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分析

王玉霞;杨桂霞;刘淑娟;宋桂霞

关键词:肺结核, 糖尿病, 自我护理, 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方法:采用抽样抽取大庆市第二医院结核内科病房、门诊部65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行为问卷.结果:患者整体护理行为总均分为87.4,属于中等水平;两维度护理行为总分分别为43.8分和42.36分,3个因素解释总体变异的28.1%.结论:大部分患者的护理行为水平属于中等水平,满足健康偏离性自理需求的自理行为较差.建议医务工作者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提高他们的疾病知识水平.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芪生脉饮中黄芪甲苷含量分析

    目的:通过测黄芪甲苷含量制定黄芪生脉饮定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生脉饮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对进样量加以分析.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495~7.135μg范围可与峰面积呈现佳线性关系,平均会规率为96.59%,RSD=1.65%.结论: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生脉饮中黄芪甲苷含量方法简单且重现性较好,可控制黄芪生脉饮的质量.

    作者:关丹丽;谭汉添;刘云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文件记录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护理文件记录是护理人员根据医疗护理措施和病人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真实记录.是与护理活动紧密相关、病人可复印的客观病历资料之一,护理文件记录不仅反映了护理人员对疾病的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经验,还可以反映护士的责任心和书写水平.护理文件记录在解决医疗事故中有不容置疑的举证责任和严肃的法律效力,因此写好护理文件记录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护理人员书写护理文件记录存在很多问题,这反映了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也存在着法律问题.

    作者:武坤莎;梁丽萍;刘蓓蓓;吴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

    开腹手术目前仍然为妇产科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为了大程度地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手术的风险,避免医疗纠纷,对腹部切口进行有效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现将本院近年来针对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实施的护理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张喜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耳鼻咽喉科患者手术前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普遍有较大的提高,这就对医疗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所阐述的是对我院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前心理状况的调查,对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必要的分析,并针对需求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及咨询,使老年患者在术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对手术效果及预后均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者:刘雪峰;许红秋;王霞;陈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肝门胆管癌47例外科综合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外科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9月~2009年11月47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对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综合分析,选择佳治疗方案,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结果:47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中行保肝治疗5例,非手术胆道引流术6例,手术胆道引流术8例,姑息性切除13例,根治性切除15例.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8、12、16、27个月.结论:影响肝门胆管癌预后的决定性因素是早期诊断和肿瘤本身的生物学行,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能给患者提供长的生存期和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军;李红伟;罗威;李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创伤患者抢救的麻醉处理策略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救治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20例创伤患者的抢救与治疗,分析麻醉在手术过程中的治疗处理.结果:手术中死亡5例,术后死亡8例,总病死率10.8%.结论:在创伤患者的抢救中,积极使用麻醉技术可以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术前等待及准备时间,对死亡率的降低起到积极地作用.

    作者:吴永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Nd:YAG激光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应用国产Nd:YAG泪道激光治疗机对64例(80眼)各种泪道阻塞进行治疗.用带针芯的泪道探针探查泪道至阻塞处,拔出针芯,将激光导光纤维插至泪道阻塞处,发射激光至泪道阻塞处疏通为止.结果:全部病例观察随访6~24个月,上泪道阻塞23眼,治愈率91.3%;下泪道阻塞53眼,治愈率92.5%;上下泪道联合阻塞4眼,治愈率75%;总治愈率为91.3%,无效8.7%.1次治愈63眼,占78.8%;2次治愈10眼,占12.5%.无明显并发症.结论:Nd:YAG激光治疗泪道阻塞效果好,操作简便安全,组织损伤小,经济费用低,术后恢复快,不需开刀手术,不留瘢痕,是一种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永康;秦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收集了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的缓解情况、心电图检查的改变情况以及24h平均血压的变化情况,并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疗效、心电图检查疗效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治疗后24h平均血压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能够扩张冠脉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和心肌做功、抑制心肌重构,对于改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情况的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硝酸甘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代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交替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交替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交替灌注,对照组仅给予丝裂霉素灌注,比较2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1、2、3年复发率分别为3%、6%、10%;对照组1、2、3年复发率分别为、10%、16%、23%;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20%,2组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交替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疗效显著,比单用吡柔比星更容易耐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尹永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如何大限度帮助老年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方法:通过对67例围手术期老年患者的术前访视和问卷调查,采取对症心理护理措施.结果:67例围手术期老年患者以佳心态接受手术并顺利度过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掌握老年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手术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爱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测定术后24小时2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24小时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均较对照组高,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开腹手术对机体免疫抑制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赵岩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耳鼻喉疾病诊治中鼻内镜的应用

    当前,鼻内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鼻内镜具有亮度大、视野广、视野清晰、精确度较高等优点.目前,鼻内镜主要用于鼻腔鼻窦疾病的手术和术后换药.1 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额镜下常规检查,即前鼻孔镜检查鼻腔、间接鼻咽镜检查鼻咽部、间接喉镜检查喉部、耳镜检查外耳道及鼓膜等,并作出初步诊断.然后再用鼻内镜检查作出诊断,将前者的诊断与后者的诊断进行比较.检查前的准备同传统额镜下检查,鼻腔喷We 麻黄素及地卡因.

    作者:徐光达;于洋;金宏林;于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硬膜外复合液注射对实验动物兔组织光镜结果及神经电生理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复合液注射对兔光镜结果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采用硬膜外腔注射的方法,将3种不同配方的复合液分别注入兔的硬膜外腔,然后用光镜及丹迪CantataTM型肌电图仪进行检测,观察给药前后脊髓及神经根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电生理学的变化.结果:硬膜外腔给药后,3组动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电生理的各项指标均未发生明显改变,硬膜外腔给药后4周、8周,3组动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组织病理有改变.结论:硬膜外腔复合液注射后,硬膜外腔、脊髓、神经根周围的组织病理学产生了变化,但脊髓和神经根未发生器质性改变,对兔脊髓和神经根的电生理方面不会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王锡三;刘赫;刘诚;胡广询;杨大志;曾娘华;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内科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猝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其安全,所以说老年住院患者是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

    作者:金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56例急性重症胆管炎手术时机和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56例,分析其临床表现.本组患者一经确诊,即给予一般处理,改善患者术前状况,给予充分术前准备.本组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实施胆总管探查术、胆囊切除术和T管引流术.本组患者中,36例患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口取石联合T管引流术;12例患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T管引流术;6例患者行胆总管空肠袢式吻合术;2例庁行单纯胆囊造瘘术.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手术处理后,1例死亡,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59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要及早明确诊断,掌握好手术时机并选择妥当的手术方式是降低患者病死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值得借鉴.

    作者:朴日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血压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护理与康复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护理和康复效果.方法:对45例接受TKR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结果:45位患者伤口愈合良好,血压控制良好,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发生,术后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实施TKR的术前术后护理,可减少术后感染,减少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正确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袁霞;刘文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感染肺炎支原体抗体情况的调查及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在我院2011年儿科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检测其抗体对临床诊断、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151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1511例患儿MY-Igm阳性的有422例,占27.93%;其中主要症状的阳性率分别为:肺炎为44.31%;喉炎为5.45%;上感为9.95%;支气管肺炎为10.90%;气管炎为7.11%;咽炎为10.19%.在不同年龄组中,>1~5、>5~10岁的2个年龄组的阳性率高于0~1、>10~14岁2个年龄组.7~9月份阳性率高于其他月份.结论: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率在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为27.93%;其中肺炎在阳性标本中所占比例高为44.31%,其次是支气管肺炎和咽炎,分别为10.90%和10.19%;在阳性患儿中以>1~5岁的年龄组的阳性率高为61.14%;在7~9月份发病率高;实验室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有助于早诊断、早治疗、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红艳;王莉;李蕾;张贺;姜美臣;李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B超测量小腿三头肌厚度对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康复评价

    目的:探讨超声评定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腓肠肌)对轻中度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脑瘫)儿童康复疗效的评价,提供一种新的康复评价手段.方法:选取30名具备独立行走能力的轻中度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5例进行痉挛肌治疗仪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15例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使用改良Ashworth(MAS)评定、足印法步态分析、B超测定比目鱼肌(SoL)厚度与腓肠肌中部(GMM)厚度.结果:(1)治疗1.5个月与治疗前比较:2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MAS分值略有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步态分析值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SoL值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GMM值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2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MAS分值明显降低(P<0.05);步态分析值明显增加,(P<0.01);SoL值明显增加(P<0.01);GMM值明显增加(P<0.01).(3)2组比较:治疗前2组的MAS分值、步态分析值、SoL值、GMM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2组的MAS分值、步态分析值、SoL值、GMM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4)相关性分析:观察组治疗前、治疗1.5个月、治疗3个月后步态分析值分别与SoL值、GMM值具有相关性(步行足长/立位足长比与SoL值r=0.623,P<0.01;步行足长/立位足长比与GMM值r=0.418,P<0.01).结论:B超可以通过反映局部肌肉厚度变化,为脑瘫患儿的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盖洁;李晓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32例

    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与风、湿、热邪有关,多由感受风邪,湿热毒邪相互蕴结,瘀滞肌肤而成.针刺放血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强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疗效显著.

    作者:赵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结合病例分析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

    目的:探讨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LPD)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结合我院确诊的1例LPD及国内外资料报道,分析该病的组织发生、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术后随访等.结果:LPD的发生与性激素有关.缺乏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在术中发现,经病理确诊,术前确诊率0%.结论:LPD是腹腔内良性平滑肌增生性病变,治疗要个体化,预后良好,无需化疗.但有恶性倾向,术后定期随访.

    作者:林淑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