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比较3种饮食疗法对急性脑卒中伴假性球麻痹病人护理体会

路勇;朱丽莉;田静华

关键词:饮食疗法, 急性脑卒中, 假性球麻痹, 病人, 饮食护理, 临床护理工作, 合并症, 吸入性肺炎, 电解质紊乱, 治疗措施, 营养不良, 饮食方式, 实施情况, 脑血管病, 共性问题, 对症治疗, 病情加重, 综合性, 发病率, 多发性
摘要:近年来,随着急性脑卒中发病率的明显增多,多发性脑血管病合半假性球麻痹的病人也明显增多,对于此类病人,目前均主张综合性对症治疗,其多种合并症如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吸入性肺炎、褥疮等均与假性球麻痹病人的饮食护理的效果相关.饮食护理急性脑卒中伴假性球麻痹基本的治疗措施,合理地应用饮食方式,可以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控制病情加重.因此,饮食护理对急性脑卒中伴假性球麻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找出其共性问题,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例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成功治疗的体会

    老年重症肺炎常因症状不典型或并发基础病、合并症而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从本例病人成功救治过程中我们体会到:(1)及时正确诊断,(2)合理选用有效抗生素,(3)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并辅以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宋志坚;张明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及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要求血流量>150ml/min,才能保证透析效果.浅部静脉容易穿刺,但血流缓慢,血流量难以达到透析要求,深部静脉如股静脉可提供它充足血流量,但穿刺针不易固定,易造成血肿或出血,动脉血流量大,但部位较深,穿刺难度大,且不能反复使用,临床将桡动脉与头静脉作直接吻合,称之为动、静脉内瘘手术.吻合方式包括:端侧吻合法、端端吻合法、侧侧吻合法,这样内瘘流动动脉血静脉化,血流量充分,且易于穿刺.

    作者:苏亚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温哥华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

    目的:总结温哥华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自2004年2月~2009年8月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温哥华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病人12例,均行手术治疗,包括:单纯钢丝环扎固定2例,普通接骨板固定1例,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4例,钢板结合钛缆固定1例,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1例,生物型加长柄股骨假体置换2例,骨水泥型加长柄假体置换1例,术中植骨4例,术后结合石膏外固定1例.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18个月,平均15个月.11例病人骨折获得骨性愈合,1例股骨假体翻修术中出现骨水泥外溢,随访未出现假体松动临床症状.Harris 评分单纯行骨折固定未行股骨假体翻修的病人Harris 评分无明显影响,同时行翻修的病人Harris 评分明显升高.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中、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以Vancouver B型骨折多见,术前应根据此型骨折特点全面计划、准备,选择适合的内固定,术中仔细操作,可获满意疗效.

    作者:陈劲松;周业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2㎝内的松质骨骨折,是上肢骨折中常见的.近年来,随着对桡骨远端骨折研究的深入发展,各国学者更加重视骨折的性质、骨折类型,对关节的影响和稳定性.临床研究发现桡骨远端骨折中对远期疗效影响大的是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因此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日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我院自2000年6月~2008年9月使用T型钢板共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35例,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赵金铭;田红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胃癌切除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1例均进行早期场内营养,观察患者术后营养变化、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术后体重变化、肠功能回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均减少.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病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并降低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静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浅谈ICU新进护士的培训及夜班管理体会

    目的:对ICU新进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及夜班管理使其尽快掌握专业理论和操作,适应ICU工作,保证ICU护理质量.方法:对13名陆续进入 ICU护士分别进行为期2-4个月的理论、技术及风险管理内容培训、操作考核合格后,独立值夜班后的交接、检查、点评.结果:13名新进护士考核优秀 11名,良好2名,均能在ICU独立上岗.结论:对ICU新进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及夜班管理是提高ICU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武爱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现代医学结合中医辩证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8例临床观察

    作者:杜国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正清风痛宁注射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

    近6个月来,我科在奥湿克、氨甲喋吟(MTX)基础上联合应用正清风痛宁注射剂治疗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均为符合ACRl987年风湿协会(ARA)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RA病人年龄、性别分布情况,见表1.

    作者:邹青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在胫骨下段骨折中的应用. 方法:应用透视下或者术中摄片复位及交锁髓内钉闭合穿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24例,其中闭合骨折24例.结果:22例获得随访,平均3~15个月,终结果评分采用Johner Wruh评分标准,优20例,良4例,无1例感染.骨折全部愈合,无锁钉及髓内钉松动、断裂,膝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对于胫骨下段不稳定骨折的治疗,闭合交锁髓内钉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作者:高志成;郭素银;陈晓斌;郝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股骨粗隆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股骨粗隆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是否具有适应症.方法:术前静脉注入咪唑定0.5~1mg,经L3-L4或L2-L3椎间行硬膜外穿刺,穿刺确认后,腰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内腔行达蛛网下隙,抽出针芯,见脑脊液后,注射布比卡因,硬膜外留置导管3cm,酌情再硬膜外用药.结果:30例病例,其中3例蛛网膜下隙穿刺失败,单纯用硬膜外麻醉.27例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均无术后头痛、无脑脊液外渗、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1)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人可以减少麻醉用药,此法可为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提供可靠的麻醉方式.(2)此麻醉方式可缩短麻醉诱导时间,减少患者心血管系统危象的发生率.(3)为术前有一定心肺疾病患者提供一个简单安全的麻醉方法.

    作者:祁喆;陈富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浅谈提高痰结核菌检出率经验体会

    肺结核病人的细菌学检查是发现传染源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确定结核病人诊断和化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考核疗效,评价防治效果的可靠标准,因此,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为提高痰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现对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邹春雷;辛宝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腹腔穿刺术在急腹症及腹部外伤中的应用体会

    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急腹症及腹部外伤患者占有较大比例.其中,大部分患者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B超、腹透等辅助检查均可明确腹膜炎原因及确定何种脏器损伤,经及时手术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仍有一部分患者通过以上检查,尚不能确定,笔者采取了诊断性腹腔穿刺,结合分析穿刺液的性质,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1996~2005年笔者对294例急腹症及腹部外伤患者进行诊断性穿刺,将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后证实了术前判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万利;邹青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Orem自理护理模式在下肢截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Orem的自理模式在下肢截肢患者中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72例下肢截肢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护理级别实施护理,观察组引用自理模式在疾病的不同时期提供完全补偿、部分补偿和支持教育的护理模式,满足不同病情患者的需要.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关知识及自我护理的方法的知晓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下肢截肢术患者中应用自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促进了疾病的康复,增进了护患关系,丰富了护理内涵,提高了护理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李龙英;邱秋萍;黄文玉;王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可必特、普米克令舒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可必特、普米克令舒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入普米克令舒、可必特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比较2组在咳嗽消失、气喘缓解、哮呜音及肺部罗音消失的时间及体征持续时间、治疗效果,对计数显效、有效、无效病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缓解喘憋症状、缩短哮呜音及咳嗽持续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有效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普米克令舒、可必特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明显优越性.疗效确切、方便、安全,可作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阳;陶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C-反应蛋白(CRP)与WBC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中,WBC和CRP联合检测对判断感染的类型、程度及疗效的意义.方法:检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病毒感染组89例、健康体检者85例.同时进行WBC计数及CRP的含量测定.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相比较,WBC及CRP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CRP比WBC的阳性率更高.(2)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WBC及CRP比较,两者均有显著变化(P<0.01),但CRP变化更显著性.(3)CRP与WBC相比,在诊断感染性疾病,判断其类型及疗效上,比WBC要敏感,是优于WBC的一个指标.结论:感染性疾病中,WBC与CR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应用.一直以来,WBC计数及其分类是临床判断感染类型、程度及药物疗效常用的指标,但如果单纯依赖WBC有时不能及时准确的反映患者的病情,因为在感染的初期,WBC反应慢,有时不升高或升高不明显;而CRP是人体被细菌感染或创伤后反应为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与WBC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

    作者:曲春红;赵红艳;王微;刘文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致深度昏迷抢救的护理体会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一种新型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残留等特点,如果人误服后,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出现毒蕈碱样和烟碱样等症状,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在短时间可导致死亡.

    作者:杨淑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褥疮患围手术期的护理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预防褥疮,及时控制其发展是保障手术成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魏凤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自制铁线抱膝环外固定治疗髌骨骨折67例疗效观察

    自制铁线抱膝环外固定治疗髌骨骨折67例.根据骨折复位、愈合和功能恢复程度判定,优62例,良4例,可1例.自治铁线抱膝环外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固定器材量体定做,骨折端稳定,可加强股四头肌舒缩活动,可外敷中药.与手术等其它治疗方法比较,有损伤小,恢复快等特点.

    作者:王永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我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管理与体会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合理调配人力并组织培训;加强健康教育,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结果:167例手足口病患儿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和院内交叉感染,患儿家长满意.结论:通过严密的组织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传播.

    作者:柳秀芝;宋淑华;权莉;孙艳君;贺亮;孙仲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加强法律意识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法律与护理专业的关系在护理工作中日益受到重视.精神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面对的是失去理智的病人和处于精神不稳定的状态且对精神病缺乏认识的家属,势必在许多问题上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也就潜在着许多的法律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法制观念,使精神科护理人员能依法从事护理服务,保证护理工作的稳定性及连续性,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在护理工作范围内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付丽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