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君
目的:探讨乌司他汀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干预及治疗作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0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IPF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汀治疗组(n=16)和激素对照组(n=14),治疗组和对照组于治疗后第7、14、21天抽取外周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h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肺功能测定,比较2组TNF-α.的变化,观察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外周血TNF-α均高于正常,经乌司他汀治疗后治疗组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经乌司他汀治疗后患者肺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乌司他汀能有效降低IPF患者TNF-α水平,改善IPF患者的预后,乌斯他汀为临床治疗IPF的提供了新途径.
作者:武士杰;苏传芝;刘长波;郑东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牙隐裂的定义是:隐裂也称微裂,是牙齿有极微小的裂缝.它的发生与与牙齿的解剖结构上的发育缺陷(深的发育沟或较大的釉板和咬合创伤因素有关.常发生于前磨牙或磨牙牙本质的不完全折裂.由于发病早期裂纹小仅涉及釉质,患者有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咬合不适;如果裂隙渗入牙髓,患者就会出现尖锐放射样疼痛,病程发展到晚期,出现咬合痛,伴发根尖周炎.严重时会出现牙齿折裂现象.因此,隐裂牙必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自2009年4月~2011年4月,我科对106颗隐裂牙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丽;韩春艳;孙全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取双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老年肱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双边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优良率.结果:经过1年的随访发现,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7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大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时,常产生诊断上的困难,原因是基础病变突出而掩盖气胸症状及体征,易造成误诊,漏诊,并且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时常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如不及时诊治易导致患者死亡.现对我科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诊治水平.
作者:包乃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救治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20例创伤患者的抢救与治疗,分析麻醉在手术过程中的治疗处理.结果:手术中死亡5例,术后死亡8例,总病死率10.8%.结论:在创伤患者的抢救中,积极使用麻醉技术可以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术前等待及准备时间,对死亡率的降低起到积极地作用.
作者:吴永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当前,鼻内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鼻内镜具有亮度大、视野广、视野清晰、精确度较高等优点.目前,鼻内镜主要用于鼻腔鼻窦疾病的手术和术后换药.1 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额镜下常规检查,即前鼻孔镜检查鼻腔、间接鼻咽镜检查鼻咽部、间接喉镜检查喉部、耳镜检查外耳道及鼓膜等,并作出初步诊断.然后再用鼻内镜检查作出诊断,将前者的诊断与后者的诊断进行比较.检查前的准备同传统额镜下检查,鼻腔喷We 麻黄素及地卡因.
作者:徐光达;于洋;金宏林;于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口腔种植修复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需要种植修复的老年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术前术后的牙科焦虑评分.结果:2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牙科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老年患者在口腔种植修复前实施心理护理具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提高患者对种植修复的认可.
作者:李敬秋;马数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前者应用吸附原理,将中大分子物质清除,随后血液进入透析装置,达到清除小分子物质的目的.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对于多种药物,水溶性和脂溶性混合中毒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HD和HP联合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大大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玉红;刘丽波;马岩;段晓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以小动脉或微血管及广泛结缔组织硬化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主要累及20~50岁的成年人,而儿童罕见.近期曾诊治1例年仅14岁的幼年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现报道如下.患者,女性,14岁,主因双手遇冷变色11个月于2011年9月16日就诊.患者从2010年11月开始遇冷后双手远端指间关节以远皮肤变白和麻木感,得暖后变紫、潮红,数分钟后恢复正常肤色,麻木感消失.此后皮肤变色的范围逐渐扩大,已发展到双手掌指关节以下.
作者:邹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海绵状血管瘤,亦称静脉畸形,是软组织中常见良性病变之一.以儿童多发.其治疗方法多样,有激光、冷冻、手术、介入、局部注射治疗等.局部注射治疗的药物可有平阳霉素、32-磷胶体、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硬化剂等.本文就几种常见的局部注射治疗的具体方法、适应症、毒副作用等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邵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对利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VR成像技术和DSA成像技术对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4例经病理学检验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2组,平均每组47例.A组患者在治疗前采用DSA成像技术进行诊断;B组患者在治疗前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VR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结果:B组患者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诊断检查所需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及家属对诊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2组患者在诊断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不适反应.结论:利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VR成像技术对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非常高,且检查所需时间更短.
作者:鲁春鹤;赵江;唐海涛;陈刚;肖玉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0例,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镇咳化痰治疗,给予退热、吸氧及雾化吸入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每天0.5g,每天1次,静脉滴注,连续应用3天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每天0.125g,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用法同对照组,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每天0.5g,每天1次.2组患者疗程为7~14天.记录2组患者发热消退时间、肺罗音消退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肺部X线恢复时间.结果: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肺罗音消退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肺部X线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我国公立医院医师的职业生涯少于国外发达国家5~10年,卫生人力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剩余技术资本有待利用,为业内绕不开的话题之一.本文经查询CNKI、万方、大医100等数据库,以期刊检索方式收集近年国内外退休医师资源文献30余篇,考察其资源现状及其可利用性.
作者:徐双燕;刘勇;管芝;锅克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脊舒汤联合柳氮磺吡啶片和甲氨蝶呤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脊舒汤联合柳氮磺吡啶片和甲氨蝶呤片治疗,对照组40例用美洛昔康分散片加柳氮磺吡啶片和甲氨蝶呤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指标[包括晨僵时间、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性指数表BASDAI、血沉、C反应蛋白]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比治疗前改善(P<0.01),2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脊舒汤联合柳氮磺吡啶片和甲氨蝶呤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而轻.
作者:邹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小儿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根据心脏体外循环手术的特点,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综合治疗;结果:全组病例均治疗成功,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心肺功能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罡;杜德禄;李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对邻面去釉牙釉质再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正畸减数的双尖牙为实验样本30个,采用去釉砂条去釉和35%的磷酸抛光,随机分成A、B、C3组,A组应用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B组应用氟保护漆,C组未处理为对照组,经体外PH循环20d后采用定量的显微硬度检测.结果:每2组的显微硬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小于0.05)其中A组高;C组低.结论: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对邻面去釉牙釉质具有很好的再矿化作用.
作者:李海清;马晟利;刘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使用1次性真空采血针连接静脉留置针和负压采血管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采血患儿出生后至2岁的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5ml或10ml无菌空针连接静脉留置针采血;实验组则采用1次性真空采血针连接静脉留置针和负压采血管,观察2种不同采血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采用的方法对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抽血质量,抽血时间都效果显著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1次性真空采血针连接静脉留置针和负压采血管在小儿静脉采血中应用效果好,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钧芹;王增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115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患者均治疗7天,对比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8%明显高于对照组74.14%(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17.24%(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具有抗病毒作用强、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强化自身免疫等优点,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推广.
作者:常好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方法:采用抽样抽取大庆市第二医院结核内科病房、门诊部65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行为问卷.结果:患者整体护理行为总均分为87.4,属于中等水平;两维度护理行为总分分别为43.8分和42.36分,3个因素解释总体变异的28.1%.结论:大部分患者的护理行为水平属于中等水平,满足健康偏离性自理需求的自理行为较差.建议医务工作者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提高他们的疾病知识水平.
作者:王玉霞;杨桂霞;刘淑娟;宋桂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给予非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非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安全有效,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值得医院推广.
作者:张宗船;李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