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斌;程喜红;吴琦明;唐文成
目的:观察骨外洗剂治疗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2014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治疗膝创伤性关节炎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骨外洗剂熏洗的方法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46例患者中痊愈的有18例,占总比例的39.12%,显效的有25例,占总比例的54.35%,有效的有2例,占总比例的4.35%,无效的有1例,占总比例2.17%,总有效率为93.47%.结论:骨外洗剂治疗膝创伤性关节炎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兴松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为了探究临床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过程中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加MTA诱导体内牙髓再生的实际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入选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全部患者共计156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的差异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78例.治疗组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加MTA封闭;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封闭.观察和比较2组入选对象治疗1周和1个月后的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治疗1个月后症状缓解患者的牙髓活力测试结果.结果:(1)治疗1周后,治疗组症状缓解率为58.97%,对照组症状缓解率为26.9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6.3508,p=0.0001);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症状缓解率为56.41%,对照组症状缓解率为17.9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 =24.7009,p=0.0001);(2)牙髓活力测试反应率组间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5.0636,P=0.0000).结论:在临床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的实践过程中,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加MTA诱导体内治疗方法的整体效果较好,是临床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的理想方案之一.
作者:胡争艳;张中杰;饶小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并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30例,共57指,针对其临床资料及血管危象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7指中仅8指出现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4.01%,55指完全成活,成活率为96.49%.术后3个月进行断指再植疗效评定,优19指,良32指,可6指.结论:分析血管危象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积极防治措施,以及全面、正确的护理服务,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促进患者患指功能早日康复.
作者:宁玉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症状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实验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焦虑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49.7±5.9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49.4±5.3分,2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焦虑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均经过1周、3周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干预1周后焦虑评分42.3±3.5分,干预3周后的焦虑评分37.4±2.1分;对照组患者干预1周后焦虑评分49.1±4.9分,干预3周后的焦虑评分46.9±7.4分,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症状,随着干预时间的增长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更加明显,对提高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效果意义重大.
作者:吴研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焦虑症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并对护理对策进行研究.方法:选取焦虑症患者和健康社区居民均35例,对他们采用防御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方法,进行测试.结果:焦虑症患者通过艾森克人格问卷方法调查发现:其中N分、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明显高于正常人,且成熟型中的压抑与幽默等低于正常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焦虑症患者情绪不是很稳定,应该尽量多采用不成熟性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少采用成熟防御机制.因此,这就需要根据该患者的人格特征和防御方式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进行护理,以便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张笑梅;王春霞;刘培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早期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的运用价值,改善脊髓损伤患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号,将8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行间歇导尿术.观察组在伤后3~4周行间歇导尿术,对照组在伤后4周行间歇导尿术.记录2组患者间歇导尿12周后排尿功能重建、泌尿系统感染和膀胱结石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排尿功能重建34例(85.00%),泌尿系统感染11例(27.50%),膀胱结石1例(2.50%),观察组排尿功能重建、泌尿系统感染和膀胱结石发生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x2=4.267、5.028、3.914,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行早期间歇导尿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排尿功能,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和膀胱结石,在临床运用中具有很高的运用价值.
作者:王加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7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出院.结论:临床上运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朱海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引起血清CA199异常增高的疾病种类、各疾病所占比例和平均检测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利的帮助.方法:回顾住院患者中血清CA199检测结果异常增高3464例,其中临床确诊为肿瘤2512例,良性疾病952例.对照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500例,其中血清CA199异常增高56例.经SPSS11.0软件统计数据得出结果.结果:统计所得7大类共计16种相关肿瘤和10大类良性疾病引起血清CA199检测结果异常增高,其中肿瘤组中占比高的是消化道肿瘤40.5%,其次为胰腺癌20.1%.血清CA199平均检测值高的是胰腺癌,结果为492.1 u/ml,其次为胆管、胆囊癌,结果为379.1 u/ml;良性疾病组由高到低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胆囊、胰腺疾病,呼吸道感染,血液病,糖尿病,肝脏疾病,胃肠道疾病,不明原因发热,血透患者;3组血清CA199平均检测值依次为肿瘤组302.1 u/ml,良性疾病组89.4 u/ml,体检异常组44.7 u/ml.结论:血清CA199无论对肿瘤性疾病还是其他相关疾病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很好的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丁磊;王海刚;钱铮;刘芳;虞红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调查睾丸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对15例睾丸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的健康教育要求率100%.睾丸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程度高,首先关注的是疾病的转归和复发,其次是治疗的方法,而定期复查时间和注意事项的需求占86.7%,疾病病因占80%,心理护理占66.7%,性行为指导占60%,药物知识和饮食知识占53.3%.而生活护理需求相对较低占6.7%.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排序:一对一口头交流,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同种疾病患者介绍经验,听专题讲座,放映有关录像.结论:做好睾丸肿瘤口才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红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影响生化检验的因素.方法:对自2012年5月~2013年8月我院行生化检查的3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在化验检查前、中、后阶段可能影响生化检验的因素.结果:检验结果中存在偏差、失误的有22例,占到全部患者的7.33%.患者自身因素11例,其中药物因素4例,饮食因素7例;标本因素8例,其中保存、送检因素3例,溶血因素5例;仪器因素3例.结论: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的因素众多,临床医务工作者应注意每一环节,以期大限度的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作者:李艳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游离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游离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再造拇指均成活.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制定再造手指、拇指功能评定标准,优33例,良2例,差1例.结论:认真做好患者术前各项准备,严密观察再造拇指血运情况,及时解决血运障碍问题,术后加强再造拇指的功能锻炼是再造拇指成活及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郑剑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采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癫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拉莫三嗪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丙戊酸+拉莫三嗪治疗,治疗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P>0.05;2组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相比,P<0.05.结论:丙戊酸可提高拉莫三嗪血药浓度,改善患者预后,应推广应用.
作者:朱晓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性病构成与传播途径,为护理提供依据.方法:120例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利用临床表现、患儿会阴部分泌物病原体培养、血清抗体检测、疱疹DNA检测、醋酸白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等方法,部分结合病理诊断,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性病患者中,感染沙眼表原体(CT) 26例、人型支原体(Mh)14例、淋球菌(GU)21例、尖锐温疣(CA)15例、生殖器疱疹(GH) 10例、梅毒螺旋体(TP) 12例、混合感染22例,以女性儿童感染者多见,主要由家庭成员传染.结论: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性病患者主要病种是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GU、CA、GH等,与成人性病构成类似.需加强留守儿童及家庭健康教育,控制成人感染,减少儿童患性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
作者:李纯素;王倩;魏大琼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护理方案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式实施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2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0%;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中具备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王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加味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将2011年8月~2013年8月来我院实施药物流产的164例妊娠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按照医嘱实施药物流产且不服用治疗产后出血的其他药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加味生化汤.2组分别在7天、14天以及28天后复诊,对2组患者的出血量与出血时间、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妊娠期妇女在药流之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和出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加味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的阴道出血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显著的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黄莉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2月~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朴美兰;宋晓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对策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6例产后出血临床资料,初产妇32例,经产妇14例;正常分娩20例,剖宫产26例;出血量500~1500ml.经应用药物促进子宫收缩,宫腔填塞及手术等方法止血的同时加强心理和临床各项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无1例子宫切除和并发症发生.结论:产后出血主要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积极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和加强护理对策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颖;商月侠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慢性浅表胃炎伴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HAND>7分115例,HAMA>14分106例,共221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可明显提高慢性浅表胃炎伴焦虑抑郁的疗效.
作者:王必信;谭福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应用治疗重性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64例重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研究组给予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合用,并以米氮平和艾司西酞普兰单用作对照研究.于入组前及治疗后第2、4、6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研究结束3组HAMD、HAMA评分均有明显下降,研究组显效率76.2%,总有效率90.0%;米氮平组分别为42.00%、64.00%;艾司西酞普兰组分别为45.0%、60.0%.研究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与米氮平组、艾司西酞普兰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3组TESS评分两两比较后,研究组与米氮平组不良反应相当,2组间无统计学(P>0.05),而艾司西酞普兰组与研究组、米氮平组比较不良反应少,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联用治疗重性抑郁症疗效优于两药单用,而副作用研究组、米氮平组较艾司西酞普兰组大,但所有患者均能耐受,随着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也在减轻.
作者:张集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作用.方法:选取于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满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7.50%,其中满意25例,较为满意14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5.00%,其中满意的20例、较为满意10例,不满意10例,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8.9124,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丽娜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