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研电解质斜率校正试剂在IMS-972系列电解质分析仪的应用

张艳萍;赵焕婷;冯雨

关键词:电解质分析仪, 校正, 试剂相, 离子选择性电极, 应用, 无机盐类, 对比分析, 成本下降, 准确度, 氯化钠, 氯化钾, 氯化钙, 硫酸钠, 精密度, 配方, 经济, 检测, 含量, 测试
摘要:本文论述了自研试剂在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应用和IMS-972电解质分析仪原装试剂对比分析.结果准确,精密度准确度和原装试剂相同,经济成本下降100倍.配方成分属无机盐类,含量极低,一个测试仅消耗成本0.02元,是检测电解质应选的低廉试剂,每年能节省72000元,试剂极普通,仅为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和硫酸钠.易购,价低适合应用.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在25例早期卵巢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早期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5年10月-2007年6月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曾行腹腔镜探查并经腹腔镜下活检病理确诊后于腹腔镜下行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淋巴结切除术同时于左上腹小切口行阑尾及大网膜切除术共同完成卵巢癌分期手术的25例Ⅰ期上皮性卵巢癌及交界性卵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Ⅰ期的上皮性卵巢癌及交界性卵巢瘤患者手术效果满意,盆腔置入化疗药,患者术后随访平均1年,均无复发,未发现trocar部位肿瘤细胞种植生长.结论:腹腔镜技术对较早期卵巢癌诊断、分期手术可行安全.

    作者:马丽华;娄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134例老年人闭合性颅脑损伤临床特征分析

    报告134例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男84例,女50例.年龄60岁~69岁92例,70岁-76岁42例.有原发性昏迷者44例,其中持续昏迷者38例,清醒者32例,再昏迷者10例,头痛36例,频繁呕吐62例,抽搐16例;一侧瞳孔散大,伤后4小时52例;双侧瞳孔散大,伤后2小时18例;去脑强直9例;有锥体束征阳性者48例,伴多处伤者28例.42例行头颅X线平片检查,36例有颅骨骨折.98例行头颅CT扫描检查示:硬脑膜外血肿17例,硬膜下血肿38例,多发血肿15例,脑内血肿9例,额颞脑挫裂伤31例,脑肿胀9例.治疗结果:治愈62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68例,病死率为50.74%.本文着重就老年人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护理及预后等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高如生;吴光辉;蔡智基;林辉;黄培根;沈建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5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FAB与WHO分类的初步探讨

    自1982年FAB协作组提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分类标准[1]以来一直为国内所采用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公布了新的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方案[2],其中MDS分类较目前广泛使用的FAB分类标准有了很大的改变.为加深WHO关于MDS分类标准的认识和理解,我将本院近15年来按FAB分类标准诊断的50例MDS重新用WHO分类标准来分析,以探讨WHO-FAB分类方案在临床应用的意义.

    作者:陈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临床指征分析

    流行性出血热,起病急,病情进展速度快,死亡率较高,特别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危险性更大,21例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其它脱水、利尿等药物无明显疗效后,转往上级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追踪结果,21例均获得了满意疗效,血液透析是抢救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之有效理想方法.

    作者:郭新生;陈海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静脉补铁与口服补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静脉铁与口服铁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应用基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方法:将60例规律透析3个月以上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静脉补铁组和口服补铁组,每组30人.静脉补铁组每周静脉补充蔗糖铁1次,每次100mg;口服补铁组口服琥珀酸亚铁200mg,3/日,共8周,并同时应用rHuEPO 6000U~10000U,1次/周.治疗前、后检查每位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计算出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TSAT=SI/TIBC×100%),并记录药物的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Hb、Hct水平均明显升高,但静脉补铁组与口服补铁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静脉补铁组SF、TSAT较治疗前及口服补铁组明显升高(P<0.05),而口服补铁组治疗前、后SF、TSAT无明显变化.结论:在使用rHuEPO的同时,静脉补铁更能有效纠正血透患者的肾性贫血.

    作者:孙淑清;洪佳平;余毅;陈今;林曰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创口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大面积感染性创口.方法:早期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局部治疗:清除坏死组织异物,引流不畅者,拆线引流或切开排脓;中期创面外用生肌玉红膏涂布,软组织缺损较大的行转移肌皮瓣添充.结果:参考<中医病症疗效诊断标准>结合我院临床实际制定.本组40例中,32例痊愈占80%;显效4例,占10%;好转2例,占5%;无效中转植肌皮瓣2例,占5%,总有效滤95%.痊愈患者中愈合时间长的8周,短的15天.平均1周~6周.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分治的治疗方法,对于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痛苦、降低肢体伤残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着明显的实际意义.

    作者:孟祥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新生儿肠造瘘瘘口护理的改进方法

    新生儿期因肠穿孔或先天性巨结肠(HD),一般情况差无法行根治术者,需行肠造瘘术.待2-3个月后,患儿一般情况好转,营养状况改善,再行关瘘术.其肠造瘘术后的护理与成人相比有很大不同,护理得当可减少造瘘口黏膜出血及造瘘口皮肤糜烂等并发症.以前瘘口护理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瘘口皮肤.脱脂棉垫覆盖瘘口,因患儿往往大便次数多,水分多,不成形,粪汁易透过纱布污染皮肤.皮肤受潮湿刺激易发红,糜烂,也易透过棉垫污染衣服.增大护理工作量,且因为粪汁大部分被棉垫吸收,不利于病情观察.无法正确记录大便性状及量.

    作者:张苇;黄砚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病,多发病.跟骨骨折分为关节外骨折和关节内骨折,而关节外骨折又分为前结节骨折、跟骨结节骨折、内侧结节骨折、载距突骨折、跟骨体骨折.本组病例均为跟骨体骨折.随着工业、建筑业突飞猛进发展,高处坠落伤逐年增加,跟骨骨折病人也逐年增加.我院自2004年9月至2007年4月间共收治跟骨体骨折12例,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4个月-35个月.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可春;胡牮;王迎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硫酸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近期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78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静脉使用硫酸镁,对照组不用此药,监测两组患者治疗的第1、3、7日的GCS和血浆ET,血清NO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在治疗的第3日和第7日,GCS:实验组为8.50±2.62 和 9.87±2.92,对照组为7.71±2.75和8.19±2.86,实验组患者的GCS高于对照组;血浆ET:实验组为92.45±14.38ng/L和94.47±18.27ng/L,对照组为108.12±14.38ng/L和113.47±19.57ng/L;血清NO:实验组为92.84±33.43μmol/L和 96.18±21.35μmol/L对照组为110.48±23.59μmol/L and 116.64±26.36μmol/L,实验组血浆ET和血清NO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间GCS、ET和NO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硫酸镁治疗,能减轻继发性脑损伤,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帆;薛少华;刘盾;周晓辉;何祥中;高伟;黄熙;郑主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膀胱全切可控性回肠膀胱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本院对8例膀胱癌患者施行膀胱全切可控性回肠膀胱术,减轻了患者生理、心理、社交和生活的压力,显著提高了术后的生活质量.我们通过术前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无瘤技术,做到主动配合,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质量.

    作者:陈剑霞;朱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双极头人工股骨头置换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附43例报告

    目的:探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手术适应症和方法及评价疗效.方法:应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7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43例,总随访12~36(平均24)个月.结果:采用Harris 评分标准:优39例(90.7%),良3例(7.0%),可1例(2.3%).优良率97.7%.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作者:蔡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重症肺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分析是定量评估内自主神经活动的指标之一已用于分析判断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程度和发展趋势、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呼吸窘迫综合症等疾患,尤其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早期分析HRV可获得重要临床信息,对判断心性猝死有重要人价值.但是,HRV分析在肺心病患者中价值如何,为此,本文对肺心病患者与HRV关系作一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学香;李玉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外伤性截瘫病人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探讨

    外伤性截瘫病人排尿障碍是常见症状之一,临床上常行留置尿管用以解决排尿问题.但由于尿管在膀胱内长期刺激,且膀胱防御功能减退,其感染率很高.本文旨在探讨早期关闭尿管法与传统护理法对外伤性截瘫病人留置导尿管后泌尿系感染的预防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康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丹参对心肌细胞作用机理探讨

    目的:探讨丹参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机理.方法: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引导豚鼠心室乳头肌细胞的电位,并用微机Doctor851程序实时分析,观察丹参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丹参可减轻异丙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效应,它主要是通过缩短动作电位的平台期来实现的.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阻滞细胞膜慢通道,减少细胞内钙负荷,可能为丹参对心肌保护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李滨;王国彧;吴惠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四肢功能障碍的介入时机及选穴特点的研究进展及评述

    目的:研究脑卒中急性期四肢功能障碍针刺治疗介入的时机及选穴特点.方法:回顾近20年针刺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四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对针刺早期介入的时机及临床处方选穴经验进行总结及评述.结果:脑卒中的针刺时机的选择,是影响针刺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针刺越早介入疗效越好.结论:针刺选穴应紧扣本病的发病部位及症状特点,头穴、体穴相伍,注重调衡理论,阴阳相配,补泻相宜.

    作者:张梦佛;董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非手术治疗脾脏损伤30例体会

    目的:总结30例外伤性脾破裂采取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临床经验.方法:对本组30例外伤性脾破裂病例采用严密观察,非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0例病例无死亡病例及暴发型感染病历,3例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转为手术治疗,3例并发黏连性肠梗阻,2例并发腹腔感染,10例1周治愈出院,15例2周治愈出院,5例3周治愈出院.结论:外伤性脾破裂选择病例采取严密观察,非手术治疗可尽量保留脾脏及其功能,避免手术治疗的痛苦及其带来的并发症.

    作者:刘兴文;周德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虎口部疤痕挛缩畸形

    目的:修复手深度烧伤后虎口部疤痕挛缩畸形.方法:应用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对18例患者虎口部挛缩畸形进行修复.结果:术后皮瓣血运良好,手功能恢复接近正常,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虎口部疤痕挛缩畸形,手术操作简单可行,供区创伤小,效果满意.

    作者:马学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骶管冲击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目的:分析骶管冲击疗法对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骶管冲击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79 例.结果:经3月~7月随访,本组病例优149 例,良89例,可35例,差6例,优良率85.3 %,总有效率97.8 %.结论:本疗法对腰椎管狭窄患者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元利;闫志刚;刘壮;王书堂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小儿急性喉炎诊治心得

    急性喉炎是小儿常见的多发病,是以声门下区炎性水肿为主的喉粘膜的急性弥漫性卡他性炎症,常引起急性喉梗阻,是夜间急症的主要病源,现2004年~2007年中35例小儿急性喉炎的诊治将及误诊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胡志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骶管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氯胺酮一直被认为是安全、止痛力强而且使用简便的一种麻醉药,国内已广泛应用于短小手术、烧伤清创、静吸复合麻醉和小儿麻醉中,尤其小儿麻醉.目前,国内小儿麻醉主要采用氯胺酮麻醉,在临床实践应用中,我们发现氯胺酮有许多不良反应,对患儿术中的安全性及术后的恢复有者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在国外小儿骶管麻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我们开始应用小儿骶管麻醉来减少术中氯胺酮用量及其不良反应,对患儿术后恢复及安全性也有明显提高.

    作者:赵鸿雁;陈树斌;李慕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