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运周;方波;胡文霞
坐骨神经是人体内粗大的神经结构,自梨状股下孔出骨盆后,行于臀大肌深面,经股骨大转子和坐骨结节之间下行至大腿后方,在腘窝处潜行,并分支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适用于足手术和膝以下的下肢手术。单独应用坐骨神经阻滞可为除小腿和足内侧面以外的所有膝部以下手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1]。小腿和足内侧面为隐神经的感觉分布区,而隐神经是股神经的分支。当将坐骨神经阻滞与腹股沟血管旁“3合1”阻滞联合应用时,则适用于所有下肢手术的麻醉处理和手术后疼痛治疗。
作者:宋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对胃溃疡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事件发生状况,探究胃溃疡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胃溃疡患者100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胃溃疡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以及复发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0.0%,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6.0%更具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概率为14.0,比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概率34.0%明显低很多,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对比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溃疡患者应用手术方式治疗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术后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较低,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修勇;王海成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住院病人尤其危重病人常见营养不良问题,因此,临床医师应该树立“营养不良也是病”的观念,满足病人的营养需求[1]。营养不良容易导致许多医疗问题,包括增加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浪费医疗资源,导致死亡率增加等等。因此营养不良的筛查非常有必要,一旦识别和评定某病人需要营养治疗,就需要及时给予营养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治疗结局。临床常见营养支持手段包括肠外和肠内2种途径,如何预防并及时控制治疗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在实现成功的营养治疗方案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肠外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并提出药学防治措施,为实现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支持和借鉴。
作者:华小黎;杨锐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MF)或环磷酰胺(CTX)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9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活检明确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患者随机分为MMF治疗组和CTX治疗组。前者采用MMF联合泼尼松治疗,后者采用间断静脉CTX间歇冲击联合泼尼松治疗,分别于治疗6个月、l2个月时判定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MMF组和CTX组治疗6个月、12个月时,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血胆固醇、血白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TX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MMF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吗替麦考酚酯环磷酰胺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病综合征
作者:邱明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变,脑梗死已成为目前中、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多发病[1]。虽然近年来脑梗死的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但脑梗死治疗后致残率仍较高,尤其表现在日常生活能力、认识能力、运动功能障碍方面。为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本研究选择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80例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旨在让患者大限度地恢复整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比较肝素钠和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福徕喜)用于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封管的效果。方法:将50例PICC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用福徕喜封管;对照组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对PICC回血堵管、封管时间、导管相关感染、护理人员损伤、静脉炎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PICC回血堵管、静脉炎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导管相关感染、封管时间及护理人员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福徕喜封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福徕喜)用于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封管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邬嘉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脑梗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梗后长期鼻饲的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葛根素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照组单用葛根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脑梗后心律失常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少。结论:葛根素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是治疗脑梗后心律失常的高疗效药物。
作者:梁亚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小儿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腹部手术的患儿48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组(B组),每组各24例,术后行静脉镇痛,观察4、8、12、24、48小时生命体征及镇痛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和B组均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12小时内镇静作用A组明显优于B组,B组不良反应较A组多,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小儿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较好,镇痛和镇静作用明显,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较芬太尼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贵忠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迁延性腹泻病常见于3岁以下的婴儿,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除胃肠道症状外,常伴有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是婴幼儿死亡的原因之一。我科从2010年8月~2012年8月,共收治32例,在治疗过程中,饮食、输液、观察等的良好护理,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瑞珠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服锌制剂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分析对比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陈云秋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CT扫描并三维重建在临床骨科中的应用体会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8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别进行X线、CT扫描、CT扫描并三维重建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3种不同骨折检查方法对患者骨折情况显示比较,总检查有效率每2种检查方法的检查准确性比较,X线与CT扫描、CT扫描并三维重建之间准确性比较,p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扫描与CT扫描并三维重建检查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CT扫描并三维重建对损伤的骨关节可直观显示,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骨关节损伤诊断方法,对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用于创伤性骨科患者的治疗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治疗的84例创伤性骨科患者平均分为2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或髓内针固定法,实验组则用外固定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进而分析外固定架对创伤性骨科患者的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用外固定架治疗后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固定效果好,且方法简单、易操作、损伤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宋立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解剖钢板固定,观察组患者采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89.87%)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的优良率(78.75%),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确切,患者预后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令权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心理压力又称心理应激、心理紧张。它是个体“觉察”到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和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所出现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1]。随着不断发展的医疗事业,社会及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医患关系紧张,尤其是儿科,因为儿科工作有其特殊性。本文认为儿科医护工作者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儿科疾病特点、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紧张的医患关系、工作繁重,人力资源不足,这必然会造成儿科医护人员情绪不稳及不良的心理状态,导致心理负荷加重和身体疲劳。所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或缓解这种压力,这样才能够适应现代医疗的要求,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
作者:张晓红;孙德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对乳腺炎X射线钼靶影像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乳腺炎患者100例,均进行彩超检查和X线钼靶检查,对2种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彩超检查乳腺炎准确比例对比X线钼靶检查确诊率,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没有发生因检查导致严重不适症状发生。其中X线钼靶检查影像特征为可有钙化点发生,边缘整齐,可见条索状或颗粒状钙化、点片状密度影发生,范围呈广泛性和局限性。结论:应用X线钼靶检查乳腺炎疾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乳腺炎的准确诊断比例低于彩超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可联合临床症状或是彩超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和治疗。但X线钼靶检查可准确的鉴别乳腺癌或良性肿瘤性病变。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周江平;刘世潮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正常分娩受4大因素(骨盆,胎儿,产力,精神因素)的影响[1]。在头位分娩中,若胎头位置异常,可造成头位难产,往往增加手术产率。而且,头位难产要待临产后才能被发现。因此,及时发现头位难产,并予以适时的干预和纠正十分重要,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剖宫产率,达到经阴道分娩的目的。
作者:尤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辅助治疗破伤风的价值。方法:以减轻肌痉挛程度、缩短肌痉挛持续时间和病程为指标回顾性分析36例经安宫牛黄丸辅助治疗后的破伤风患者的转归。结果:全组治愈30例(治愈率为83.33%),死亡1例(2.78%),致残2例(5.56%);转上级医院3例,疗效满意。结论:应用安宫牛黄丸辅助治疗破伤风可明显减轻肌痉挛程度、缩短肌痉挛持续时间及病程、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作者:缑胜林;张喜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早期乳腺癌患者50例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全切除乳房原发灶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治疗组的生存率为96.0%,对照组为92.0%,2组的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的皮缘坏死、切口感染、上肢淋巴性水肿和上臂感觉障碍等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会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癫痫(epilepsy,EP)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短暂性失调的一组综合征。近年来利用PCR、直接测序等多种方法研究发现,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受体)亚基基因变异与癫痫密切相关,很多变异通过改变氨基酸残基、影响GABAA受体复合物功能性组装而致使受体滞留在内质网或被降解,从而降低细胞表面表达,导致抑制性配体门控通道功能的丧失而引起癫痫的发生。该文就GABAA受体亚基基因变异与癫痫的关系研究进展作综述。
作者:徐敏;王菊莉;张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针对老年精神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精神科住院的6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参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要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7.06%,参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6.47%。2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针对在老年精神科病房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减少护患纠纷情况。
作者:李建丰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