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强
目的:探讨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护理.方法:分析5 例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的病例,做好呼吸道的护理、皮肤护理、眼部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的指导.结果:5 人经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均好转出院,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通过5 例急性硫酸二甲酯病人抢救与护理,虽然发病急,来势猛,只要有高度责任心,做好各项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卢春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探讨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7 年~2009 年我院分娩5438 例产妇中9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妊娠并发症及有流产史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均高于无上述高危因素者,2 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49.44%,但出血量≥2000ml 的病例中胎盘因素所占比例大于出血量<1000ml 的病例,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90 例产后出血中70 例经常规方法即能有效止血,占77.8%.不同出血量之间处理方法比较,随着出血量的增加,特殊方法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剖宫产、妊娠并发症及有流产史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出血原因中胎盘因素仍应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加强围产保健监测,对高危孕妇在分娩前制定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案,做到有备无患是成功处理产后出血的关键;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及时采用B-Lynch 缝合、子宫动脉结扎、介入栓塞术等措施明显有效,如经保守治疗无效果断行子宫切除术则为挽救孕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荣吉;杨秋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青年患者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心理特征以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20 例子宫切除的中青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心理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普遍存在精神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多种不良心理,其中担心手术能否成功的有74.2%(89/120),担心影响术后性生活的有55.8%(67/120),担心手术预后的有35.8%(43/120).结论:子宫切除术患者普遍存在多种不良心理问题,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认识,促进其术后恢复.
作者:甘健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当今用于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后治疗急性闭塞及再狭窄的防治新方法之一,是近年来介入性心脏病治疗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进展.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在临床治疗上的广泛应用,支架内再狭窄已成为制约该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是指支架植入后6~9 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其管腔净丢失率≥50%.国内外做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目前对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仍未完全明了.但通常认为,血管中层平滑肌细胞的迁移、过度增殖[1,2],血小板的黏附和激活[3],大量合成细胞外基质是导致血管内膜增厚、慢性缩窄、管腔狭窄的主要机制.
作者:王洪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 年8 月~2010年10 月100 例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所选患者均无腹部手术史,术后经病理组织学等检查证实为结肠癌.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护理,术前进行充分肠道准备,术后给予抗生素抗感染,鼓励患者咳痰,根据具体情况鼓励画着早期下床活动.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付连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三踝骨折多由高处坠落,踝部承受压缩,旋转及收展暴力所造成.三踝骨折内固定方法较多,大多数固定物都是金属物,其大的缺点是骨折愈合后需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加重了创伤,影响踝关节的功能锻炼.可吸收螺钉避免了患者再次手术,且可吸收螺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我院2000 年3月~2004 年12 月,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三踝骨折24 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康;姜国富;赵金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心电电极片引起皮肤过敏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6 月~2011 年6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8 例由于一次性心电电极片引起的皮肤过敏患者,随机分为2 组,其中对照组(29 例)和观察组(29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2 组患者的皮肤过敏缓解有效率及患者的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皮肤过敏缓解有效率分别为93.1%(27/29)和79.3%(23/29),观察组有效率好于对照组,2 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是96.6%(28/29),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是89.7%(26/29),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一次性心电电极片引起皮肤过敏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高志平;傅华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更昔洛韦和西咪替丁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 年10 月~2011 年10月秋季腹泻患儿共200 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2 组,观察组和对照组.2 组患儿均给予静脉补液,纠正脱水、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同时给予蒙脱石散口服,对患儿饮食进行指导.对照组同时给予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3~5mg/kg.观察组患儿给予更昔洛韦、上莨菪碱和西咪替丁静脉滴注.其中更昔洛韦每天10mg/kg、上莨菪碱每天0.15mg/kg、西咪替丁每天10mg/kg.2 组患儿均连续治疗5 天.治疗期间观察2 组患儿大便改变情况,记录止泻时间和退热时间.结果:观察组止泻时间和退热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莨菪碱、更昔洛韦和西咪替丁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袁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复合对流冲洗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将45 例患者均行清创或骨折复位固定术,术后分为改良VSD 组21 例,常规换药组24 例;2 组患者待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2 期行创面修复,比较2 组的创面清洁时间、创面缩小程度、换药次数、抗生素费用、创面愈合时间、总住院日,评估疗效.结果:改良VSD 组与常规换药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VSD 复合对流冲洗技术比较传统换药,在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中,更有利于创面修复.
作者:张永乐;王义生;张世清;王晓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 年2 月~2012 年2 月收治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仅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比较2 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 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实施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肺循环以及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化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我们将2006 年10 月~2010 年10 月46 例低出生体质量儿所测得神经行为测定〈NBNA〉进行相关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2006 年10 月~2010 年10 月我院NICU 收治LBWI46 例,均为新生儿窒息.其中21 例为足月小于胎龄儿,25 例为早产适于胎龄儿和小于胎龄儿,男婴25 例,女婴21例.出生体重均在1500~2500g.所有病例均无先天性疾病.检测早产儿是在纠正年龄达到足月儿再测定,即早产儿在NICU 治疗新生儿窒息有的合并吸入性肺炎,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等出院时向家属介绍神经行为测定的重要性及意义,使按照要求的时间来做检测.而对足月小于胎龄儿可按标准执行直接测定.
作者:尚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我院自2004 年~2005 年手术治疗颈椎病41 例,手术后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好基础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萍;刘文艳;潘红;李佳;王彬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2011 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68 例腹股沟斜疝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2 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 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具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小、复发率低等优点,可作为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程志英;石学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异常膨出的部分,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原因,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脑血管疾病.随着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发展及导管技术、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使绝大多数颅内动脉瘤患者都能通过血管内栓塞而治愈,从而避免了开颅手术.我院自2006 年1 月~2012 年3 月共收治此类患者145 例,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彦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40 例全凭静脉麻醉下行乳腺外科手术病例的分析,探讨无创通气在全凭静脉麻醉呼吸管理中应用,评价其对呼吸、循环及对麻醉复苏期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择期乳腺手术40 例,分为A、B 2 组,A 组(20 例):无创通气组,麻醉诱导后,采用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无创通气辅助呼吸;B 组(20 例):对照组,术中保留自主呼吸,鼻导管吸氧.观察2 组患者MAP、HR、Spo2、血气分析并记录手术前(T0)麻醉诱导后10 分钟(T1),30 分钟(T2)及手术结束后(T3)其数值.比较2 组患者单位时间丙泊酚用量及麻醉复苏情况.结果:A、B 2 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10 分钟,MAP 均呈下降趋势,T1、T2时刻MAP值与T0时刻值相比明显下降,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 组下降幅度大于B 组,P<0.05 有统计学意义.B 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心率加快,A 组诱导后心率减慢,A、B 2 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术中(T1、T2)、术后(T3)各时间点SpO2,PaO2,PH 值明显高于B 组患者,有显著统计学有意义(P<0.05),PaCO2 明显低于B 组患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单位时间丙泊酚用量稍大于B 组,麻醉复苏期间睁眼时间,呕吐评分,苏醒时间均相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过程中无创通气技术的应用确保了患者足够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避免了急性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发生,虽A 组患者血压有明显下降但仍在可接受正常范围,同时无创通气避免了有创人工气道的建立,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减少了术中、术后气道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荐.
作者:陈亮;李爱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肛毒清汤低位直肠滴入联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肛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我院2011 年3 月~2011年6 月肛肠科门诊收治的51 例慢性肛窦炎患者.将51 例慢性肛窦炎患者随机分成2 组.治疗组26 例,采用肛毒清汤剂低位直肠滴入联合微波理疗;对照组25 例用肛塞太宁栓加微波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0 例,好转4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治愈12 例,好转7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7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方法治疗慢性肛窦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丽英;盖赵秀;姚海东;何丽荣;高桂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TCT)制片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筛查的准确性.方法:2011 年5~12 月大兴安岭职业学院附属医院采用TCT 制片及传统宫颈细胞涂片法分别对2060 例、846 例受检者进行(CIN)筛查.细胞诊断采用TBS 分级系统.结果:TCT 薄片法和传统涂片法对ASCUS 以上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10.5%、5.2%,2 者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TCT 薄片法与病理诊断的阳性符合率为35.5%,显著高于传统涂片法(20.5%),P<0.05.结论:TCT 薄片检出ASCUS 以上病变阳性率比传统涂片法效果明显.TCT 检测的TBS 诊断法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准确率.
作者:李翠玲;刘锴颉;宋志坚;朱金艳;史秀荣;马晓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联合中药治疗,比较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6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术后联合中药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加快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可显著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明玉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科11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单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组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2 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护理措施,对比术后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46%明显高于对照组60.34%,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配合综合护理措施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能大程度地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神经功能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64 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30 例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34 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和黄芪注射液.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K、CK-MB、LDH 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应用能明显提高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降低心肌酶.
作者:李保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