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急性肢体的动脉栓塞(附48例报告)

冯超;尹乐频;顾毅;刘彤

关键词:动脉栓塞, 取栓术, Fogarty导管
摘要:目的:观察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分析采用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48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中无围手期死亡,术后44例肢体恢复好,4例就诊时,肢体坏疽,术后行了截肢术,但坏疽平面明显下移.1例围手术期再次栓塞,同法治疗成功.结论:及早诊断、取栓是成功的关健,采用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并结合术中、术后抗凝、溶栓治疗,是目前较好的方法.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

    目的:探讨脑室铸型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行单侧或双侧脑室引流,根据病情选择性行血肿腔置管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并辅以灌注尿激酶的方法对46例脑室铸型出血病人进行治疗.结果:存活28例,死亡18例.存活病例术后6个月生活能力采用ADL分级法评价:Ⅰ级4例,Ⅱ级14例,Ⅲ级8例,Ⅳ级2例.结论:侧脑室、血肿腔及腰大池穿剌置管持续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洗是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赖素勇;郑佳坤;林小聪;蔡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用自体或异体筛骨垂直板修补鼻中隔穿孔36例报告

    鼻中隔穿孔多因手术、外伤、炎症所致,由于鼻腔狭小暴露操作不易,故穿孔修补有一定难度.我科于1993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自体或异体筛骨垂直板为材料,鼻甲粘膜复盖修补直径为0.5cm~2.3cm鼻中隔穿孔3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彭亚利;钟翠萍;安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下颈椎不稳症9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下颈椎不稳症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对颈椎牵引等综合疗法治疗的97例下颈椎不稳症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为肩臂部疼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部麻木、斜方肌、提肩胛肌压痛等.影像学检查表现为颈椎椎间隙狭窄、骨赘形成、生理弯曲消失、椎体间位移大于等于3.5mm或椎体间位移1mm~3mm呈阶梯样改变.随访71例,优良率为90%.结论:下颈椎不稳症临床上十分常见,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且无特征性.除按White标准诊断下颈椎不稳定外,补充诊断标准为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椎体间位移之和1mm~3mm,并呈阶梯样改变者.诊断下颈椎不稳症的标准:①除外内科、耳鼻喉科疾病;②有临床症状,符合White诊断标准;③补充诊断标准是有临床症状,影像学符合下颈椎不稳定的补充诊断标准.治疗上除休息、枕领带牵引、配合药物治疗外,应用便携式颈椎牵引器牵引等门诊治疗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连源;王洪海;林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我院自2003年2月开始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7例,取得满意疗效,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解剖复位,免除外固定,早期恢复肩关节活动,疗效确切、可靠,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立东;蒋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项以健康为中心的全民性教育,其目的是传播健康知识,教育人们对待正确的健康意识,从而影响个人、家庭、社会的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生活习惯,使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降低和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掌握自我保健知识,提高个人的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89例回顾分析

    目的:对189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3年、6年、10年优良率分别为88.4%、78.6%、60.3%.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仍是治疗股骨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适应症的选择,合并症的处理和并发症的预防对股骨颈骨折的远期疗效有重要影响.

    作者:刘兴东;周广鑑;吕书军;李立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Ⅱ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的功能变化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CSⅡ)和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MDI)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变.方法:38例空腹血糖≥7.0 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和MDI组,CSII组共24人,MDI组共14人,进行一个月强化治疗,以末梢空腹血糖<6.1mmol/l和餐后2血糖<7.8mmol/l为血糖控制目标.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C肽曲线下面积、Homa胰岛功能(Homa β)和抵抗指数(HOMARI).结果:在治疗前后,两组间的胰岛素和C肽曲线下面积、HOMA胰岛功能(Homaβ)和抵抗指数(Homa resistan¨nsulin,HomaRI),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除HOMARI外,组内其他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

    作者:冯佳庆;王茜;刘超;沈备;段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应用吸痰方法的研究进展

    清理呼吸道无效是指个体处于不能清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和阻塞物以维持呼吸道通畅的状态[1].若不及时抽吸气道分泌物,将引起气道内分泌物干涸阻塞,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以致结痂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功能的严重损害,引起缺氧、高碳酸血症和肺部严重感染等后果,常常危及患者生命[2].吸痰是解除痰液阻塞,改善通气功能的一项简单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林晓姝;范艳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食管穿孔16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2004年收治的16例食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术前经X线、胸腔穿刺、上消化道造影、胃镜及CT确诊.行食管Ⅰ期修补、颈部引流2例,行食管Ⅰ期修补、胸腔引流3例,胸腔引流、空肠造瘘4例,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吻合4例,放置食管支架2例,未手术1例.死亡6例(37.5%),发生并发症7例(43.8%).结论:早期诊断、闭合瘘口、防止感染,是降低并发症,减少死亡率的根本措施.

    作者:李留峥;于杰;洪志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右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体外转流经验

    目的:总结右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特点及转流经验.方法:对1998年7月-2004年6月286例右侧切口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转流时间17分~168分(36分),阻断腔静脉时间5分~114分(22分),术中心脏停搏3例,其中手术死亡1例.鱼精蛋白过敏死亡1例.282例恢复顺利,痊愈出院.结论:右进胸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且功口小,创伤轻伤口愈合好、美观、胸廓稳定等优点.有一定的外科技术难度,灌注师应根据不同病种和术者技术水平,平估体外循环时间,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处理对策,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后并发症,为手术的成功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尹清;吕国祯;徐燕;徐克劲;董逸飞;李庆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AF钉、Dick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AF钉系统与Dick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5年5月-2005年5月期间122例胸腰椎骨折病人,应用Dick钉42例、AF钉80例,从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椎高恢复率、椎管容积恢复率、断钉率、神经功能恢复六个方面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平均随访14个月,术后椎高恢复率、椎管容积恢复率、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断钉率,AF钉组明显优于Dick钉组(P<0.05).两组病人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F钉系统较Dick钉具有更强大的轴向撑开力及椎体前方张开力,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率更高,操作更简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傅廷友;修先伦;兰朝晖;王培增;刘军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急性肢体的动脉栓塞(附48例报告)

    目的:观察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分析采用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48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中无围手期死亡,术后44例肢体恢复好,4例就诊时,肢体坏疽,术后行了截肢术,但坏疽平面明显下移.1例围手术期再次栓塞,同法治疗成功.结论:及早诊断、取栓是成功的关健,采用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并结合术中、术后抗凝、溶栓治疗,是目前较好的方法.

    作者:冯超;尹乐频;顾毅;刘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介入治疗在儿童Leeg-Perthese病的应用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应用于儿童Legg-Prthes病的治疗效果.方法:股动脉插管,经旋股内外动脉,将溶栓,扩血管及改善微循环药物直接注入股骨头供血动脉.结果:血管造影及DSA显示治疗后血管计数较治疗前增多.临床及X片进行随访,髋部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减轻.X片可见股骨头明显修复.结论:初步总结表明,本法对股骨头的血供起到了改善作用.对治疗儿童早期Legg-Perthes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夏榕圻;楼跃;张新荣;唐文伟;唐凯;潘新华;张志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外伤致四肢血管损伤早期治疗的临床分析

    四肢血管损伤在临床比较常见,多因车祸等造成骨折损伤,挤压及某些锐器的直接损伤等原因而造成血管的损伤.严重的大血管损伤,往往可因失血过多而导致死亡.能否及时、正确有效的处理,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而且涉及到受损肢体存活和功能恢复的致残问题,因此在临床上必须争分夺秒的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抢救,才能大限度的降低患者死亡和致残率.我院自1996年~2004年共收治31例四肢血管损伤的病人,修复受损血管39条,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靳树林;陈惠珍;陈瑞和;樊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总结采用颈椎前路自锁钢板和后路侧块钢板联合手术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11例严重下颈椎损伤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随访5~24个月,全部植骨均获得牢固融合,颈椎间隙高度及生理曲度恢复满意,脊髓功能按Frakel分级平均有一级以上的改善.结论:对于严重下颈椎损伤实施前后路一期手术是达到充分减压,即刻稳定、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及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胜华;范忠明;朱东起;袁中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颅脑火器伤13例延迟死亡原因分析

    颅脑火器伤死亡率较高,有关死亡原因报道较多,但目前未见有关颅脑火器伤延迟死亡资料报道.近,我们对颅脑火器伤延迟死者尸解资料结合颅脑火器伤延迟死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探讨颅脑火器伤延迟死亡之因素,为今后对火器伤救治提供科学依据,将报道如下.

    作者:李全岳;李春森;刘伟信;农江;万友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用直接发现法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新鲜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疗效分析.结果:除1例拔管后随访泪道不通畅外,余31例均痊愈(无溢泪,冲洗泪道通畅).结论:显微镜下直接发现法寻找泪小管断端进行吻合,成功率极高,术后恢复泪道排泪功能效果肯定.

    作者:石桂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锁骨钩钛板内固定治疗Neer Ⅲ型锁骨外侧骨折

    目的:评价锁骨钩钛板治疗Neer Ⅲ型锁骨外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总共9例新鲜的Neer Ⅲ型锁骨肩峰端骨折的患者,采用锁骨钩钛板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参照P0igenfruit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优7例,良2例,优良率达到100%.结论:锁骨钩钛板是治疗锁骨肩峰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理想内固定材料,利用该材料进行内固定治疗锁骨外侧骨折是可行的.

    作者:林国兵;郭文荣;洪志群;罗耀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状体术后后发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状体术后后发障的方法、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应用Nd:YAG激光仪,对102例(104眼)后发障患者行后囊膜切开术.结果:术后随访3月~24月,手术成功率99.04%,视力提高率97.12%,人工晶状体损伤率12.50%,虹膜炎发生率4.81%.结论:Nd:YAG激光治疗后发障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江毅;丁亚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中颈部淋巴结结核常能见到,但在诊断中易与颈部其它疾病相混淆,为防止误诊,滥治,故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使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分析总结我科自2000年~2004年门诊和住院颈部淋巴结核53例及我们的诊治体会.

    作者:王非;杨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