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移动式婴儿静脉穿刺操作台的研制与应用

管秀红;韩丽梅;刘子泉

关键词:移动式, 婴儿, 头皮静脉穿刺, 操作台, 头皮静脉输液, 患儿, 婴幼儿, 枕头, 四肢, 家属, 护士, 儿科, 病床
摘要: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0-2岁婴幼儿静脉输液的主要部位.以往给患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时,首先将患儿放置于病床上,头部枕在小枕头上,需要家属跪在或趴在床上将患儿的头部、四肢固定住,护士则要弯着腰或是跪在地上给患儿进行静脉输液.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2006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实行产前、产时、产后健康教育,可帮助孕妇在良好的状态下安全度过分娩期,科学地度过产褥期,使更多的母亲们经历健康而愉快的分娩历程,母婴更加安全、健康、快乐,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秀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普通型偏头痛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普通型偏头痛的疗效.方法:普通型偏头痛143例,男性76例,女性67例,年龄(32.2(16)岁,予养血清脑颗粒4g(1袋)冲服,3次/d,连服4周~8周,分别于4周和8周时随访1次.结果:治疗8周时有效率为92.3%,明显优于治疗4周时,且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

    作者:陈志忠;林远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护理质量与护理管理的关系探讨

    护理质量是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的组成部分,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医院的服务质量、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直接影响,是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王卫东;王平;沈桂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颈椎骨折位高位截瘫的护理

    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多为突发的意外事件所致,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创伤性疾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并发症多且较严重,护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1].2004年3月-2006年9月我科共收治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32例,经过精心细致的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林瑞美;杨雁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丹参对体外培养之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丹参对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分别测定了0.1mg/ml、0.5mg/ml、1mg/ml浓度丹参液对体外培养72h后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测定晶状体中SOD、MDA含量.结果:各浓度丹参培养组相对于H2O2培养组晶状体的氧化损伤均有不同程度减轻,1mg/ml丹参剂量组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其尾长、彗星细胞百分率及SOD、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及各处理组与H2O2培养组相比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丹参中的有效成分对体外培养的晶状体氧化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的量效关系.

    作者:崔璟琳;高维奇;刘平;张红;于莉;关立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婴儿颅内出血手术配合

    目的:总结了小婴儿颅内出血手术配合经验.方法:选取确诊为颅内出血的64例患儿,行开颅清除血肿手术.结果:在术中,通过与术者的密切配合,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手术的成功与术中护理的密切配合有关.

    作者:朱晓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晚期白血病患者姑息护理

    姑息护理是随着临终关怀运动而产生发展起来的.1990年WHO提出姑息护理是对患病后无法治愈的一种积极的功能整体的护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为无法治愈的患者提供了一种符合人生的科学护理,主要是控制疼痛和其他症状处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问题,达到姑息护理的目的.我科自2004年1月~2007年1月对60例白血病患者施行的姑息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策略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组织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展呈慢性、进行性、侵袭性过程,如不给予适当治疗,病情会逐渐发展加重.对骨关节面而言,在发展过程中滑膜增殖形成血管翳,有似肿瘤性质,造成对骨关节的侵袭破坏,后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功能丧失而有不同程序的残废.

    作者:常秀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笔者近几年运用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1例,收到了满意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椎动脉内径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林;马国庆;卢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通过对老年骨折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探讨心理护理的必要性.方法:自2002年~2006年对89例老年骨折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心理护理消除了老年骨折患者的消极情绪,使他们处于接受治疗的佳身心状态,从而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对老年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沈红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体会

    腹部闭合性损伤,失血性休克,是临床急诊中常见的严重病理状态,其来势凶猛,病情变化迅速,往往瞬间就导致周围循环急性衰竭而致死亡.所以,在判断处理上要求争分夺秒,争取快速有效的抢救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辅助检查,积极救治.

    作者:薛杰;刘哲;张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时期护理病历书写探讨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及国家各项法律制度不断地完善,患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近年来,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医疗纠纷中,护理病历是其主要的依据,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因此,如何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成为当前护理人员探讨的重要课题.

    作者:郭雅娇;林艳;谢凌青;卢晓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两种小儿术后镇痛方式的比较

    目的:探讨适合小儿术后镇痛的理想方式.方法:选择诊断为尿道下裂,择期行尿道成形术的小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静脉镇痛组(Ⅰ组,n=30)术后静脉采用:每天曲马多4mg/kg~5mg/kg恩丹西酮0.05 mg/kg进行术后镇痛,硬膜外镇痛组(Ⅱ组,n=30) 术后硬膜外采用: 每天芬太尼2ug/kg+布比卡因2mg/kg恩丹西酮0.05mg/kg进行术后镇痛.结果:两组间镇痛评定无显著差异,但Ⅱ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一些,P<0.05,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小儿术后镇痛的方式以静脉自控镇痛(PCIA)更为适宜.

    作者:张莉;张斯璧;施晓华;陈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279人次致死性交通事故交通方式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市致死性交通事故的交通方式分布情况.方法:对深圳市2002~2004年致死性交通事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重点整理和分析死亡人员的交通方式分布情况.结果两年共发生2049起致死性交通事故造成2279人死亡,男性1578人,女性669人,年龄1岁~75岁,平均年龄29.2岁;死亡人员的交通方式的前三位为步行、摩托车、自行车;致死性交通事故的交通方式中步行事故第一,死亡895人;其次为肇事车司机死亡677人,主要是摩托车驾驶员死亡458人,客车司机死亡92人,货车司机死亡89人乘车,再次为乘客,死亡358人,非机动车驾驶员以自行车为主,死亡309人;弱势群体是交通伤害的主要受害者.结论深圳市创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应加以重视和干预,减少创伤的发生.

    作者:江捍平;张清平;陈建良;肖德明;赵成之;许东平;曹普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眼镜王蛇咬伤致昏迷及呼吸停止1例的急救

    我院于2006年10月9日成功抢救1例眼镜王蛇咬伤致昏迷、呼吸停止患者,现将急救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阳;黄建红;陈丽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保鲜袋在男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

    对男性尿失禁的患者,我科自2006年3月份以来采用了保鲜袋,并结合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颜玉梅;杨雁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妇科腹部手术切口疼痛的分析与护理

    疼痛是指损伤刺激的反应,是一种主观的,十分不愉快的感觉.术后疼痛是手术病人存在的共同问题,患者往往因疼痛折磨而变得焦虑、恐惧不安,不能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及早期活动,疼痛影响患者的睡眠与术后恢复,使术后并发症如肺炎,肺不张、肠粘连,尿潴留,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发生率增高.

    作者:张玉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口腔颌面部孤立性纤维瘤(附2例报告)

    孤立性纤维瘤(FST)足来源于软组织的梭形细胞肿瘤,多发生于胸膜,在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可发生,但极为少见,因其形态各异,易误诊、漏诊,近几年本科仅收治2例,现就2例颌面部FST的病因、临床症状、病理特点、免疫组化及相关文献进行探讨.

    作者:周长友;万克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情商在维和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自2003年4月中国维和医疗分队在刚果(金)维和任务区建立中国第一所维和医院以来,赢得了上至联合国,下至当地百姓的赞誉[1].但随着维和保障对象对医疗管理和医疗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医务工作者特别是护理人员面临的工作环境趋向复杂化,其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担任维和任务的护士长更应不断学习,除了管理方面的知识外,还要注重自己的情商,从而有效的处理各种问题,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使我国的护理工作更好地走向世界.

    作者:徐西宁;王静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放置元宫型宫内节育器336例临床分析

    宫内节育器(IUD)在我国避孕措施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可逆节育方法.由于以往采用的惰性IUD具有种种不足,新型的活性IUD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自愿采用活性元宫型220IUD患者336例进行随机调查.

    作者:郑金花;贾桂英;王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