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运收;徐涛;邹方亮
眼睛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而晶状体又是眼屈光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晶状体是一个透明的双凸透镜.正常状态下,外界事物经过它的调节作用结像于视网膜,产生清晰的视力.晶状体一旦混浊,影响视力,即为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的眼病之一.
作者:郝晓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对称性多关节为主要表现的可累及多器官的疾病.但累及肺部在临床上不多见,容易引起误诊,现将我院发现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2例报告如下.
作者:于纪珠;李晔;杨佰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ACEI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小球硬化进程的延缓作用.方法: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慢性肾衰疾病组(D组)、苯那普利早期治疗组(ET组)及晚期治疗组(LT组).检测各组大鼠的BUN、Cr、TP/24h和MAP水平以及肾小球平均截面积和平均体积,并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肾脏的病理学改变.结果:ET组大鼠BUN、Cr、TP/24h以及肾小球平均截面积和平均体积均显著低于D组和LT组;LT组仅前三项指标水平较D组明显下降.病理学检查D组可见肾小球体积增大,呈局灶截段性硬化,系膜增生,间质纤维化;ET组肾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LT组肾脏病理损伤轻微减轻,较D组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早期给予苯那普利治疗能有效延缓慢性肾衰肾小球硬化的进程,而晚期苯那普利治疗虽能一定程度地改善肾功能和蛋白尿,但对慢性肾衰肾小球硬化的进程并无明显延缓作用.
作者:王琼书;杜鹃;贾汝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氟桂利嗪(Flunarizine,FNZ西比灵,氟桂嗪)是选择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阻止过量的钙离子跨膜进入细胞内,能显著改善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并对血管有扩张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眩晕,偏头疼,缺血性脑血管病及癫痫等,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不良反应报道增多,有些虽然很罕见但潜在很大的危险性,现综述报道如下.
作者:刘璐;师清芝;刘世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断指再植后指功能恢复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再植术后48例成活的64指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术后早期(1周~3周)、中期(4周~6周)、后期(7周~12周)采用相应的康复治疗措施.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功能恢复优良率比对照组提高了37.15%(x2检验,P<0.01).结论积极的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的促进再植指运动及感觉功能的恢复,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
作者:厉运收;徐涛;邹方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人血白蛋白是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健康人血或血浆提取,经60℃,10小时灭活肝炎病毒制成,属于一种生物制剂.用于各种低蛋白血症的防治以及失血、创伤、烧伤等引起的休克,在临床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廉爱玲;杨威;郭莹;李子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功能康复护理的佳方法.方法:对两组断指再植患者有否进行系统康复护理进行比较,包括断指再植的健康教育、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康复护理形成一体化.结果:康复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93.3%,对照组优良率66.7%.结论:断指再植与功能康复的护理计划,将断指再植的每个康复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患者得到不间断的康复与护理治疗.
作者:肖艳秋;徐洋;鲁红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本文探讨应用皮肤扩张器治疗虎口挛缩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要点.方法:我科于2001年6月-2003月1月,应用皮肤扩张器预先扩张皮肤,修复虎口挛缩11例.结果:11例病人虎口开大得到满足,经3个月~18个月随访,疗效满意.结论:此手术属新技术,本文为应用皮肤扩张器治疗虎口挛缩手术的护理提供了一定的资料和经验积累.
作者:金瑶;张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建立一个互相信任的良好护患关系,而给患者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教育.方法:收集患者有关情况,以引导、鼓励、启发等方法进行有效的沟通.结论:沟通对护理工作尤其重要,准确地运用沟通技巧是实现护士为患者热忱服务的需要;是转变患者心境,创造佳心理状态的需要,是促进护患之间理解、支持的需要进行治疗,保健宣教,从而达到为人类健康的服务的目的.
作者:尚鑫;赵岩;谷丽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自2000年~2003年共对6例皮肤缺损、深部组织外露患者采用小腿外侧皮瓣修复;皮肤缺损中足背皮肤缺损3例、外踝皮肤缺损1例、头皮恶型肿瘤切除后头皮缺损1例、颞面部皮肤缺损1例;采用带腓动静脉蒂小腿外侧皮瓣转移修复足背及外踝皮肤缺损3例,吻合短蒂血管游离小腿外侧皮瓣修复头皮缺损1例、修复前足皮肤缺损1例,吻合长蒂血管游离小腿外侧皮瓣修复颞面部皮肤缺损1例.
作者:李建伟;尹志江;韩昕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临床护理记录是病案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包括体温单、执行医嘱的记录、一般护理记录单、特殊护理记录单、护理病例、护理计划等.准确及时的做好各项记录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记录中潜在的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应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李丽红;段秀英;关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为提高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的手术病例进行总结.结果:本组全椎板切除,从硬膜外一侧取出髓核者6例,从硬膜外两侧取出髓核者7例,经硬膜腔摘除髓核者12例;从一侧开窗取出髓核者24例,双侧开窗取出者17例.本组随访1年~3年,平均1.5年,手术优良率90.9%.结论: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腰部不稳及马尾损伤,为预防前者的发生,我们认为大多数可通过单侧开窗及双侧开窗解决,对于显露困难者,应采取全椎板切除经硬膜腔的方式,以免过度牵拉马尾造成损伤,髓核应尽力摘净,以防再突出压迫马尾.
作者:万年宇;徐青镭;宫岩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索挫伤性前房积血的佳药物治疗方法.方法:72眼挫伤性前房积血分别应用安络血、止血芳酸结合甘露醇、醋氮酰胺、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治疗,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络血组挫伤性前房积血的平均吸收时间较短.结论:合理应用止血药物和高渗剂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敬;李亚明;迟福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灌肠常见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在我科有很多颈椎、腰椎等病人在手术前均需灌肠,目的是清洁肠道,防止全麻、硬膜外麻醉等麻醉方法使病人肛门括约肌松弛而将粪便排在手术台上,污染术区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我科在全麻、硬膜外麻醉等手术前均给病人灌肠,使用一种硫酸镁灌肠液.此灌肠液外形似开塞露,每支100ml,颈长约10cm~12cm,软塑料包装,本液中含硫酸镁和甘油,为无色透明液体.使用时一次需60ml~100ml,用前拔去塑料盖,轻轻插入肛门约6cm~7cm,捏灌肠器球部,将药液注入即可.
作者:李辉;张丽;谷丽娜;尚鑫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寰椎枢椎为颈1、2椎体,寰椎与枢椎之间连结构成寰枢关节,寰枢关节脱位具有潜在危险性,因高位脊髓是呼吸中枢所在,如受损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造成死亡,故手术危险性极大,术前、术后的护理也尤为关键,我科于2004年2月收治1名枢椎齿状突骨折,寰枢关节脱位,脊髓损伤、不全瘫的患者,并成功实施了寰枢椎减压手术,现病人已康复出院,下面介绍一下对该患者整个护理过程的体会.
作者:谷丽娜;赵岩;尚鑫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外耳道腺样囊性癌误诊的原因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3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都被误诊,误诊的主要原因是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及临床医生对其缺乏全面细致的认识.结论:提高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对外耳道可疑的病变组织应行活组织病理检查,早期确诊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施行扩大根治性手术加放疗可获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姚卓华;罗育新;丘华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骨折的愈合属机体自然适应机制,其修复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在完成复位固定之后,如何能促进骨的生长和修复,使骨折愈合时间缩短,让肢体功能尽快得到恢复,同时减轻患者痛苦,这仍是有待解决的难题.我科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内生电场及骨的压电效应理论,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按优化方式设置多组治疗模式,利用电刺激对骨科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可深入患处深部,在骨折端产生一种有效的治疗愈合电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成骨能力,加速胶元合成钙盐沉积,从而促进骨折愈合.特有的高压静电场还适用于患处缠有绷带、夹板或有石膏固定的患者.
作者:王笑梅;杨威;刘继兰;郭庆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78年,英国爱丁堡大学神经外科专家Miller首先提出了二次脑损伤(secondary brain insult,SBI)的概念,实际上属于继发性脑损伤范畴,但名称上与因脑出血、脑水肿等直接造成的损伤相区别.临床上也确有不少颅脑损伤伴发脏器出血、低血压、高热等SBI因素,使死亡率及致残率明显升高.SBI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相应研究也方兴未艾.本文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杨庆武;王如密;王守森;张锡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肥胖患者褥疮的护理.方法:对8例老年肥胖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基础护理、增加营养、心理护理、长期换药.结果:患者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老年肥胖患者通过正确心理护理增加营养、临床护理褥疮可以预防.
作者:张晓娟;杨旭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促进和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体会.方法:对生活方式不同,文化背景各异的患者全面评估,从而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经过健康教育,本组718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均能保持情绪平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对未来生活与治疗充满信心.结论:健康教育是护患双方互动的过程,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充分考虑学习对象知、信、行的能力,同时也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
作者:王江滨;陈红丽;姚源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