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绪炽;周涛;付加强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情况.方法 选择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70岁)62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观察组,另于同期选择非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70岁)62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照组,所有患者皆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所获得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在干预成功率、植入成功率、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手术成功率与支架植入成功率均较高,治疗疗效好、并发症少,临床可予以积极的推广应用.
作者:徐义喜;史平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检测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诊断与观察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7月收治的8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对其分别进行临床病理检查以及免疫组化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分别作为病理组和免疫组,每组86例,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症状,分析两种检查结果下患者疾病情况.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在良性、恶性患者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在良性、恶性患者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属于恶性肿瘤,威胁患者的生命,利用临床病理能够明确分辨患者的肿瘤性质,利用免疫组化对患者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分辨未见显著差异,无法明确分辨患者肿瘤性质.
作者:付银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将阿托伐他汀药物应用于对照组治疗中,将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观察组治疗中,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IMT、Hey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MT、He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取得显著效果,有助于降低患者IMT、Hey水平,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西地那非治疗小儿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我院2013年1月-2017年8月,共收治30例小儿肺动脉高压,所有患儿均采取西地那非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情况及血常规、血生化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血流动力学中除右心房压力、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与治疗前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右心室舒张末压、心输出量、肺动脉压,心指数、全肺阻力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后,血小板、白细胞、总胆固醇、肌酐和尿素氮比较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INR、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 小儿肺动脉高压通过西地那非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治疗安全、可行性强,值得在小儿肺动脉高压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鹏;王耀菊;刘桂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7年7月间接诊的产妇442例进行研究,遵照随机原则将所有产妇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研究组给予导乐陪伴分娩,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和产程.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产妇的产程都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导乐陪伴分娩有助于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在产妇的分娩过程当中,通过导乐陪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剖宫产率,有利于产妇的健康分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行.
作者:许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所致不良反应及相关临床药学分析.方法 以本院收治下服用阿莫西林产生不良反应的56例患者为样本,通过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患者的阿莫西林给药情况、用药量以及产生不良反应的时间、出现的症状、治疗转归,并予以药学分析.结果 口服途径出现的患者多于静脉滴注出现的患者(P<0.05);不良反应的产生在给药后1 d-7 d内概率较大,此时间段内患者比例高,与其他时段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产生的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所占比重大,相比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5);对不良反应患者对症治疗的总治愈率为98.21%.结论 在阿莫西林的使用中,应合理选择给药途径、控制好服用量,密切关注患者反应,防止不良反应的产生,对常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予以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孟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脊柱核心稳定训练在胸腰椎骨折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3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脊柱核心稳定训练,观察34例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后,3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护理优良率为94.12%.结论 胸腰椎骨折康复护理中,实行脊柱核心稳定训练,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海燕;马丽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采用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9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40例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化疗基础上采用曲妥珠单抗治疗)与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方案),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低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在化疗的同时联合辅助曲妥珠单抗治疗,安全性较好,但是要对患者心脏功能进行动态监测,确保曲妥珠单抗用药的安全.
作者:赵娜;胡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通过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社区护理干预提高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预防术后远期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0例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月开始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护理效果.结果 相较于护理前,护理后患者SS-QOL评分更高(P<0.05).相对于护理前,护理后评分低(P<0.05).结论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宫外孕实施传统开腹术与腹腔镜术治疗的效果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受孕率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诊治的84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45.21±11.55)mL、手术时间(51.43±7.38)min、术后排气时间(12.25±3.74)h、住院时间(4.67±0.71)d,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宫内妊娠率(64.29%)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术相比,宫外孕采用腹腔镜术治疗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术后受孕率.
作者:周少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X线平片与CT影像在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中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60例(骨折部位共78处),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了X平片检查与CT影像的扫描检查.比较两种方式对患者骨折的检出率、检查时间和检查费用.结果 X线平片的平均检查时间少于CT影像,差异显著(P<0.05);而检查费用相比较,CT影像的平均检查费用明显高于X线平片,差异显著(P<0.05);而对于骨折细节的检出率相比较,CT影像检出率(96.15%)明显优于X线平片(52.56%),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的诊断,应先进行X线平片基础性检测,对病情复杂且骨折细节难以确诊、骨折累及椎管的患者,则可根据情况联合CT影像进行进一步诊断,保证诊断的正确性.
作者:李金戈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口腔粘膜炎(oral mucasitis,OM)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术60例患者,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OM的不同程度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OM发生例数25例,观察组患者OM发生率为58.14%,对照组发生例数为37例,发生率为86.05%;观察组患者经预见性护理后的口腔粘膜炎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对患者进行预见性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OM发生率,值得进行运用.
作者:杨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Holter监测皮损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循证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6年11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共3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Holter监测后皮损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 酒精过敏、胶布过敏、未采用酒精擦拭皮肤、监测后过量活动、平贴法固定电极、未使用擦除片擦拭皮肤患者监测后发生皮损的几率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酒精过敏、胶布过敏、监测后活动、擦拭皮肤方式、固定电极片方法、使用磨砂类型是影响Holter监测患者皮损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危险因素给予循证护理干预,预防Holter监测后皮损的发生.
作者:安淑君;霍仙娜;胡云霞;袁义燕;禹继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在ERAS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80例ERAS胃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常规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ERAS胃癌根治术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术后疼痛的持续天数、术后恢复胃肠道时间、术后第一次进食时间、术后体质量降低情况、住院总时间;护理前后患者VAS疼痛程度、QOL生活质量评分;吻合口瘘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ERAS胃癌根治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的持续天数、术后恢复胃肠道时间、术后第一次进食时间、术后体质量降低情况、住院总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VAS疼痛程度、QOL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VAS疼痛程度、QOL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吻合口瘘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干预在ERAS胃癌根治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速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营养情况和缩短住院天数,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作者:李峥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颈丛臂丛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2011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178例实施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予以臂丛阻滞麻醉,实验组予以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率.结果 实验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患者实施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效果更佳,更具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陆兴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对失禁性皮炎(IAD)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94例ICU大便失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行常规护理者设作对照组(47例),行结构化皮肤护理者设作研究组(47例),比较两组IAD患病率、IAD严重程度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IAD患病率6.38%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低(P<0.05);研究组皮疹(0.76±0.21)分等IAD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操作技能(90.37±3.25)分等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大便失禁患者经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干预后可有效减少IAD的发生.
作者:麦结珍;陆饶凤;殷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内科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100例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于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要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预护理在内科老年患者中的有效运用,可以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朱玉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3D打印模型在手外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新疆医科大学教学大纲的要求,调取我科复杂性手外伤病例5例病例信息,影像学系统里获取CT数据,利用CT数据构建出手部模型,打印出等比例手部模型.选取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2017年大学生8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参加骨科课程,试验组使用手外伤骨折3D打印模型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只采用标准化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不带有3D打印模型.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理论考核、临床技能操作考核、综合考核等方式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和以前的平均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学生笔试成绩、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口语表达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模型在手外伤教学可有效提高解学效果.
作者:马创;程新春;艾合买提江?玉苏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开胸肺叶切除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研究组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肺部感染与肺不张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天与1周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各项血气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疗效较高,患者血气指标能够达到有效改善,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黎绪炽;周涛;付加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对气虚型后循环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眩晕患者选择升阳益胃汤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62例气虚型后循环TIA眩晕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1例)选择氟桂利嗪药物进行口服治疗;观察组(31例)选择升阳益胃汤进行口服治疗;终就两组气虚型后循环TIA眩晕患者用药总有效率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气虚型后循环TIA眩晕患者用药总有效率(74.19%)对比,观察组(96.77%)提升程度明显(P<0.05).结论 医疗人员对于气虚型后循环TIA眩晕患者选择升阳益胃汤进行治疗,终用药效果确切,从而促进气虚型后循环TIA眩晕患者的病情康复.
作者:刘时喜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