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基础与临床应用

潘琦;赵承斌;祁全;赵哲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移植, 基础, 全膝关节, 医学细胞生物学, 治疗手段, 临床应用, 大段异体骨, 治疗方法, 整形外科, 微生物学, 手术技巧, 认识局限, 技术原因, 机理研究, 关节移植, 骨折愈合, 成功经验, 保护技术, 保存技术, 免疫学
摘要:1881年,Macewen先报道了他在异体骨移植方面的成功经验[1].本世纪初,Lexer[2]又将全膝关节和半膝关节移植用于临床,并对患者进行了随访,有将近一半的膝关节数年后仍保持了良好的功能.20世纪80年代以后,冰冻的大段异体骨移植被公认为治疗各种原因所致骨缺损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当时由于认识局限和技术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导致异体骨移植发生争议而一度陷于停顿.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医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的发展以及对骨折愈合的机理研究的逐步深入,异体骨移植又成为骨科界备受重视的课题.如今骨组织的低温保存技术、冷冻前保护技术以及手术技巧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同种异体骨移植已成为临床矫形和整形外科常用的治疗手段.下面就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做简要综述.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存活素基因表达与膀胱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存活素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存活素基因表达与癌线胞的凋亡和增值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定量分析检测存活素蛋白在128例膀胱移行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原位DNA片段末端标记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A1),Ki-67单克隆抗体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Ki-67LI).结果:W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在肿瘤组织中可检测到存活素的高表达,而正常膀胱组织中无存活素蛋白的表达.存活素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pearman秩和相关检验提示存活素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增值活性呈正相关(P<0.001),而与肿瘤细胞的AI无明显的相关性(P>0.005).结论:存活素蛋白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估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武玉东;魏金星;文小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基础与临床应用

    1881年,Macewen先报道了他在异体骨移植方面的成功经验[1].本世纪初,Lexer[2]又将全膝关节和半膝关节移植用于临床,并对患者进行了随访,有将近一半的膝关节数年后仍保持了良好的功能.20世纪80年代以后,冰冻的大段异体骨移植被公认为治疗各种原因所致骨缺损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当时由于认识局限和技术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导致异体骨移植发生争议而一度陷于停顿.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医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的发展以及对骨折愈合的机理研究的逐步深入,异体骨移植又成为骨科界备受重视的课题.如今骨组织的低温保存技术、冷冻前保护技术以及手术技巧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同种异体骨移植已成为临床矫形和整形外科常用的治疗手段.下面就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做简要综述.

    作者:潘琦;赵承斌;祁全;赵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黄芩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黄芩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根,别名黄金茶、山茶根、烂心草.黄芩甙是黄芩的主要成分,为黄芩-T-葡萄糖醛酸甙,黄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主要作用是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炎、抗肿瘤、阻止钙离子通道、抑制醛糖还原酶、抗病毒、抗过敏等并对免疫、心脑血管、消化、神经等系统均有保护作用,有消热燥湿,泻火解毒,目赤肿痛,止血,安胎等功效.开展对黄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有利深化对黄芩既往功效的认识,发现其新的药理作用,造福人类社会.以下就黄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弥树勇;崔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谈老年病人护理体会

    老年病人病情比较复杂,容易发生并发症,在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引起充分重视.我院静点室自1999年至2003年共收治各种疾病的老年病人586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钱笑菲;杨昌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颅骨重建对神经功能的影响(附33例报告)

    目的:探讨颅骨重建对创伤性颅骨缺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的33例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3例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颅骨缺损患者神经功能改善20例,总治疗有效率60.6%.其中缺损靠近上矢状窦者8例、缺损区彭隆影象学检查提示缺损区脑组织嵌顿者7例及缺损区位于重要功能区者5例颅骨重建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改善.23例缺损面积大于10 cm2患者功能改善17例,治疗有效率为73.9%;10例小于10cm2患者功能改善2例,治疗有效率为20%.左侧半球1 5例,功能改善11例,治疗有效率为73.3%;右侧半球18例,功能改善7例,治疗有效率为38.8%.结论:颅骨重建是改善创伤性颅骨缺损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以缺损靠近矢状窦和功能区、缺损区脑组织嵌顿、缺损面积大于10cm2以及缺损位于左侧优势半球者神经功能改善明显.

    作者:陶存山;侯立军;卢亦成;汪亮;王冰心;李文;张康;蒋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纳络酮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近况

    纳络酮(Naloxone,NLX)是阿片受体纯拮抗剂而无激动活性,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是吗啡的16倍,是内源性阿片肽的2~3倍,能竞争性拮抗应激状态下大量内源性阿片肽所致的广泛病理生理效应,可逆转呼吸、循环抑制和意识障碍.过去NLX仅用于吗啡类药物中毒解救,基础方面用于对阿片受体、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和镇痛药作用机理等的研究.近年来,随着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深入,该药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本文就NLX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近况作简要综述.

    作者:杨庆武;陈大庆;王如密;王守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巨大甲状腺肿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为了更好地配合巨大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95巨大甲状腺肿病人,认为主要的护理经验为:充分了解病人的病情特点,做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使病人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正确为术后病人进行一般护理及饮食.疼痛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尽可能地满足病人合理需要,及预见性的护理干预等是巨大甲状腺肿病人护理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竹筠;王立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严重创伤后急性Se、GPx和MDA变化与MOF发生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后全血硒(Se)含量及其相关酶谷甘胱肽过氧化物酶(GPx)和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MDA)的变化规律及与MOF发生的相关情况.方法:建立严重创伤家兔模型(ISS=22分),检测伤后12小时、36小时、60小时、6天、9天,14天、21天全血Se含量、GPx活性、血清UDA含量.结果:伤后5天血Se含量1.48ug/ml~0.54ug/ml,较正常组2.65ug/ml~0.64ug/ml明显下降(P<0.001),伤后7天~14天为1.98±0.23ug/ml仍明显低于正常(P<0.01),3周达2.21ug/ml~0.361ug/ml呈恢复趋势(P>0.05).伤后12小时~7天血GPx活性2.52U/ul.min~0.59U/ul.min较正常3.58U/ul.min~0.89U/ul.min下降非常显著(P<0.001);7天后趋于正常3.26~0.44(P>0.05).伤后3天血清MDA始升高,6天达高峰4.59nmol/ml~0.38nmol/ml,较正常的2.05~0.28升高非常显著(P<0.001),9天后维持于2.52nmol/ml~0.68nmol/ml.严重创伤组家兔有7只死亡(死亡率35%),病理学检查符合MOF表现.结论:严重创伤可引发血Se及其相关酶活性急性显著降低,相应的氧化应激产物量增高,提示这种急性微量元素缺乏可能与继发多器官衰竭(MOF)和高死亡率有关.

    作者:王典;于晓军;张源;祁秀敏;王海鹏;杨天潼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监测血液流变学与增龄关系的初步研究及临床意义

    目的:回顾探讨老年人的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与增龄的关系.方法:测定60岁以上老年人与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各150例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比较两者异常的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老年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结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的血液黏度有一定的差异,且显示随年龄的增长血液黏度相对增高.提示对老年人进行血液流变学监测,有利于老年人相关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防治.

    作者:张丹凤;夏向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螺旋CT血管造影与DSA对胰腺癌血管侵犯估计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CTA与DSA对胰腺癌血管侵犯估计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胰腺癌的CTA和DSA表现进行分析.结果:56例中22例患者无血管受累,CTA与DSA检查结果及手术结果均一致.血管受累的34例中,25例CTA与DSA结果一致,9例不一致.结论:与DSA相比,CTA有非侵袭性和高敏感性的优点,在胰腺癌术前评估中有着更大的价值.

    作者:周建收;郑力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的:临床上癌症病人常出现焦虑、绝望等不同心理状态,护士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达到佳心理状态.方法:①针对癌症患者不同的反映采取不同的对策;②要掌握有效的护理技巧;③将心理护理的良好效应渗透到护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结果:病人通过恰当的心理护理,能正确的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减少了一切不良刺激,使病人心理向着健康方向发展.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只要护士能正确技巧的对癌症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使他们从困惑中走出,精神得到升华,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孙闯;孙天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灌流冲洗系统疗法治疗骨髓炎

    骨髓炎是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属骨科常见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活,按病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自Mcelvenny(1),Compere(2)等报道用局部滴入抗生素溶液加吸引治疗慢性骨髓炎以来,使慢性骨髓炎的治愈率有了明显提高.灌流冲洗也成为治疗骨髓炎的公认的临床有效方法.但临床中有些医生简单理解灌流冲洗,而忽视了术前对病灶正确判断及术中有效清除,使治疗失败,病灶反复发作.灌流冲洗治疗骨髓炎是术前,术中乃至术后一系列治疗方法的概括总结.本人在治疗骨髓炎过程中采取术前,术中及术后系统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术后并发症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 in situ keratomilusis,LASIK)在我国开展已有10余年的时间,普及面广,在治疗近视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手术技巧复杂,手术效果更依赖于术者的操作技术,如果操作不当,将发生一些影响预后的并发症,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吴宇哲;曲立军;韩晓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对交感性眼炎患病率的研究

    1前言:关于交感性眼炎的发病情况,曾有作者这样总结与阐述:我国交感性眼炎主要以临床诊断为依据,发病率一般指住院病例数和眼穿通伤的比例而言.

    作者:张明磊;李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对应用亚低温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

    亚低温治疗是我科近年来开展的一项医疗新技术,它通过针对局部的亚低温可对受累的脑组织达到保护及促进恢复的作用,广泛应用于脑出血、脑梗塞溶栓及重症脑炎的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应用,证明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可降低以上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但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科2004年1月至10月共对32例病人实行了亚低温治疗,其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赵晔;杨红艳;李珊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弱视定义之修正历程

    一个病的定义,反映这个病的基本概念,体现一个时代,一个发展阶段中对该病本质属性的认识与总结,是确定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的基础.

    作者:曲建华;张明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旋转成形术治疗股骨慢性骨髓炎

    目的:探讨应用旋转成形术治疗超长病程慢性骨髓炎.方法:对一名患右股骨中下1/3慢性骨髓炎长达40年,大腿屈肌挛缩,膝关节强直于屈曲90度位,其间经手术及保守治疗无效,窦道经久不愈,病灶周围活检无恶变的患者,利用功能良好的小腿代替大腿,用向后旋转180度的踝关节代替膝关节,术后装配小腿假肢.结果:患者术后效果满意,装配小腿假肢后恢复行走功能.结论:旋转成形术治疗股骨慢性骨髓炎可避免患者高位截肢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安装假肢后可极大的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

    作者:董凤权;王海军;李连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四边孔综合征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四边孔综合征是腋神经和旋肱后动脉在四边孔处受压而引起的一组极少见的临床症侯群.我科从1994年~2003年,共收治5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陈又年;刘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在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髋部常见损伤之一,在老年人因为骨质疏松及身体协调性降低等因素尤为常见.我院1999年1月~2003年2月以来采用特制粗隆型组合型半髋关节治疗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新仁;张俭;吕龙飞;魏辉;孙铁;胡晓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胆石病患者术前术后护理

    目的:加强胆石病患者术前术后护理,重建患者生理平衡,减轻疼痛和不适,预防患者出现术后胆汁淤积、出血、胆漏、感染等并发症,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促进病人痊愈,使患者顺利康复.方法:加强胆石病病人术前病情观察、缓解疼痛、改善和维持营养状态、心理护理等,以及术后T形管引流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等护理措施.结果:有效防止胆石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痛苦,促使疾病康复,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孙天竹;孙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