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后遗症疗效的临床观察

和积美

关键词:脑出血后遗症, 康复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治疗3个月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评定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能力.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隐裂牙的临床治疗及疗效分析

    牙隐裂的定义是:隐裂也称微裂,是牙齿有极微小的裂缝.它的发生与与牙齿的解剖结构上的发育缺陷(深的发育沟或较大的釉板和咬合创伤因素有关.常发生于前磨牙或磨牙牙本质的不完全折裂.由于发病早期裂纹小仅涉及釉质,患者有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咬合不适;如果裂隙渗入牙髓,患者就会出现尖锐放射样疼痛,病程发展到晚期,出现咬合痛,伴发根尖周炎.严重时会出现牙齿折裂现象.因此,隐裂牙必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自2009年4月~2011年4月,我科对106颗隐裂牙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丽;韩春艳;孙全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试论肠梗阻的外科护理方法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梗阻的病因和类型很多,发病后,不但在肠管形态上和功能上发生改变,并可导致一系列全身性病理生理改变,严重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作者:赵艳丽;于丽敏;张显冬;庞艳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在牙体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在牙体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60颗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30颗牙,观察组给予玻璃纤维桩进行修复,对照组给予铸造金属桩进行修复.结果:经过1年的随访发现,观察组30颗牙中,修复成功了28颗,修复成功率为93.33%,对照组30颗牙中,修复成功了22颗,修复成功率为73.33%,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折性、耐疲劳性、美观好看、操作简便,在牙体修复中成功率高于金属铸造桩核,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矫国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改良头位分娩评分法在头位难产中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改良头位分娩评分法用于识别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420例足月分娩初产妇应用改良头位分娩评分法进行适时评分,采取相应措施,选择正确分娩方式进行分娩.结果:420例孕妇中经阴道分娩为313例(74.5%),剖宫产的为107例(25.5%);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5.2%(22/420);其中改良评分在80分以上的产妇经阴道分娩率为95.7%(267/279),剖宫产率为4.3%(12/279),评分在80分以下的产妇经阴道分娩率为67.4%(95/141),剖宫产率为32.6%(46/141),两者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头位分娩评分可及时地、准确地判断头位难产,便于医生作出正确选择,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陈小琼;刘艳;阮珍;刘敏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截肢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现今社会由于交通、工伤、打斗等原因引起的创伤病例越来越多,因创伤的程度重而无法再保存患肢必须截肢的病例也随之多起来.这对病人及家属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使他们在短时期无法接受现实,心理承受很大压力,这会影响病人的康复.我院自2000年~2003年对10例截肢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秀英;田甜;李丽;侯丽杰;杨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危新生儿并发症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诱导高危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促进高危新生儿生命健康的保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100例高危新生儿病例资料,对其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窒息是诱导高危新生儿脑损伤并发症的首要因素,出现窒息现象的观察组与未出现窒息现象的对照组在脑损伤的患病比例上差异显著(61.29%与26.67%),P<0.05.而早产儿与足月儿在并发症的患病比例上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缺氧是导致高危新生儿并发症的主要因素,而胎龄则对高危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不大.

    作者:张云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HPV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辛复宁)治疗宫颈HPV感染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共有85例HPV DNA检测为阳性患者到我院就诊,我院将以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前者共有64例,为患者所用药物为辛复宁,后者共有21例,暂时不进行治疗,然后对2组的HPV转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第3疗程结束观察对第3疗程结束时的统计表明,治疗组有53例患者治愈,3例好转,总有效率是87.5%,治疗组患者的宫颈柱状上皮移位面积得到了明显的缩小,其中有45例的缩小程度可高达50%以上;对照组有3例患者HPV亚型自行转阴,只有14.3%的转阴率,还有1例患者的面积出现了扩大,超过了1/3.2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辛复宁)治疗宫颈HPV感染的效果较好,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姚玉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庆地区下呼吸道感染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分析

    目的:调查大庆地区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阴沟肠杆菌耐药状况,分析其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用MIC法及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通过改良三维试验、PCR、基因测序等方法分析阴沟肠杆菌的耐药表型及基因型.结果:本地区存在多种类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其中CTX-M-3耐药基因流行率较高,同时存在CTX-M-9、CTX-M-2组、CTX-M-8组、SHV、PER、OXA-2、OXA-10、VIM-1等耐药基因.结论:大庆地区下呼吸道感染阴沟肠杆菌耐药严重,除存在AmpC酶外,至少还存在CTX-M-3、CTX-M-9、CTX-M-2等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VIM-1、OXA-2、OXA-10等碳青霉烯酶基因,本地区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郭德明;于天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内科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猝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其安全,所以说老年住院患者是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

    作者:金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经阴道超声彩色多普勒诊断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体会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早期声像图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采用经阴道超声彩色多普勒技术观察输卵管癌肿块,对其进行大小、形态、位置、性状与周围组织器官关系以及肿块内血流信号特征、血流阻力指数(RI)监测.结果:原发性输卵管癌声像图显示:子宫一侧或双侧可见囊性为主的混合性包块,多呈腊肠形或扁长条形,CDFI显示肿块内血流丰富,血流阻力指数RI<0.4.结论:输卵管呈香肠状囊性为主混合性肿块改变,囊壁上和实质回声区见丰富血流信号,血流阻力指数(RI)值<0.4,可作为诊断输卵管癌的依据之一.

    作者:李惠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灌洗疗法治疗骨与关节严重感染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灌洗疗法治疗骨与关节严重感染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4年5月~2011年8月收治骨与关节严重感染患者14例,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行相应的灌洗疗法治疗,随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感染改善情况,统计所有患者完全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5例术后1个月完全恢复正常,7例术后2个月完全恢复正常,1例术后3个月完全恢复正常,1例术后6个月再次手术后1个月完全恢复正常.结论:灌洗疗法治疗骨与关节严重感染实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泓享;陈关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

    1 无痛人流术前的健康教育:(1)无痛人工流产术前1周内避免性生活.(2)无痛人工流产术前禁食4~6小时,禁水2小时.(3)无痛人工流产前一晚需要洗澡,换干净的内衣.(4)在做无痛人流术前,必须经过医生检查,以确定是宫内怀孕;并要做好如下各项检查,如心电图、B 型超声波、白带常规检查.(5)好由亲属陪伴,并由麻醉师向亲属讲明可能发生的事情,巡回护士同流产病人说明无痛人流手术的特点:①无痛苦,无恐惧感,在安全睡眠中做完手术,是目前流产方式中佳选择.②出血天数短,总量少.③手术时间短,创伤轻,身体恢复快,不耽误工作和学习.④无药物残留和副作用.

    作者:于建英;胡善美;赵存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复方甲硝唑擦剂中甲硝唑和氯霉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甲硝唑擦剂中甲硝唑和氯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77nm,柱温为25℃.结果:甲硝唑和氯霉素分别在50.06μg·mL-1~400.48μg·mL-1(r=0.9998)和7.55μg·mL-1~60.40μg·mL-1(r=0.9998)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33%(RSD=0.67%)和100.22%(RSD=0.80%).结论:本方法方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标准.

    作者:张玉玺;杨姣;刘春鹤;姚晓颖;王丽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腰池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0月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其中48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32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结果: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组,致残率、死亡率、脑积水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单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可明显提高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GOS评定效果,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及脑积水发生率.

    作者:袁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综合干预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神经症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干预组辅以心理、认知、行为和家庭支持等综合护理.结果:干预2周后2组患者焦虑评分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心血管神经症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蒋再静;周广美;韩点;李晓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结合病例分析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

    目的:探讨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LPD)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结合我院确诊的1例LPD及国内外资料报道,分析该病的组织发生、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术后随访等.结果:LPD的发生与性激素有关.缺乏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在术中发现,经病理确诊,术前确诊率0%.结论:LPD是腹腔内良性平滑肌增生性病变,治疗要个体化,预后良好,无需化疗.但有恶性倾向,术后定期随访.

    作者:林淑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期自体植骨预防锁骨骨折术后不愈合

    目的:探讨预防锁骨骨折术后不愈合,增加手术成功率方法.方法:回顾对116例锁骨骨折手术治疗,分别采用钢板内固定加1期自体髂骨植骨78例和钢板内固定未1期植骨38例随访总结.结果:1期自体植骨78例全部愈合,未植骨38例中延迟愈合5例,骨折不愈合3例,其中有2例钢板断裂.结论:常规1期自体植骨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可有效预防骨折术后不愈合,避免手术失败,值得推广.

    作者:马国栋;李建伟;张华;王继张;郭建光;周青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妇科阴式手术患者的护理

    经阴式行子宫切除术以皮肤切口小,体外不显手术痕迹,近似微创手术,而且排除了因怕手术后伤口留下瘢痕影响腹部美观的担忧.此术式术后无肠粘连,伤口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且有阴道松弛和膨出的女性患者可以通过阴式进行缩阴和阴道壁前后修补术,从而提高夫妻性生活和谐和老年妇女潴尿和潴便的功能.

    作者:张爱荣;候士华;赵丽艳;鲁丽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骨水泥浇铸技术重建椎体稳定的临床研究

    目的:自2007年起我科行脊柱肿瘤椎体切除稳定性重建23例,其中我科自行研究设计的脊柱肿瘤椎体切除骨水泥浇铸重建技术在临床应用共计18例,我们通过生物力学实验将该技术与钛网、人工椎体的脊柱稳定重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骨水泥浇铸在椎体稳定重建稳定性与钛网、人工椎体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2)人工椎体也是椎体重建的良好方法,但此种方法价格昂贵.(3)钛网嵌入上下椎体内,椎体高度减低,稳定性欠佳.结论:骨水泥浇铸技术是椎体稳定性重建的可行性方法.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是值得推广的脊柱肿瘤椎体稳定性重建方法.

    作者:张克非;孙远新;崔明宇;沈建辉;李刚;张龙;史峰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56例急性重症胆管炎手术时机和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56例,分析其临床表现.本组患者一经确诊,即给予一般处理,改善患者术前状况,给予充分术前准备.本组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实施胆总管探查术、胆囊切除术和T管引流术.本组患者中,36例患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口取石联合T管引流术;12例患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T管引流术;6例患者行胆总管空肠袢式吻合术;2例庁行单纯胆囊造瘘术.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手术处理后,1例死亡,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59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要及早明确诊断,掌握好手术时机并选择妥当的手术方式是降低患者病死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值得借鉴.

    作者:朴日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