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D打印技术在手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马创;程新春;艾合买提江?玉苏甫

关键词:手外伤, 3D打印, 模型
摘要:目的 评价3D打印模型在手外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新疆医科大学教学大纲的要求,调取我科复杂性手外伤病例5例病例信息,影像学系统里获取CT数据,利用CT数据构建出手部模型,打印出等比例手部模型.选取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2017年大学生8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参加骨科课程,试验组使用手外伤骨折3D打印模型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只采用标准化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不带有3D打印模型.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理论考核、临床技能操作考核、综合考核等方式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和以前的平均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学生笔试成绩、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口语表达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模型在手外伤教学可有效提高解学效果.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程序化和谐护理对体检中心护理质量、体检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体检中心的体检者应用程序化和谐护理,探究分析该护理措施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100例于我院的体检者进行探讨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程序化和谐护理,比较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体检者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P<0.05);体检花费时间、体检等待时间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明显较长(P<0.05).结论 对体检中心的体检者应用程序化和谐护理的效果显著,不仅缩短了患者的体检花费时间、体检等待时间,而且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护理质量.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闭式复位内固定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预后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闭式复位内固定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1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闭式复位内固定组(固定组)及人工髋关节置换组(置换组),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预后优良率、Harri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置换组预后优良率、Harri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固定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固定组(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后全髋关节置换与闭式复位内固定术相比,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预后优良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BiPAP无创通气对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BiPAP无创通气对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172例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观察组则给予BiPAP无创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耐力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运动耐力及肺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治疗后运动耐力及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无创通气能够改善中重度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以及肺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苏承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学校卫生工作中少儿的营养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学校卫生工作中少儿的营养现状及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校就读学生1,035例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底接受体检,通过体检报告分析学生营养现状,并给予对策,于2016年1月起实施,2016年底再次组织学生体检,收集体检报告、分析学生营养现状,对比2015年度、2016年度学生营养状况差异.结果 2016年度营养状况达标率82.90%(858/1,035)显著高于2015年的70.72%(732/1,035)(P<0.01).结论 在学校卫生工作中了解少儿营养现状,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能够显著改善在校学生身体营养情况.

    作者: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性脑血栓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栓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7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血栓神经病患者.按照入院日期的单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状况以及治疗有效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

    目的 分析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将阿托伐他汀药物应用于对照组治疗中,将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观察组治疗中,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IMT、Hey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MT、He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取得显著效果,有助于降低患者IMT、Hey水平,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研究

    目的 针对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进行观察,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正常体检的60人作为研究对象,每人在空腹的情况下抽取5 mL左右的静脉血,抽取的静脉血进过凝固和离心后,对血液中的K+、Na+、总蛋白质(TP)、肌酸激酶(CK)、清蛋白(ALB)以及乳酸脱氢霉(LDH)等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将抽取的标本血清溶液进行溶血,再次测定以上指标,然后将溶血前与溶血后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溶血前与溶血后的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前后测定的生化指标ALB以及HDL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验结果中的K+、Na+、TP、CK会受到标本溶液的影响.采用血清血红蛋白浓度(Hb)校对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文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腔置换引流在严重外伤性肝破裂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明确严重外伤性肝破裂保守治疗的指征,探究腹腔置换引流在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7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2例严重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均采用单纯置入腹腔内引流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参与本研究的12例患者,肝损伤分级为I级-V级不等,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后B超以及CT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肝损伤创面愈合良好.结论 外伤性肝破裂在循环系统稳定情况下,可采用保守治疗,解除了开腹手术带来的痛苦感.

    作者:龚德彰;李鑫;龙大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对降低患者失禁性皮炎患病率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对失禁性皮炎(IAD)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94例ICU大便失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行常规护理者设作对照组(47例),行结构化皮肤护理者设作研究组(47例),比较两组IAD患病率、IAD严重程度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IAD患病率6.38%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低(P<0.05);研究组皮疹(0.76±0.21)分等IAD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操作技能(90.37±3.25)分等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大便失禁患者经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干预后可有效减少IAD的发生.

    作者:麦结珍;陆饶凤;殷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9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一组为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其二组为研究组,予以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随访期1年内,研究组患者再次心性事件发生19例,占38.8%,明显比常规组患者再次心性事件发生率(67.3%)低(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存活率(85.7%)要明显高于常规组(53.1%)(P<0.05).结论 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提高患者存活率、减少再次心性事件发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忠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开胸肺叶切除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开胸肺叶切除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研究组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肺部感染与肺不张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天与1周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各项血气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疗效较高,患者血气指标能够达到有效改善,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黎绪炽;周涛;付加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研究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在妇幼保健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妇幼保健院选择三级护理查房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后获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护理管理方案期间,对照组(35例):选择常规模式完成;观察组(35例):选择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完成;终于健康教育、护理态度、沟通交流以及环境护理几方面展开满意度评价,对评价结果观察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护理态度、沟通交流以及环境护理评分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提升(P<0.05).结论妇幼保健院选择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展开护理管理工作,在将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提高以及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从而将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显著改善.

    作者:谭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胃肠道反应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胃肠道反应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7月70例不同肿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两组患者介入不同护理模式,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介入中医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予以不同护理方法后,观察组患者SDS与SA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患者.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比较,常规组患者为71.4%,采取中医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为94.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介入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正确治疗观念,缓解负面情绪和焦虑心理,改善了紧张医患关系同时,也促进了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艳珂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疼痛护理干预在ERAS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在ERAS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80例ERAS胃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常规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ERAS胃癌根治术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术后疼痛的持续天数、术后恢复胃肠道时间、术后第一次进食时间、术后体质量降低情况、住院总时间;护理前后患者VAS疼痛程度、QOL生活质量评分;吻合口瘘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ERAS胃癌根治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的持续天数、术后恢复胃肠道时间、术后第一次进食时间、术后体质量降低情况、住院总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VAS疼痛程度、QOL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VAS疼痛程度、QOL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吻合口瘘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干预在ERAS胃癌根治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速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营养情况和缩短住院天数,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作者:李峥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毫火针配合解痉系列方对中风后上肢痉挛康复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中风后上肢痉挛采用解痉系列方并综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共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3例、实验组33例,进行对照试验.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针灸(毫火针)、中药解痉舒筋汤熏洗治疗以及口服中药.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对,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8.78%,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解痉系列方并综合疗法配合常规肢康复训练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与头颅CT图像计分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检测与头颅CT图像计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出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伤后24 h内行头颅CT检查,计算头颅CT图像计分,根据评分结果评估患者的病情,分为轻度(≤5分)、中度(6分-10分)、重度(≥11分)3个级别;抽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6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NSE进行检测,记录结果,将CT图像计分与NSE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根据CT图像计分结果,本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轻度21例,占比35.0%,平均得分(3.3±0.6)分;中度24例,占比40.0%,平均得分(7.9±1.0)分;重度15例,占比25.0%,平均得分(12.4±0.4)分;对比三组的构成比与平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不同CT图像计分组患者血清中NSE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图像计分与血清中NSE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 不同CT图像计分的颅脑损伤患者,其血清中NSE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CT图像计分与血清中NSE的检测结果呈正相关.

    作者:刘永玲;夏庆华;孙波文;徐晔;高杨;袁华;全世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脑动脉瘤破裂患者介入栓塞治疗与护理配合方式分析

    目的 探究脑动脉瘤破裂患者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配合方式,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7月作为本研究时间段,将对应研究时间段内4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介入栓塞治疗,并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配合;观察分析其效果.结果 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46±1.34)d,且满意率高达97.50%.结论 脑动脉瘤破裂患者介入栓塞治疗时,配合以综合护理可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黄俏荣;秦云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对脑梗偏瘫患者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

    目的 分析对脑梗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48例脑梗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FMA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康复护理对脑梗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利于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康复.

    作者:张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传统开腹术与腹腔镜术治疗宫外孕的效果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受孕率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宫外孕实施传统开腹术与腹腔镜术治疗的效果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受孕率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诊治的84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45.21±11.55)mL、手术时间(51.43±7.38)min、术后排气时间(12.25±3.74)h、住院时间(4.67±0.71)d,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宫内妊娠率(64.29%)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术相比,宫外孕采用腹腔镜术治疗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术后受孕率.

    作者:周少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观察糖皮质激素(小剂量)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治疗价值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小剂量)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共9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小剂量糖皮激素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好转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接近观察组(P>0.05).结论 在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时,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小剂量)不会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郝利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