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宁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82例疗效分析

郭明浩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胆宁片,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胆宁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82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使用胆宁片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均无需住院治疗,使用胆宁片门诊治疗后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和消失。结论:胆宁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优质服务是一种能让病人满意的服务,在符合行业标准或部门规定的前提下所提供的一种能够满足病人合理需求的一种服务。手术室作为一个与病人生命息息相关的重要场所,优质服务的应用尤为重要。护理人员针对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及文化等各层面的健康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满足病人的需要,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叶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锁骨钩钛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NeerⅡ(1)型锁骨远端骨折为不稳定性骨折,探讨应用锁骨钩钛板治疗效果。方法:本组39例病人均给予锁骨钩钛板手术治疗。结果:39例病人均骨折愈合,没有出现骨不连及内固定断裂现象,但有11例出现肩周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现象,按Lazzcano标准评定,优28例,良11例。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应用锁骨钩钛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是目前比较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于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电子病例的应用与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医学和医疗界当中,而且大量证据表明正呈上升发展趋势。对临床医学而言,如何做好资料的存档、护理记录、医学检查、图像等管理尤为重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用药、电子病历书写情况,监控、检测科室工作质量。

    作者:孟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家属的健康教育降低精神分裂症复发率的研究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有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方法:选择18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及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对照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再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出院后的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主动性,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复发率。

    作者:宋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枢性高热患者使用颅脑降温仪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我科自2010以来对重度脑外伤、脑出血等病人出现的中枢性高热,体温(腋温)在39℃以上用药物和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使用长春市哲春电子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ZLJ-2000C型电脑控制颅脑降温仪(简称冰帽,以下同)收到了满意的效果。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生命质量,报告如下。

    作者:许利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急性哮喘发作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方法:实验组40例,哮喘急性发作儿童采用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加喘乐宁和受喘乐。对照组40例静滴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喘乐宁和受喘乐,其它治疗相同,比较2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平均疗程4天,优于对照组平均疗程6天,改善情况经配对T检验,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满意。

    作者:刘颖丽;陈延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72例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肩凝症”、“漏肩风”、“五十肩”,是针灸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1]。发病以中老年人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病程长,多造成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如梳头、穿衣、洗脸、洗澡等功能不能完成,肩部局部疼痛夜间加剧,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笔者自2011年以来运用综合治疗法治疗该病,并与局部封闭疗法治疗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英震;王燕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分娩的剖宫产孕产妇中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意愿和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行剖宫产,术中分别给予持续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2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和指标。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9.3%;观察组各项麻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分娩,其麻醉结合硬麻和腰麻两者的优势,同时能够避免两者的不足,临床麻醉效果和麻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对于剖宫产无痛分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光辉;张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妇科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颅脑外伤235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早期气管切开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要点。方法:采用对照组:常规吸痰前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组(119例)与实验组:常规吸痰,超声雾化吸入祛痰制剂及匀速泵入气管生理盐水组(116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气管切开留置时间12.7±6.9天,气管套管阻塞数为12例(10.34%)。对照组气管切开留置时间23.4±9.7天,气管套管阻塞数为73例(61.34%)。结论:实验组气管切开留置时间及气管套管阻塞数明显较对照组减少,吸痰、雾化及湿化是气管切开病人较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王玉霞;何桂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与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完善课程体系结构,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就业。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访谈和对28家医院临床调研,结合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结构优化,建立更加贴近工作岗位群的课程体系,用于实际教学后,评价其对教学的影响。结果:实施优化后的课程体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明显的增强,突显了我校“434”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结论:该研究动态性的阐明了课程体系变化必须与市场需求一致、课程模块选择必须依据职业培养方向的工作岗位群发展方向。

    作者:韩冬霞;陈燕;高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流程在非心血管科的应用

    目的:了解非心血管科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安全隐患,探讨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的方法。方法: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回顾分析31例非心血管科血管活性药物不良事件的原因,制定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流程。结果:非心血管科血管活性药物不良事件占全院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13%降至5%。结论:应高度重视非心血管科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安全,规范其使用流程,加强风险防范。

    作者:王海荣;刘永胜;高艳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44例老年人急性阑尾炎临床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4例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资料分析、总结。结果:44例中43例阑尾切除,均痊愈出院,1例保守治疗,随访3个月,阑尾周围脓肿消失。结论:老年人急性阑尾炎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白细胞数升高不明显,加之老年人常伴合并症,病情重,应早诊断,早手术,同时注意处理合并症,可提高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治愈率。

    作者:王堂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的影响性,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1月70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平均分成2组,一组常规治疗,另外一组加用曲美他嗪口服治疗,比较2组对心绞痛的影响性。结果:2组患者在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的应用、心绞痛CCS分级和MACE等情况上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可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发作情况。

    作者:符红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应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在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预防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92例泌尿系感染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6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雌三醇软膏,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3%,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停药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治疗彻底,值得推广。

    作者:刘领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清电解质紊乱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清电解质紊乱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将焦作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区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2例)的血清钠、钾水平分为高钠/钾血症组、正常钠/钾血症组、低钠/钾血症组,分别分析不同电解质水平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高、低血钠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钠组(P<0.05);低血钾组病死率与正常血钾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高血钾组病死率与正常血钾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常出现血清电解质紊乱,低钠、高钾可以作为判断重型颅脑损伤病情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赵峻波;姬馨彤;赵伟;马小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Hoffa骨折的康复护理

    Hoffa是指股骨髁的冠状面骨折,目前把股骨远端单髁及双髁的冠状面骨折均称为Hoffa骨折[3]。由于此种骨折为高能量损伤引起的严重的关节内骨折,损伤部位涉及到股骨髁关节的主要负重区域。在临床上较为少见。2006年2月~2010年4月,我们对收治的11例Hoffa骨折给予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治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治。方法:研究自09年2月~13年1月收治的胎膜早破产妇,有18例并发胎盘早剥,其为观察组;对照组为22例非胎膜早破而并发胎盘早剥的产妇。比较2组胎盘早剥的发生率。结果:导致胎盘早剥首位诱因是胎膜早破,占45%。在胎膜早破组产妇中,并发胎盘早剥概率为2.97%(18/606);而非胎膜早破组的产妇并发胎盘早剥概率为0.30%(22/739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胎膜早破患者要密切注意其异常临床表现,对其进行早期诊治。

    作者:沈倩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维生素D与支气管哮喘关系探讨的研究进展

    1维生素D的检测方法:维生素D以1.25-二羟维生素D3活性强,但体内稳定性25-二羟维生素D3更强,所以临床上一般把其作为检测指标[1]。

    作者:陈秀侠;姚丽萍(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我院用胺碘酮共治疗心房颤动的患者2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果:20例患者经过积极的利用胺碘酮治疗,疗效显著,20例患者住院治疗的18例,在家服药的2例,住院的患者较不用胺碘酮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7天,2例在家在医师指导下服药的患者,效果明显好于不服药物的患者。结论:胺碘酮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立华;王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