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弹性排班模式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实际应用效果探讨

黄金峰

关键词:内科护理, 弹性排班模式, 效果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弹性排班模式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方法:2种不同排班模式一种传统三八班模式,另一种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弹性排班各统计24个月。结果:弹性排班模式在护士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等方面优于传统三八班模式。经检验及x2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弹性排班模式符合内科护理工作需要,切实可行。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牙周病的正畸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牙周病正畸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临床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24例牙列拥挤伴牙周炎患者的正畸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牙周病症状好转,恢复牙周健康。结论:在矫治中要维护和保持其原有的健康牙周组织及牙槽骨,稳定的咀嚼功能系统及患者易于维护的口腔环境。

    作者:曲大利;姜群;孙云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癫痫的CT诊断及其价值评价

    目的:分析以CT技术诊断癫痫的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间共收治71例确诊为癫痫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先行脑电图(EEG)检测,再行颅脑CT检测,综合对比2次检测的差异。结果:检出率对比显示,EEG检测下,阳性率为88.7%(63/71),CT检测下,仅为71.8%(51/71),2组对比,CT效果明显更差,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CT诊断能进一步检测出患者的具体病因,51例阳性患者中,有脑梗死11例、颅内肿瘤12例、脑出血5例、脑寄生虫病2例、脑血管病9例、颅内钙化7例、先天畸形3例、脑萎缩2例。结论:CT诊断在癫痫检出率上并不占有优势,但却能很好地检测出具体病因,这对疾病的针对性治疗有积极意义,因此需要合理地采用。

    作者:刘梁新;简忠庆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高跟鞋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高跟鞋为女性带来的不仅是一种高度,更是一种风度。自15世纪发明至今,高跟鞋作为时尚和美丽的象征,一直受到女性的钟爱,然而随着对高跟鞋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逐渐把对高跟鞋的目光由美转移到健康上来,高跟鞋带来的一系列危害被大量研究。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就长期穿高跟鞋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形成原因进行全面综述,并提出防护措施,希望能更好地维护女性健康。

    作者:张杰;席崇程;许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临床对策。方法:2013年4月我院收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32例,搜集其临床护理方法。结果:32例患者经过临床积极治疗与有效护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0天,安全出院。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临床并发症的预防,积极配合临床医师的治疗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李鲁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综合儿科的护理管理的体会

    新疆地区护理人员由维族、哈族、回族、俄罗斯族、蒙古族、汉族等多个民族组成,住院患者也均为不同民族。在护理管理中,我们要根据不同民族,结合地区特色,因地因人制宜。我科是综合儿科,患儿病重多、周转快、起病急、变化迅速,加上患儿年龄小,认知力差,陪护多,这就要求儿科护士不仅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较好的操作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自2011年以来我科通过加强对科室及护士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瑶;舒秋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分析

    在我国临床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比较常见的一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受到晶状体引起瞳孔阻滞的影响,该类疾病患者多合并有白内障,临床治疗以手术方式为主。本文出于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青光眼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及局限性、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青白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的机理、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方式的进展及选择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杨新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对助产士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化培训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助产士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化培训后对新生复苏成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5~12月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120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5~12月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016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的助产士未进行窒息复苏培训,观察组新生儿的助产士规范化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观察2组新生儿窒息率及复苏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0例,占1.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4例占3.67%。观察组复苏成功率28例占93.3%,显著高于对照组60例占81.08%。结论:对助产士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复苏成功率,对提高新生儿存活率,降低其死亡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对宫内节育环异位的诊断及预防

    目的:深入探讨宫内节育器异位的临床及 X线、超声的诊断,以及预防节育环异位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在门诊诊治的8例患者节育器异位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X线、超声检查进行诊断。结果:对本组8例节育器异位都做出了正确的诊断,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选择技术好的医生放节育器,选择合适类型与合适型号的节育器,是防止节育器异位的关键保证。

    作者:丛秀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降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后感染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降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后感染率的作用,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自护能力、情绪状况、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防感染认知评分89.4±6.2分,自护能力评分84.4±11.7分,对护理满意度95.35%,感染率4.65%;对照组感染认知评分71.6±15.6分,自护能力评分68.7±13.3分,对护理满意度76.74%,感染率16.28%。各指标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且复杂多变,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红彦;焦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来我院诊治的21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蓝芩口服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0%)高于对照组(78.0%),退烧时间2.10±1.12天、疱疹消退时间2.56±1.34天,以及住院时间3.45±1.45天,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李正良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急诊治疗中新活素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急诊治疗中新活素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增加新活素静脉缓慢注射。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主要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406,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x2=0.1221,P>0.05)。结论:新活素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总有效率,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王妮妮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脑瘫儿童穿坡跟鞋对纠正步行中重心过度后倾或重心不稳的作用

    目的:探讨脑瘫儿童穿坡跟鞋对纠正步行中重心过度后倾或重心不稳的作用分析。方法:将20例步行时重心不稳或重心后倾易摔倒的脑瘫患儿随机分成2组,一组作为治疗组给予训练后穿坡跟鞋,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结果:穿坡跟鞋的脑瘫儿童步行中重心过度后倾或重心不稳明显改善,步行稳定性显著提高。结论:儿童穿坡跟鞋对纠正步行中重心过度后倾或重心不稳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冬芝;徐晓;万凯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黑龙江省林区500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

    目的:研究我省林区患者结石成分及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黑龙江省森工总院泌尿外科2011年9月~2013年9月共计500例尿石症病例,以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尿路结石化学成份,以患者性别,年龄,生活地区等为分组依据,分析各组尿路结石的化学成份特征。结果:40~60岁时尿路结石发病率达到高峰,男性和女性尿路结石患者为1.92:1,城镇林区草酸钙结石,碳酸磷灰石结石,磷酸镁铵结石发病率均低于边远林区。结论:黑龙江省林区尿石症患者的尿路结石化学成分以草酸钙为主,有必要深入开展防治措施研究。

    作者:单戈;许广志;闫莉;马晶;李浩铭;刘洋;王长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肱骨螺旋内固定器治疗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肱骨螺旋内固定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肱骨螺旋内固定器进行治疗,进行6个月随访,评估患者疼痛感的缓解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况、住院时间、临床检查效果、肩关节功能以及治疗效果。结果:Neer评分结果显示,本组12例患者中优6例,满意4例,不满意2例,在手术过程中无1例患者发生感染、神经与血管损伤的情况。骨折均在手术结束后的6~8周中愈合,无患者出现不愈合或者迟缓愈合的情况,无患者固定失败。结论: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采取肱骨螺旋内固定器治疗法有着不会伤及肩周软组织、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麻醉方便、不易退钉的特点,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邹方亮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不同流产方式用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流产方式在终止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有剖宫产史的早孕患者随机分A、B、C 3组,每组各32例。 A组采用药物流产,B组行常规人工流产术,C组采用药物联合负压吸引术。对照分析3组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B、C 2组流产效果、术后阴道流血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P<0.05);C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但B、C 2组流产效果、术后阴道流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与负压吸宫术联合终止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流产方法。

    作者:苗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硝呋太尔片临床治疗148例滴虫性阴道炎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硝呋太尔片临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4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分为74例观察组和74例对照组,分别给予硝呋太尔片和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56.76%(42/74)、总疗效94.59%(72/7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1例出现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呋太尔片对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甚佳、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井慧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探讨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进行针对性护理。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8例,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历史性回顾。结果: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具有专科特异性,需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论:分析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进行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英梅;刘炳芳;安玉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3个月于本院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病例110例,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1个月。结果:110例患者手术时间40~85分钟,平均62分钟;术中出血量100~350 mL,平均138.9 mL;12~20周骨折愈合,平均15.4周。全部患者使用拐杖,行动较方便。按Sandes等推荐的创伤性髋关节等级评分:优79例,良15例,中8例,差8例。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具有固定牢靠,微创,使用安全,愈合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的内固定方式。

    作者:刘洋;李卫锋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加强学校周边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探讨

    目的:加强和规范学校周边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水平,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方法:加强食品卫生法的宣传,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对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实施严格地监督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对学校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提高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广大学生的饮食安全。结论:加强学校周边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势在必行。

    作者:郑继红;丁贵善;侯光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围产期缺氧和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时心肌酶谱的变化

    目的:根据新生儿围产期窒息及高胆红素血症时心肌酶谱的变化的对比,分析其引起心肌损害的严重程度。方法:统计我院2008年收治的围产期缺氧40例,及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30例,对其心肌酶谱的变化予以对比。结果: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谷丙转氨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缺氧对心肌损害较大。

    作者:陈锐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