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牙缺损应用纤维桩联合全瓷冠修复临床效果

于艳

关键词:前牙缺损, 纤维桩, 全瓷冠修复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前牙缺损临床采用纤维桩联合全瓷冠修复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前牙缺损,残根或残冠的90例患者(112颗牙),给予进行玻璃纤维桩修复牙齿外形后联合应用全瓷冠修复,在整体治疗后的6个月及12个月对患者牙齿的色泽变化和冠桩是否出现松动、断折、脱落等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90例患者的112颗牙齿在联合治疗后有3颗冠桩脱落、1例出现牙齿跟尖周炎,全部患者112颗牙齿治疗后无断根、无变色。结论:前牙缺损临床采用纤维桩联合全瓷冠修复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以及显著的生物相容特性。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整形美容科的实践体会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工作实践中的应用体会。方法:以人性化护理理论为指导,探索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举措。结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增强了团队凝聚力。结论: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调动了护士积极性,融洽了护患关系,增加患者信心,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耳部瘢痕疙瘩切除术及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耳部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及术后综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126例患者共计152耳。根据瘢痕疙瘩的位置、大小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病变切除和耳部整形。术后24h内对手术区域进行电子线照射,每次3Gy,每日一次,照射7天。对有复发倾向的患者,用曲安奈德1ml(40mg)与2%利多卡因3ml混合后在病变部位注射,每3~4周1次。观察记录治疗后1年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移植皮瓣均成活。93例(109耳)患者随访时间>1年,达到临床治愈。33例(43耳)患者在放疗结束后3~6个月出现复发倾向,给予曲安奈德病变部位注射后,随访1年后未出现复发。根据Darzi的瘢痕疙瘩疗效判定标准,治愈93例,显效33例。结论:耳部瘢痕疙瘩需进行个体化手术切除及耳部整形,术后尽早进行放射治疗及其他方法的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帆;张扬;高竞逾;龙瑞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创抗衰老注射后的心理护理和术后回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美容整形技术正是基于这种大众心理发展起来。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整容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掌握微创抗衰老注射后心理护理和术后回访的方法,以更好地为爱美的人服务,从而推动整容事业的发展。

    作者:罗启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口腔修复治疗中医学美学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医学美学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的50例牙齿烤瓷冠修复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两组均给予烤瓷冠修复牙齿,参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法,治疗组则在在此基础上给予口腔修复美学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美观方面,治疗组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在使用功能方面,两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经济学与美容学相结合,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秋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种植义齿的口腔修复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采用活动义齿种植修复,对照组32例采用固定义齿种植修复。对两组患者基牙出血指数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3年,试验组32例患者中,治愈30例,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25例,总有效率为7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牙龈炎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发生3例牙龈炎,1例固定物脱落,2例慢性疼痛,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满意人数为31人,满意率为96.9%;对照组的满意人数为25人,满意率为78.1%,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选用活动义齿修复能够大大加大修复的疗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智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切口微创法在腋臭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切口微创法在腋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0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小切口微创法治疗腋臭48例,术中沿设计线全层切开皮肤,用解剖剪锐钝性相结合分离至,充分游离皮瓣。翻转皮瓣剪除皮瓣上所带脂肪、和真皮深层的顶泌汗腺。待修剪完毕后用纱布擦拭修剪区域冲洗,缝合切口。凡士林纱布覆盖术区,打包堆加压包扎弹力绷带固定。结论:采用小切口微创术式治疗腋臭,切口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瘢痕隐蔽。只要修剪时仔细操作,大汗腺去除彻底,术后打包固定牢固,就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宝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曲安奈德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探讨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三种给药方式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治疗作用对比研究。方法:RVO-ME患者126例126眼,随机分成3组,每组42例,分别给予曲安奈德三种不同的给药方式,分别为玻璃体腔注射、后Tenon囊下注射、球后注射,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查佳矫正视力、非接触眼压、间接眼底镜检查,OCT测量黄斑厚度。结果:玻璃体腔注射组、后Tenon囊下注射组、及球后注射组治疗前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的治疗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三种给药方式治疗RVO-ME均有疗效,疗效及安全性无明显差别。

    作者:王洁;董春英;徐殿芳;马秋莎;马艳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关于拔牙间隙使用两种正畸方法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在拔牙间隙中应用常规方丝弓与滑动直丝弓正畸方法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2013年我院收诊的拔牙正畸患者共70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将其分成2组,每组35例,将其中实施常规方丝弓正畸技术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实施滑动直丝弓正畸技术关闭拔牙间隙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结局,总结治疗经验。结果:在上中切牙方面,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0.5±0.2)mm的伸长距离与(4.9±0.4)mm的转矩,这要较对照组的(1.6±0.4)mm和(8.1±0.8)mm更理想,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平均疗程要较对照组更短(P<0.05)。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治疗期间共有2例(5.7%)出现不良症状,这要较对照组的28.6%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为拔牙正畸患者实施滑动直丝弓正畸技术关闭拔牙间隙要相对于常规方丝弓正畸技术更具疗效,且安全性相对更高、疗程更短,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莫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4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对我院眼科自2010年~2013年以来的40例(2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运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进行描述,且对手术以后病人术前术后的眼压和中央前房深度乃至视力状况作对比。方法: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结果:手术后病人眼压11~16mm汞柱,手术后视力<0.1患者1眼,0.1~0.3患者6眼,0.3~0.5患者10眼,0.5~1.0患者9眼。患者中央前房深度手术以后增大到2.40士0.29mm。和手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手术法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较为安全、迅速,并且治疗效果非常好,且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眼压以及提升患者的视力。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口腔正畸中微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口腔正畸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试验组(n=47),对照组采用非种植体强支抗治疗技术,试验组进行专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结果:比较种植体支抗治疗和非种植体强支抗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种植体支抗治疗的结果显示,上中切牙倾角和凸距明显减少,磨牙位移减少量明显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型种植体同时具有较好的正畸、支抗治疗效果和临床使用简单、具备高稳定性能的优点,在未来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推广和普及价值。

    作者:安忠军;于维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下颌角肥大患者应用磨骨术进行整形的方法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下颌角肥大患者应用磨骨术进行整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颌角肥大患者10例,划分为观察组,采用口腔内入口对其进行磨骨术,磨除患者突出的下颌角等局部,以达到整形的效果。同时选取同期未接受磨骨术的下颌角肥大患者10例,作为对比对象,划分为对照组,以此揭示磨骨术针对下颌角肥大的整形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磨骨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下颌角肥大症状明显改善,整形效果取得预期效果。结论:下颌角肥大整形手术存在不同的风险,而磨骨术能够取得预期的整形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26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3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观察组在干预效果、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采用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且可有效的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庄需梅;刘廷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小切口皮下修剪术结合皮下搔刮术治疗腋臭654例

    目的:介绍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的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方法:术前标记手术范围,采用局部肿胀麻醉,完全游离皮瓣后组织剪潜行剪除附着于皮下的大汗腺,脂肪,汗腺导管,将剪除的组织挤出,刮匙深入拉锯式反复搔刮,清除皮瓣内皮下大汗腺、脂肪及毛囊等组织,术创置负压引流管,加压包扎。结果:654例病人,随访3~12个月,其中痊愈患者623例,显效患者31例,无效患者0例。结论:微小切口皮下修剪术结合皮下搔刮术治疗腋臭是治疗腋臭安全可靠的方法易为患者接受。

    作者:巩梦童;周同葵;谢松梅;赵莉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直丝弓矫治青少年轻中度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青少年轻中度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门诊收治的70例青少年轻中度错牙合畸形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矫治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试验组(36例)。对照组采用方丝弓矫治法,试验组采用直丝弓矫治法。随后,比较两组的矫治效果、矫治时间。结果:①矫治效果。矫治后,试验组后牙段(前后向、颊舌向、垂直向)各PAR值均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牙错位、覆盖、中线及前牙覆颌的PAR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试验组后牙排列矫治效果比对照组好。②矫治时间。比较两组青少年患者错牙合畸形治疗时间,试验组矫治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直丝弓矫治法对青少年轻中度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时间短,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皮肤激光美容治疗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在皮肤激光美容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皮肤激光美容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对美容的信任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皮肤激光美容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既能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又能提高患者对美容的信任度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徐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预后分析

    目的:针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预后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原发病灶切除并腋窝淋巴结清扫作为手术方式,在手术完成之后采用内分泌治疗、化疗以及放疗等综合治疗的方式针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结果:在完成手术的第6到36个月。针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随访,在这些患者当中没有出现转移和死亡病例,另有3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具有7.5%的复发率,在完成手术后的第六个月评价患者的乳房外形,达到了62.5%的优良率。结论:采用保乳手术治疗的方式针对早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实现较好的美容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预后。

    作者:施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整形美容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传统护理上予以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的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生理、心理状态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整形美容手术中应用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提高整形美容的疗效。

    作者:薛春玉;宋文娟;矫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舌部涎腺导管癌1例

    涎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SDC)是一类少见的、由涎腺导管上皮发生的高度恶性肿瘤,在WHO涎腺肿瘤组织学新分类中被列为一类独立的肿瘤[1]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发生在舌部SDC,并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

    作者:龚宝明;沈国栋;张俊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谈牙周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及其评价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牙周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共收治的60例(66颗)牙周炎患者,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炎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张惠;李素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脸型与上颌窦穿刺点及进针角度的探讨

    目的:探讨脸型与上颌窦穿刺点及进针角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耳鼻喉门诊治疗室接受上颌窦穿刺术的7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2组,A组75例患者按常规上颌窦穿刺点及进针角度施行;B组75例患者根据患者不同脸型适当调整穿刺点及进针角度,按个性化穿刺方案施行。结果:B组75例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5〉;出血及疼痛感也明显少于A组患者〈P<0.05〉。结论:根据患者脸型采用个性化穿刺方案对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金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国整形美容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