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英
随着我国面临老龄化问题,老年患者也逐年增多【1】。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方面变化,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耐受性差的特点【2】,在透析中更易发生并发症,给治疗护理增加了难度,因此做好老年患者护理,对于提高老年患者透析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菊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评估应用组配式髋关节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7年1月~2011年1月,对7例(8髋)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应用组配式髋关节假体( S-ROM)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CroweⅢ型2髋,CrowIV型6髋。术前和术后随访时应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和影像学检查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平均随访30个月(12~4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的良好的随访,Harris评分从平均52.5分提高到平均82.5分。所有股骨柄假体均获得稳定的固定,有5例表现出骨长入和3例纤维长入,部分转子下截骨均达到骨性愈合。直至末次随访没有发现假体周围骨溶解及进行性透亮线,所有患者术后半年均可进行日常生活活动,7髋(占87.5%)显示良好的随访结果。结论:严重的DDH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使用组配式髋关节假体( S-ROM),术中操作方便,中远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杨中锋;陈洪亮;郑强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肱骨螺旋内固定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肱骨螺旋内固定器进行治疗,进行6个月随访,评估患者疼痛感的缓解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况、住院时间、临床检查效果、肩关节功能以及治疗效果。结果:Neer评分结果显示,本组12例患者中优6例,满意4例,不满意2例,在手术过程中无1例患者发生感染、神经与血管损伤的情况。骨折均在手术结束后的6~8周中愈合,无患者出现不愈合或者迟缓愈合的情况,无患者固定失败。结论: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采取肱骨螺旋内固定器治疗法有着不会伤及肩周软组织、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麻醉方便、不易退钉的特点,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邹方亮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高频超声探查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征象及价值。方法:对103例临床拟诊急性阑尾炎患者运用高频及低频探头对右下腹及全腹进行超声检查,对异常回声进行仔细观察,进行必要测量记录,分析总结声像特征,对宜行急性手术者行阑尾切除术,随后送材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经手术证实病理9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6.3%(82/95)。结论:高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为临床提供科学、客观的诊断价值,具有简便、无创、可重复性,随着超声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建国;刘晓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前,干扰素是治疗丙型肝炎有效的药物。但临床上常常有的病人效果很好,而有的则难以令人满意。几项研究认为干扰素治疗者应为年轻人及没有肝硬化、非HCV型、病毒水平较低者。应用这个标准,治疗反应率明显提高。
作者:陈朝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在手术治疗前后及过程中实施配套护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手术配合护理措施。结果:36患者成功治愈,死亡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其中死亡原因主要包括颅脑严重挫裂伤、脑干严重损伤及并发严重脑病。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是外科常见严重疾病,临床手术及时治疗是减少死亡的关键因素。但正确有效的临床配套护理措施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临床治疗效率的必要措施。
作者:徐风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高跟鞋为女性带来的不仅是一种高度,更是一种风度。自15世纪发明至今,高跟鞋作为时尚和美丽的象征,一直受到女性的钟爱,然而随着对高跟鞋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逐渐把对高跟鞋的目光由美转移到健康上来,高跟鞋带来的一系列危害被大量研究。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就长期穿高跟鞋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形成原因进行全面综述,并提出防护措施,希望能更好地维护女性健康。
作者:张杰;席崇程;许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产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炎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给予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给予观察组进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患者通过麻醉后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等的具体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麻醉起效后,其舒张压、心率和收缩压均降低;当气腹之后,其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都上升,p<0.05,则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等,相比较于对照组,具有优势,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蔚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化疗体会。方法:选取2012~2013年收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37例临床化疗进行分析。结果:随访平均20个月,经化学治疗30例患者中CR 18例,PR 9例,OR率90%。结论:CML的治疗应依据患者本身状况,预后分析,经济条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曲洪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探讨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来我院诊治的21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蓝芩口服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0%)高于对照组(78.0%),退烧时间2.10±1.12天、疱疹消退时间2.56±1.34天,以及住院时间3.45±1.45天,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李正良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我省林区患者结石成分及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黑龙江省森工总院泌尿外科2011年9月~2013年9月共计500例尿石症病例,以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尿路结石化学成份,以患者性别,年龄,生活地区等为分组依据,分析各组尿路结石的化学成份特征。结果:40~60岁时尿路结石发病率达到高峰,男性和女性尿路结石患者为1.92:1,城镇林区草酸钙结石,碳酸磷灰石结石,磷酸镁铵结石发病率均低于边远林区。结论:黑龙江省林区尿石症患者的尿路结石化学成分以草酸钙为主,有必要深入开展防治措施研究。
作者:单戈;许广志;闫莉;马晶;李浩铭;刘洋;王长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大黄芒硝混合敷脐对血吸虫病腹水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血吸虫病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芒硝敷脐,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组患者比较,观察组体重减轻、腹围缩小、24小时尿量增加(p<0.05)。结论:大黄芒硝敷脐有利于血吸虫病腹水患者的腹水消退。
作者:钱小芳;马婷婷;刘敏;牛雪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近年来,暴力伤医频发,医患关系呈现日趋紧张之势。医患关系紧张,直接的受害者是医生,但大的受害者是病人,必须通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医学科普宣传等切实举措,标本兼治。
作者:管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损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1],而中老年患者因多数合并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活动能力差更易发生溃疡和截肢风险,所以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诊治糖尿病并伴糖尿病足的患者70例,给与相应的护理干预,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蔚会凤;杨菊芬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对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近3年前往我院行甲状腺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2组,其中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以A组为基础增加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B组,其满意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增加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促进患者早日痊愈出院,还能够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通过比较2种不同的止血方法,探讨减少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渗血的方法。方法:将行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200例)与对照组(91例),用2种不同的方法止血。统计2组出现的渗血情况、脱管例数和患者满意度,采用R ×C表的x2检验和2×2表的x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发生0级、Ⅰ级、Ⅱ级和Ⅲ级渗血的构成比差异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0级渗血、Ⅰ级渗血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菌方形纱布制作成方形纱球,接着用无菌胶带固定成方形纱球置于穿刺点,后采用3M透明敷料无张力粘贴的止血方法效果极佳,值得推广。
作者:林真凤;吴温玉;朱彩兰;陈莲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措施。方法:选择150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给予健康知识教育、搞好术前准备、抓好术后护理、注意生命体征观察和记录、强化患者心理疏导以及出院后指导等护理方略。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恢复较佳。手术时间平均为65.8±22.1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为72.9±27.1ml,术后排气平均时间为21.5±7.1小时,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平均为49.2±5.4小时,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并发率为4.0%,其中发生排便功能障碍者5例,发生膀胱功能障碍者1例,经给予恰当治疗和护理后均缓解,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子宫残端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住院天数平均为3.5±1.8天。患方对护士的护理质量满意度高达99.3%(149/150)。结论:加强对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病情观察及全身心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方满意度。
作者:周晶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0月之间于本院治疗的90例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的患者为对象,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观察组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观测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和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均有较明显缩短,2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HR、CPR 、MAP、SpO2稳定性优于对照组,且2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的方法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较优,值得推广。
作者:习社盈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掌握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及其危害性,避免滥用非甾体抗炎药。方法:通过临床观察55例患者,并予以总结分析。结果:停药后并给以对症治疗,症状缓解。结论: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以致多系统损害,应该给以预防。
作者:洪靖;许卫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地佐辛在甲状腺手术中不同时间点应用对患者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甲状腺肿物的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组和B组,术中静吸复合麻醉,A组在开皮前给予地佐辛5mg。,B组于手术近结束时给予地佐辛5mg。观察2组患者苏醒时间、术后5分钟的VAS评分、改良OAA/S评分。结果:B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比A组时间延长,有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5分钟的VAS评分A、B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 >0.05),A组改良OAA/S评分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手术近结束时给予地佐辛会延长患者的苏醒时间和苏醒质量,建议地佐辛在全身麻醉中镇痛时尽量早期使用。
作者:孙艳才;田春梅;高瑞英;徐静;赵丽;李阳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