善黄斑区病变,延缓疾病的进程,可被广泛应用于老年黄斑变性的临床治疗中.
作者:曹金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气滞血瘀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卵巢早衰气滞血瘀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激素水平改善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激素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卵巢早衰气滞血瘀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激素水平,疗效安全显著,停药后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秋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观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66例患者,之中有34例患者应用手法复位结合甩肩法功能锻炼加中药外敷、微波辅助治疗,该组为观察组;32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该组为对照组.术后随访均在12个月以上,并且对其疗效进行评判.结果:应用Constant评分对66例为患者进行随访,评定其肩关节功能.2组在治疗效果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中应用手法复位结合甩肩法功能锻炼加中药外敷、微波辅助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效果要优于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值得被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文利;李爱琴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消化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消化性溃疡症患者64名,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患者给予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包括健康知识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多方面,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患者住院治疗2周后,根据患者情况对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护理组护理症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s=8.815,P<0.05),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x2=17.7245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与预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梁玉彩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症胰腺炎患者行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行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的重症急症胰腺炎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优质护理.结果:治疗后的8小时、16小时、24小时与治疗前对比,HR明显降低,P<0.05;CVP趋于稳定;尿量增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得以维持正常.出现2例中度不良反应.结论:CVVH治疗中做好心理护理、血管通路护理、出入量管理护理、心电监护等护理工作,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结束后,比较、分析2组病患的便秘及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以及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便秘的发生率,减少心脏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楠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与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6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98例新生儿换血治疗患者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手术进行治疗,手术之后根据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引发的并发症,通过回顾分析,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与术后血液、换血时的体重以及生命指标等进行探讨.结果:所有患儿治疗的结果显示,新生儿换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有:血小板减少、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这3种症状.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一种症状,其血小板减少、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分别为65%、42.9%、29%,一般在手术后的7天内是发生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危险因素.所有患者的孕周、性别以及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进行换血治疗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常见的就属血小板减少,其中7天内是发生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因此,在进行新生儿换血治疗时要慎重考虑.
作者:李树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下肢智能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46例,随即分为A组(常规康复治疗组)23例及B组(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组)2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B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智能反馈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功能性步行量袁(FAC)译定、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定、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评定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评定指标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B组患者的各项评定指标改善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下肢智能反馈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恢复.
作者:刘树利;崔国梁;刘艳;孙颜斌;王晓迪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究脑出血昏迷患者采用综合急诊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59例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急诊的护理干预,随机分组,实验组32例选择综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27例患者选择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身体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1.48%,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昏迷患者采用综合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缓解身体不适,改善生活质量,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可广泛推荐.
作者:蔡丹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究HIE(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行高压氧治疗护理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110例患儿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类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护理,观察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显著比对照组63.64%高,观察组后遗症与脑损伤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且MDI指数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HIE行高压氧治疗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后遗症与脑损伤发生率,并促进智能发育.
作者:马瑞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行困难型胆囊切除术在近期临床疗效中的差异,探寻相应的手术策略与安全性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行腹腔镜与开腹治疗困难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腹腔镜组(64例,A组)与开腹组(31例,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药使用、近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2组手术指标比较,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出引流管天数均小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药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比较中,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3~4年,15例在术后3年后失访,失访率15.79%.结论:腹腔镜困难型胆囊切除术在治疗复杂性胆囊疾病上较开腹手术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王旭菁;王永坤;陈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和克氏针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于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掌指骨骨折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微型钢板组及克氏针组,每组各38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手指总关节活动度等差异.结果:微型钢板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克氏针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克氏针组患者(P<0.05);微型钢板组患者的手指总关节活动度优良率明显高于克氏针组患者(P<0.05).结论:微型钢板用于掌指骨骨折患者的治疗,可以优化手术过程、促进骨折痊愈,在提升术后手指总关节活动度方面也有较大优势.
作者:方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整体性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2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高,更愿意配合治疗,同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金一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对比研究脑出血患者进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手术2种治疗方法治疗后的临床差别.方法:在我院随机选取140例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有70例患者的试验组和对照组,采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方案的为试验组,采取传统开颅手术治疗方案的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在临床上取得的总有效率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采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方案的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取得的总有效率为(92.86%),术后30天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3.48%);采取传统开颅手术治疗方案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取得的总有效率为(65.71%),术后30天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32.75%),2组数据均有很大差值,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采取手术伤口小的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方案比传统开颅手术治疗方案取得的总有效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对比明显,临床可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贾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本次对研究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痛治疗,实验组给予综合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p<0.05.结论:对于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此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低患者出现骨折的情况发生,因此此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温力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前臂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于我院的86例前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前臂骨折的效果显著,骨折愈合快,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永兴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针对地屈孕酮联合滋肾育胎丸安胎用于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84例孕20周前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每组42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地屈孕酮联合滋肾育胎丸安胎用于治疗;对照组采用黄体酮进行治疗.2组患者用药2周后对比患者阴道出血以及腹痛等指标的变化,进而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优,采用采用地屈孕酮联合滋肾育胎丸安胎用于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3% (40/42),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 (34/4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20周前先兆流产患者,采用地屈孕酮联合滋肾育胎丸安胎进行治疗,患者的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临床效果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法对提高消化内科患者治疗效果及促进患者康复的意义.方法:通过对2014年5月~ 2015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68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习惯、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同对照组患者比较明显提高,生活习惯显著改善,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消化内科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