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肘关节后方+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林国叶;刘航涛;黄玉栋;龚俊

关键词:肘关节, 恐怖三联征, 尺骨鹰嘴, 截骨术, 张力带
摘要:目的:探讨肘关节后方+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可行性。方法:自2004年1月~2009年8月收治8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行肘关节后方+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从深至浅依次修复冠突骨折、前方关节囊、桡骨小头骨折、内外侧韧带及伸肌总腱起点。结果:术后随防6个月~5年,无骨折不愈合病例,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7.5%。结论:肘关节后方+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是一种治疗肘关节三联征的较好入路选择。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内科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6例并发肺部感染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8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给予护理组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的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并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患者体制差、滥用抗生素、医疗机械污染及医护人员工作疏忽是导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护理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心血管病住院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宁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接收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病患者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新生儿黄疸病患者76例,所有患儿均接受我院蓝光治疗,对其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展开回顾性分析,探讨这些护理措施在新生儿黄疸病治疗中的意义。结果:76例患儿均康复出院,其中61.84%患儿1次治愈,28.95%患儿2次治愈,6.58%患儿3次治愈,28.95%患儿4次治愈。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5%,7.89%黄疸消退后在4.0~7.6小时有轻微黄疸反弹,在2天后消退。结论:在新生儿黄疸病治疗中,蓝光照射治疗具有确切疗效,安全性高,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进行精心护理,对于新生儿身体健康及成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大剂量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5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观察大剂量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静脉注射负荷量胺碘酮150mg,然后续予1.0mg/min的负荷量静点以治疗,24小时后再续予0.5mg/min的治疗量静点以治疗,病情稳定或仅偶发室早时,停止静脉用药,续服胺碘酮片0.2日3次口服,1周后改为0.2日2次口服,再1周后改为0.2日1次口服,直至正常。对于疗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2例患者中显效的有34例,有效的有13例,无效的有5例,显效率为65.4%,有效率为90.4%,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有2例,静脉炎的有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大剂量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Too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AO锁骨钩钢板治疗Too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选取16例Too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病人采用切开复位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肩锁韧带修复术治疗,对病人治疗效果进行评分及效果评价。结果: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48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14~21天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患者恢复工作时间为术后2~4个月,平均3个月;患者取出钢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6个月,无钢板断裂、螺钉松动及再脱位现象。按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优13例(81.25%),良2例(12.5%),差1例(6.25%),优良率为93.75%。结论:采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Too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可较早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张铎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5例危重患者纤支镜辅助经皮气管切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PDT)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5例危重患者行PDT,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PDT手术成功率100%。本组无1例严重并发症,无1例死亡。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直视下PDT方法简便快捷,定位准确,对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适用于急危重症患者。

    作者:张宇;郭庆章;唐峰;邢立举;翟秀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杵针疗法在社区医疗中的发展运用及分析

    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是我国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推广安全有效、成本低廉、适合本地区使用的中医药技术和方法,我院门诊部东高地社区卫生服务站率先开展了杵针疗法。杵针疗法,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仲愚教授家传十四代的治病秘法。此疗法特点是针具不刺入皮肤肌肉之内,无疼痛伤害之苦,无相互感染之虚,兼针刺与按摩之长,病人易于接受,老弱妇孺皆无惧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物理疗法。杵针疗法使用专门的工具(一套杵针工具共有4件,包括:七曜混元杵、五星三台杵、金刚杵和奎星笔),并具有自己独特的穴位,如八阵穴、河车路、八廓穴等。杵针疗法利用杵针作用在人体穴位上,通过施行各种手法,促进人体气血运行,畅通经脉,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作者:王佳琪;尹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赏识理念减少职工医院急门诊护患纠纷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探讨在急门诊实施赏识理念减少护患纠纷的方法及效果。方法:(1)增强医护法律意识减少护患纠纷发生原因。(2)10名护理人员阶梯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人,观察组护理人员将赏识理念运用于每一位就诊人员。结果:均接诊5000名患者后,运用赏识理念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投诉率下降。结论:赏识理念降低了就诊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作者:秦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丙泊酚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丙泊酚组)和B组(对照组)2组各30例。 A组:局部浸润麻醉静脉给予芬太尼2mg/kg,继而静注丙泊酚2mg/kg。 B组:局部浸润麻醉后静脉给予芬太尼2mg/kg继而静注安主0.2mg/kg。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SBP、HR、RR、SPO2、BIS变化:及2组体动情况及镇痛效果比较。结果:2组术中SBP、HR、RR、SPO2、BIS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2组体动及镇痛效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中应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痛舒适手术顺利。

    作者:黄立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8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胰岛素或者降血糖药物治疗,同时采用9HRE方案治疗肺结核,定期检测患者血糖,每月摄胸片并检查肝肾功能,采用痰涂片对结核菌进行检查。结果:68例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占82.9%。强化治疗后,痰菌转阴患者56例,占68.3%,同时空洞缩小或者闭合。治疗总有效率为85.4%,治疗失败6例,病情进展4例,死亡2例。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时要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严格控制,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

    作者:刘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评价其优点。方法:对住院患者672例有计划、有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增强了护士的整体服务意识,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结论:产科应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周凤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运动疗法配合熏蒸在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运动疗法的综合方案在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药熏蒸联合运动疗法的综合方案和单纯运动疗法的干预方式。建立多维观察指标,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2组资料基线一致,组间具有可比性;2组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率78.1%,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显效率50.0%,总有效率9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疼痛症状、肩关节活动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本试验所采用的中药熏蒸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疗效确切,使用安全,较单纯运动疗法具有优势。

    作者:谢福;涂美;张思捷;代明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观察其生命体征及腹痛情况,监测β-HCG下降情况,定期复查阴超,监测附件包块大小变化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62例患者中56例治愈,失败6例,治愈率90%。结论: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疗效可靠,服用安全方便,值得我们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贺雪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外伤致急性肾衰39例临床体会

    本文报告了39例严重外伤致急性肾衰( ARF)的早期诊断与处理。腹膜透析15人,透析组病死率53.3%。创伤性休克是ARF的始动因素,早期诊治是预防ARF的关键。原发创伤是休克、感染和各器官功能损害的根源,处理是否及时合理,是病死率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早期应用大剂量速尿(高量可达每天1000 mg)联合多巴胺取得了较好疗效。严格掌握腹膜透析的无菌操作,避免腹腔继发感染。

    作者:铁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腰椎滑脱的不同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腰椎滑脱的不同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2008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20例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2组患者的腰椎JOA评分平均均明显提升,滑移率明显下降,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腰椎JOA评分的提高程度较大,平均滑移率较低,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腰椎滑脱的不同节段应与椎弓根钉内固定具一定的生物基础理论依据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忠远;黄凌云;安遵发;余义涛;张崇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PcG蛋白复合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传统理论认为肿瘤形成是由于人体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使某一部分细胞发生一系列基因突变而具有不受机体控制的无限增殖能力所导致,其中具有转移能力肿瘤称为恶性肿瘤。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肿瘤生长是所有肿瘤细胞共同作用结果。而Reya等[1]提出的“肿瘤干细胞学说”指出肿瘤生长和转移是由于其内部一部分具有干细胞特征的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所造成的结果,即在肿瘤组织中存在一种数量较少干细胞样癌细胞亚群,其同时具有癌细胞和干细胞特征,是肿瘤形成起始细胞,在肿瘤形成、生长和转移中起决定性作用,这种细胞称为CSCs。而大量研究表明PcGs在调控CSCs的自我更新、转移和治疗耐受等方面起重要作用[2]。因此,本文针对PcGs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宋海彬;李建国;毛晓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疟疾的临床治疗及预防

    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肿大为特点。因原虫株、感染程度、免疫状况和机体反应性等差异,临床症状和发作规律表现不一[1]。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增殖分为两个时期,即寄生于肝细胞内的红细胞外期和寄生于红细胞内的红细胞内期。

    作者:井立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11例诊治分析

    目的: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发病率不高,但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并发症多、易误诊漏诊等特点,严重威胁产妇及其婴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早起诊断及治疗措施,以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剖宫产后婴儿均存活,恢复出院。8例保守治疗患者中,1例胎膜早破,保守治疗至孕35周剖宫产,1例经家属要求转往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其余6例均保胎成功并经阴道分娩,母婴均存活。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虽然不很常见,但可以造成流产、早产、死产以及围生期婴儿的死亡率升高,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应提高警惕,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误诊、漏诊,延误病情。

    作者:阿里木江·尤努斯;阿力木江·热杰普;郭仁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价值及意义

    目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输血治疗的1028例患者,对其展开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筛查结果阳性者展开进一步鉴定与分析。结果:经统计,本组研究对象共筛查出不规则抗体阳性者23例,阳性率为2.24%;其中抗-cE所占比例高,其次为抗-cE+自身抗体、抗-E等。结论:在临床输血前展开相应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将提高输血安全,对溶血性输血反应可展开积极预防,值得关注。

    作者:侯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2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适宜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及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干预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和疗效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及工作等多种能力,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爱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金属烤瓷冠桥修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金属烤瓷冠桥修复方法在牙齿美容和修复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1年6月采用此方法为63例患者进行牙齿修复,共制作105个冠桥,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制作的修复体105个冠桥,98个获得成功,效果满意,成功率达到93.33%,有7个冠桥出现崩瓷、脱落、食物嵌塞。修复体颜色、外形不满意,重新制作。结论:金属烤瓷冠桥修复时严格考虑适应证,规范各项操作,注意各个细节,保证修复体的完美,提高患者舒适度和使用性能的同时,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秋野;魏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