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龙;刘景隆;郭宇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手术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麻醉病人术中、术后HR、BP、EKG、SPO2和EtCO2平稳,术毕清醒快。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差,麻醉前仅应用阿托品即可满足要求,极小剂量的镇静药物即可引起严重副作用。
作者:高连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两种TLIF手术方法治疗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对90例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A组(45例)患者的治疗用Wiltse入路的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进行治疗,并合用椎管潜行减压术,B组(45例)用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并合用椎管潜行减压术。记录并分析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VAS及JOA评分、影像学评价。结果:A组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都比 B组少(P<0.05),AB 2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各阶段,VAS及JOA评分都比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1周2组间腰痛VAS评分及 JOA评分差异明显(P<0.05)。影像学评价2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Wiltse组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少,术后的腰腿疼痛恢复快,远期随访评分2组无显著差异。改良TLIF相较于常规TLIF更利于术后腰椎生物力学的恢复。
作者:王金辉;吕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糖尿病足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结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明显提高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桂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疗法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产后出血非手术治疗无效患者实施介入疗法即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结果:18例产后出血患者中成功止血15例,失败3例,行子宫切除术。结论:介入疗法治疗产后出血具有止血快、创伤小、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等特点,可作为治疗产后出血的首选方法。
作者:宋桂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伤残绝非是受伤造成的残,它的内涵很深,不能从字面解释,需不断学习,逐渐加深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伤残的预防与康复治疗。我国自“残疾人保障法”颁布以后,对伤残、残疾的预防、康复治疗人才的培养、康复医疗机构的设置等都有明确规定。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伤残的预防与康复”一书中的有关内容,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并结合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就伤残医学的几个问题简要报导如下。
作者: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为初步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鼻炎,胃窦炎的关系,对我室2010年1月~2013年4月临床送检的60例鼻炎鼻窦炎粘膜活检进行回顾性观察。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 HP-IgG及14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同期选取2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对HP阳性的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A、B2组,。 A组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处方为:奥美拉唑20mg+阿莫仙1.0g+克拉霉素0.5g,2次/d,服7天;B组用维生素B610mg,3次/d,服7天,停药4周后观察慢性鼻炎鼻窦炎的疗效。结果: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83%, A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B组。结论:幽门螺杆菌与CRS的有必然联系,为确定Hp是否为CRS致病菌,及指导临床CRS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性鼻炎鼻窦炎,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广亮;黄春平;刘静虹;叶仁群;李赛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9月本院心血管内科高血压冠心病患者28例,心肌梗死患者32例,供60例患者进行病历回顾,通过调查总结分析,总结并归纳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护理工作内容和患者自身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方法。结果:总结出来的改进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额不安全因素有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加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结论:安全护理的终极目标就是保证患者的安全,也渐渐成为衡量护理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所以,作为护理人员不仅要加强自身安全知识的学习,还应对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进行正确的评估和分析,从而保障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作者:康荣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认识并了解孕前保健在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母亲安全发挥的确切作用。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检查检验相结合方式。调查夫妇双方共同接受孕前保健服务、仅女方接受孕前保健服务和未接受孕前保健服务的妇女及其新生儿。结果:夫妇双方共同接受孕前保健服务并进行系统孕产期保健服务后其感染性疾病、合并内外科疾病、胎婴儿发育缺陷与异常及新生儿病理性疾病发生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孕前保健对孕产期母亲和胎婴儿发育可产生有利影响,应采取有力措施推广夫妇双方共同接受孕前保健服务,维护母儿安康。
作者:闻汇;王丽芬;赵静;宋玉华;韩淑杰;刘杰;蒋艳红;类成荣;郑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观察剖宫产患者运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剖宫产产妇及早进行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观察对剖宫产患者护理干预,有效防止了术后并发症。结论:通过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产妇和胎儿的安全,缩短产妇术后恢复时间,促进了产后康复。
作者:郭鑫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4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密切监测和控制血糖,合理应用利尿剂,加强饮食指导及营养支持,注意低血糖反应的护理和运动指导。结果:39例患者症状好转出院,1例死亡,病死率为2.5%。结论: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同时,做好糖尿病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患者病死率较低。
作者:杨伟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浅谈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3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对93例骨盆骨折患者的系统治疗后93例患者全部满意出院,且预后状况良好。结论:通过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后,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康复几率和生活质量,并积极预防并发症。
作者:王联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剂量下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取60例择期静脉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异丙酚静脉靶控输注的形式,浓度为3μg/ml;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的麻醉方式,异丙酚浓度控制在3μg/ml的基础上,分3个小组A、B、C对瑞芬太尼浓度在2 ng~6ng/ml之间,每次增加量为2ng/ml,观察患者意识消失时的浓度,对2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据研究数据表明,以3μg/ml异丙酚复合4ng/ml的瑞芬太尼,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体内的血液动力,观察组各组( A、B、C)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基本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在临床上效果显著,针对患者体内的血液动力控制效果显著,以3μg/ml异丙酚复合4 ng/ml的瑞芬太尼麻醉效果好,在全身麻醉上有推广意义。
作者:江进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运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眼科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26例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6名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患者行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超声乳化手术方法予以治疗,对2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成效予以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2组患者手术后视力<0.1的病例及眼数情况对比,p>0.05,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变化相对较小,相比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2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治疗高度近视并白内障病症,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减角膜内皮细胞,规避术后并发症的出现频率。
作者:张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心理调节技能训练在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的状况以及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从2012年1月至今在我院进行抗精神病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60例。实验组在正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并对患者实施心理调节技能训练,对照组只进行正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9个月之后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依从性。结果:心理调节技能训练之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PANS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以及9个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P<0.05;x2=6.86,P<0.05;x2=6.76,P<0.05),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4,P<0.05),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x2=7.98,P<0.05)。结论:心理调节技能训练联合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时,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疗效,还对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了显著提高。
作者:张德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输卵管结核超声造影表现,探讨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经腹腔镜证实的输卵管结核的超声造影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共分为4种类型,I型:病灶局部的周边环状增强,病灶内部无增强,整体显示呈腊肠样,共14例患者为I型,占35%。Ⅱ型:病灶的周边呈环状增强,内部呈分隔样增强信号,共12例,占30%。Ⅲ型:病灶局部呈不均匀增强,内部不规则无增强,共12例,占30%。Ⅳ型:病灶局部不均匀增强,内部呈现结节样增强,共2例,占5%。结论:超声造影能客观地反映输卵管结核病灶的增强情况,为输卵管结核的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
作者:郑章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结合卡托普利治疗的临床疗效与综合效益。方法:将选择卡托普利治疗患者89例纳入对照组,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患者80例联合组,对比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水平变化,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显效率50.00%、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30.34%、71.91%,无效率2.50%,低于对照28.09%,治疗后4周、8周联合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8.75%,高于对照组16.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较好,降压速度快,但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不排除部分患者不耐受而退出治疗的可能,医师与患者应综合考虑风险、获益。
作者:李虎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梧州市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以辖区内3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研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其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好的117人,占39.3%。对各调查因素进行x2检验,显示经济收入、服药种类等8个因素对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血压监测、社会支持等10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生建议患者长期用药(P=0.001),患者的高血压知识高知晓率(P=0.000),对社会支持利用度高(P=0.000)是保护因素,服药需要帮助( P=0.022)危险因素。结论:医生诊病时建议患者长期用药,提高患者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和患者对社会支持利用度有助于提高服药依从性,而服药需要帮助则会降低服药依从性。
作者:李华;李雅华;叶小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Lysholm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5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乱数表法随机分成复位内固定组(B组,n=29)和人工关节置换术(A组,n=29)2组。记录其术后VAS(疼痛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结果:(1)治疗后,2组VAS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A组疼痛指数降低幅度大于B组(P<0.05);(2)治疗前,2组膝关节评估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优良率为79.31%,明显高于B组的48.28%,组间对比差异明显( P<0.05);(3) A组术后生活质量评估BP、MH及GH3项标准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 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疗效显著,可助患者尽快恢复膝关节功能、减轻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中医饮食的调护对糖尿病的作用,并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饮食调护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采取辩证施食及饮食护理的方法。结果:糖尿病是一种与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糖尿病的中医饮食调护通过辩证施食、辨体质施食,遵循糖尿病患者营养摄入原则,选用适宜的食材进行调护,更符合中国人的体质和饮食习惯。对中医饮食护理效果有影响的因素包括患者的依从性;文化程度;认识程度;医护人员的知识状况。结论:中医的饮食调护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症状和饮食治疗护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临床上,应该增加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辨证施膳宣传指导和教育,此外,还需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以便能够提高糖尿病在中医饮食护理上的质量。
作者:袁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术后运用孕三烯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保守型治疗的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治疗组(术后服用孕三烯酮)和对照组(术后不用药)每组各38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复发率分别为10.5%、18.4%。结论:使用孕三烯酮辅助治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好,能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辛永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