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孙永波;黄芳;康嗣慧;程少平;张颖

关键词:肾病, 女性患者, 全身水肿, 临床病症, 利尿, 护理工作, 高蛋白饮食, 治疗, 药物, 研究对象, 四肢, 男性患者, 临床资料, 使用量, 抗感染, 高血脂, 蛋白尿, 周期, 叙述, 年龄
摘要:水肿是肾病综合征主要的临床病症,患者主要是头部、四肢、背部等处有明显的水肿,此病较为反复,治疗周期长,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以此类肾病综合征引起的水肿患者共66例作为研究对象来叙述如何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在2011年~2012年期间共收治了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共66例,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从31岁~78岁之间。患者的临床病症为:头部、四肢、腹背等处水肿或全身水肿,伴有高蛋白尿、高血脂等病症。采用低盐或者无盐优质高蛋白饮食、利尿和抗感染等等治疗之后,63例患者的病症获得了缓解,34例经护理后停止服用利尿药物,剩下患者也减少了利尿药物使用量。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防治人工流产并发症

    因避孕失败所致的意外妊娠,可在妊娠早期人为地采取措施终止妊娠,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但不能直接用此作为节育方法。人工流产分为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近几年来,随着未婚妊娠人数的上升,人们生育年龄的逐渐推迟,病人选择手术流产的意愿增强,手术流产数量增加,人流手术又是在盲视状态下进行,相应并发症发生率也大大增加。人工流产并发症分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

    作者:陈佰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颅脑半卵圆区微梗死并发糖尿病分析研究

    目的:通过统计半卵圆区微梗死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探讨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常规CT检查中检出148例半卵圆区及基底核区微梗死患者,并检测血糖血脂血压。结果:糖尿病患者易患半卵圆区及基底核区微梗死。结论:微梗死与血液粘稠度增高,微循环障碍有关,本结果对及时发现隐匿型糖尿病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肖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大剂量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5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大剂量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应用大剂量胺碘酮治疗)和对照组26例(应用利多卡因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5%,死亡率为7.7%,对照组总有效率65.4%,死亡率为23.1%。经统计学分析,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剂量胺碘酮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临床实习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在影像教学中,超声的临床实习由于它的特殊性,存在着很多个性问题。它需要实时观察,上机操作,这就需要患者的配合,很多患者不愿意过多人参与诊疗,处理不当甚至会引发医疗纠纷,就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系统研究。1我们现阶段在超声带教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1.1学生方面:部分实习学生兴趣不高,超声医学只是影像诊断学一个分支,一般来讲放射、CT、磁共振为一个体系,统称“大影像”,而超声似乎游移在外,有些同学觉得将来不从事超声诊断,学习热情不高;另外超声诊断与其他影像不同,直接接触患者,如果得不到患者的配合,动手操作的机会少,也削弱了同学们的实习兴趣,影响实习效果。

    作者:刘慧临;鲍红光;张淑丽;梁笑;白连杰;李醒;王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颈部大血管损伤的手术室护理

    目的:探讨颈部大血管损伤的手术室护理抢救方法。方法:总结自2005年以来抢救颈部大血管损伤6例,入手术室后立即组织抢救,均进行手术。结果:成功救治5例,死亡1例。结论:颈部大血管损伤来势凶猛,病情紧急,手术室护士在接到此类病人时应立即作出快速反应,采取有效措施,组织足够的护理力量,手术中医护协调配合,从而为挽救患者的生命创造必要的条件。

    作者:崔媛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聘护士礼仪培训的必要性

    礼仪从形式上说是一种外在行为规范,从内容上说是一种精神气质,在医疗护理服务行业中,面对广大的护理对象,良好的护士礼仪及修养无疑是一剂疗效至佳的良药,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已成为当今护理的新理念,要求我们护理人员不仅要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有良好的人文道德修养,礼仪则是其中的一方面。几年来我们对全院护士进行了礼仪培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我们在工作中常常发现有一些新来院的护士缺乏礼仪服务的基础知识,接电话无“您好”,做处置叫“床号”,操作失误听不见“对不起”声,影响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因此,我们认为对新来院护士进行礼仪培训很有必要。

    作者:王丽莉;梁楠;戚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皮肤着色芽生菌病临床治疗分析

    着色芽生菌病是一种外源性暗色真菌侵入皮肤深部组织所引起的,以疣状增生、化脓、瘢痕性挛缩为特征的慢性深部真菌病。该病是由自然界一组腐生性真菌感染所致。病原菌一般通过外伤处侵入皮肤深部,经过一定的时间由菌丝相转成酵母相硬壁孢子,其孢壁的抗原性和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引起炎症反应,形成慢性肉芽肿[1]。原发病灶的病原菌可通过淋巴管、组织间隙和自家接种的途径向远处播散,形成新病灶。

    作者:王立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K-MB检测试剂的选择

    目的:比较2种试剂检测CK-MB的结果,并分析2种试剂对于临床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临床符合度,以选择适合本室的检测试剂。方法:使用Beckman Coulter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用2种不同试剂检测15份健康体检样本和5份确诊AMI病人标本,每份标本分别检测2次,检测结果比较。结果:实验试剂平均%CK-MB为8.5%、灵敏度100%和特异性1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验试剂能更好的满足临床要求,所以选择实验试剂作为本室CK-MB检测试剂。

    作者:刘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论补阳还五汤的应用

    补阳还五汤为清朝名医王清任所创,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少而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等。原药物组成及药量为:生黄芪4两,归尾2钱,赤芍钱半,地龙1钱,去土川芎1钱,桃仁1钱,红花1钱,水煎服。而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用原方的量,清朝1钱相当于现在的3g,只对气虚明显的有较好的效果,而对有瘀阻引起的效果不明显,往往是病重药轻,于是我们把原方改为:生黄芪120g,归尾15g,赤芍15g,地龙15g,川芎15g,桃仁15g,红花15g,适用于以上主治之病。当然,根据病情,随症加减其他药物,“有是病,用是药”,往往能取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作者:房立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肛肠外科术后早期护理对患者二便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在肛肠外科手术中对患者的排尿排便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接收肛肠外科手术患者120名,将这些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一组是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结果:早期护理干预组他们经过护理后排尿排便障碍明显要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肠外科手术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术后患者出现的排尿排便困难度,让患者的身心处于佳的恢复状态。

    作者:李洪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高血压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80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临床对象,以单双号分组的方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针对于患者高血压的护理干预。干预半年后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1)半年后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压透析病人高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仕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4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危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危险事件发生次数明显多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安全性,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几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秀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治疗体会喻敬国

    目的:探索讨论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以及有效防止措施。方法:分析总结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急性脑膨出采用新处理方法的病例资料作为研究组,并选择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急性脑膨出病例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恢复较好患者10例,重残10例,死亡4例;对照组恢复较好患者2例,重残6例,死亡1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急性脑膨出,需排除迟发颅内血肿后采取控制降压、过度换气、脑室引流、切除额叶脑组织等综合措施,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重型颅脑损伤非高血压自发脑内血肿病因非常复杂,早期应明确诊断,积极治疗,以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喻敬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更有效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观察与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提出更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25例预后良好,重残长期昏迷卧床者2例,死亡1例。结论:患者经正确的治疗和精心护理,能有效控制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许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烟雾病患者的剖宫产手术的麻醉

    目的:总结烟雾病患者的剖宫产手术的麻醉经验,提高麻醉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8月~2013年1月在我院产科剖宫产的5例烟雾病产妇,选择L2~3,Ⅱ组选择L3~4行硬膜外穿刺进行麻醉。结果:5例产妇经过麻醉,肌松满意度极好3例,满意1例,差1例,总满意度为80.0%,镇痛满意度极好4例,满意1例总满意度为100.0%,Apgar评分1分钟评分为9.3±0.8分,5分钟评分为9.7±0.5分,T ( min)为14.2±4.8分。本组发生低血压1例,占20.0%,恶心呕吐1例,占20.0%。结论:L2~3腰硬联合麻醉烟雾病剖宫产效果好,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郭文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6例创伤性血气胸的急救护理

    胸部创伤是常见的创伤之一,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工业创伤发病率的上升,胸部创伤也呈现增多和加重趋势[1]。创伤性血气胸极为常见,其发生率高达70%以上[2],易并发休克、急性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随时危及生命。急救护理如不当,则可贻误生命。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年共收治外伤性血气胸78例,在急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佳;吴荣;李琼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口服咪唑斯汀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口服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 NB-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采用咪唑斯汀缓释片口服联合NB~UVB照射;对照组45例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2组均外用曲咪新乳膏、炉甘石洗剂,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45例,痊愈率71.11%,有效率91.11%;对照组痊愈率51.16%,有效率69.77%,2组痊愈率相比x2=3.69,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有效率相比x2=6.43,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咪唑斯汀口服联合NB-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马锡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Too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AO锁骨钩钢板治疗Too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选取16例Too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病人采用切开复位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肩锁韧带修复术治疗,对病人治疗效果进行评分及效果评价。结果: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48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14~21天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患者恢复工作时间为术后2~4个月,平均3个月;患者取出钢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6个月,无钢板断裂、螺钉松动及再脱位现象。按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优13例(81.25%),良2例(12.5%),差1例(6.25%),优良率为93.75%。结论:采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Too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可较早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张铎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管内治疗在基底动脉瘤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基底动脉瘤中应用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的对象为2005年7月~2012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77例基底动脉瘤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血管内治疗组)39例,对照组(传统治疗组)38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基底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患者比例为2.6%,显著低于对照组,计算P<0.05,差异明显。结论:与传统开颅手术比较,血管内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基底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率,同时能够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姜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87例胸腹联合伤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急救与护理特点,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87例严重胸腹联合伤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扩充血流量,胸腹腔闭式引流术及术后护理等。结果:80例患者治愈,占91.95%。7例患者死亡,占8.05%,其中出血性休克死亡人数4例,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例。结论:迅速判断伤情,准确果断,分秒必争,以快的速度提供安全、有效的抢救措施,才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袁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