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有限元分析研究进展

王志鹏;宋敏;赵文韬;秦大平;张宏伟;赵希云;李娇;张晓刚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药物, 治疗, 骨微结构, 有限元分析
摘要:骨微结构改善是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目标,可以增加骨强度,降低骨折风险,但目前来看骨微结构和骨强度的评估手段相对不足.利用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能够很好地模拟各种类型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后有限元模型的各种力学状况,分析其生物力学作用机制、验证骨微结构参数变化对骨强度的影响,优化治疗方案,为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骨微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研究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限元分析研究,探讨不同种类药物治疗骨微结构参数变化对骨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目前关于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限元研究有待于对骨微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进行标准化和精确化,同时进一步推广有限元研究思路,需要更多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疗效,更好的指导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运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温经方联合新编五禽戏对绝经后骨量减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气温经方联合新编五禽戏的综合疗法对绝经后骨量减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绝经后骨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日光浴和饮食干预.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益气温经方联合新编五禽戏的综合疗法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周期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12个月后的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isty,BMD)、SF-36生活质量(SF-36 quality of life score,SF-36)评分,并统计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率.结果 腰椎骨密度: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骨密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腰椎骨密度逐渐升高,对照组患者腰椎骨密度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及治疗12个月后,两组腰椎骨密度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骨质疏松发生率: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有5例(10.0%)患者继发为骨质疏松症,对照组有13例(25.0%)患者继发为骨质疏松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SF-36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温经方联合新编五禽戏的综合疗法能够改善绝经后骨量减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作者:陈文亮;毛一凡;张佳锋;刘钟;肖蔚林;王均华;史晓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核心稳定训练对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的影响

    目的 观察核心稳定训练对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份在我们病区住院,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120例(Morse跌倒评估为高危风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遵医嘱指导病人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实施常规预防跌倒的干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训练.实施1年后,考察两组病人的疼痛评估、步态分析结果、下肢肌力测定、跌倒发生率等指标的治疗前后差异和组间差异.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各项考察指标均有改善;其中,对照组治疗前后改善轻微,实验组治疗前后改善显著,明显优于前者;且实验组的再次跌倒发生率及跌倒损伤程度两项指标下降明显.结论 核心稳定训练能有效缓解OP患者腰部疼痛,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肌力,因此该训练是一项预防跌倒的有效措施,有望成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路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林丽勤;吴美婷;纪清治;林瑞琼;卢仁辉;郑国良;林玉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绝经后女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胫骨软骨下骨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评价绝经后女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胫骨软骨下骨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绝经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女性80例,年龄45~92(65.2±10.9)岁.按照Kellgren& Lawrence诊断标准将Ⅰ、Ⅱ、Ⅲ、Ⅳ级KOA分为A、B、C、D等4个组.将胫骨内侧及外侧选为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分别标记为ROI 1,ROI 2.采用GE Lunar 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量两个ROI骨密度,同时测量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结果 共纳入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ROI 1平均骨密度值0.66±0.24 g/cm2,ROI 2平均骨密度值0.46±0.19 g/cm2,腰椎平均骨密度值0.76±0.15 g/cm2,股骨颈平均骨密度值0.75±0.14 g/cm2.ROI 1、ROI 2、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值与KOA分级比较后发现,ROI 1、ROI 2、股骨颈骨密度值在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骨密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软骨下骨骨密度与KOA分级、年龄、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胫骨软骨下骨骨密度与KOA分级、年龄呈负相关,与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呈正相关.结论 随KOA的进展,胫骨软骨下骨皮质终板硬化,但其下方的松质骨骨密度减低.

    作者:艾尼瓦尔·艾赛特;迪里木拉提·巴吾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症状、骨代谢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症状、骨代谢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110例KOA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5例,治疗组给予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Lequesne评分及VAS评分改善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异体(TRACP-5b)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equesne评分、VAS评分、CTX-1、TRACP-5b、TNF-α和TGF-β1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Lequesne评分、VAS评分较、CTX-1、TRACP-5b、TNF-α和TGF-β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金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常见的副作用,对于激素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从信号通路的层面研究来看,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抑制骨形成的Wnt/β-catenin、BMPs等信号通路和促进骨吸收的OPG/RANKL/RANK等信号通路引起骨质疏松.近年来对自噬通路和非编码RNA等通路调节因子的研究发现其对激素性骨质疏松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部分通路间的交联反应也被证实是激素性骨质疏松发生的介导因素,这为激素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但是,我们目前的研究层面很可能只是这个复杂的调控网络中的冰山一角,许多通路和调节因子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具体机制很多未完全阐明,仍需要更多的基础和临床实验去完善这个调控网络.本文拟对激素性骨质疏松的发病信号通路及相关通路调节因子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该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余佩沅;任辉;沈耿杨;张志达;余翔;黄锦菁;招文华;尚奇;梁德;杨志东;江晓兵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于武警浙江总队杭州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LADA患者43例,作为LADA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血钙、血磷、24 h尿钙、24h尿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尿微量蛋白(microalbuminuria,MAU)水平,并检测腰椎2~4BMD及股骨颈BMD进行比较.同时研究L2~4 BMD及股骨颈BMD与代谢指标水平之间的关系,并分析L2~4BMD及股骨颈BMD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受检者血磷、24 h尿磷、AL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LADA组FPG、2 h PBG、HbAlc、24h尿钙及MAU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ADA组血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ADA组L2~4、股骨颈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2~4 BMD与HbAlc、MAU呈负相关(r=-0.351、-0.242,P<0.05),与血钙呈正相关(r=0.396,P<0.05);股骨颈BMD与HbAlc、MAU呈负相关(r=-0.462、-0.118,P<0.05),与血钙呈正相关(r=0.411,P<0.05).结论 LADA患者的骨密度明显低于健康受试者,性别、血钙、MAU为L2~4 BMD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血钙、MAU为股骨颈BMD的影响因素.

    作者:陈长松;邬春虎;吴志林;白舸;尹华东;黄旭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有限元分析研究进展

    骨微结构改善是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目标,可以增加骨强度,降低骨折风险,但目前来看骨微结构和骨强度的评估手段相对不足.利用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能够很好地模拟各种类型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后有限元模型的各种力学状况,分析其生物力学作用机制、验证骨微结构参数变化对骨强度的影响,优化治疗方案,为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骨微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研究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限元分析研究,探讨不同种类药物治疗骨微结构参数变化对骨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目前关于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限元研究有待于对骨微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进行标准化和精确化,同时进一步推广有限元研究思路,需要更多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疗效,更好的指导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运用.

    作者:王志鹏;宋敏;赵文韬;秦大平;张宏伟;赵希云;李娇;张晓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负载BMP-2掺锶磷酸钙复合材料对成骨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索负载BMP-2掺锶磷酸钙复合材料对成骨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获取SD大鼠成骨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磷酸钙组(CPC组)和复合材料组(BSCPC组);培养基中分别添加安慰剂、磷酸钙和负载BMP-2掺锶磷酸钙共培养一段时间,通过CCK-8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及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的功能状态,蛋白电泳观察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B,RANK)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l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共培养1、3、5和7d,和Con组比较,CPC组和BSCPC组的成骨细胞数目明显增加(P<0.05),且以BSCPC组成骨细胞数目多(P<0.05);共培养14 d及21 d,和Con组比较,CPC组和BSCPC组的成骨细胞的矿化能力及ALP活性明显增加(P<0.05),且以BSCPC组细胞钙化能力强及ALP活性高(P<0.05);共培养7d,和Con组比较,CPC组和BSCPC组的成骨细胞的OPG表达明显增加,而RANK及RANKL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以BSCPC组的成骨细胞蛋白OPG、RANK及RANKL蛋白表达量改善为显著(P<0.05).结论 负载BMP-2掺锶磷酸钙复合材料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改善细胞活性和功能.

    作者:陶周善;周皖舒;江云云;吴兴净;王林;杨民;谢加兵;徐祝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葛根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葛根素联合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 14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4)和对照组(n=74).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组给予葛根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为期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髋部及腰椎的骨密度改变,同时测定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steocalcin,BG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P-5b)]、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白细胞-10(IL-10)]水平的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和免疫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髋部及腰椎骨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治疗组骨密度变化更明显,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各组血清BALP、BGP、TRAP-5b、IL-10、IL-6和TNF-α水平均降低,TGF-β1及E2水平均升高,而治疗组改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均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葛根素联合阿仑膦酸钠可以通过降低骨转换率及减少免疫因子表达来改善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髋部及腰部的骨密度,且安全性高.

    作者:罗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成骨前体细胞(3T3-E1)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及其与内质网应激的联系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钙对成骨前体细胞(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影响,分析该过程与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Bip、PERK、Eif2a表达的关系.方法 3T3-E1细胞培养至对数期,加入含不同浓度阿托伐他钙0、10-8、10-7、10-6mol/L培养液继续培养细胞,24 h后利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测定ALP活力,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性基因Bip、PERK、Eif2a表达水平.结果 镜下观察3T3-E1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等形态,生长状态良好.②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钙作用于细胞24 h后,均可促进3T3-E1细胞增殖并增加ALP活性(P<0.05),其中以10-6mol/L阿托伐他钙浓度增殖明显.③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钙组Bip、PERK、Eif2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可促进3T3-E1细胞增殖,促进细胞ALP活性增加,提高内质网应激标志性基因表达,提示阿托伐他汀促进增殖的作用可能与内质网应激通路相关,为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青;罗欢;徐丽丽;王宾;刘焕娜;杨乃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骨代谢标志物在乳腺癌骨质疏松中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究骨代谢标志物在乳腺癌骨质疏松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182例乳腺癌骨质疏松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本研究对象的骨代谢标志物BALP以及uNTx水平进行检测,统计并对比治疗前后乳腺癌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乳腺癌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因素.结果 乳腺癌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标志物BALP以及uNTx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水平(P<0.05),治疗后两者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骨代谢标志物BALP以及uNTx水平与患者骨转移数目呈正相关(P<0.05),与骨痛程度无明显联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骨代谢标记物和骨转移数目是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 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与骨质疏松有着密切联系,可作为乳腺癌骨质疏松的理想诊断指标,且该指标相对于影像学检查反应敏感性更强.

    作者:吴翔;岳春迪;崔小霞;李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福州地区老年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老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大致推断福州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老年骨折住院患者(≥50岁),统计骨折部位构成情况,并分析其随年龄、性别变化趋势.结果 共收集老年骨折1535例,男性467例(30.42%),女性1068例(69.58%),男女比例1∶2.29,75 ~79岁骨折患者多.骨折部位以胸腰椎(36.48%)多,其次为股骨近端骨折(20.65%)(股骨粗隆间骨折11.01%,股骨颈骨折9.19%)和尺桡骨远端(7.23%).女性以胸腰椎骨折(40.17%)多,其次为股骨粗隆间骨折(10.21%)和尺桡骨远端骨折(9.74%);男性同样以胸腰椎骨折(28.05%)多,其次为股骨粗隆间骨折(12.85%)和股骨颈骨折(8.35%).老年骨折患者中骨质疏松患者占比59.54%,女性(47.82%),男性(11.72%),并以跌倒所致骨折居多(68.62%).结论 福州地区老年骨折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骨折主要集中于胸腰椎、股骨近端和尺桡骨远端,且男女骨折的好发部位有所不同.跌倒是老年人骨折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绝经后骨质疏松加大了老年女性骨折的风险,预防应主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并加强看护、陪伴及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作者:章镇南;吴斌;董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医“证”的三大组学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的不规范使用致使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基于三大组学(蛋白组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探究SANFH中医“证”的分子学机制,已取得初步成果,但研究尚不够系统和完善.笔者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将SANFH中医“证”的三大组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中医药治疗SANFH的前景,以期更好地指导科研与临床.

    作者:汪小敏;曹林忠;张晓刚;张虎林;郭成龙;秦大平;苏亮磊;邬明峻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健康素养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的健康素养量表对268名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68名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健康素养得分为144.68±62.81分,占满分的62.91%(满分230分),其中书面素养得分为124.82±58.74分,占该领域满分的75.65%(满分165分);运算能力得分为26.84±10.42分,占该领域满分的41.30%(满分65分).其中有109例(40.71%)的患者得分<150分,属于健康素养缺乏;有86例(32.10%)的患者得分为150 ~180分,属于临界健康素养;另有73例(27.20%)的患者得分>180分,属于健康素养充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有无职业、月收入、住院次数、居住地是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存在较低健康素养现象,对其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是提高患者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

    作者:朱秋静;余运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Bcl2促进UMR-106细胞BMP-2、OPG表达及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其影响

    目的 基于构建Bcl2沉默和过表达腺病毒观察Bcl2对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蛋白的调节作用及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其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UMR-106细胞分为空载腺病毒组(沉默Bcl2空载腺病毒NC-bcl2,过表达Bcl2空载腺病毒WT-bcl2)、Bcl2腺病毒组(沉默Bcl2腺病毒sh-bcl2,过表达Bcl2腺病毒Ad-bcl2),空载腺病毒+空白血清组(NC-bcl2,WT-bcl2)、空载腺病毒+补肾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组(NC-bcl2+ME,WT-bcl2+ ME)、腺病毒+空白血清组(sh-bcl2,Ad-bcl2)、腺病毒+补肾健脾活血方血清组(sh-bcl2+ ME,Ad-bcl2+ ME),用RT-qPCR检测Bcl2、OPG mRNA的变化、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Bcl2、OPG、BMP-2的变化.结果 ①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包装腺病毒转染UMR-106细胞;②在正常培养基中,与NC-bcl2比较,sh-bcl2可以降低Bcl2、OPG、BMP-2蛋白的表达(P均<0.05),与WT-bcl2比较,Ad-bcl2可以提高Bcl2、OPG、BMP-2蛋白的表达(P均<0.05);③与NC-bcl2比较,RT-qPCR显示sh-bcl2可以降低Bcl2 mRNA的表达,但OPG mRNA无统计学意义;④在大鼠血清干预中,与空载腺病毒比较,补肾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均可以增加BMP-2、OPG蛋白表达(P均<0.05);在sh-bcl2干预的细胞中,补肾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提高BMP-2、OPG蛋白的表达(P均<0.05);在Ad-bcl2干预的细胞中,中药干预后,BMP-2、OPG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Bcl2可以影响BMP-2、OPG蛋白的表达,补肾健脾活血方可能通过作用于Bcl2影响成骨细胞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

    作者:王吉利;张志海;黄宏兴;万雷;刘海全;柴爽;汪悦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上海市闵行区中老年群体中不同骨密度人群的尿钙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 探索上海市闵行区中老年人群钙营养状况及其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 对长期居住在上海闵行区的50岁以上的1460例体检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DXA测定腰椎、总髋、股骨颈和Ward 三角区的骨密度,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血钙、尿钙.根据WHO标准诊断骨量正常、减少和疏松,尿钙低于1.7 mmol/L为缺钙,骨质疏松尿钙高于5.3 mmol/L为高尿钙流失,其余为正常尿钙水平.结果 1460人中,骨质疏松人数为337人,占总人数的23.08%,骨量正常人数为420人,占总人数的28.77%.其中男性骨质疏松率为4.12%,女性骨质疏松率为37.88%.尿钙水平偏低人数为365人,占总人数的25.0%,高尿钙水平人数为176人,占总人数的12.1%.其中男性尿钙水平偏低率为30.32%,女性尿钙偏低率为22.78%.尿钙水平值以60岁以下骨量减少组3.67 mmol/L高.三年尿钙水平变化值以女性骨质疏松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缺钙率女性略低于男性群体,但骨质疏松率女性远远高于男性.老年群体中缺钙为普遍现象,缺钙外加高钙流失是导致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主要因素.骨质疏松干预过程中,除补钙外,采取有效防治钙流失的措施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关键.

    作者:鹿彤;南宇乐;李英华;袁萌;崔云卿;施晓军;洪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药复方鹿角胶丸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破骨细胞凋亡

    目的 探索中药复方鹿角胶丸促进破骨细胞凋亡机制的实验研究.方法 RAW264.7细胞培养并传代,RANKL+ M-CSF诱导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MTS检测不同浓度的鹿角胶丸对破骨细胞增殖活性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鹿角胶丸对破骨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鹿角胶丸及加入PI3 K/A 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后对破骨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Caspase-3,Cleaved-Caspase-3、p-AKT、T-AKT的蛋白表达情况,以及检测加入LY294002后对凋亡通路蛋白的影响.结果 MTS显示各个浓度的鹿角胶丸(LJJW高、中、低)均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其中以LJJW(中浓度)作用24h后具有明显的增殖活性抑制作用.加入鹿角胶丸后,破骨细胞透光度下降,凋亡的细胞皱缩,漂浮于培养基中.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鹿角胶丸促进破骨细胞凋亡,预处理LY294002后,鹿角胶丸的促破骨细胞凋亡作用受到抑制.免疫印迹结果显示,鹿角胶丸促进线粒体Bax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同时促进Caspase-3的裂解.鹿角胶丸促进AKT磷酸化,加入LY294002后AKT的磷酸化受到抑制,预处理LY294002后鹿角胶丸的促AKT磷酸化作用被抑制.结论 中药复方鹿角胶丸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破骨细胞凋亡.

    作者:于冬冬;赵丹阳;姚啸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ERK5在小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构建小鼠骨质疏松骨折模型,研究ERK5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108只6周龄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通过手术切除小鼠双侧卵巢及小鼠股骨离断分别构建骨质疏松(OVX)和骨折模型(Fracture),然后给实验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ERK5特异性阻断剂XMD8-92,于1 w、2w、4w后分别处死一定数量的小鼠,取术侧股骨标本,行X线片检查、股骨骨痂Micro-CT、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观察骨折端骨小梁生长情况,骨痂内成骨相关蛋白及ERK5表达情况.结果 给予实验小鼠注射XMD8-92后第2周及第4周,Fracture组小鼠骨痂生长较快,骨小梁数目较多,厚度较大,成骨相关蛋白ALP、Runx2的表达相对较多(P<0.05),而Fracture+ XMD8-92组小鼠骨痂生长则相对缓慢,骨小梁稀少且绯薄,结构相对较乱,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Runx2表达较少(P<0.05);且OVX+ Fracture+ XMD8-92组小鼠与OVX+ Fracture组小鼠相比,骨小梁生成更少且紊乱,骨痂生长明显延迟,ALP、Runx2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 ERK5影响骨折端骨痂形成的速度和质量,在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

    作者:盛晓赟;郭来威;闫亮;万浪;姜金;夏亚一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乌鲁木齐城市和农村绝经后妇女血清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乌鲁木齐城市及周边农村绝经后妇女血清25(OH)D水平及骨质疏松状况.方法 纳入乌鲁木齐城市及周边农村年龄≥55岁,绝经时间≥1年的女性,收集其一般资料、完成调查问卷、测定血清25 (OH)D、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s,ALP)、Ca、P水平及骨密度.结果 1)符合条件者共231人,其中城市有114人,农村有117人.(2)城市妇女血清25(OH)D水平为17(1 1.75,23) ng/mL,高于农村妇女15(8,21) ng/mL(P=0.017),且城市妇女中25(OH)D充足人数所占比例高于农村(10.53%vs 3.42%,P=0.033).(3)在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人群中,城市妇女血清25(OH) D3水平高于农村.(4)血清25(OH) D3水平在城市妇女中与PTH呈负相关(p=-0.247,P=0.008),在农村妇女中与PTH、ALP、白蛋白(albumin,ALB)呈负相关(p=-0.344,P<0.001;p=-0.193,P=0.037;p=-0.202,P=0.029),与腰椎骨密度值呈正相关(p=0.195,P=0.035).结论 乌鲁木齐城市与农村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情况较为普遍.城市和农村绝经后妇女血清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状况存在差异.

    作者:罗采南;石亚妹;米克拉依;库尔班江;马米娜;王雯婧;雷鑫;刘磊;钟岩;张莉;张伊凤;阿依努尔;武丽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秦皮乙素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延缓增龄性骨质疏松的研究

    目的 探讨秦皮乙素对成骨细胞分化的调控及对增龄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7月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秦皮乙素200 mg/kg组与秦皮乙素400 mg/kg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与秦皮乙素.给药3个月后取材,X射线检测小鼠胫骨骨密度,qPCR检测成骨细胞分化标记基因表达,成骨诱导液诱导28 d后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细胞矿化结节形成能力,胫骨组织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结果 10月龄时灌胃给予200 mg/kg秦皮乙素的小鼠胫骨骨密度略高于对照组,而灌胃给予400 mg/kg秦皮乙素的小鼠胫骨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HE染色结果同样显示400 mg/kg组小鼠骨小梁显著多于对照组.成骨诱导分化与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秦皮乙素400 mg/kg组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矿化结节形成能力增强.qPCR结果表明秦皮乙素剂量依赖地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标记基因碱性磷酸酶、骨涎蛋白、Col1与Runx2的表达,同时发现经典Wnt信号关键基因Dkk1与Lef1表达也明显升高.结论 秦皮乙素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能力,进一步延缓增龄性骨质疏松症,其可能与调控经典Wnt信号相关.

    作者:王继荣;暴一众;杨舟鑫;吕晓玲;胡细连;王国付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主办: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