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张吉发;吴志国;张春生

关键词:椎管狭窄, 椎间盘突出,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佳不治疗方案.方法:总结治疗方法分病因、病理.结果:2000年9月~2005年9月我院共治疗腰间盘突出症130例的临床表现.经半年以上随访,疗效均满意.结论:诊断该病必须综合性检查分析,MRI、CT、X线检查相结合,治疗宜早行手术治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语言沟通在断指(趾)再植中的应用

    在手术室所遇到的断指(趾)的患者病情急,需要争分夺秒的争取佳治疗时间,所以不允许护士与患者更多的语言交流.这类手术病人多采用臂丛、颈丛或者硬膜外麻醉方法,神志清淅,患者担心自己的指(趾)功能、美观、健全受到严重的威胁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一系列情绪反应.这些应激心理若得不到及时调整、疏导和控制,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影响治疗效果[1],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掌握非语言交流的技巧,以改善患者的应激心理,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更好的配合好手术治疗.

    作者:于建英;刘展梅;李凤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A-F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胸腰椎骨折并截瘫是由于胸腰椎骨折压迫脊髓所致.A-F内固定的目的是恢复脊柱排列序列,恢复椎间隙正常,使压缩的椎体复位,从而恢复椎体的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已成为一项十分成熟的骨科技术,在我国已广泛开展,并为诸多患者所接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主要是因为它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手术安全等优点.我院从2002年~2005年应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27例.其中,1 2例合并不同程度的瘫痪,16例植骨.除1例全瘫未恢复,1例拔钉外,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取得较好的效果.故AF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为了减少并发症,植骨也是必要的.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猛;丁兆宏;周鹏冲;韩庆强;吕荣先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外伤性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外伤性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来收治的21例动静脉瘘患者的病理类型、影像特点、治疗方法,总结其疗效特点.结果:随访6个月~5年,平均1年11个月.20例未见肢体供血不足与复发表现,但其中6例远侧肢体肿胀,经迈之灵和驱动袜治疗后,4例1年内完全消退,2例1年内部分消退.1例股动静脉瘘行四头结扎后,因肢体坏死而截肢.结论:手术治疗外伤性动静脉瘘可取得临床满意疗效,但四头结扎术仅适用于前臂与小腿以远分支血管有两套动静脉系统、回流静脉较多的部位.

    作者:冯超;尹乐平;顾毅;刘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30例食管导联心电图在宽QRS心动过速中的鉴别

    宽QRS心动过速(W-QRS-WT)在临床工作中是经常遇到的有一部分光靠体表心电图很难以鉴别,同时也容易误诊.所以我们对30例宽QRS食管导联,可以帮助我们确诊.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食管导联对W-QRS-WT,具有明显的鉴别.

    作者:孙忠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800例临床分析

    我院妇科门诊自2002年1月以来,对800例早孕人工流产妇女,术前服用米索前列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宗玉;郭正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锁骨钩接骨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自2001年9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锁骨钩接骨板治疗Rockwood口度以上肩锁关节脱位3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沿洲;张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药源性低血糖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低血糖对机体来说,一方面是应激,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如起初的头晕、心悸、乏力、饥饿感、四肢湿冷等;另一方面是中枢神经系统缺乏能量来源而表现的种种功能障碍,如意识朦胧、定向力障碍、抽搐、昏迷等,也可表现为偏瘫、精神错乱.临床上60%o-80%以上的低血糖为药源性低血糖.患者发作时的症状、体症,对治疗的反应,血糖测定结果,是诊断低血糖症的三个主要方面.

    作者:孙芳;李瑞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气动式手康复装置治疗偏瘫后手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后的手功能障碍的康复历来为偏瘫康复中的难点.本研究对气动式手康复装置治疗偏瘫后手手功能障碍的近期疗效进行观察.

    作者:侯立皓;顾晓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检测血小板观察烧伤预后

    目的:运用血小板检测手段,随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方法:对60例不同烧伤面积的病人,在烧伤的不同时期进行血小板检测.结果:<10%TBSA的烧伤病人,血小板检测无变化,>10%TBSA以上的烧伤病人,血小板检测均发生程度不等的变化,且下降的程度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结论:通过血小板值的动态观察,评估患者预后.

    作者:周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手部屈肌腱断裂修复及术后康复

    目的:通过不同致伤因素下对手屈肌腱损伤进行显微修复及采用Washington方案进行术后康复治疗手屈肌腱损伤后恢复功能佳,提出一种手屈肌腱损伤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我院从2001年~2004年,对手屈肌腱损伤患者采用一期显微缝合修复腱外膜、腱鞘及腱周组织,并术后行Washington方案等措施.结果:治疗手部屈脂肌腱断裂76例108指,经随访,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优良率达92%.结论:对于不同致伤因素,手屈肌腱不同区域损伤、通过显微修复及Washington方案术后康复治疗的病人手功能恢复较佳.

    作者:李恩志;张向东;杨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白花蛇舌草的临床应用

    白花蛇舌草(Hydyotis diffusia Widdl)为茜草科一年生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干燥或新鲜全草.多生于田边、园地和旷野,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1]的作用,故临床上常应用于肝炎、肾炎、尿道炎及蛇毒的治疗.近年来白花蛇舌草又有了新的用途,已应用于各种癌的治疗,也用于爱滋病的治疗.

    作者:杜宇;吴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不同牵引方法治疗268例颈椎病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椎间结构继发性改变弄性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周围组织,使患者出现相应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在临床,颈椎牵引一直被认为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尤其针对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等症状者,牵引为首选疗法.如何提高牵引的疗效,为目前同行所关注的焦点.采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结合适当的牵引量与时间达到好的疗效是一致的目的.现将我科近年来采用2种不同的牵引方法与疗效观察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华;尤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桡神经移位术在肱骨干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桡神经的解剖观测,为桡神经移位术和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的顺利实施及避免桡神经术中和术后取内固定物时再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5具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男性尸体30侧上肢桡神经的走行进行了解剖观察与测量,同时对100侧干燥肱骨的桡神经沟长度及桡神经走行的角度(桡神经沟与肱骨纵轴夹角)进行观测,并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后应用于桡神经移位术的方案设计及实施.结果:①骨标本测量:桡神经沟长度左侧为56.52mm±10.13mm(43 82mm~7568mm),右侧65.74mm±5.80mm(55.42mm~78.82mm).桡神经走行的角度左侧为13.00°±1.08°(10.00°~13.50°);右侧13.86°±0.97°(10.50°~14.50°).②尸体标本观察,桡神经走行中的角度:桡神经在桡神经沟内由内上斜向外下方,穿过外侧肌间隔后行向内下方,形成向内开放的钝角.角度明显29侧占96.67%;不明显1侧,占3.33%.③从桡神经出口到桡神经分叉的距离(弧距)为14.26cm±1.01cm(12.80cm~19.20cm).④临床56例行桡神经移位后骨折内固定,骨折全部愈合,无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桡神经移位术设计合理,减少桡神经再损伤的发生.

    作者:王金国;刘峰;朱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面对每日百名以上的患儿静脉输液心理压力及对策

    我院是处于南京市中心一家专科医院,每天接待本市和外省、市患儿达两千名以上,作为一家专科医院越来越显示出医疗质量及护理技术的重要性.患儿来院就诊后,绝大多数是在门诊接受治疗,门诊护士,尤其输液室护士与患儿及家长接触时间相对较少,沟通机会也很少,易发生护患关系的紧张,造成心理压力,静脉输液技术发挥失常,其主要原因分析及对策如下.

    作者:张洁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皮下出血延迟吸收法医鉴定2例

    在通常情况下,皮下出血按照其正常生理变化规律,完全吸收、消退大约需要2周~3周的时间.笔者在日常检案过程中,遇到两例伤者,伤后两月余,皮下出血依然存在,并无完全吸收,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立家;潘光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微创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现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很多,手术治疗是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手段,但其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对脊柱稳定破坏较大,并存在一定的手术并发症.目前,微创疗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热点.本文将结合近年来有关微创疗法治疗该症的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贾维中;关智宇;王家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DHS治疗老年性转子间骨折27例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性转子间骨折已是常见的骨折之一,非手术治疗需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所以,手术治疗已经成为骨科界的共识[1,2].我院自1996年10月~2004年5月,应用DHS治疗该类骨折病人34例,得到随访27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运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目的:对多波长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ic retinopathy,DR)的疗效进行观察并总结研究.方法:选择经FFA检查确诊为增殖前期及增殖期的DR患者180例350眼,对不同部位的病变选择不同波长的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结果:350眼DR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后,有效323眼,总有效率923%,其中增殖前期190眼,有效187眼,有效率984%;增殖期160眼,有效136眼,有效率85.0%(P<0.01).结论:DR患者早期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可有效防止病变的发展,增加视力.

    作者:尚宁;迟宏宇;付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对病房噪声的认识和管理

    噪声,就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只要令人生厌,对人形成干扰就是噪声.而且它也是四大公害之一,可造成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应激,故病房内噪声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潜在危害性也不容忽视.

    作者:魏春英;杨雁峰;蔡素钦;林瑞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断手(指)再植后的血循环危象的探讨

    断手(指)再植术后的血循环危象,导致再植手术失败时有发生.当发生血管循环危象手术探查发现为血管栓塞时,及时尽早采用多根自体静脉段植,恢复再植手(指)的血供,是提高再植手术成活率的一项重要措施.2000年10月~2005年3月,我们应用长段多根自体静脉移植修复,对13例再植术后因血循环障碍而无血供的再植手(指),施行手术的桥接,结果12例成活,1例失败,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允信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