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鹰;左东辉;李琦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用中药和西药治疗2017年5月-2018年1月本省艾滋病定点收治医院收治的59例艾滋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能够有效治疗艾滋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赵化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胃癌患者56例(2016年1月-2018年2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8例)与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的观察组(28例),观察术后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体质量下降少,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尽快出院,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关英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补肾益气汤作为免疫增强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补肾益气汤作为免疫增强剂.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46.7±8.2)%、CD8+(48.2±6.1)%、IL-2(5.4±1.5)ng/mL,IFN-γ(11.2±4.4)pg/mL,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使用补肾益气汤作为免疫增强剂,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付戴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方法及体会.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泌尿科收治的1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给予系统性的优质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8.33%)、治疗配合率(100.0%)、病情知晓率(100.0%)、护理满意度(100.0%)均高于对照组(90.0%、90.0%、85.0%、86.67%),而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系统性的优质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而且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用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肝癌30例,均给予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基于病理诊断金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两者的影像诊断效果.结果 肝脏MRI诊断的检出率、符合率均比用肝脏增强CT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癌诊断期间应用肝脏MRI技术诊断相对比用肝脏增强CT技术,诊断效果更为优异.
作者:王路虎;沈正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经过相应护理后,观察组的小腿麻木消退时间、溃疡面消失时间、皮下血肿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有效加快患者机体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琪玲;肖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居民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年满18周岁的居民进行了调查,共有844人纳入本次研究中.以性别、职业、年龄、健康知识、慢性病史等为自变量,对居民预防保健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 居民预防保健服务需求率前五项,分别是:慢性疾病管理、康复治疗、儿童保健、体检和老年精神卫生,其需求率分别为:88.98%、84.12%、77.84%、77.73%和73.93%;通过Logistic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慢性疾病情况是影响居民需求的主要因素.结论 了解居民预防保健服务的具体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居民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大限度满足居民的需求.
作者:何洁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单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我院小肠疾病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单气囊小肠镜,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综合护理)与常规组(常规护理),各20例,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满意率高,P<0.05.结论 单气囊小肠镜诊断小肠疾病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卢翠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3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4月-2018年4月,按照抽签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实施外固定架治疗,而观察组给予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且对优良率、腕关节的功能活动度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的功能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提高腕关节功能活动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雷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近年来世界各地均致力于病人安全的推动及医疗品质提升,手部卫生已是落实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策略之一,本文针对社区护理人员对于手部卫生执行护理服务进行研究.
作者:王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总结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106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风险的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15.09%),护理满意度(88.68%)高于对照组(77.36%),2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较多,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牟立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口腔CT在口腔内科的应用及局限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8年5月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应用口腔CT的临床患者1,59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1,592例口腔科患者中,包括口腔内科患者78例,构成比为4.90%;在口腔内科诊疗过程中,口腔CT因受到医生认知程度、费用、设备本身清晰度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局限性.结论 口腔CT在口腔内科的应用受到局限,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提高临床医生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从而提高口腔CT的使用率和广泛性.
作者:郑喜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丹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共14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各7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丹参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切口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具有改善血管微循环,抗菌、抗炎及抗肿瘤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溃疡性疾病治疗中.本研究通过给予患者丹参药物,有助于缩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切口,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美托洛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全血高切粘度(3.95±1.02)mPa/s、全血低切粘度(6.36±1.02)mPa/s、血浆粘度(1.23±0.34)mPa/s、细胞聚集指数(1.26±0.56)、纤维蛋白原(3.04±1.02)g/L显著低于对照组[(4.45±1.32)mPa/s、(7.31±1.34)mPa/s、(1.38±0.29)mPa/s、(1.86±0.52)、(4.03±0.98)g/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用缬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翠芝;潘越峻;张文先;韦广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方案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我校2017年2月-2018年1月90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随机将患者分组,对照组予护理常规操作,综合康复护理方案组予综合康复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 综合康复护理方案组可自行下地行走率、上下肢以及手部Brunnstrom分值、ADL分值、住院日、生存状况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恢复期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方案效果好,可改善上下肢以及手部Brunnstrom分值、ADL分值,提高生存状况.
作者:郑菲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6日-2018年2月11日期间收治的92例老年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效果及焦虑、抑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可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临床效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蒋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康复科晨会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7年5月-2018年5月共计30例病危、病重或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康复患者作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通过介SBAR沟通模式展开护理,记录晨会交接班护士对两组患者情况的比较.结果 相比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患者进行SBAR沟通模式护理能够强化护理人员准确传达患者的病情,通过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能够使交接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进而能够提升信息有效率,可以在临床实现广泛的运用.
作者:萨仁其其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外周动脉采血在婴幼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儿外科采血的110例婴幼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参照组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研究组采用外周动脉采血,统计分析两组婴幼儿的采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婴幼儿的采血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婴幼儿;研究组婴幼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婴幼儿;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婴幼儿护理中应用外周动脉采血,有利于提高婴幼儿采血成功的几率,有利于降低婴幼儿采血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因此,外周动脉采血可以在婴幼儿的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焦琳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优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GC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GCS评分都有降低,但是观察组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使用优质手术室护理方式,可以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提高预后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彩莲;骆伟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小白鼠是实验室模式动物,为研究工作的开展给予了可靠的支持,为更好的发挥出小白鼠的研究作用,本次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小白鼠的生物学特性,并就其咬仔原因,制定了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作者:崔灿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