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秀芳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岛状皮瓣预扩张后扩大皮瓣利用率,转移灵活,在颈部瘢痕大大扩展了颈部瘢痕修复的临床应用范围,克服了传统治疗方式的诸多弊端,应用灵活,手术成功率高。颈横动脉颈段皮支位置较恒定,解剖简单,易于操作,其适应证及优缺点可以指导临床应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血流动力学的进一步研究,颈横动脉颈段皮支岛状皮瓣预扩张在颈部瘢痕美学修复中必将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陈伟鹏;许福源;林桂松;谢玉国;范智凌;曾庆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烧伤创面愈合后的美容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烧伤患者69例,对患者实施皮肤美容护理并对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69例烧伤患者共计57例成功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82.6%。结论:在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后实施皮肤美容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处皮肤愈合,对于增强患者的生活信心,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存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健康教育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抽取50例,总结并分析在烧伤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作用。结果:50例烧伤患者中有3例患者因烧伤严重,经抢救无效以后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其治愈率为94.0%。健康教育实施前后,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烧伤患者护理中,予以健康教育,所获治愈率较高,不仅可提高患者有关健康知识水平,降低因医患缺乏沟通而引起的一些纠纷以及矛盾,同时还可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相应的改善,使其更好地融入至社会。
作者:金世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29例老年天疱疮患者在烧伤科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观察,探讨老年类天疱患者在烧伤科采取有效护理对策及方法。方法:护理过程中包括环境准备、基础护理、创面处理,合理的营养支持饮食指导,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出院指导。结果:29例患者均全痊出院,1例出院后13个月复发,再次入院,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7±2.3d,平均住院日为24±1.8d。结论:老年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但创面积极有效的处理,加强必要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缩短平均住院日。
作者:刘冬梅;陈慧敏;李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吸脂机用于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处理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护理。方法:通过总结吸脂机用于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处理85例的护理经验体会,分析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结果:对于患者体内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用吸脂机予以清除并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常见于硬结、血肿、感染、疼痛四大症状,而吸脂机是目前治疗术后并发症较好的方法。
作者:陈勤勤;汪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介绍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的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方法:术前标记手术范围,采用局部肿胀麻醉,完全游离皮瓣后组织剪潜行剪除附着于皮下的大汗腺,脂肪,汗腺导管,将剪除的组织挤出,刮匙深入拉锯式反复搔刮,清除皮瓣内皮下大汗腺、脂肪及毛囊等组织,术创置负压引流管,加压包扎。结果:654例病人,随访3~12个月,其中痊愈患者623例,显效患者31例,无效患者0例。结论:微小切口皮下修剪术结合皮下搔刮术治疗腋臭是治疗腋臭安全可靠的方法易为患者接受。
作者:巩梦童;周同葵;谢松梅;赵莉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口腔正畸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其中试验组采取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一般正畸支抗技术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显效例数为72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为9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显效32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软组织水肿4例,牙龈炎2例,牙齿松动1例,总共发生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36%,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软组织水肿18例,牙龈炎11例,牙齿松动5例,总共发生3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主要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詹美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不同类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34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并根据患者骨折情况采取不同的固定措施和手术方案,术后观察患者的骨折线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的总治愈率为96.3%,其中5例(3.7%)患者治疗后张口受限,2例(1.5%)患者神经受损,1例(0.7%)患者出现咬合对位不良,全部患者未发生眼睑异常情况。结论:针对不同类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采用差异性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损伤,具有较高的治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剑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医学临床中的Q开关Nd:YAG激光(Q-Switching Nd:YAG Laser Device)以及强脉冲光对不同美容需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出适合目前临床医学激光美容的具体技术。方法:选取在某院皮肤科进行入院治疗的皮肤类疾病患者120例,根据120例皮肤疾病患者的不同症状及体征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Q开关Nd:YAG激光的方式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则在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的基础上融合强脉冲光的激光技术进行治疗,在两组患者进行激光治疗的一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和判定。结果:对照组患者进过治疗后显效31(51.7%)、有效17(28.3%)、无效12(20.0%)、总有效48(80.0%);观察组患者进过治疗后显效42(70.0%)、有效16(26.7%)、无效2(3.3%)、总有效58(96.7%)。结论:在目前的临床医学美容治疗过程中,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与强脉冲光治疗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其效果要明显好于单纯的Q开关Nd:YAG激光治,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激光美容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兰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T-scan咬合分析仪是专门用于精确记录和分析咬合力随咬合接触时间变化的工具,由于其能够将咬合接触情况做精确地动态定量分析,故目前该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等临床领域,但是其在正畸领域应用相对较少。本文旨对T-scan咬合分析仪的特点以及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以后正畸医生应用t-scan咬合分析仪分析咬合情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玉洁;张疆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成人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采用正畸后的美容修复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接收的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正畸治疗且患者牙齿基本排列整齐、咬合关系正常后,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容修复治疗,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治疗后,修复体自然美观舒适,中线无偏斜,经随访2年后,未见复发。结论:成人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正畸后采用美容修复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颌面外伤整形清创缝合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颌面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外科清创缝合术进行缝合,试验组患者给予整形清创缝合术缝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颌面外伤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统计学差异比较(P<0.05),有意义。结论:整形清创缝合术应用于颌面外伤的缝合中,可以有效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大程度修复创伤表面、美化伤口,促进患者面部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面部瘢痕的残留,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拔牙间隙中应用常规方丝弓与滑动直丝弓正畸方法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2013年我院收诊的拔牙正畸患者共70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将其分成2组,每组35例,将其中实施常规方丝弓正畸技术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实施滑动直丝弓正畸技术关闭拔牙间隙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结局,总结治疗经验。结果:在上中切牙方面,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0.5±0.2)mm的伸长距离与(4.9±0.4)mm的转矩,这要较对照组的(1.6±0.4)mm和(8.1±0.8)mm更理想,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平均疗程要较对照组更短(P<0.05)。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治疗期间共有2例(5.7%)出现不良症状,这要较对照组的28.6%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为拔牙正畸患者实施滑动直丝弓正畸技术关闭拔牙间隙要相对于常规方丝弓正畸技术更具疗效,且安全性相对更高、疗程更短,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莫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老年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烧伤患者,对其采用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0例烧伤病人均得以治愈,且无感染与并发症发生。其中浅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为7~15d,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为17~24d,Ⅲ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为36d;深Ⅱ度烧伤创面中有2例形成瘢痕,Ⅲ度烧伤创面中有1例形成瘢痕。结论:采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老年烧伤,能使其烧伤创面处于一种生理性的湿润环境之中,加速烧伤创面的再生,降低其瘢痕形成率以及肢体残疾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赖盛飞;聂静;曾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以及体会。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胆囊切除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针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体会。结果:经本院康复护理之后随访10月,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其住院时间为10~21d,平均时间为(15.8±2.5)d,拔管时间为2~7d,平均时间为(4.2±0.5)d。腹腔镜切除胆囊之后有42例患者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经本院的干预护理,42例患者不良症状获得好转,另外还有3例患者有胸部皮下气肿,经单独处理之后出院。结论: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临床的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张耀元;庄需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分析胸部浅筋膜下假体植入隆胸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50例胸部浅筋膜下假体植入隆胸术的患者资料。结果:患者术后静止疼痛持续时间为3-5天;上肢活动疼痛持续时间为4-6天。术后半年随访,90%患者均为满意。第二次接受手术的患者也表示十分满意,术后疼痛感较轻,形态也更加逼真。结论:胸部浅筋膜下假体植入隆胸术的临床效果非常好,疼痛感也比较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锡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种植义齿的口腔修复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采用活动义齿种植修复,对照组32例采用固定义齿种植修复。对两组患者基牙出血指数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3年,试验组32例患者中,治愈30例,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25例,总有效率为7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牙龈炎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发生3例牙龈炎,1例固定物脱落,2例慢性疼痛,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满意人数为31人,满意率为96.9%;对照组的满意人数为25人,满意率为78.1%,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选用活动义齿修复能够大大加大修复的疗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智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烧伤整形术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烧伤整形术的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和对照组14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ADL评分发现,观察组的总分为(19.7±3.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2.8±2.6)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烧伤整形术后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手功能和外形恢复,有效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侯东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诊面部浅表伤口的急诊处理措施,提高美容缝合在面部伤口修复中的美学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救治的107例面部浅表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107例患者通过美容缝合伤口后均达到一期愈合,其中103例无明显疤痕,占96.3%。结论;在急诊浅表面部伤口处理中,进行彻底的清创,采用美容缝合技术大限度进行伤口修复,可减少组织畸形及瘢痕形成,达到理想美学效果。
作者:黄官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面部严重烧伤后导致不同程度瘢痕性睑外翻的修复方法。方法:对20例烧伤后不同程度的瘢痕性睑外翻,采用内眦血管蒂鼻唇沟皮瓣、眼轮匝肌皮瓣修复及瘢痕松解植皮修复。结果:皮片局部皮瓣均一期成活,1例返流轴型耳后岛状皮瓣术后皮瓣远端出现表皮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随访3~10月,眼睑外翻均得到充分矫正,效果良好。结论:瘢痕性睑外翻病情复杂多样,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恰当方法,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丽;牛惠彩;李卫卫;王超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