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胫骨穹隆部骨折的手术治疗评价

赵勇

关键词:胫骨穹隆部, 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摘要:目的:探讨胫骨穹隆部骨折的治疗方法,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胫骨穹隆部骨折4例,根据Ruedi-Aligower分型,Ⅰ型17例,Ⅱ型37例,Ⅲ型10例;开放性骨折11例,闭合性骨折53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64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约为12个月,根据Mazur膝关节评分标准,优27例,良32例,可3例,差2例,总优良率92.2 %.术后3例开放性骨折并发伤口感染,经过抗菌治疗、加强换药、理疗等处理后痊愈.创面延迟愈合2例,不愈合1例.结论:治疗胫骨穹隆部骨折,根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选择固定方式、合适的内固定材料,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掌握正确的手术方法,术后注意早锻炼、晚负重,才能减少局部并发症,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活动干预对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并发症的影响比较分析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病的发病率的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病的早起康复引起了医学界的越来越高的重视.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早期康复活动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长期以来医生和病人都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卧床休息时间越长越好,可以减少心脏并发症.预防再梗死或碎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国内有些学者开始研究AMI病人的早期活动,但也只从术后3天或4天开始.

    作者:武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骨折/脱位

    由于肩锁关节周围无丰厚软组织保护,直接暴力极易造成肩锁关节损伤,使关节稳定装置遭到破坏,锁骨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也因此成为骨科临床上常见的上肢创伤之一.根据骨折后锁骨移位或脱位的程度不同,其治疗方法很多,对于移位和脱位明显的损伤,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复位骨折和脱位,重建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保留肩关节的功能.

    作者:刘晓化;武震;王鑫;李凯;赵延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谈心泌科老年住院病人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

    目的:加强心泌科老年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通过分析心泌科老年病人住院期间心理状态,做好护理评估,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针时心泌科住院老年病人心理问题,实施有效护理措施,使心泌科老年病人入院后配合治疗、检查、护理,确保了心泌科老年住院病人住院期间健康的心理状态,出院后保持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老年生活.

    作者:艾丽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2009年共收治胫骨Pilon骨折58例患者,其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19~64岁,平均39.3岁.根据Pilon骨折RUedi-Allower分型,其中Ⅰ型18例,Ⅱ型26例,Ⅲ型14例.开放性骨折13例,按Gustito分型,Ⅰ型6例,Ⅱ型5例,Ⅲ型2例.Rtledi-Allgowerl型及部分11型骨折(18例)共36例患者行有限切开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Rtledi-Allgower Ⅱ型(8例)及Ⅲ型骨折患者共22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结果:随访时间14~2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9~26周,平均12周.无骨不愈合病例.根据Mazur评分系统,优38例,良1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7.9%.结论:锁定钢板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胫膝骨远端骨折已逐渐达成共识,丌取得满意疗效,但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没有固定模式,对具体患者需结合骨折类型、开放行损伤的程度等综合判断.

    作者:刘轶鹏;王利臣;安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T1-T8椎体骨折脱位的治疗研究

    T1-T8椎体骨折脱位发生率虽为2.5%[1],但脊髓损伤发生率高.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T1-T8椎体骨折脱位病人28例,其中手术1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嘉利;景元海;李阳;王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肝囊性病变的CT诊断

    肝脏CT表现为囊性病变时,可能为许多种疾病的病理反应.按病因可分为[1.2]:(1)先天性:如肝囊肿;(2)创伤性;(3)炎症性:如肝脓肿;(4)寄生虫性:如肝包虫囊肿;(5)肿瘤性:如肝囊性转移瘤;(6)其他:如肝梗死等.现将肝囊性病变的CT 表现分为7组加以讨论如下.

    作者:卢兴东;田俊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锥颅脑内血肿穿刺定向方法的改进(附86例报告)

    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包括碎吸.抽吸)术是近10几年来开展的治疗颅内血肿的新方法.因对全身干扰小,脑组织损伤轻,操作简便,安全而成为部分颅内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赵传军;张宏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应用CDFI对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椎动脉狭窄或闭塞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对随机收集我院2007-2010年检出的102例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资料.

    作者:陈晓旭;张玲;张修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在肝外胆管结石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在肝外胆管结石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胰头上下为分界,应用超声对112例肝外胆管结石进行分段定位诊断,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12例肝外胆管结石全部经手术证实.梗阻型98例占87.50%(98/112),非梗阻型14例,占12.50%(14/112).术前超声检出109例,检出率97.32%(109/112),未检出率3例,占2.68%(3/112).术前超声定位109例,术后符合102例,符合以率93.58%(102/109);其中术前超声检出肝外胆管上段结石90例,术后诊断8例;胰腺段11例,术后诊断15例,壶腹部8例,术后诊断13例.结论:超声时肝外胆管结石定位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益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

    目的:纤维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方法:表面麻醉纤维喉镜下对122例因各种原因不能行全麻支撑喉镜手术的患者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结果:息肉手术全部成功.无副损伤及并发症.纤维喉镜由于具有可屈性、可放大作用和刺激性较小、费用少等优点,在喉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符合微创手术.

    作者:陈胜武;张丽娟;王芳;李文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人无痛胃镜的护理体会

    胃镜检查是诊疗上消化道疾病具有价值的诊治方法.1999年开始,我科已经广泛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电子胃镜检查,其安全可靠程度已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一些老年人及伴有合并症的患者也要求行无痛胃镜检查,其在实施全麻过程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2006年-2010年,我科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开展无痛胃镜检技术有1000多例,其中老年人患者380例,效果满意,现将老年人行无痛胃镜的观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朱瑰容;林淑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优琐与贝复剂治疗褥疮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有可能导致严重感染而危及生命.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比例逐年增长,患褥疮的风险也增加.加强对褥疮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褥疮护理质量.我院于2001年1月开始,通过改进对褥疮采用优琐与贝复剂换药对深Ⅲ-Ⅳ°褥疮患者进行科学的换药与管理,促进褥疮的愈合,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冰;张明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生儿体温背部测量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背部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方法:分别对120例新生儿体温进行7、10分钟的腋窝、颌下、背部、腹部4种测量,与同时进行的3分钟肛门测量的体温值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新生儿体温背部测量法与其他部位测量法相同时间内所测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部测量法7、10与肛门测量法(3分钟)所得的体温值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辐射抢救台和暖箱保温的患儿背部测量体温7、10分钟与肛门测量法所得的体温值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体温背部测量法可以与腋窝测量法、颌下测量法、腹部测量法一样应用于护理量较大的临床新生儿科,背部测童法能较准确获得新生儿的真实体温,不受辐射抢救台和暖箱使用的影响,既可以避免患儿受凉,又可减轻护士工作量,安全有效,方便实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中翠;邓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36例结肠癌病人术后的护理体会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4060岁发病率高.我国的大肠癌发病中,以直肠癌为第1位,占50%~70%,其次为乙状结肠癌,占12%~14%.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其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物,结肠造口为主,结合化疗、放疗控制症状及支持疗法的综合治疗方案.结肠癌患者的护理是多方面的[1].良好、正确的术后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健康,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雅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三药联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倍美力、保妇康栓及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研究136例门诊就诊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联合用药前后症状、检查及复发情况.结果:13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治愈率97.79%(133/136),显效率:2.21%(3/136),总有效率100%,患者体重、肝肾功能、血糖等无明显改变,子宫内膜无增厚,6个月随访无复发.结论:倍美力、保妇康栓及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安全,有效,不易复发.

    作者:耿慧;李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在肌肉损伤检查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

    肌肉损伤疾病在临床非常多见,包括肌肉挫裂伤,肌腱断裂多方面疾病.以往应用超声确诊者很少见,均以CT、MRI为主要诊断措施,但目前超声诊断骨骼肌肉疾病已成为重要部分在许多方面其诊断价值甚至优于MRI.

    作者:赵巍;李春雨;刘彦丽;邹松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安氏Ⅱ类2分类错颌畸形非拔牙矫治牙颌结构变化研究

    安氏Ⅱ类2分类是以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颌、闭锁颌为特征的一类错颌畸形.由于安氏Ⅱ类2分类错颌独特的牙颌结构特征,以及其对颞下颌关节功能、牙周组织健康和对其他口颌功能的影响,加之其临床治疗的独特点,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翟德红;孙秀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调查分析

    目的:旨在了解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择血液透析治疗1-4年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随机分配至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滤过组、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每周治疗3次,每次4小时;观察时间6个月;利用SF-36童表调查不同透析方式对患者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l)、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健康变化(HT)方面的影响,评价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后3组患者SF-36量表PF、RP、BP、GH、RE、MH六项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要优于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血液透析组.

    作者:崔岩;杨军;谢长英;王锐艳;杜娟;李吉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urvive蛋白与血管抑素Angiostatin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探讨

    目的:探讨Survive蛋白及血管抑素Angiostatin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urvive蛋白的单克降杭体及血管抑素Angiostatin的单克降杭体,以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1例卵巢上皮癌、11例良性卵巢上皮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的石蜡标本作Survive蛋白及血管抑素Angiostatin的检测,并分析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正常卵巢组织Survive蛋白及血管抑素Angiostatin均呈阴性表达,良性卵巢上皮瘤Survive蛋白呈阴性表达,血管抑素Angiostatin呈阳性表达.卵巢上皮癌中可有Survive蛋白及血管抑素Angiostatin表达,Survive蛋白在正常卵巢,卵巢良性肿瘤与卵巢恶性肿瘤之间2者的表达有极显著差异(P<0.01);血管抑素Angiostatin在正常卵巢、卵巢肿瘤之间2者的表达有极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编号 10543060显著差异(P<0.01);卵巢上皮癌与卵巢上皮瘤相比2者的表达呈升高趋势,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Survive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正相关(P<0.05);血管抑素Angiostatin的阳性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呈负相关(P<0.05);(3)Survive蛋白及血管抑素Angiostatin的阳性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的预后有关(P<0.05):(4)Survive蛋白及血管抑素Angiostatin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呈正性相关,2者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urvive蛋白及血管抑素Angiostatin可能是卵巢上皮癌发生的相关基因,与肿瘤的发展及转移有关,检测Survive蛋白及血管抑素Angiostatin可以佑计卵巢上皮癌患者的预后,辅助指导临床化疗.

    作者:杨秋云;赵敬河;王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30例急性肺栓塞诊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PTE)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2006年12月在我院诊断的30例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FTE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临床症状和体征能提供重要线索;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双下肢深静脉超声及肺灌注扫描螺旋CT均能够为PTE早期确诊提供相对特征性改变;早期溶栓及抗凝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结论:提高PTE的早期诊断率,尽早溶栓及抗凝治疗是治疗成功,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郎金波;周继辉;彭月英;孔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