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亚利;钟翠萍;安飞
目的:探讨下颈椎不稳症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对颈椎牵引等综合疗法治疗的97例下颈椎不稳症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为肩臂部疼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部麻木、斜方肌、提肩胛肌压痛等.影像学检查表现为颈椎椎间隙狭窄、骨赘形成、生理弯曲消失、椎体间位移大于等于3.5mm或椎体间位移1mm~3mm呈阶梯样改变.随访71例,优良率为90%.结论:下颈椎不稳症临床上十分常见,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且无特征性.除按White标准诊断下颈椎不稳定外,补充诊断标准为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椎体间位移之和1mm~3mm,并呈阶梯样改变者.诊断下颈椎不稳症的标准:①除外内科、耳鼻喉科疾病;②有临床症状,符合White诊断标准;③补充诊断标准是有临床症状,影像学符合下颈椎不稳定的补充诊断标准.治疗上除休息、枕领带牵引、配合药物治疗外,应用便携式颈椎牵引器牵引等门诊治疗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连源;王洪海;林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健康教育是一项以健康为中心的全民性教育,其目的是传播健康知识,教育人们对待正确的健康意识,从而影响个人、家庭、社会的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生活习惯,使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降低和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掌握自我保健知识,提高个人的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清理呼吸道无效是指个体处于不能清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和阻塞物以维持呼吸道通畅的状态[1].若不及时抽吸气道分泌物,将引起气道内分泌物干涸阻塞,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以致结痂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功能的严重损害,引起缺氧、高碳酸血症和肺部严重感染等后果,常常危及患者生命[2].吸痰是解除痰液阻塞,改善通气功能的一项简单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林晓姝;范艳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早发现和典型的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factors,NTFs),具有促进神经元分化、保护效应神经元、诱导神经纤维定向生长和再生等多种效应.许多研究表明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iniury,TBI)能触发损伤组织中多种营养因子的表达,其中NGF能被多种损伤因素所诱导表达,本文就NGF与TBI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庄志军;张锡增;高进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鼻中隔穿孔多因手术、外伤、炎症所致,由于鼻腔狭小暴露操作不易,故穿孔修补有一定难度.我科于1993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自体或异体筛骨垂直板为材料,鼻甲粘膜复盖修补直径为0.5cm~2.3cm鼻中隔穿孔3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彭亚利;钟翠萍;安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自2003年2月开始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7例,取得满意疗效,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解剖复位,免除外固定,早期恢复肩关节活动,疗效确切、可靠,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立东;蒋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房水作为屈光间质的一部分,对于保证正常的视觉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分子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显示房水中含有许多细胞因子,他们在完成房水功能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细胞因子的概况及维持前房免疫赦免的因素,重点介绍房水中细胞因子的作用,并展示细胞因子的应用前景.
作者:弥树勇;崔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索适合骨质疏松症患者髋部骨折的内固定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0例Richard钉与抗旋转螺钉相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髋部骨折资料.结果:按黄公怡疗效评定标准:优96.7%、良3.3%、差0.0%.结论:Richard钉与抗旋转螺钉相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髋部骨折能达到固定可靠、支撑牢固且使转子区骨量丢失较少,具有恢复快,功能恢复理想,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叶斌;孙宏伟;陈晓东;许硕贵;马辉;张海林;黄朝辉;张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锁骨钩钛板治疗Neer Ⅲ型锁骨外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总共9例新鲜的Neer Ⅲ型锁骨肩峰端骨折的患者,采用锁骨钩钛板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参照P0igenfruit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优7例,良2例,优良率达到100%.结论:锁骨钩钛板是治疗锁骨肩峰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理想内固定材料,利用该材料进行内固定治疗锁骨外侧骨折是可行的.
作者:林国兵;郭文荣;洪志群;罗耀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分析采用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48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中无围手期死亡,术后44例肢体恢复好,4例就诊时,肢体坏疽,术后行了截肢术,但坏疽平面明显下移.1例围手术期再次栓塞,同法治疗成功.结论:及早诊断、取栓是成功的关健,采用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并结合术中、术后抗凝、溶栓治疗,是目前较好的方法.
作者:冯超;尹乐频;顾毅;刘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右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特点及转流经验.方法:对1998年7月-2004年6月286例右侧切口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转流时间17分~168分(36分),阻断腔静脉时间5分~114分(22分),术中心脏停搏3例,其中手术死亡1例.鱼精蛋白过敏死亡1例.282例恢复顺利,痊愈出院.结论:右进胸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且功口小,创伤轻伤口愈合好、美观、胸廓稳定等优点.有一定的外科技术难度,灌注师应根据不同病种和术者技术水平,平估体外循环时间,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处理对策,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后并发症,为手术的成功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尹清;吕国祯;徐燕;徐克劲;董逸飞;李庆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国际抗震救援队战士在冬季适应性野营拉练时下肢运动生理及运动行为改变的情况.方法:选择28名国际抗震救援队战士,在单兵负荷15kg-20kg、4天行程约100km的冬季野营拉练中,分别于行军前、行军途中(第2天,累计行程约50km)、行军后即刻(第4天,累计行程约100km)及行军结束后(自然恢复)3天,采用多频生物电阻抗人体成分分析仪和闭眼单脚站立计、纵跳计,进行了下肢水分分布、闭眼单脚站立和纵跳的测试.结果:28名受试战士平均体重67.91kg±7.06kg;平均体脂百分比17.45%±2.25%.下肢的水分分布随行军路程的增加而增加,并显著地高于基线水平(p<0.05),行军后自然恢复3天时,受试战士下肢的水分分布仍处于较高水平,且显著高于基线水平(p<0.05).结果表明,受试战士闭眼单脚站立能力随行军路程的增加呈略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行军后自然恢复3天可恢复至基线水平;受试战士纵跳能力在行军途中(第2天,累计行程约50km)有显著下降(p<0.05),此后可逐渐恢复至基线水平.结论:国际抗震救援队战士身体素质及训练素质相对较高,本次冬季适应性野营拉练训练量掌握适度,因此,受试战士在训练中虽出现下肢水分分布增加的现象,但完成闭眼单脚站立和纵跳等下肢运动行为的能力依然较好.有关液体改变情况和下肢水分分布增加的结果提示在今后同类训练科目中应注意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采取早期干预的措施,有效地防止下肢肿胀现象.
作者:王军;徐军;于增志;李大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中颈部淋巴结结核常能见到,但在诊断中易与颈部其它疾病相混淆,为防止误诊,滥治,故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使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分析总结我科自2000年~2004年门诊和住院颈部淋巴结核53例及我们的诊治体会.
作者:王非;杨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AF钉系统与Dick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5年5月-2005年5月期间122例胸腰椎骨折病人,应用Dick钉42例、AF钉80例,从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椎高恢复率、椎管容积恢复率、断钉率、神经功能恢复六个方面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平均随访14个月,术后椎高恢复率、椎管容积恢复率、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断钉率,AF钉组明显优于Dick钉组(P<0.05).两组病人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F钉系统较Dick钉具有更强大的轴向撑开力及椎体前方张开力,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率更高,操作更简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傅廷友;修先伦;兰朝晖;王培增;刘军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四肢血管损伤在临床比较常见,多因车祸等造成骨折损伤,挤压及某些锐器的直接损伤等原因而造成血管的损伤.严重的大血管损伤,往往可因失血过多而导致死亡.能否及时、正确有效的处理,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而且涉及到受损肢体存活和功能恢复的致残问题,因此在临床上必须争分夺秒的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抢救,才能大限度的降低患者死亡和致残率.我院自1996年~2004年共收治31例四肢血管损伤的病人,修复受损血管39条,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靳树林;陈惠珍;陈瑞和;樊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状体术后后发障的方法、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应用Nd:YAG激光仪,对102例(104眼)后发障患者行后囊膜切开术.结果:术后随访3月~24月,手术成功率99.04%,视力提高率97.12%,人工晶状体损伤率12.50%,虹膜炎发生率4.81%.结论:Nd:YAG激光治疗后发障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江毅;丁亚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7例(27眼)Fuchs综合征并发自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比较术前、术后视力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全部患者视力明显改善,大部分患者(25眼,占92.59%)获得较好的术后视力(P>0.5),并且远期效果可靠.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一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效果确切可靠.其预后关键在于术前诊断的准确,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技巧,围手术期的处理和人工晶状体的选择.
作者:初海迪;马瑛娜;张晶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运用青光眼降压阀植入手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建立有效的滤过通道,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选用标准Ahmed青光眼阀(Ahmed Glaucoma Valve AGV),为18例诊断明确的临床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治疗,术后眼压控制在8mmHHg~10mmHg为手术成功标准,辅助以局部用药眼压控制为基本成功.术后随访1个月~18个月;结果:临床18例患者,术后眼压达到治疗目的16例,并发症及手术失败原因主要表现为前房出血、浅前房、引流管阻塞、葡萄膜炎.术后长期并发症为引流管移位及外露;结论:采用AGV植入物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利于引流房水的扩散.开放压稳定,能有效的阻滞因房水引流过畅而出现浅前房.是临床上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值得推广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燕振国;岳红云;吴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对189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3年、6年、10年优良率分别为88.4%、78.6%、60.3%.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仍是治疗股骨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适应症的选择,合并症的处理和并发症的预防对股骨颈骨折的远期疗效有重要影响.
作者:刘兴东;周广鑑;吕书军;李立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创伤性截瘫绝大多数均由脊柱骨折、脱位所致.颈椎骨折宜准备急救器材,如气管切开包、氧气、急救药品.颈椎两侧用沙袋固定,或者行枕颌带皮牵引,或者行颅骨骨牵引,防止颈部转动,加重病情.截瘫后患者发生一系列生理紊乱,容易导致多系统并发症,这些合并症的发生与否与护理质量直接有关,因此对截瘫患者的护理被认为是衡量护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对于此病,护理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各种合并症,为后期的功能恢复和重建创造条件.
作者:郭丽华;刘伟力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