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8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体会

李凯

关键词:糖尿病, 诊断, 检测, 治疗, 预防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这一慢性病进行分析,总结对其采取临床治疗手段的成果. 方法:采集从2012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的55岁以上患者的病史资料,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经过常规的糖尿病治疗和日常控制后,约87%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基本无并发症的产生,有约13%的患者是病情尚不稳定,有一些并发症的产生,但病情仍有改善. 结论:针对糖尿病这一慢性病情,采取临床医疗手段大大减少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60例院外压疮住院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压疮患者的早期护理及健康教育,探讨院外压疮住院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以及经验,提高压疮治愈率,为院外压疮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年1月~2013年4月,回顾性总结我院共收治的60例院外压疮患者的治理经验,对其进行的心理、营养、创面处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措施进行经验总结.结果:60例院外压疮住院的患者,通过详细的评估、预防处理、创伤处置、改善营养、细致的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等.住院数平均缩短2~3天,58人治愈出院,2人症状好转,痊愈率达98%.结论:做好患者了解住院压疮的护理知识,鼓励病人自我的护理,做到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用药期间的护理以及患者提供饮食及环境科学的教育,才能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采取综合护理的措施可有效控制压疮的进展,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作者:陈霞;李立军;张继红;王晓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1段和6段法设定胰岛素泵基础率对T2 DM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索研究1段和6段法设定胰岛素泵基础率对T2DM患者治疗效果的具体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组进行治疗,对照组均应用1段基础率,研究组均应用6段基础率. 将2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糖达标时胰岛素日总量及餐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2组基础量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 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均下降. 5个时点血糖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24小时内血糖水平标准差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表明研究组血糖波动较小. 治疗中,研究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低血糖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低血糖. 结论:应用6段法设定胰岛素泵基础率,能够有效减少T2DM患者的每天胰岛素用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对于促进患者血糖控制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董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简析种植体支抗和尖牙在正畸矫治过程中的初始应力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种植体支抗和尖牙在正畸矫治过程中的初始应力. 方法:选择1例上颌牙后牙缺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后牙区做多层螺旋CT扫描后在缺失牙区域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口腔正畸矫正的手里模型,以T曲内收尖牙,在施加不同载荷并选择不同力矩的条件下,患者的种植体支抗上产生的初始应力大小,并探讨应力分布位置与规律. 结果:本文分别对4组不同载荷下9个断面节点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可见,种植体支抗在受到力和力矩的共同作用时,M/F值越大,则种植体近中受到的应力值也相应增大,患者主要受到的力是拉应力分布. 且当M/F的值为25. 3和6. 5时,患者能在颈部第一螺纹处分别获得各自的大应力,分别为2. 431N/mm2和0. 291N/mm2. 且在M/F的值为6. 5时,应力分布也为均匀. 结论:对种植体支抗和尖牙正畸矫治过程中的初始应力进行分析和观察,对于选择合适的正畸力、作用位置以及获得佳的尖牙内收效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健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阴道镜+TCT+HPV联合检测用于妇科宫颈癌筛查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测定(HPV)联合阴道镜检查应用于临床妇科宫颈癌筛查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1日~2013年10月1日在我院进行体检或门诊患者共8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430例患者,行TCT联合阴道镜检查;观察组共432例患者,行TCT、HPV联合阴道镜检查.对比分析其检查结果.实验结果均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对照组430例患者中,细胞学检查异常患者共38例,对60例患者进行宫颈病理活检,其中慢性炎症19例,CINⅠ6例,CINⅡ7例,CINⅢ5例,原位癌1例;观察组432例患者中,细胞学检查异常患者40例,TCT及HPV至少1项为阳性患者59例.对59例患者进行宫颈病理活检,其中慢性炎症27例, CINⅠ11例,CINⅡ10例,CINⅢ10例,原位癌1例.结论:TCT、HPV联合阴道镜检查应用于妇科宫颈癌的早期筛查能够提高对于宫颈癌病变的阳性检出率,筛查效果优于TCT联合应用阴道镜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支撑喉镜下激光声带切除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激光声带切除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远期疗效. 方法:收集60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开放式手术将声带进行切除,观察组患者使用支撑喉镜下激光声带切除术进行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后3年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2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结果:2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8. 52 ± 1. 4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5.03 ±1.26分. 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临床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支撑喉镜下激光声带切除术的治疗方式相比常规的开放式手术治疗的远期治疗效果更佳,同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更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仁堂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分析对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急救方法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108例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救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为79.63%,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2.59%,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1.48%,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30%,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给予其综合性急救、护理方法效果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缓和医患、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小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无痛胃镜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到我院治疗74例胃部疾病患者行无痛胃镜技术检查,并观察检查效果. 结果:74例患者平均检查时间3. 8 ± 1. 0分钟,全部患者检查顺利,成功进行胃镜检查,并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行走,清醒后自我感觉良好. 检查过程中5例发生恶心呕吐,2例咳嗽. 结论:无痛胃镜检查胃部疾病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初产妇头位难产分析及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原因及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80例头位难产的初产妇,将其设为研究组(难产组),80例头位顺产初产妇设为对照组(顺产组).将2组产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造成头位难产的原因与正确的处理方式,统计所有初产妇整个分娩过程的经过、分娩当中所采用的干预措施以及分娩的效果与胎儿与产妇的情况等,都一一进行详细的统计.结果:研究组产妇分娩时,为了确保产妇的安全,采用的是剖宫术与阴道助产术,产妇出现难产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对头盆不对称、前不均倾位、高直位等,而由于宫缩乏力造成的难产的患者只有10例.与对照组产妇相比,研究组产妇出现宫颈乏力、水肿等现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2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生产中出现头位难产,主要的原因是胎位异常,早期进行准确的诊断,纠正胎位是保证产妇顺利分娩的有效手段.初产妇难产的主要因素是胎位不正,做好早期识别工作,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处理,可降低产妇剖宫产的发生率.

    作者:李春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分析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究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为研究对象,为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通过分析得出,患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与年龄、ESR、CRP病变部位等有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过治疗,本组40例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7. 8%.结论:不同的病理类型及小儿肺炎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有一定的相关性,及时的确诊可以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缑梦帆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2009~2013年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疾病谱分析

    目的:分析2009~2013年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疾病的构成比情况,为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病人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初步资料,为我院更针对性地防治消化系统疾病提供一定的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09~2013年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以第一诊断进行检索、统计、汇总. 结果:5年来我院消化内科实际入院2046人次,男、女比例分别为60. 1%、39. 9%,前3位疾病分别为肝硬化(25. 3%)、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8. 6%)、肝癌(12. 3%). 结论:肝硬化为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常见疾病,且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对患者健康影响较大.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占肝硬化病因的绝大多数,采取可行有效的措施对预防乙型肝炎尤为重要,对乙型肝炎患者适时合理地进行抗病毒治疗是预防和延缓肝硬化的关键.

    作者:孟亚平;何汝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慢性心衰心脏同步检测中应用超声新技术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新技术在慢性心衰( CHF)心脏同步检测应用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行CRT植入CHF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宽QRS波群组30例、窄QRS波群组3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 结果:CHF2组LVEDD、Ts-SD-12、SPWMD、Tm sv 16-SD%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LVEF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CHF2组各超声检测指标术后水平均优于术前(P<0. 05). 结论:超声新技术筛选CHF患者可有效加强CRT临床疗效,且左室不同步的窄QRS群波患者也可经CRT获益.

    作者:杨来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康惠尔透明贴预防PCA泵所致静脉炎的研究

    目的:研究康惠尔透明贴对使用PCA泵患者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11月244例使用PCA泵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3M贴对留置针进行固定,实验组患者在距穿刺点1.5cm处沿血管走行粘贴康惠尔透明贴再用3M贴对留置针柄部进行固定.观察2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发生静脉炎的严重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康惠尔透明贴能有效预防PCA泵所致的静脉炎.

    作者:王晓辉;于慧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灵芝多糖对H22肝癌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对H22肝癌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 方法:制备模型、给药、小肠粘膜分离纯化.结果:在小肠粘膜淋巴细胞提取中,消化液中淋巴细胞LEL、LEP基本消失,消化所得为LPL. 淋巴细胞活力>95%.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D4 +T淋巴细胞、CD4 + / CD8 +值增大,P<0. 01,CTX组明显下降, P<0. 05, GLP组、CTX+GLP组基本没有变化.CTX组、GLP组、CTX+GLP组和模型组相比, CD4 + / CD8 +淋巴细胞亚群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CTX 组、GLP组能让 IEL中的CD4 + / CD8 +比值、CD4 +T淋巴细胞减少,P<0. 01,虽然可以提升CD4 +T淋巴细胞减少量,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灵芝多糖对H22肝癌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巨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章丘市2011~2012年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章丘市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现状,提高婚检率及出生人口素质.方法:对章丘市2011年~2012年婚前医学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2012年章丘市婚前医学检查率分别为15.71%和37.82%.结论:各部门协调支持及加大宣传力度,共同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

    作者:董霞;王叶颖;董丽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观察宣清润燥法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宣情润燥法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效果,就此进行探究分析. 方法:本院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间接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320例,同时将其分为观察组(n=160)以及对照组(n=160),观察组用于宣情润燥法的中药颗粒口服,对照组则采取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进行治疗,观察以及统计2组患者在使用不同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偏高(P<0. 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 05). 结论:采取宣情润燥法治疗此病,有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丁立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自拟止痛消肿散治疗骨折术后疼痛肿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止痛消肿散治疗骨折术后疼痛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鲅鱼圈开发区同济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72例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自拟止痛消肿散外敷,经过2个疗程(15天)的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7/9),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1%(31/5),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自拟止痛消肿散对骨折术后疼痛肿胀效果显著,且经济方便,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厚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析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患者中的应用在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健康教育方面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精神科2010年1月~2014年7月期间所收治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观察组采取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常规进行护理,比较2组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23例为完全依从,15例为部分依从,依从率达到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1.6%,差异明显(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稳定其病情,同时促进患者积极了解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提高疾病知晓率.

    作者:邱玉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年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研究

    目的:研究年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行冠脉造影并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309例,将其分为年轻组(年龄≤50岁)和非年轻组(年龄>50岁).分析其发病特点、危险因素、冠脉造影特点及住院期间转归. 结果:(1)年轻组病情凶险,易室速、室颤. (2)年轻组心血管病家族史阳性、吸烟、血脂异常、肥胖、精神压力大均高于非年轻组(P<0. 01或0. 05). (3)年轻组冠脉以单支和双支病变为主,非年轻组以多支病变为主;年轻组冠脉闭塞病变的比例高于非年轻组;Gensini评分年轻组低于非年轻组(P<0. 01). (4)年轻组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比例高于非年轻组,发生重度慢性心衰的比例低于非年轻组(P<0. 05). 年轻组住院30 天内死亡病例少,但是病死率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年轻STEMI患者发病凶险,主要危险因素是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血脂异常、精神压力大,冠脉病变程度较轻,重度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率较低.

    作者:任景艳;孔丹;隋军霞;钟家阳;丁喜莲;陈明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产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近年来,治疗尿毒症经常使用的措施就是维持性血液透析,这种方法在治疗中也是佳的维持生命办法,但是血液透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肾脏部分只能起到排泄功能,并不能达到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的功能.在血液透析长期的治疗中,经常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的干扰,以及经济方面的压力,导致患者在心理方面和精神方面受到不同的影响障碍.对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疏导患者,会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产生很大影响.良好的护理会对患者的心理影响障碍进行及时疏导和解除,从而使患者在良好的状态下接受治疗,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时间.本文分析了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针对加强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在不同阶段的护理对策进行详细探究.

    作者:许兰芬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对肝脏表浅病灶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提高肝脏表浅病灶诊断率的方法及应用价值. 方法:对59 例( 直径 ≤2. 0 cm)先用低频探头检查可疑病变部位,再换用高频探头复查,观察对比2种扫查方法前后肝脏表浅病灶形态、回声及血流改变,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增强CT、肝穿活检确诊. 结果:肝脏表浅病灶常规凸阵探头扫查,病灶检出率为57. 6 %(34/59) , 采用线阵高频检查方法后,病灶检出率增至98. 3 %(58/59),清晰度、分辨率得以改善.应用该方法诊断正确率达98. 3 %. 结论:应用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检查肝脏表浅部位 ,显示率及清晰度得以改善 ,提高了肝内占位性病变的早期诊断水平.

    作者:满守东;孙建平;史英琴;杨光;司凤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