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d:YAG激光在牙齿漂白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唐坚

关键词:牙齿漂白, Nd:YAG激光,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Nd:YAG激光应用于牙齿漂白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的牙色暗黄要求进行漂白治疗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应用Nd:YAG激光治疗,对照组应用托盘漂白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过敏发生率为18.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94%(P<0.05)。结论:Nd:YAG激光应用于牙齿漂白疗效显著且过敏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相关文献
  • 高能超脉冲CO2激光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病630例

    目的:观察高能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高能超脉冲CO2激光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病630例。结果:630例患者中全部治愈,其中一次彻底治愈574例(91.2%),56例复诊时发现部分残留,经再次治疗痊愈。结论:高能超脉冲CO2激光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病,安全有效,费用低值得推广。

    作者:孟琪;周同葵;曹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面部褐青色痣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面部褐青色痣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机治疗面部褐青色痣患者70例,用波长为1064nm,能量密度400~800 MJ/cm2,光斑直径3mm,频率1~5Hz,共治疗2~6次,术后3~6个月复诊判断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70例患者经2~6次治疗,间隔时间为3~6个月,共治愈27例(38.6%),总有效率100%。疗效与治疗次数成正比。结论: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面部褐青色痣疗效确切,除有部分患者发生暂时性色素沉着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作者:赵莉娜;周同葵;曹玲;孟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强脉冲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强脉冲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抗氧化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接诊的7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同期入组35例无皮肤病患者作为健康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强脉冲激光治疗,每月1次,共治疗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静脉点滴谷胱甘肽600mg/次,于每次激光治疗后开始使用,连续给药2周,共治疗3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色斑面积变化情况,空腹抽外周血复查LPO、SOD水平,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⑴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x2=18.746,P<0.01。⑵黄褐斑组LPO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SO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LPO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SOD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LPO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强脉冲激光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确切,恢复体内氧化与抗氧化平衡状态,进行消除或改善黄褐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爱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口内切口在下颌角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口内切口在下颌角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例下颌角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口内切口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以传统口外入路行手术切开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咬合关系恢复更佳、且无面神经损伤。结论:以口内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对下颌角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曹恒军;曹静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传统牙周治疗与一次性牙周治疗的短期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对传统牙周治疗和一次性牙周治疗的短期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接收治疗的46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尾数的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牙周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一次性牙周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D和BI降低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附着丧失减少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前牙、后牙牙周袋深度降低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采取一次性牙周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牙龈出血指数,整体疗效较好。

    作者:董慧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美学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美学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2例,研究组应用美学修复联合正畸法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牙齿修复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修复体的大小、颜色、形态以及对应比例的匹配率均比对照组高,且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76%比对照组23.81%低,两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美学修复联合正畸法治疗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修复体功能的恢复,达到预想的美观效果,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黄艳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诊面部浅表伤口美容缝合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面部浅表伤口的急诊处理措施,提高美容缝合在面部伤口修复中的美学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救治的107例面部浅表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107例患者通过美容缝合伤口后均达到一期愈合,其中103例无明显疤痕,占96.3%。结论;在急诊浅表面部伤口处理中,进行彻底的清创,采用美容缝合技术大限度进行伤口修复,可减少组织畸形及瘢痕形成,达到理想美学效果。

    作者:黄官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情景教学法在唇腭裂术后喂养护理教学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法在唇腭裂术后喂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参与研究的186个患儿家庭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90个,采用情景教学模式;对照组96个,采用传统告知模式。调查并分析他们对唇腭裂术后喂养护理知识与喂养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试验组对唇腭裂病因、术后喂养护理方法、术后喂养注意事项、术后喂养的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教学法在唇腭裂术后喂养护理教学中应用,有利于患儿家属更好更快的掌握术后喂养护理知识,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唐凤云;廖佳;荣娥;葛银娟;李颖春;陆娴;覃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润燥止痒胶囊在治疗痤疮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进一步探究润燥止痒胶囊在治疗痤疮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了2012年3月~2013年3月78例治疗痤疮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39例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润燥止痒胶囊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2.1%)显著高于对照组(48.7%),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治疗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润燥止痒胶囊,能有效提高痤疮治愈率,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达瓦央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Nd:YAG激光在牙齿漂白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应用于牙齿漂白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的牙色暗黄要求进行漂白治疗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应用Nd:YAG激光治疗,对照组应用托盘漂白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过敏发生率为18.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94%(P<0.05)。结论:Nd:YAG激光应用于牙齿漂白疗效显著且过敏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女性黄褐斑61例临床分析及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

    目的:通过对61例女性黄褐斑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分析,结合临床特征,了解女性黄褐斑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异常情况与黄褐斑患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关于黄褐斑的临川诊断与疗效的要求为研究标准,选择61例黄褐斑患者为病例组,36例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检测方法结合临川表现对两组的血清性激素进行检测结果对比,对比项目包括血清黄体生成素(LH)、血清促卵泡素(FSH)、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性激素等。结果:通过对病例组和对照组两组的血清性激素项目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女性黄褐斑组(病例组)的血清雌二醇(E2)、血清促卵泡素(FSH)以及血清黄体生成素(LH)都高于病例对照组,其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性P<0.01。孕酮(P)性激素几乎无差别,其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合临床特点分析得出结论,遗传、日晒、化妆品、口服避孕药、内分泌、情绪、其他疾病都可能与黄褐斑的发病有所关联,其中日晒是为直接和为重要的原因。同时,性激素的异常与黄褐斑发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作者:冯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MK1精密附着体义齿与卡环式活动义齿的咀嚼效能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MK1精密附着体与卡环式活动体两种义齿用于修复牙列缺损对咀嚼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肯氏II类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作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卡环式活动义齿实施修复治疗,观察组34例患者以MK1精密附着体义齿施治,对比两种义齿下患者的咀嚼效能。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咀嚼有力率分别为3.53%(25/34)、47.06%(16/34),主观感觉稳固舒适率分别为76.47%(26/34)、29.42%(10/34),对应比较,均为观察组比对照组高, P<0.05。两组在治疗1个月、2个月与6个月时,咀嚼效能分别对应比较,均为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MK1精密附着体义齿对牙列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牙齿的咀嚼效能,保持牙体的稳固舒适感,应当加以推广。

    作者:史莉;宜云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两种微创方法治疗腋臭的疗效评估

    目的:微波治疗法与小切口皮下汗腺清除术治疗腋臭的疗效评估。方法:应用微波治疗法治疗腋臭42例,小切口皮下汗腺清除术治疗腋臭37例,术后6个月至2年随访。结果:两组治愈率分别为90.5%和10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均达到10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76%和21.6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有效治疗腋臭且各有优点。

    作者:施伟伟;项铁;范向华;花志祥;陈宇;林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26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3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观察组在干预效果、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采用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且可有效的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庄需梅;刘廷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口腔正畸中微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口腔正畸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试验组(n=47),对照组采用非种植体强支抗治疗技术,试验组进行专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结果:比较种植体支抗治疗和非种植体强支抗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种植体支抗治疗的结果显示,上中切牙倾角和凸距明显减少,磨牙位移减少量明显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型种植体同时具有较好的正畸、支抗治疗效果和临床使用简单、具备高稳定性能的优点,在未来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推广和普及价值。

    作者:安忠军;于维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鼻唇沟皮瓣在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在颜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鼻唇沟瓣修复因肿瘤、外伤等原因所致颜面部软组织缺损25例,缺损部位包括鼻部、唇部、颊部等。结果:25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皮瓣均成活,效果满意。结论:鼻唇沟皮瓣用于鼻及口腔颌面部缺损或畸形的修复不失为一个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明亮;潘实;董贤平;殷佳鹏;樊树强;廖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情况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情况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近视患者103例共206眼,观察戴镜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矫正视力、眼压,角膜曲率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ORBSCAN检查。结果:患者配戴镜片后裸眼视力均有提高,戴镜1.5y后停戴2周,检查屈光度与入组时屈光度比较,平均每年增加(-0.20±0.16)D。戴镜后角膜前表面的水平曲率(HK)和垂直曲率(VK)均较入组时数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过程中少数患者出现点状角膜上皮点状剥脱、结膜炎等情况,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以角膜中央区较多见。结论:角膜塑形术可有效提高近视患者裸眼视力,可满足患者美容及促进近视儿童心理健康发育方面的需求,较框架眼镜可有效控制近视度数进展;规范的验配可有效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邱晓荣;施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自制脂肪转换器在局部凹陷填充中的巧用

    自体脂肪来源于组织本身,所以组织相容性好,并且没有过敏反应,在临床中我们常常将多余的脂肪用于填充凹陷的部位,这项技术一直在临床上运用广泛,但脂肪存活率低一直是临床医师们非常头疼的问题。在手术中各个环节都可以影响到脂肪存活,如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将抽出后过滤的脂肪倒入无菌容器内又重新装入2ml注射器,后再注入到患者需要填充的部位。这样的操作步骤不仅繁琐而且在脂肪倒入无菌容器中会就有可能造成脂肪颗粒的破坏和污染的,从而降低了脂肪的存活率,从护理角度出发,我们自制了简易脂肪转换器,希望通过我们的小改进能尽量避免手术操作步骤的繁琐和污染的可能。

    作者:王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46例眼部异物定位诊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眼部异物定位诊断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黑龙江省医院近3年就诊并行手术眼部异物取出的眼内异物患者,共46例(47只眼)经眼科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异物定位的临床资料。46例(47眼)眼内异物伤患者中,8例(9眼)为眶内异物(包括眶壁异物),38例为球内异物,包括前房异物、晶状体、玻璃体、以及视网膜异物等,其中金属异物40例,非金属异物6例7眼。结果:眼科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对眼部异物进行定位诊断各有适应症,其中三维CT后处理成像系统对眼内异物发现及定位准确率高,其次是眼部B超,UBM对眼前部异物发现及定位准确率高。结论:采用三维CT后处理成像系统对眼内异物进行定位诊断为主,与其他检查联合对异物行定位诊断对手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马艳波;陈海军;马艳华;徐殿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关于拔牙间隙使用两种正畸方法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在拔牙间隙中应用常规方丝弓与滑动直丝弓正畸方法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2013年我院收诊的拔牙正畸患者共70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将其分成2组,每组35例,将其中实施常规方丝弓正畸技术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实施滑动直丝弓正畸技术关闭拔牙间隙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结局,总结治疗经验。结果:在上中切牙方面,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0.5±0.2)mm的伸长距离与(4.9±0.4)mm的转矩,这要较对照组的(1.6±0.4)mm和(8.1±0.8)mm更理想,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平均疗程要较对照组更短(P<0.05)。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治疗期间共有2例(5.7%)出现不良症状,这要较对照组的28.6%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为拔牙正畸患者实施滑动直丝弓正畸技术关闭拔牙间隙要相对于常规方丝弓正畸技术更具疗效,且安全性相对更高、疗程更短,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莫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国整形美容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