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晖
目的:分析输卵管结核超声造影表现,探讨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经腹腔镜证实的输卵管结核的超声造影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共分为4种类型,I型:病灶局部的周边环状增强,病灶内部无增强,整体显示呈腊肠样,共14例患者为I型,占35%。Ⅱ型:病灶的周边呈环状增强,内部呈分隔样增强信号,共12例,占30%。Ⅲ型:病灶局部呈不均匀增强,内部不规则无增强,共12例,占30%。Ⅳ型:病灶局部不均匀增强,内部呈现结节样增强,共2例,占5%。结论:超声造影能客观地反映输卵管结核病灶的增强情况,为输卵管结核的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
作者:郑章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宫外孕甲氨蝶呤保守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及体会进行阐述,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2组患者均进行保守治疗,对患者应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显效患者为45例(75.0%),有效患者为13例(21.7%),无效患者仅有2例(3.3%),出现并发症患者为1例(1.7%);对照组显效患者为30例(50.0%),有效患者为10例(16.7%),无效患者为20例(33.3%),出现并发症患者为5例(8.3%)。结论:宫外孕对患者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采取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可减少患者的病痛,并且促进患者顺利生产。但是,护理方面应尽量选择综合护理,对患者给予更多的保护和疏导,为孕妇的孕期治疗以及生产、后续恢复提供帮助。
作者:王淑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推拿术治疗小儿厌食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就诊的52例厌食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行推拿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18例,显效6例,好转1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8例,好转2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73.0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纳差、厌食等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术治疗能有效改善纳差等症状,治愈率高,安全可靠,值得在小儿厌食症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作者:王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R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按患者有无感染获得性肺炎将其分为VAP组(97例)和非VAP组(83例),对比2组患者相关资料,分析VAP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对策。结果:VAP组年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有无气管切开、有无胃管留置、制酸剂的使用以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均与非VAP组呈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越长的患者易发生 VAP,而有气管切开、胃管留置者也易发生VAP,机械通气时使用制酸剂、糖皮质激素会降低VAP的发生。
作者:袁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134例患者中痊愈78例,好转5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5%。结论:中医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郭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病使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且对并发症需采取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探讨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前HSS评分为44.8±6.2分,术后随访评分为90.5±6.7分,总优良率为93.3%;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均针对性处理后痊愈。结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采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临床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患者呼吸管理与麻醉处理的有效方式。方法:以148例VATS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格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各74例,均以气管插管全麻进行手术,观察组另外给予针对性的呼吸道管理,观察麻醉效果及记录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2组在感觉/运动阻滞时间及手术时间等指标对比上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前、术中、术后MAP(平均脉动压)及HR(心率)变化幅度小,而对照组术中、术后2指标明显较术前变化幅度大,2组MAP、HR在术前、术后MAP、HR对比差异不显著( P>0.05),但术中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S采取气管插管全麻术的同时应配合有效的呼吸管理,以此提高VATS手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实现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衬云;张曙;黄德辉;何炳华;胡笑明;郭庆聪;叶玉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控制。方法:根据2009年~2012年血液非正常报废情况的统计学分析,总结导致血液非正常报废的主要原因,进而探讨如何加强流动采血车的血液质量。结果:因乳糜血报废的占所有报废血的55.53%,因ALT高而报废的血液所占的比例为14.44%,因不足量报废的血液占3.70%,因破损原因报废的血液占3.77%,因过期而报废的血液所占的比例为3.56%,因其他原因而报废的血液比例为18.28%。结论:血液非正常报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是乳糜血、不足量、破损、过期等其他原因。净化流动采血车的环境、严格消毒各种原辅材料、加强采血员的职业技能、对无偿献血者进行严格的体检筛查等方法可以加强流动采血车的血液质量控制及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
作者:陈小嫄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行循证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2组护理后神经症状评分、神经缺陷评分、腓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38例闭合性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I型5例;II型20例,III型13例,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采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6例,良18例,差4例,优良率89.4%。结论:准确评估软组织损伤情况、骨折粉碎移位程度,选择合适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正确指导功能锻炼,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荣庄;阮紫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吲达帕胺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实验组联合吲达帕胺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95%治疗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分别为113±7mmHg、75±5mmHg,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率为37.5%,低于对照组60%( P<0.05)。结论:高血压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硫酸镁联合吲达帕胺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围期不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情况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36例患者在手术围期使用抗生素辅助治疗,作为对照组;其余36例患者在手术围期未使用抗生素,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手术后的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药品费用、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后的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药品费用、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围期不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细菌耐药性,降低住院费用,具有临床推广可行性。
作者:王忠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9月我院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8例老年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骨折类型Evans-Jensen分型:Ⅱa型6例,Ⅱb型15例,Ⅲ型7例,均为不稳定型骨折,骨质疏松Singh指数评价2级13例,3级14例,4级1例。结果:28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12.7±16.2分钟,术中出血275.6±47.3m1,术后无切口感染、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出院随访8~12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45.1±3.1分恢复至术后83.5±9.3分,无关节脱位、假体松动、下沉、断裂等发生;疗效优16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89.3%。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肯定,临床应严格适应证选择。
作者:周保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电击伤患者的观察与抢救。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电击伤患者10例抢救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抢救30分钟内恢复自主呼吸8例,80分钟恢复自主呼吸1例,死亡1例。结论:对电击伤患者的抢救必须分秒必争,诊断与抢救应同时进行。治疗原则为脱离电源,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等紧急抢救,以及创面处理。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浅谈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3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对93例骨盆骨折患者的系统治疗后93例患者全部满意出院,且预后状况良好。结论:通过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后,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康复几率和生活质量,并积极预防并发症。
作者:王联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关节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9例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4例,术前给予2组患者X线片检查,常规CT检查,开放性骨折患者应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对照组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关节外固定支架。术后给予功能锻炼。结果:2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有限内固定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关节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马利阁;尹万乐;崔玉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治疗。方法:对3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结论:急性发作期积极控制感染为主,合理选用抗生素,解痉平喘、祛痰、止咳。平缓后应增加机体免疫力,预防急性发作,防止病情发展。
作者:门新合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高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分析并总结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治疗的70例高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高危因素,并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宣教,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2组患者对高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疾病的了解情况及钙的补充情况等,并评价2组患者对相应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经健康宣教后对高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疾病的了解情况及钙补充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对健康宣教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宣教在高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良好的生活方式、及时补充钙可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生。
作者:时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肠梗阻保守治疗及手术时机佳选择时间。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救治的156例肠梗阻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和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本组156例患者急诊手术治疗25例,其中绞窄性肠梗阻18例,黏连性肠梗阻5例,结肠癌导致的肠梗阻2例。保守治疗131例,其中经保守治疗治愈101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30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治愈。结论:对于肠梗阻治疗,要认真检查,针对单纯性肠梗阻要给予保守治疗,多数患者能够治愈,对于在保存治疗12~24小时,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者,应抓紧进行手术。对于保守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不缓解或反复发作,应采取手术治疗。对诊断或怀疑为绞窄性肠梗阻的患者和肿瘤导致的肠梗阻患者应立即进行手术,不能拖延或采取保守治疗。
作者:尹井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在产后妇女盆底功能恢复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产妇150例,按随机表法将其分成3组,即甲组、乙组以及丙组,分别对其予以产后45天、产后60天以及产后90天的康复护理,然后对3组产后妇女的盆底功能情况加以观察与比较。结果:甲组盆底压力情况明显优于乙组、丙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产后妇女的阴道横断面肌力、盆底肌纤维肌电压以及盆底肌纤维疲劳指数等均明显优于乙组、丙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产后妇女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另外2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妇女而言,在产后45天开始进行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盆底功能,降低尿失禁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楚玉芹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