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卉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是一型重症型多形红斑,又称莱尔综合征。TEN绝大多数为药物过敏引起[1]。慢性肾衰竭时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2]。我科于2013年5月21日收治1例因药物过敏致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的慢性肾衰竭行腹膜透析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转危为安,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张宁;李晓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肱骨螺旋内固定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肱骨螺旋内固定器进行治疗,进行6个月随访,评估患者疼痛感的缓解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况、住院时间、临床检查效果、肩关节功能以及治疗效果。结果:Neer评分结果显示,本组12例患者中优6例,满意4例,不满意2例,在手术过程中无1例患者发生感染、神经与血管损伤的情况。骨折均在手术结束后的6~8周中愈合,无患者出现不愈合或者迟缓愈合的情况,无患者固定失败。结论: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采取肱骨螺旋内固定器治疗法有着不会伤及肩周软组织、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麻醉方便、不易退钉的特点,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邹方亮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高频超声探查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征象及价值。方法:对103例临床拟诊急性阑尾炎患者运用高频及低频探头对右下腹及全腹进行超声检查,对异常回声进行仔细观察,进行必要测量记录,分析总结声像特征,对宜行急性手术者行阑尾切除术,随后送材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经手术证实病理9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6.3%(82/95)。结论:高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为临床提供科学、客观的诊断价值,具有简便、无创、可重复性,随着超声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建国;刘晓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对比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和骶管麻醉用于妊娠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以及两者的优点及区别。方法:对10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明确要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分别为50例。于手术前,分别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和骶管麻醉,观察其麻醉效果。结果:在10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中,在用药剂量、阻滞起效、阻滞完全时间及麻醉效果方面,腰硬联合麻醉组的优势明显高于骶管麻醉组,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2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011,0.012,0.019,0.023)。结论:在对接受妊娠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来说,两者的麻醉效果均非常可靠,但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方式较骶管麻醉的麻醉效果会更好。
作者:郭学勤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微结石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对45例睾丸微结石超声影像分析。结果:45例睾丸微结石( TM)患者中,42例双侧睾丸同时受累,3例一侧睾丸受累;25例分布稀疏,22例分布密集;其中42例有合并症者。结论:TM常无特殊临床表现和特征,其超声特征主要为睾丸内多发点状强回声,因此超声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元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蛋黄绷带局部固定疗法在儿童青枝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接受蛋黄绷带局部固定的青枝骨折儿童为观察组,未接受蛋黄固定组为对照组,2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消肿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因素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提高,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蛋黄绷带局部固定疗法是一种治疗儿童青枝骨折的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手段,提高夹板固定的作用,促进愈合之间,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买买提依明·阿不德热依木;马合木提·乃买提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在肺转移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文中将选取2008年3月~2009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4例肺转移瘤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的原发肿瘤部位、转移瘤体积、数量、手术方法及患者预后等情况。结果:(1)原发肿瘤部位:乳腺癌12例,结肠癌恶性肿瘤9例,直肠癌恶性肿瘤6例,肾癌4例,膀胱癌3例;肺转移瘤平均出现时间37.54±7.25个月,平均体积(1.33±0.42)cm ×(2.53 ;±0.71)cm;(2)本组患者在手术后未出现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病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85.35%,28/34),3年生存率为(38.24%,13/34),5年生存率为(38.24%,8/34)。结论:手术治疗是肺转移瘤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安全性高、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术前准确的诊断及肺转移的切除是否彻底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陆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弹性排班模式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方法:2种不同排班模式一种传统三八班模式,另一种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弹性排班各统计24个月。结果:弹性排班模式在护士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等方面优于传统三八班模式。经检验及x2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弹性排班模式符合内科护理工作需要,切实可行。
作者:黄金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及其安全性的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纳洛酮应用。将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肺动脉压力、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对照组PaO27.32±0.82 kPa,PaCO27.52±0.82 kPa,PASP6.41±0.98 kPa;观察组PaO27.31±1.21 kPa, PaCO27.58±1.03 kPa,PASP6.36±0.97kPa,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PaO28.24±0.95,PaCO26.48±0.92 kPa,PASP5.62±0.35kPa;观察组PaO210.72±1.22 kPa,PaCO26.02±0.40 kPa,PASP9.83±1.89kP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4.28%,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纳洛酮治疗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上具有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禹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0月之间于本院治疗的90例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的患者为对象,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观察组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观测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和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均有较明显缩短,2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HR、CPR 、MAP、SpO2稳定性优于对照组,且2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的方法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较优,值得推广。
作者:习社盈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男性膀胱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男性膀胱镜检查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单纯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2组患者的可唤醒时间、不良反应及丙泊酚用量。记录插镜、可唤醒及留观时间,麻醉诱导后、进镜至膀胱时及手术结束时的监测无创血压(NBP),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R)及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随访患者满意度,作麻醉效果分级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丙泊酚用量、术中肢动及呼吸暂停例数、苏醒时间、麻醉效果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无痛男性膀胱镜检查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明坤;张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模式在胰岛素泵应用中的实施效果。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4例根据入院编号的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采用胰岛素泵经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周期为4周。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空腹血糖值为5.49±1.82mmol/L,对照组为6.12±1.67mmol/L,治疗组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依次为58.13±20.63分、26.27±12.84分、21.67±11.68分、57.00±14.36分;对照组评分依次为51.20±16.28分、21.08±11.15分、16.54±12.36分、50.15±14.23分。治疗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模式在胰岛素泵应用中的实施更加有利于降低血糖,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琳婷;杨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双侧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9例实施双侧切口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30例实施膝前正中纵切口或Y形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以膝关节HSS评分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并比较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HSS评分优21例,良5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89.66%;对照组HSS评分优12例,良8例,中8例,差2例,优良率66.67%;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5362,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双侧切口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良好,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善伟;胡龙顺;刘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深入探讨宫内节育器异位的临床及 X线、超声的诊断,以及预防节育环异位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在门诊诊治的8例患者节育器异位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X线、超声检查进行诊断。结果:对本组8例节育器异位都做出了正确的诊断,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选择技术好的医生放节育器,选择合适类型与合适型号的节育器,是防止节育器异位的关键保证。
作者:丛秀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我省林区患者结石成分及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黑龙江省森工总院泌尿外科2011年9月~2013年9月共计500例尿石症病例,以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尿路结石化学成份,以患者性别,年龄,生活地区等为分组依据,分析各组尿路结石的化学成份特征。结果:40~60岁时尿路结石发病率达到高峰,男性和女性尿路结石患者为1.92:1,城镇林区草酸钙结石,碳酸磷灰石结石,磷酸镁铵结石发病率均低于边远林区。结论:黑龙江省林区尿石症患者的尿路结石化学成分以草酸钙为主,有必要深入开展防治措施研究。
作者:单戈;许广志;闫莉;马晶;李浩铭;刘洋;王长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总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盘早剥的护理经验。方法: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盘早剥患者98例,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观察组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产妇的死亡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的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度子痫的前期加强产前检查,重视胎盘早剥发生的征兆,早期诊断,积极预防并提供优质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围产期母婴的死亡率,提高母婴的安全。
作者:杜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通过比较2种不同的止血方法,探讨减少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渗血的方法。方法:将行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200例)与对照组(91例),用2种不同的方法止血。统计2组出现的渗血情况、脱管例数和患者满意度,采用R ×C表的x2检验和2×2表的x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发生0级、Ⅰ级、Ⅱ级和Ⅲ级渗血的构成比差异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0级渗血、Ⅰ级渗血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菌方形纱布制作成方形纱球,接着用无菌胶带固定成方形纱球置于穿刺点,后采用3M透明敷料无张力粘贴的止血方法效果极佳,值得推广。
作者:林真凤;吴温玉;朱彩兰;陈莲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对奇台县冠脉造影结果与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70例冠脉造影患者中109例阳性患者,依据年龄、性别、病变变化程度、病变累及冠脉数量、有无心梗病史及冠脉优势性状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0例中阴性61例,占35.9%,阳性109例,占64.1%,男性77例,占67.5%,女性32例,占48.5%;年龄37~79岁,平均58岁;有心梗病史者71例,占65.1%,无心梗史者38例,占34.9%;冠脉为右优势分布者132例,占77.6%,左优势分布者18例,占10.6%,均衡型分布者20例,占11.8%。单支冠脉病变40例,占36.7%,2支病变者23例,占21.1%,3支病变46例,占42.2%。受累冠脉数为224支,其中左前降支受累92支,占54.1%,左回旋支受累58支,占34.1%,右冠受累74支,占43.5%;病变直径狭窄在50%~69%之间者43支冠脉,占19.2%,在70%~89%者76支冠脉,占33.9%,≥90%者105支冠脉,占46.9%,PCI术50例。结论:冠心病发病率男性大于女性;冠脉分布右优势型居多;左前降支发病率较右冠及左回旋支高。
作者:吴亚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可调式床头牌在病房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6月在我院各科室应用可调式床头牌,设外系科室为观察组共1385例,内系科室为对照组共1895例,观察可调式床头牌使用后医护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及患者对医护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使用可调式床头牌后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调式床头牌的应用提高了医患之间的满意度、护士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提高,医疗差错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与人工关节置换3种方法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2012年9月~2014年3月,分别选择髓外固定组、髓内固定组与人工关节置换组各30例,分别接受DHS、PFNA、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下地承重所需时间、Harris功能评分等结果。结果:髓外固定组、髓内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人工关节置换组,但下地承重所需时间比置换组较长,3组住院时间、Harri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方法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均较满意,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更适合于高龄患者。
作者:张志奋;雷晓宇;雷云山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