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周杨
针对目前便秘患者的日益增多及乱用峻泻之品,根据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运用现代医学理论针对性治疗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对单纯性便秘的治疗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世鹏;柳红盼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在脑梗死后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诊治的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94例,按照完全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患者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7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2组AMD、SSS、FMA评分及睡眠质量改善率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情况及睡眠质量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在脑梗死后抑郁症中具有积极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俊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足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后偏瘫足下垂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3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均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胫前肌肌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胫前肌肌力、步行能力、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2组胫前肌肌力、步行能力、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好转,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后足下垂,提高患者步行能力,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作者:惠向联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对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8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每组各64例。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以及副反应量表(TESS)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PANSS总分以及CGI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组间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的临床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3.44%、96.88%和70.31%、90.62%,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TESS评定结果显示,阿立哌唑组患者评分8.31±4.20分明显低于利培酮组患者评分9.29±4.16分。结论: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上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而起到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相比而言阿立哌唑在治疗过程中副反应更小,因而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张加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肿瘤标志物CA199(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与代谢性疾病中2型糖尿病患者关系。方法:收集53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与57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标本,分别测定其血清CA199、HbAlc、GLU的值,用成组t检验方法检验统计2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采用Bivariate Correlations Pearson Two ~tailed线性相关分析方法分析CA199、与HbAlc、GLU的相关性。结果:CA199在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A199与HbAlc、GLU浓度呈正相关,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199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组CA199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GLU)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鞠鹏;白媛媛;张雪宁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a-2b干扰素(a-2b IFN)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72周时的临床疗效。方法:恩替卡韦(用药4周)联合a-2b干扰素治疗120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疗程72周。检测120例患者在治疗48周、72周时HBV DNA及HBeAg、HBsAg的变化。结果:治疗48周后,120例患者的HBV DNA 不可检测率为93.3%,HBeAg阴转率为93.3%,HBeAg转换率56.7%,HBsAg阴转率0;治疗72周后,120例患者的HBV DNA不可检测率为97.5%,HBeAg阴转率为94.1%,HBeAg转换率70.8%,HBsAg阴转率33.3%。结论:恩替卡韦用药4周后联合a-2bIFN治疗高病毒载量CHB,随疗程由48周延长至72周,疗效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志敏;季宝玉;李琳;张聪敏;陈凤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腔内化疗联合内生场热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腔内化疗治疗,试验组采用腔内化疗联合内生场热疗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内化疗联合内生场热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并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喻菊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中P27KIP1和Bax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27KIP1和Bax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良性、潜在恶性、恶性病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55例GIST中,P27KIP1和Bax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3%和60%。P27KIP1和Bax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在良性和潜在恶性及恶性之间有显著差别。结论:检测P27KIP1和Bax可作为预测胃肠道间质瘤恶性潜能、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黄昕;杨烨;成元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老年护理学》研究的对象是老年人,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但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及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这种重大变化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1-2]。而目前专业养老护理人员短缺,而老年护理教育相对滞后,护理专业的发展与健康老龄化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如何提高老年人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是《老年护理学》的核心内容,但这门课的教学质量目前不够理想,这是由于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这一代年轻人在面对老年护理这个事情上很难产生共鸣,因此对课程的开展有了一定的阻力[3]。
作者:孟火娟;陈偶英;骆亚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5月~2010年5月,我院利用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患者56例,随访1年,搜集其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患者临床反应,优41例,占73.2%,良好13例,占23.2%,无效2例,占3.6%。结论:依据临床辅助检查,做出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的正确诊断,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凤鸣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采用培哚普利和硝苯地平对高血压心室肥厚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和耐受性进行对比观察。方法:从2012年6月~2014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高血压心室肥厚患者中选取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原则,将全部患者分为培哚普利组和硝苯地平组,2组患者均为45例。培哚普利组患者先服用2周安慰剂,后服用递增剂量的培哚普利3个月;硝苯地平组患者先服用2周安慰剂,后服用递增剂量的硝苯地平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相关生化指标,并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血压比较,2组患者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LVMI方面比较,培哚普利组的明显减低,硝苯地平组的没有下降;2组治疗前后血钾方面进行比较可知,培哚普利能够使患者血钾升高,而硝苯地平对血钾无明显影响;2组治疗前后AER方面比较可知,培哚普利能够明显改善患者AER,而硝苯地平对患者AER无影响;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硝苯地平组较培哚普利组发生率高。可知在疗效和耐受性方面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和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心室肥厚患者,两者均能有效降低血压,其中培哚普利可使血钾升高,减低LVMI并改善AER,而硝苯地平对血钾、LVMI、AER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
作者:卢振香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近5年来择期剖宫产持续上升的原因,并对其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89例择期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成立由2位高年资妇产科主治医师、1名助产士、2名护士组成的调查研究小组,分析病历,明确手术指征,对每位患者问卷调查或电话随访,询问主管医生剖宫产的具体原因,对产妇、家属及产科医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深入了解并分析,分析各项数据及信息。结果:89例有医学指征实施择期剖宫产的为12例,占13.48%;因社会因素实施择期剖宫产的为77例,占86.52%。结论:社会因素是现阶段择期剖宫产的主要原因,给产妇和婴儿带来严重的医疗隐患。对围生保健和孕产妇积极加强系统管理,在产前积极进行健康教育,使孕产妇及家属树立阴道分娩的信心;只有通过医患双方、社会的共同努力,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伊文军;陈静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和提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症人群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而实际上,低血压对人们的危害和影响也相当严重,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医学微生物学检验与临床的分析及对策。方法:针对微生物耐药性的监测与医院的感染控制做出相应的分析并做出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结果:通过本次针对微生物耐药性的监测以及针对意愿的感染控制所作出的相应的分析,我组得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结论:通过对微生物耐药性的测定并加以分析,可以有效地控制微生物的感染范围,针对医院感染的控制,可以有效地防止医院内部的感染,从而使院内环境更加安全。
作者:谢可亮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负压置换疗法加罗红霉素结合有效护理用于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3月10月我院采用负压置换疗法加罗红霉素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7例慢性鼻窦炎患儿治愈92例,好转5例,其中,治愈率94.85%,有效率100%。随访3个月除1例患者复发外,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复发,无并发症发生。其对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度为98.22%。结论:负压置换疗法加罗红霉素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具有操作简单、患儿依从性好、复发率低等优点,结合有效护理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春燕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索应用行为转变理论对骨外科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12月在本院治疗的24例骨外科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本院同期治疗的糖尿病前期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治疗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治疗的同时实施行为转变理论进行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患者进行回访和调查,对患者的满意度、血糖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并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果。结果:采用行为转变理论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0%、血糖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优良率为95.8%;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8.0%、血糖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优良率为75.0%,经统计学分析,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行为转变理论护理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在患者的满意度、血糖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方面均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并且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可以有效的加强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在治疗和护理时的配合程度,患者的满意度和疗效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
作者:李妙玉;王展;王晶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前临床上对血糖的检测通常采用便携式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生化仪的结果恒定、灵敏度高,但是检测耗时长,通常从采血到出报告大概快要1个小时,而便携式血糖仪体积小、操作方便、采血量少、简单快速,正逐渐得到患者和临床医生的认可,但是便携式血糖仪采用末梢血,由非专职人员检测,其检测结果与生化仪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便携式血糖仪的监管、室内质控和室间评价尤为重要,其中又以本院检验科的比对试验操作具很高的可行性,我院检验科每年1月和7月会对本院所有科室的全部血糖仪进行比对评估,以了解血糖仪的运行情况,现将本年度1月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利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在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2组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使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结果:实验组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干预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曹井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6月诊断为小儿腹泻的患儿80例,将其随机的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儿均给予抗感染,补液,口服蒙脱石散,使用微生态调节剂,纠正酸碱平衡离子紊乱以及其他的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蒙脱石散保留灌肠,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天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症状,临床效果好,值得借鉴。
作者:曾召海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阐述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治疗体会,为膀胱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80例膀胱肿瘤手术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腔镜组和非腔镜组,每组各40例患者。腔镜组行经尿道电切术进行治疗,非腔镜组行传统开放性膀胱切除术,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复发率情况。结果:腔镜组患者疗效优于非腔镜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小、术后复发率低。对比2组患者对应项目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疗效显著,具有术后复发率低,治疗好等优点,因此,应在膀胱肿瘤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吾坦·木塔力夫;唐津天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