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弹力绷带纠正脑卒中患者踝关节内翻、下垂的康复护理研究

牟晓秋;刘淑杰;吕洪梅

关键词:弹力绷带, 踝内翻, 下垂, 脑卒中
摘要:目的:观察弹力绷带纠正在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首先将入选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2例,训练前对按Fugl-Myer评价法对2组患者进行下肢步行功能的评价,2组均采取运动疗法治疗,干预组另外给予踝关节弹力绷带包扎.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后分别对其步行功能再次评价,并对2组间患者的步行功能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踝关节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评价中控制能力更强,步行功能更好,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极大的改善.2组间的t检验p<0.05有差异.结论:用弹力绷带纠正踝关节内翻、下垂,能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社会.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下自体肌腱与人工韧带移植重建交叉韧带的手术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不同方式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对70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行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情况、术后回访进行总结.结果:在良好的护理配合下,膝关节镜下重建交叉韧带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缩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关节恢复较好.结论: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可以提高手术效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作者:唐文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胃癌切除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1例均进行早期场内营养,观察患者术后营养变化、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术后体重变化、肠功能回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均减少.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病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并降低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静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TO)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以及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象的动态改变与临床意义.方法:对27例初诊和2例DA方案治疗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给予ATO注射液10mg/d静脉滴注诱导治疗,治疗过程中每2周进行骨髓检查,对白细胞>50×109/L的病人加用小剂量羟基脲化疗.统计数据以SPSS11.5系统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9例病人经ATO诱导分化治疗26例获CR,CR率为89.7%;CR中18例出现白细胞增高,达高峰平均时间为9.2±2.4天,高峰持续时间平均为10.3±4.6天,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骨髓未出现增生受抑制的情况,骨髓异常早幼粒细胞计数显著下降(p<0.01),同时呈转化趋势,逐渐向中、晚幼粒细胞转化;并且骨髓中早幼粒细胞的下降与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细胞的上升呈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常规剂量浓度ATO治疗APL诱导治疗缓解率高,副作用轻.

    作者:朱熙君;张华满;李梅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心肺复苏的护理要点

    心肺复苏是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

    作者:陈国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可必特、普米克令舒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可必特、普米克令舒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入普米克令舒、可必特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比较2组在咳嗽消失、气喘缓解、哮呜音及肺部罗音消失的时间及体征持续时间、治疗效果,对计数显效、有效、无效病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缓解喘憋症状、缩短哮呜音及咳嗽持续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有效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普米克令舒、可必特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明显优越性.疗效确切、方便、安全,可作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阳;陶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次性保鲜袋在男性尿失禁及卧床病人中的应用

    对于截瘫尿失禁的男性卧床病人,接尿成为临床护理及家属护理中的一件难事.临床上多采用留置导尿或用避孕套连接引流袋引流,前者需要每日膀胱冲洗,经常更换尿管,易造成尿路感染,不宜久用;后者透气性差,胶布固定不当常易引起局部水肿,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慢性病人用小便器接尿影响翻身活动,易洒于床上,成功率低.我科采用1次性保鲜袋接尿,在临床使用了3年,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艳梅;杨瑞芳;王淑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观察护理体会

    剖宫产手术给产妇带来很大的影响,从心理到生理.手术后疼痛引起产妇交感神经兴奋,和内源活性物质释放,如儿茶酚胺、皮质醇的释放,并且对机体的泌乳、宫缩和胃肠功能等生理机能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产妇手术后康复进程缓慢.疼痛影响休息与睡眠,致使产妇失眠、抑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给产妇心理带来压力.目前,比较理想的方法是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笔者对剖宫产手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观察.

    作者:李莉;王丽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腺样囊性癌误诊为根尖周炎1例分析

    1 病例摘要:患者,女,45岁,因左下前牙剧烈疼痛影响睡眠数日来我院求治.临床检查可见:左下1牙冠完整无龋坏,颜色未见改变,牙龈部分萎缩,牙根部分暴露,牙齿未松动,咬合关系正常,无咬合创伤.冷热诊无反应,叩诊(++).拍牙齿根尖片可见左下1牙周膜间隙增宽.根据临床及辅助检查诊断:左下1急性根尖周炎.

    作者:高朋杰;程立山;谭亚荣;黄燕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7例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的病人的护理体会

    笔者对27例眶-上颌至颧骨骨折的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系统的阐述,总结了本病的护理经验,使病人的口内颌关系恢复,颌面外形恢复和咀嚼功能正常,张口度正常,心态良好,无合并症发生.

    作者:张伟静;殷春莲;周光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前列腺电切术失血量估算卡的制作与应用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目前治疗BPH的方法有很多种,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国际公认的治疗BPH微创、安全、彻底、有效和病人痛苦较少的一种手术方法,被广泛用于临床实践.

    作者:任丽萍;孙玉华;曹杰;张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165例血脂测定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脂质代谢的异常情况.方法: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采用氧化酶法.试剂由日本和光株式会社提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直接法.试剂由上海科华股份有限公司提供.APOAl/APOB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试剂由上海科华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血脂6项测定结果对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脂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早期观察脂质检测水平的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治及预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香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护理文件记录中潜在性法律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后,举证倒置要求广大医护人员增强法律意识.另外,根据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护理相关记录属于医疗机构应患者要求可以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首次将护理记录纳入到病人可复印的客观病历资料中,使护理文件记录成为法律上的重要证明文件之一.

    作者:杨瑞芳;张晓静;董春丽;杨小波;安艳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固体发酵产纳豆激酶工艺条件的研究

    本文以大豆为原料,采用固体发酵法制备纳豆激酶,并对其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固体发酵产纳豆激酶的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48小时,发酵温度30~37℃,培养基初始pH值7.0,培养基的含水量70%.

    作者:刘丽;殷金莲;胡雪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应用于孕早期及孕中期流产的临床体会

    1 米非司酮的作用机理:孕桐是维持妊娠的重要因素,米非司酮通过与孕桐受体结合而起到阻断孕酮作用,从而引起蜕膜组织变性坏死,一维发绒毛组织变性坏死,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促使LH下降,黄体溶解,从而使依赖黄体发育的胚囊坏死产生流产,还使子宫处于兴奋状态,对前列腺素敏感性增高,子宫肌出现收缩.此外还引起子宫胶原蛋白分解,使子宫颈软化扩张促进妊娠物排出.

    作者:张杉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系统康复教育和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通过了解认识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接受系统康复教育和训练与未接受系统康复教育和训练不同后果的现实,强调系统康复教育和训练在该群体对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方法:系统评估、个体化康复计划制定、系统康复教育和训练的落实,对132例SCI患者进行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心理特征和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接受系统康复教育和训练与未接受系统康复教育和训练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几率、心理、功能状态方面都存在显著地差别(P<0.01).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均应接受系统康复教育及训练,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和合并病的发生,有助于改善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

    作者:刘大立;范永春;王庆锁;张俊;施海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术后胆漏-(附27例报道)

    胆漏是肝胆疾病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胆道疾病亦是腹部外科再手术率高的疾病,临床上不乏多次进行胆道手术病人.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因其简单、易用、有效、且并发症少,正被广泛应用治疗胆漏,我院 2000年 3月~2008 年 3月对27例(包括外院转入6例)胆漏患者采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 opic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检查,行ENBD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国;宋海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关于减轻过敏原皮试中疼痛方法的研究

    如何减少或降低在过敏原皮试检查中产生的疼痛,是变态反应工作者多年来一直悬而未决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们在近2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摸索,总结以下方法来减轻皮试中产生的疼痛,得到广大过敏患者欢迎.现报告如下.

    作者:苑晓红;孙贰堂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Orem自理护理模式在下肢截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Orem的自理模式在下肢截肢患者中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72例下肢截肢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护理级别实施护理,观察组引用自理模式在疾病的不同时期提供完全补偿、部分补偿和支持教育的护理模式,满足不同病情患者的需要.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关知识及自我护理的方法的知晓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下肢截肢术患者中应用自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促进了疾病的康复,增进了护患关系,丰富了护理内涵,提高了护理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李龙英;邱秋萍;黄文玉;王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观察、诊断及护理体会.方法:延迟性脾破裂,经严密的病情监测、密切观察腹部特征的变化,及早发现,急诊行脾切除术.结果:本组16例患者,全部行脾切除术,1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术后32小时死于合并的重度颅脑损伤,其余病例全部痊愈.结论:早期诊断是治疗延迟性脾破裂的关键,严密的病情监测,可及时发现、并早期诊断本病,及时脾切除术,效果满意.

    作者:冯秀丽;郑玲;郭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脑性瘫痪患儿脑电图与头颅磁共振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对比脑电图(EEG)和头颅核磁共振(MRI)的变化,分析2种检查方法在脑性瘫痪中的应用,探讨EEG和MRI检查与脑性瘫痪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103例脑性瘫痪患儿在康复治疗前后各做1次EEG与头颅MRI,分析其改变及相关性.结果:103例脑性瘫痪患儿EEG异常率为74.8 %,异常表现以广泛性慢波异常为主.MRI异常率为86.41%,异常MRI表现有皮质-皮质下梗死32例(31.1%).脑白质髓鞘形成延迟22例(21.4%),脑室旁白质软化(PVL)24例(23.3%),白质多发性脑病4例(3.9%),先天发育畸形7例(6.8%).康复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2),MRI无明显变化.MRI表现为皮质-皮质下梗死的脑性瘫痪患者脑电图异常表现以广泛性慢波异常为主,占62.5%,康复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EEG和MRI作为脑性瘫痪的辅助检查,各具意义:EEG可以更明显地表现出脑瘫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变化,MRI对于脑性瘫痪脑损伤定位意义更大.

    作者:王立苹;李晓捷;吕智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