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瑞丰;刘冬明
目的:系统评价紫外线治疗对压疮愈合的疗效.方法:检索1975~2014年6月公开发表的所有预防性使用紫外线治疗压疮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及系统评价.结果: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6项,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紫外线治疗能缩短压疮愈合时间(OR-1.39,95%CI-1.53--1.22,P<0.00001),提高压疮愈合率(OR 5.67,95%CI 2.61-12.33, P<0.0001).结论:紫外线治疗对压疮的愈合有促进效果,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治疗.
作者:张晶晶;李珊;王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应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散剂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培菲康散剂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疗效及黄疸消退时间情况. 结果:对2组患儿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新生患儿的总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患儿的总有效率(56.00%). 实验组新生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3.2 ±1.1天,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7.6 ±2.7天. 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在培菲康散剂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茵栀黄进行治疗的意义重大,缓解了患儿的发热、黄染等,降低了黄疸消退时间,安全可靠.
作者:冯志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腹胀的临床护理方式,为该类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提供帮助.方法:2012年~2013年我院对120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恢复效果、腹胀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短,要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比对照组要低.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减少术后腹胀的几率,对患者的快速康复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作者:吴双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近2年我院收治的120例胃肠外科手术后留置管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60例,2组患者分别接受循证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2组心理评分、意外拔管率、口腔舒适度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不安、恐惧评分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意外拔管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舒适度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意外拔管,缓解患者的不安等情绪,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
作者:付冬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为临床医生诊断肱二头肌肌腱炎提供可靠的辅助诊断参考依据,另外通过超声的检查还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明确参考依据,对于治疗疗效的观察及恢复情况的随诊复查也可以提供一种简便准确可行的方法.方法:在临床上应用高频超声检查肱二头肌肌腱以来,我们进行了为期2年的观察,对500余例经过超声检查可以诊断肱二头肌肌腱炎的临床患者,通过临床医生的良性沟通,以临床需求为重点,结合超声实际情况,对其超声检查的结果给予详细并有针对性的报告,在结合临床医生相应检查的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整理分析,为临床医生做出明确的诊断提供可靠精准的参考依据,同时超声检查还为临床上诊断肱二头肌肌腱炎的患者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提供有利的支持,还可以为患者治疗的疗效观察及预后恢复随访情况的观察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地检查方法. 结果:对于临床诊断肱二头肌腱炎的大量患者,通过对患者的治疗前的超声检查结果,加上治疗期间效果观察及治疗预后追踪随访的超声检查,再结合临床医生的反馈发现,通过超声的检查使临床患者诊断肱二头肌肌腱炎的诊断更加明确,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更准确、恰当,是既减少了患者痛苦,也节约了治疗的时间,更是减轻了患者负担的检查方法. 结论:高频超声在诊断和治疗肱二头肌腱炎的过程中,不仅为临床诊断该病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还为临床在该病的的治疗方法选择,疗效评估及随访提供有力的影像学支持,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对肱二头肌肌腱炎诊断治疗提供准确诊断依据的好方法.
作者:雷晓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外阴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为外阴癌患者使用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探讨这些护理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结果: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后,临床治愈率为90%.结论:一般接受外阴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均是高龄患者,而且手术范围比较大,患者受到感染的几率较大,患者本身抵抗力弱,更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性,对这类患者提供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患儿优质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小儿惊厥者60例为护理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30例以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2组并发症、依从性、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及复发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依从率为80.0%,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0.0%,依从率为50.0%,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依从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平均康复时间为8.5 ±1.2天,满意度评分为96.5 ±3.2分,对照组平均康复时间为12.6 ±2.9天,满意度评分为89.5 ±11.2分,2组患者平均康复时间、满意度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的总复发率为20.00%,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后的总复发率为40. 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小儿惊厥患儿进行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治愈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少复发,有利于患儿预后.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ICU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总结ICU护理工作经验.方法:选取我院入住ICU患者200例,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病理状态及精神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7%显著高于对照组39%.结论:在ICU实施人性化护理,依据个体所需提供个性护理,满足病人需求,提升病人的满意度,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愉悦的心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更快康复,从而在其生命质量上有着优质的体现.
作者:赵文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75岁以上超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5例超高龄病人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和出院指导,实验组则在围术期护理基础上,继续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延续性护理促进超高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同时改善了医患关系.
作者:郑雪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治疗. 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2013年收治的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显效34例,有效10例, 无效2 例,总有效率95.6%. 结论: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着重针对心室重构的机制采取措施,阻止或延缓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提高运动耐量;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
作者:郑孝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谵妄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老年期谵妄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对60例老年期谵妄54例,未愈3例,主动出院3例. 结论:老年期谵妄应采取病因治疗、支持治疗、对症治疗等多方面措施综合治疗.
作者:柳成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尿失禁的护理.方法:对60岁以上老年性尿失禁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查明原因,及时治疗和护理.结论:老年人患有尿失禁后往往不去就医,使得症状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尿失禁也是导致老年人孤僻,抑郁的原因之一.
作者:朱兰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讨论手术治疗成年人的退变性脊柱侧凸的近期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脊柱脊髓病医院2013年4月~2014年1月期间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的退变性脊柱侧凸,共28人.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后的回访治疗的效果. 结果: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ODI评分为61.37 ±8.36分,JOA评分为10.37 ±2.08分:影像学资料:矢状位腰椎前凸角15.36 ±3.05°,冠状位Cobb为20.38 ±5.29°;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评分:ODI评分为35.73 ±4.34分,JOA评分为22.04 ±3.34分;影像学矢状位腰椎前凸角28.95 ±5.26°,冠状位Cobb为8.64 ±1.45°,经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P<0.05). 影像学资料也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 对患者实施为期少半年的随访,28名患者均未出现矫正角度明显丢失,无假关节形成,无螺钉移位、断钉、松动、拔出现象. 结论:退变性脊柱侧凸经过手术治疗在近期内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得到显著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徐海斌;王桂峰;鲍朝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靶控输注( TCI)麻醉和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ASAⅠ-Ⅱ级,将其随机列入丙泊酚TCI组( P组) 与七氟醚吸入组( S组) ,每组各为30例. 术中行麻醉, P组输注血浆靶浓度为3μg/ml的丙泊酚,S组则持续吸入2%的七氟醚,观察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及术后的恢复情况. 结果:与S组相比,P组患者T4时点的MAP显著较低,而HR则较慢(P<0.05),其余时点的MAP和HR相比,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 停药后2组患者完全清醒的时间相比,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是术后24小时PONV的发生率相比,P组要显著低于S组( P<0.05). 结论:与七氟醚吸入麻醉术相比,丙泊酚TCI麻醉下患者的效果显著,术后苏醒迅速、完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增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蓝光治疗,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2小时~4天内黄疸均明显消退,其中,26例12小时内消退,22例24小时内消退,15例36小时内消退,9例48小时内消退,4例72小时内消退;总治疗有效率为100%,均治疗后痊愈出院,无1例患儿发生并发症,无1例患儿出现胆红素脑病.结论: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采取蓝光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护理,对于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桂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降低本院新生儿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方法:临床药学品管圈小组成员以本院新生儿病区为活动重点,认真考察新生儿病区用药现状,对不合理用药现状通过绘制柏拉图、鱼骨图等分析手法,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采用相应的方式进行干预,对干预前后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本院新生儿病区不合理用药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平均每份病例2.65条不合理医嘱降低至1.36条,改善幅度达48.7%.结论:品管圈活动为促进新生儿临床合理用药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本院新生儿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显著降低,提高了临床药师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王涛省;雷伟;杨亚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对器质性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方法:对70例器质性精神病性症状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70例器质性精神病性症状经治疗,痊愈36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4例,无效12例. 结论:器质性精神病情症状包括器质性幻觉症、器质性妄想症、器质性人格障碍、器质性情感障碍、器质性焦虑综合征,并对病因与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
作者:廖彦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6月入住我院的脑出血患者100例,按硬币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整体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脑出血病例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4.21±3.65天,住院费用为4465.32±401.62元,并发症发生率为6.0%,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6.0%,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战聪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对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影响与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7月及2014年3月~8月我院口腔颌面外伤患者共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优质心理护理的方法,分析心理护理在口腔颌面外伤治疗中的影响.结果: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情况,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75.5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7.78%,观察组心理护理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心理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升治疗效果及治疗效率,全面考虑了患者的心理状况,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利旭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同时并发肾脏衰竭的原因和致病原理. 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10月~2014年9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76例,这些病人同时并发肾脏衰竭. 通过回顾这些病人的诊治资料,研究该病的致病原因,并对病人进行分型. 结果:经过检验研究,有11例病人出现肾脏衰竭的原因为肾前性因素,有15例病人因合并感染而引发肾衰竭,此外有13例为肾静脉血管阻塞、14例为用药原因导致肾衰竭,其余23例病人未检查出确切的致病原因,实施治疗后76例病人的症状均有所缓解. 结论:在对此类疾病实施治疗前,必须对致病原因和相关病理进行探究,确定致病原因后再采取救治措施,这样才能保障实施治疗的效果.
作者:高博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