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蕊;尹玉萍;贺晓琪
护士长提高护理水平,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社会和人文科学知识及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更新业务知识,严格质量管理,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加强物品设备管理,坚持查房制度,提高护理队伍素质.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使一个集体的工作产生良好的效果,充分发挥管理效应,保证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苏畅;谷秋月;张奕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总结我科2004年8月~2007年2月住院病历中,应用L-G立体定向系统在CT导向下,通过钻孔,小骨窗诊断治疗颅内病灶,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毅;王广益;马志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提高1-3年低年资儿科护士静脉穿刺水平的培训的方法.方法:对65名低年资儿科护士进行为期半年的静脉穿刺强化培训,护士长在排班上增加其静脉穿刺机会;在安排院内静脉治疗小组成员担任带教老师的基础上,制订每人每月静脉穿刺例数的任务目标,测算一针见血合格率;个人每月分析一次静脉穿刺体会,不定期组织静脉穿刺经验交流会并组织到门诊输液室观摩、参观和学习,以感受那里护理氛围.结果:100%低年资护士认为培训有必要,培训中途至结束后所有的护士认为静脉穿刺水平有提高,满意度调查表中对护士穿刺水平的投诉明显减少.结论:强化低年资儿科护士静脉穿刺培训,是儿童专科医院护理管理的必然趋势;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水平的提高,既减轻了患儿痛苦,减少了护患纠纷,更激发了她们的工作热情,和谐了护患关系.
作者:刘新文;刘晓文;花芸;万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流行性出血热,起病急,病情进展速度快,死亡率较高,特别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危险性更大,21例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其它脱水、利尿等药物无明显疗效后,转往上级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追踪结果,21例均获得了满意疗效,血液透析是抢救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之有效理想方法.
作者:郭新生;陈海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大面积感染性创口.方法:早期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局部治疗:清除坏死组织异物,引流不畅者,拆线引流或切开排脓;中期创面外用生肌玉红膏涂布,软组织缺损较大的行转移肌皮瓣添充.结果:参考<中医病症疗效诊断标准>结合我院临床实际制定.本组40例中,32例痊愈占80%;显效4例,占10%;好转2例,占5%;无效中转植肌皮瓣2例,占5%,总有效滤95%.痊愈患者中愈合时间长的8周,短的15天.平均1周~6周.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分治的治疗方法,对于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痛苦、降低肢体伤残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着明显的实际意义.
作者:孟祥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股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观察动力髁螺钉(Dynitic Condylar Screw DCS)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2003年7月~2006年12月间采用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35例,平均随访14个月(7个月~18个月).结果:以Kolmert评价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优27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4%,无骨不连病例.结论:动力髁螺钉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
作者:方岱敏;雷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生长缓慢的颅内良性肿瘤,发病率为1/10万人,占颅内肿瘤的7%~10%.随着现代颅底解剖知识的普及和显微外科的发展,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被认为既能切除肿瘤又能完好保存垂体功能,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死亡率低,能够避免开颅手术时对额叶、嗅神经、视神经的损伤.所以,经鼻蝶入路成为目前垂体瘤切除术的首选,也得到越来越多病人的青睐.因此,如何做好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对促进患者良好恢复显得尤为重要.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梅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急救中外固定架固定术的可行性.方法:根据骨盆不稳定型骨折的Tile创伤分类,对从2001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6例进行分类并采用外固定架治疗.结果:本组36例,术后3d死亡1例,失访2例,33例获得3月-24月随访,总优良率为84.8%(28/33).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特别是合并循环不稳定者,必须在伤后早期妥善固定这一概念和做法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部分骨盆骨折大出血得不到控制,以至休克程度加重,引发脂肪栓塞综合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强调在急诊科救治时及早固定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至关重要.同时,外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便于护理早期离床,并发症少等优点,易于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王兴国;李晓东;周荣兴;吕慧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脑卒中急性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及针刺干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近10年脑卒中急性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回顾,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在探讨本病的病机特点的基础上,总结针刺干预治疗的处方规律及治疗方法,并以临床资料为依据探讨针刺介入的时效性.结论:认知功能障碍影响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整个综合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早期认知功能测试评定和治疗是十分必要的.针刺干预治疗其处方原则为头针取穴,醒脑开窍;督脉经穴,健脑调神;四肢远取,宁心补肾益智;辨证配穴,灵活施变.常用头针透刺法或加电针,针刺介入时间宜早期为好.
作者:张小莉;董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报告了179例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接受Salter骨盆截骨术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保持有效的牵引,术前准备,术后石膏护理及功能锻炼.
作者:刘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心血管、神经、肾脏、眼等多系统并发症,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1],糖尿病治疗强调早期、长期、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目标是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消除糖尿病的症状和延缓并发症,维持良好的健康和劳动(学习)能力.目前已公认,心理社会因素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金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简称LC)的可行性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6月~2007年6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76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LC成功率92.1%(70/76),手术时间40分钟-110分钟,平均65分钟,中转开腹率7.8 %(6/7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早期应积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要重视对Calot三角的处理;对胆囊颈胆石嵌顿者,应避免结石残留,急性胆囊炎已逐渐成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
作者:刘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总结10年来颌骨骨折的治疗体会,讨论一些有关的问题.方法:选用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治疗的颌骨骨折165例,男性108例、女性57例.年龄8岁~65岁,平均年龄27.4岁.伤后急诊治疗93例,陈旧性骨折72例.根据就诊时间早晚、致伤原因、骨折部位及分类,治疗方法选择进行总结.结果:治疗有效率98.92%.行紧急气管切开术15例,抗休克12例,手术切开复位骨间固定97例,手法或牵引复位外固定22例,颌间或者单颌固定46例.术后感染骨延迟愈合3例(1.81%).合并其他损伤救治19例.合并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36例.合并颅脑损伤死亡2例(1.21%),治疗后咬合关系欠佳8例(4.85%).结论:(1)排除颅脑及内脏损伤,保证无窒息,休克发生,通过临床表现确诊骨折类型.(2)要使移位的骨折片尽早复位,应用坚强内固定技术保证骨块不再移位,恢复伤前的咬合关系,(3)软组织要充分利用、严密缝合,软组织缺损要使用各种皮瓣皮片来修复.(4)正确地运用正颌外科技术,使陈旧性骨折达到三维立体方向复位,恢复面部的外形和功能.
作者:史益河;赵继军;王伟;吴衍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总结30例外伤性脾破裂采取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临床经验.方法:对本组30例外伤性脾破裂病例采用严密观察,非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0例病例无死亡病例及暴发型感染病历,3例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转为手术治疗,3例并发黏连性肠梗阻,2例并发腹腔感染,10例1周治愈出院,15例2周治愈出院,5例3周治愈出院.结论:外伤性脾破裂选择病例采取严密观察,非手术治疗可尽量保留脾脏及其功能,避免手术治疗的痛苦及其带来的并发症.
作者:刘兴文;周德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45例脑外伤致脑疝患者的完整资料,总结救治颅脑外伤所致急性脑疝的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的佳方法.结果:145例患者抢救成功率51.03%,死亡率48.07%.恢复良好生活31%.结论:开通绿色通道,积极争取早期手术,充分减压,清除血肿,术后加强护理是成功救治急性脑疝患者的关键.
作者:吴光辉;高如生;蔡智基;林晖;黄培根;沈建城;汤明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医院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后,针对儿科护理健康教育应对无效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其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原因包括病人(或其家属)和护士两方面的因素,表现为病人及其家属的个体差异和对护士的信任度偏低,护士因素表现为认知的偏差、缺乏健康教育能力、不能充分利用有效时间.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相应措施,建议只有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加强医护沟通及护患沟通,才能密切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健康知识及自我保健意识,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作者:林萍;李春艳;孔祥颖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预混双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其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38例初诊2型糖病患者,分为诺和锐30治疗组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治疗时间为6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及75克葡萄糖负荷后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B细胞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诺和锐30治疗组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在降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方面,有非常显著差异性.诺和锐30组明显优于口服降糖药物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口服降糖药物组.结论: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人,每日给予二次皮下注射诺和锐30强化治疗能更好的控制血糖,改善和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
作者:杨亚杰;夏青;王向东;张明;张丽媛;宋来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便于临床上跟更好地使用.方法:收集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统计,归纳.结果:我院使用的20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中,有9个品种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症状有8类.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如注意配伍,使用剂量,滴注速度,患者个体差异等问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大大降低.
作者:薛丽萍;贾丽丹;王晓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作为产科工作者应高度的重视,千万不能有一丝松懈,在思想重视的同时,一定要准备新生儿抢救的各种器械、药物.训练有素的护士,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迅速、轻巧的抢救,避免发生损伤,减少新生儿的死亡率,避免或降低新生儿的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赵清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