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刘扬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肠炎, 手术治疗, 内科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治疗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急性坏死性肠炎并行手术治疗患者32例病情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住院急性坏死性肠炎保守治疗患者32例作为对照,比较2组患者间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差异。结果:手术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远高于对照组81.25%,2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组住院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9.5±3.4天和5.6±2.8天,低于对照组的13.4±5.1天和7.7±4.5天,2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治疗疗效确切,且能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肠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助产士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助产士对初产妇健康教育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选择阴道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6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按照分娩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1名责任助产士对产妇进行“1对1”健康教育干预。结果:治疗组自然分娩率8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分娩前和分娩时SAS得分和SDS得分均较对照组低,2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医院工作满意率为9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67%,2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然分娩率,提高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波;贺英英;郭肖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的278例急性下腹痛临床考虑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结果:278例输尿管结石CDFI表现为结石强回声后方伴有“快闪伪象”。其中左输尿管结石上段72例,中断12例,下段57例,右输尿上段68例,中段19例,下段50例。结论:CDFI可以提高度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杨新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肾癌诊断和治疗新进展

    肾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肾癌的诊断分期对于肾癌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多层螺旋CT在肾癌诊断中意义重大,优于其他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肾肿瘤的组织定性困难,对小肿瘤易漏诊。新型超声造影剂声诺维在肾脏肿瘤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MRI很难作为常规性检查。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治疗局部进展性肾癌公认的方法。腹腔镜手术等微创治疗是目前发展的趋势并逐渐成熟。干细胞移植、靶向抗原、肿瘤疫苗是目前研究的热门方向。本文探究肾癌的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综述如下。肾癌( crenal carcinoma)又称肾腺癌、肾细胞癌等,左右肾发病率相似,约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3%,高发年龄50~70岁,男女比例2:1,病因未明。1临床特征:典型的肾癌的临床表现包括血尿、腹部包块及疼痛,又称为肾癌三联症,临床不到15%的出现率;咯血、神经麻痹,病理性骨折及转移部位出现疼痛等转移症状约10%的出现率。肾癌的肾外表现又称副肿瘤综合征,表现为贫血、发热、恶病质、溢乳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钙、体重减轻、血沉增快、淀粉样变性、肝细胞异常、凝血机制异常、神经肌肉病变、红细胞增多症等改变。肾癌常表现单个肿瘤位于单侧肾脏,肾癌大体标本表现为实性肿瘤呈类圆形,切面可有坏死、钙化和出血常呈黄色,瘤体外包假包膜;少数囊状结构。肾癌病理组织呈多样性表现常可见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的透明细胞癌;还可见颗粒细胞癌和梭形细胞癌(恶性度高少见);源于集合管上皮的嫌色细胞癌更少见。

    作者:夏远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高血压护理探讨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要点进行探讨。方法:通过药物进行降压的护理,生活护理,心理疏导的护理以及通过健康教育的加强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合理的用药和正确的生活方式。结果: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都通过了临床常规治疗,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血压控制效果明显。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要以预防为主,同时以预防保健和心理护理为辅,可有效减少老年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樊荣华;张春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92例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健康教育和运动疗法等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及满意度表分别对2组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比对照组(P<0.01&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8%(45/46),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2.6%(38/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4,P<0.05)。结论:在治疗中,对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麦苗金;庞晓宇;陈珍佗;李彩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彩色超声多普勒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前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在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的应用。方法:对49例拟行自体动静脉造瘘患者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选择适宜吻合血管,结合术后情况,评价术前超声。结果:49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中42例动静脉内瘘血流通畅,6例出现并发症,1例造瘘失败。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监测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术前血管条件选择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樊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钻孔血肿引流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钻孔血肿引流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钻孔血肿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方法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再出血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停留ICU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钻孔血肿引流能明显提高高血压脑出血(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HICH患者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快、术后恢复快,能改善日常生活,降低治疗费用。

    作者:明洪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成药治疗失眠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中成药治疗失眠症患者的药物经济学价值。方法: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心理咨询中心门诊失眠患者按就诊顺序接受甜梦胶囊(A组)、神衰康胶囊(B组)、安神补脑胶囊(C组)服用诊治,后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成本分析。结果:A、B、C 3组的总成本(C)分别为198.20元,73.08元和49.22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减少量(E)分别为5.17,9.10和12.85,平均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55.96,18.36,和11.76,与C组比较,A组和B组平均增量成本-效果比(△C/△E)为-22.27和-8.06。结论:3组中较经济方法是安神补脑胶囊组。

    作者:王海岭;王传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形成静脉血栓的原因,探讨对此类病人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以往PICC置管后形成静脉血栓的病人17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溶栓治疗及护理干预,17例置管后有血栓形成的患者均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出现。结论:PICC置管前患者的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状态以及置管后的溶栓治疗与护理干预,是预防和治疗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关键。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肛门慢性湿疹3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湿润烧伤膏对于肛门慢性湿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自2012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门诊患者共59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运用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然后将2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该2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经过12个月随访,治疗组治愈的没有复发患者;对照组治愈的患者中共有5例复发,复发率为83.3%;2组患者的复发率对比,亦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肛门慢性湿疹患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高,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永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谈对肺癌康复期患者的护理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前,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肺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肺癌的治疗效果在10几年来,没有显著提高,治愈率在10%左右,主要原因是肺癌生物学特性复杂,恶性程度高,多数确诊时已属晚期。因此,肺癌不但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还要合理的进行康复护理。1早期诊断:早期肺癌的症状,不明原因的刺激性干咳;突发痰中带血或少许鲜血丝;伤风感冒后,咳嗽长期不愈;不明原因的胸痛、背痛、肩痛、上腹痛等,反复发生肺炎等。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检查,明确诊断。肺癌发病隐袭,它的早期症状不多,有的人甚至无觉察,一旦显症状,往往是已经接近中晚期,治疗已经非常棘手,且病人死亡率较高,所以对于肺癌,贵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开展防治肺癌的卫生宣传教育,提倡戒烟,减少吸入含有致癌因素的空气和粉尘,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高危人群对肺癌的警惕性,定期体检,进行X线检查及筛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朱沂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内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中较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0.4%,通常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因治疗不当、骨折端软组织损伤、骨质疏松所导致的骨不愈合以及膝关节僵直等屡见不鲜,故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1]。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股骨远端骨折骨折患者95例,其中按AO分型中A2、A3、C2、C3型共61例,分别采用股骨远端DCS钢板、股骨髓内钉、股骨髁钢板及双钢板固定治疗;其中采用内外侧双钢板治疗26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中较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0.4%,通常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因治疗不当、骨折端软组织损伤、骨质疏松所导致的骨不愈合以及膝关节僵直等屡见不鲜,故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1]。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股骨远端骨折骨折患者95例,其中按AO分型中A2、A3、C2、C3型共61例,分别采用股骨远端DCS钢板、股骨髓内钉、股骨髁钢板及双钢板固定治疗;其中采用内外侧双钢板治疗26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闵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肺结核合并咯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咯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7名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措施。结果:肺结核合并咯血主要发生于青壮年,大咯血则主要发生于老年群体,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且老年患者容易引发感染,对于患者的治疗主要是止血治疗和抗生素联用预防感染,患者在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肺结核合并咯血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患者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和止血药物。

    作者:董淦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2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室率及心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郭忠良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先天性巨结肠与类缘病的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D)及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HAD)的病理基础,提高对神经元发育异常这类病的认识与病理诊断,帮助临床正确诊治先天性巨结肠及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的225例HD及HAD患儿的HE切片、临床表现及术前诊断。结果:225例病例中,HD174例,HAD41例。男女性别比例统计, HD的患儿男女比为151:33;HAD的患儿男女比为31:10;患儿年龄统计,HD患儿0~30天的为19例,31天~1岁以内的为104例,1岁~3岁的为42例,4岁以上的为19例;HAD患儿中0~30天的2例,31天~1岁以内的为17例,1岁~3岁的为14例,4岁以上的为7例。术前诊断为HD的为213例,术前考虑HAD的为12例。结论:HD及HAD是一类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失或发育异常的疾病,以男性多见,发病高峰在出生后1岁以内,临床诊断为HD的病例中有约18.3%的病例为HAD,提示临床诊断为HD的病例中应考虑HAD的可能性。

    作者:郭春娜;步革;闫海云;郝秉润;严然;兰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心电监护仪血压袖带衬垫材料的选择

    目的:研究心电监护仪血压袖带衬垫材料的选择。方法:将160例成年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作为衬垫材料,对4组患者的血压袖带带来的皮肤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不良反应塑料袋组25例(62.5%),卫生纸组15例(37.5%),纱布组10例(25%)、毛巾组0例(0%)。结论:经过长时间反复比较,发现应用毛巾当衬垫的血压袖带的皮肤不良反应低。

    作者:张青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54例临床诊治观察

    目的: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诊治方法和诊治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治方法和诊治效果。结果:本组54名患者中,有52名患者通过急诊手术治疗,其中有20名患者采用胆囊切除术,有28名患者采用胆囊大部切除,另外4名患者通过胆囊造瘘术。其余2名患者经保守治疗死亡,死亡原因分别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感染中毒性休克。结论:对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诊断主要是通过观察右上腹压痛、触及包块以及借助于B超和白细胞辅助检查;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治疗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类型和体质状况选择合适的、简单的、有效的、安全的手术方式,同时要注意围手术期处理以及术后并发症预防。

    作者:哈力木拉提;吐尔洪·沙木沙克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阿立哌唑联用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联合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阿立哌唑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和单用西酞普兰治疗,疗程8周,采用HAMD评定疗效和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治疗效果好(P<0.01)且起效快(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的疗效优于单用西酞普兰且起效快安全性高。

    作者:赵艳华;吕凯;唐玉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及防治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3年3月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1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7例给予单纯尿道扩张治疗,其中2例经尿道扩张治疗效果差者行尿道外口切开成形手术;2例经尿道膀胱颈口冷刀切开,术后定期扩张。治疗3个月后,患者大尿流率恢复至14.6~21.3m1/s,平均18.4±2.6ml/s;残余尿量15~82m1,平均34.6±8.7m1,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6~12个月,均达治愈标准。结论:尿道狭窄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常见并发症,成因复杂,尽可能避免诱发因素,早期发现与治疗,可有效减少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胡成尚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小儿肺炎恢复期应用超短波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对超短波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将50例肺炎恢复期患儿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对全部患儿进行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25例观察组患儿联合超短波治疗,剩余25例患儿为对照组,分别对2种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共24例患儿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为96%,5例患儿病情好转,9例患儿病情改善,10例患儿治愈,对照组共19例患儿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为76%,6例患儿病情好转,7例患儿病情改善,6例患儿治愈,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肺炎恢复期患儿应用超短波治疗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吕静平;潘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