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山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骨肿瘤在体灭活保肢技术.方法:对2009年~2011年收治的恶性和侵袭性骨肿瘤9例,采用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辅以手术前,后化疗及免疫治疗,并按Enneking标准评价肢体关节功能.结果:平均随访4.5个月,目前患者均存活.对肢体关节功能评价:优7例;良2例.结论: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骨肿瘤,并辅以化疗、免疫治疗,安全、有效,可望普及推广.
作者:张杏泉;陈刚;李开华;黄正泉;高军伟;刘军;方仁义;满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危险因素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治疗的61例PTE患者的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结果:PTE的危险因素有: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围产期,长期卧床及老年心脑血管病,尤其是既往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和静脉曲张者.结论:对高危人群进行全面评估制定详细护理的护理计划,加强早期监护,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是减少PTE发生,降低死亡和促进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晓梅;马金凤;刘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耳鼻咽喉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应该对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每个环节易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的形成原因,有着较高的认识.落实安全预警制度,提高护理质量,消除临床隐患,确保患者的安全.
作者:刘雪峰;王霞;许红秋;于金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讨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症状性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子宫肌瘤栓塞术治疗31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治疗适应症和禁忌征,观察术后临床症状、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0d内,总有效率为80.65%;平均住院4.53天,止痛药使用3.67天,恢复自主活动6.26天,再手术人数3.7.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在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止痛药物使用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以及降低2次风险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秦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模拟口腔致龋条件,借助扫描电镜及偏光显微镜的观察,以探索氟保护漆抑制离体牙釉质龋的效果,比较2种浓度氟保护漆在预防牙釉质龋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选取20颗清洁好的无龋的左上第1前磨牙,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5颗.A、B组为实验组(0.1%氟保护漆组和0.5%氟保护漆组),C组为阳性对照组(0.2%氟化钠组),D组为空白对照组(去离子水组),通过扫描电镜及偏光显微镜观察氟保护漆防龋效果及比较2种浓度氟保护漆抗龋效果的差别.结果:A、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B组与C、D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01);C、D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保护漆抑制离体牙釉质龋优于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且2种浓度氟保护漆对抑制离体牙釉质龋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苏红;崔学路;王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健康教育路径是遵循整体护理的模式,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规范的、全面的、有计划的和有效的健康教育[1],而焦虑症患者对疾病和自身往往缺乏的正确认识,不能妥善看待和处理应激事件,造成疾病迁延,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恰恰可以激发患者治疗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积极的思维方式.本研究通过在护理工作中对16例焦虑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转变了患者的观念与认识,重建起健康的行为方式,提高了疗效和服务质量,也实现了医护人员能力的提升.
作者:曾艳;黄滨滨;林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8例NAFLD患者,按1∶2比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治疗组(A组,12例)和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组(B组,26例),观察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酶学、腰围、血压、血脂、血糖、胰岛素以及HOMA胰岛素抵抗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转氨酶均下降,B组转氨酶复常率高于A组(75%对56%,P<0.05);体重指数(BMI)在A组从26.0±3.4降至3个月的24.8±3.3和6个月的24.3±3.1(P<0.05),B组从26.5±3.3至25.4±2.5和25.0±2.3(P<0.05);腰围在观察期间2组均下降(幅度2cm至4cm);6个月治疗后空腹、糖耐量试验2h(OGTT-2h)血糖/胰岛素和甘油三脂浓度均明显下降,下降幅度B组高于A组(P<0.05);代表胰岛素抵抗的指标HOMA-IR在2组均明显改善(P<0.05),B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对NAFLD患者予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在改善肝酶学的异常和胰岛素抵抗方面疗效优于单用二甲双胍的治疗.
作者:邓庆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俗称煤气中毒,好发于冬季寒冷季节,是院前及院内急救中常见的急症之一,是全球范围内意外中毒造成死亡的首要病因[1].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的气体,常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吸入造成急性中毒.CO吸入体内后,85%与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COHb,COHb不能携带氧,且不易解离,造成组织的缺氧,导致低氧血症[2].其发病急、症状重,如不及时救治可危急生命.近年来,有关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及护理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一些新的疗法,现就其急救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丽;谢少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接受急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脑利钠肽(BNP)水平对长期预后价值的应用.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1月~2011年1月之间,发病后12小时之内接受急诊直接PCI治疗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4例,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测定发病后24小时血浆BNP水平.根据BNP浓度分为3组:A组<100pg/mL,B组100~400pg/mL,C组>400pg/mL.收集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并随访1年.结果: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中B组、C组多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1).②1年内病死率C组明显高于A、B组(P<0.01),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BNP浓度是AMI后1年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接受急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可作为1年后病死率的预测因子.
作者:王子良;刘伟霞;吴广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oinal dibaetes melltius,GDM)是妊娠期发生或首次识别出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异常,不排除这种异常于妊娠前已存在的可能[1,2].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将OGTT4项中有2项或2项以上异常才称为GDM,而把只有一项异常称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IGT).GDM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具有餐后高血糖明显、空腹血糖偏低、易出现肾性糖尿等特点.GDM的发病率各国报道为1.6%~13.9%不等[3,4],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除了与诊断标准不统一有关之外,与肥胖和T2DM(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是一致的.现就近年来有关GDM的危害性、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以简要综述.
作者:白蕊;陈文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以阳性症状为主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查能否为该类患者的诊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44例以阳性症状为主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与治疗6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同时测定P300和N400的潜伏期和波幅;同期随机抽取40例健康体检女性设为对照组,进行同样的测定,并与研究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6周末,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后P300和N400波幅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6周末研究组P300及N400潜伏期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作期存在明显ERP活动的病理改变,ERP异常是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较特异的生物学标志.利培酮治疗后,随着临床症状的缓解,ERP得到部分改善.
作者:王亚丽;孙伟力;娄白玉;石玉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保持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方法:我们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了情感交流,语言表达方式相揉和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及护理.结果: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解除了孤独、无助、悲观、消极心理,健全了人格,帮助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了疾病的康复.结论:心理护理对疾病的痊愈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学平;马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及一般规律.方法:对大庆市第四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上报的203例ADR报告,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类别、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3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12类62种,其中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多,有87例(占42.9%);其次是中药注射剂35例(占17.2%):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多,有168例(占82.76%);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常见,有57例(占28.1%).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和上报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王一敏;薛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在用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单独采用甲氨蝶呤治疗,随访其疗效.按照总体疗效标准统计百分比,将其分为显效、有效、改善和无效.结论:126例单独使用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中,显效率16.7%,有效率42.9%,MTX对于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显著作用.
作者:张立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完全性前置胎盘期待疗法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以及剖宫产术中出血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8例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采用期待疗法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术中出血问题与剖宫产术式的选择、手法技巧、应急处理、术者的经念的关系.结果:18例均在37周左右剖宫产,婴儿均存活,产妇均无发生感染,术中发生大出血7例,其中并发羊水栓塞1例,经及时抢救后病情很快控制并好转,子宫切除1例.结论:做好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前出血的治疗和护理,术中及时采用有效的方法止血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是母婴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者:林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异位妊娠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体腔以外部位的妊娠,又称宫外孕.发生部位包括输卵管、卵巢、腹腔、阔韧带、子宫颈、宫角及剖宫产术后瘢痕处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由于异位妊娠常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致使其成为早孕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且发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由于能使患者免除手术带来的创伤.同时大限度地保留了生育功能.满足了相当一部分未生育或要求再生育的异位妊娠患者的强烈要求,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者:尚雪琴;由燕;张丽;王秀媛;任重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COPD是西北地区发病率很高的疾病,其病变不仅直接损害人体,而且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生活和劳动能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选择病例88例,进行康复训练的护理,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8年10月~2010年10月COPD患者88例,年龄50~75岁,按肺功能分级严重度分级Ⅰ级20例,Ⅱ级68例,男53例,女35例.
作者:石春平;马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异位妊娠是一种妇产科的常见急症,近来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发生率逐渐升高,约占妇产科妊娠总数的3%,其病死率占妇产科孕产妇总死亡人数的8%~11%.异位妊娠是由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的,其病因较多,有炎症、流产术等等,异位妊娠包括卵巢异位妊娠、输卵管异位妊娠、腹腔妊娠等,其中输卵管异位妊娠约占其中的85%~95%,为常见.由于目前临床广泛使用B超与孕妇血HCG联合诊断,使异位妊娠的确诊率大大升高,对于药物及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也开展的较充分,可以根据孕妇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及尽大努力保全患者生育能力.
作者:梁卓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与息肉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8例行宫腔镜诊治并取得随访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石蜡标本VEGF和血小板一内皮细胞私附因子-1(CD31),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息肉组织的CD31微血管计数(MVQ),对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与VEGF表达、CD31微血管计数均呈正相关关系(2相关系数分别为0.422,0.446,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VEGF表达、息肉血管生成可能对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有重要作用.
作者:卢晓玲;彭小莹;文晓荣;王立;胡晓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经验.方法:对163例剖宫产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做好整体护理,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163例行剖宫产术产妇,分娩新生儿167例均存活,产妇无1例并发症发生.术后母乳喂养基本达到95%,伤口Ⅰ期愈合,母婴健康出院.结论:做好孕产妇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母婴安全及术后康复非常重要.
作者:赵会芹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