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官武
目的:探讨下颌角肥大患者应用磨骨术进行整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颌角肥大患者10例,划分为观察组,采用口腔内入口对其进行磨骨术,磨除患者突出的下颌角等局部,以达到整形的效果。同时选取同期未接受磨骨术的下颌角肥大患者10例,作为对比对象,划分为对照组,以此揭示磨骨术针对下颌角肥大的整形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磨骨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下颌角肥大症状明显改善,整形效果取得预期效果。结论:下颌角肥大整形手术存在不同的风险,而磨骨术能够取得预期的整形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整形美容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传统护理上予以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的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生理、心理状态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整形美容手术中应用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提高整形美容的疗效。
作者:薛春玉;宋文娟;矫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睑黄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后,应用能量调节为5~30mJ,频率5~20次/秒的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76例睑黄瘤患者,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76例患者疗效显著,总痊愈率为100%,治疗一次痊愈率为92.1%,二次痊愈率为100%。结论: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睑黄瘤有效、快捷,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T-scan咬合分析仪是专门用于精确记录和分析咬合力随咬合接触时间变化的工具,由于其能够将咬合接触情况做精确地动态定量分析,故目前该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等临床领域,但是其在正畸领域应用相对较少。本文旨对T-scan咬合分析仪的特点以及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以后正畸医生应用t-scan咬合分析仪分析咬合情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玉洁;张疆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探讨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手术切口美容教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级医学院临床专业120人作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人,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教学及手术模式,观察组采取腹部切口美容缝合及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对两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以及相关理论知识考核,后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结果:考核成绩方面,对照组优良率为50.00%,观察组优良率为91.67%,对照组考核成绩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P<0.05);对试验组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认为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更加优秀。结论: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手术切口美容教学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挖掘其求知欲望,还能促进教学技巧及临床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保障妇女患者体表美观,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朱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皮肤内扩张器在小儿疤痕整形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使用皮肤内扩张器治疗的42例小儿疤痕患儿,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42例小儿疤痕患儿的皮瓣成活良好,外观色泽良好,且具有良好的弹性,且瘢痕位置不紧绷。42例患儿中,9例患儿的切口疤痕增生明显,再使用疤痕敌外贴与加压包扎配合治疗后,疤痕恢复平软。在6~12月的随访中发现,42例患儿均恢复良好。结论:皮肤内扩张器在小儿疤痕整形中的应用,治疗效果良好,且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减少皮供区的损伤,提供足够的皮源,有利于患儿正常的生理发育。
作者:黄少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61例女性黄褐斑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分析,结合临床特征,了解女性黄褐斑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异常情况与黄褐斑患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关于黄褐斑的临川诊断与疗效的要求为研究标准,选择61例黄褐斑患者为病例组,36例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检测方法结合临川表现对两组的血清性激素进行检测结果对比,对比项目包括血清黄体生成素(LH)、血清促卵泡素(FSH)、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性激素等。结果:通过对病例组和对照组两组的血清性激素项目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女性黄褐斑组(病例组)的血清雌二醇(E2)、血清促卵泡素(FSH)以及血清黄体生成素(LH)都高于病例对照组,其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性P<0.01。孕酮(P)性激素几乎无差别,其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合临床特点分析得出结论,遗传、日晒、化妆品、口服避孕药、内分泌、情绪、其他疾病都可能与黄褐斑的发病有所关联,其中日晒是为直接和为重要的原因。同时,性激素的异常与黄褐斑发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作者:冯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切口清除大汗腺治疗腋臭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01例小切口治疗腋臭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术前分别给予调整饮食、心理指导,术后给予饮食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及防治措施等。结果:101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未发生出血、血肿、伤口感染和坏死等并发症,治疗效果良好,均无复发。结论:通过小切口治疗腋臭,术前术后通过高质量的护理配合能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的心理障碍,得到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作者:倪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整形外科患者的术前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教育健康的对策。方法:从2012年2月到2014年3月赴我院进行外科整形的求美者中随机选择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0整形者中有95名20岁以下的整形者、65名20岁到30岁的整形者、40名30岁以上的整形患者。在调查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整形手术之前的情绪与心理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对问卷调查和实地访问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95%的患者自进行整形手术之前存在着自卑心理、盲目心理、畏惧心理等多种负面心理。结论:在患者在进行整形手术之前,医务工作着要对患者进行认真的观察,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减轻患者手术前负面心理对手术的影响。
作者:黄一洪;丽雅;张彦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应用于牙齿漂白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的牙色暗黄要求进行漂白治疗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应用Nd:YAG激光治疗,对照组应用托盘漂白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过敏发生率为18.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94%(P<0.05)。结论:Nd:YAG激光应用于牙齿漂白疗效显著且过敏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耳部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及术后综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126例患者共计152耳。根据瘢痕疙瘩的位置、大小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病变切除和耳部整形。术后24h内对手术区域进行电子线照射,每次3Gy,每日一次,照射7天。对有复发倾向的患者,用曲安奈德1ml(40mg)与2%利多卡因3ml混合后在病变部位注射,每3~4周1次。观察记录治疗后1年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移植皮瓣均成活。93例(109耳)患者随访时间>1年,达到临床治愈。33例(43耳)患者在放疗结束后3~6个月出现复发倾向,给予曲安奈德病变部位注射后,随访1年后未出现复发。根据Darzi的瘢痕疙瘩疗效判定标准,治愈93例,显效33例。结论:耳部瘢痕疙瘩需进行个体化手术切除及耳部整形,术后尽早进行放射治疗及其他方法的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帆;张扬;高竞逾;龙瑞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皮脂腺囊肿是皮肤科常见的囊性病变,发生年龄多在青春期后,发病部位除掌跖和指趾曲侧外遍布全身。大部分患者没有自觉症状,少数有不同程度间断性瘙痒麻木疼痛感。皮脂腺囊肿的治疗目前仍以切除为主。比较经典的切除办法是完整地切除包块,在突出皮肤部分作梭形切口,钝性分离皮下部分,完整取出囊袋,缝合。此方法堪称经典,然而切口相对较大易引起术后疤痕,特别是面部术后疤痕严重影响人的形象,不能满足人们对美日益增长的需求。
作者:王元丰;郑万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颌骨囊肿摘除后的骨腔填充羟基磷灰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颌骨囊肿的患者55例,先手术摘除颌骨囊肿,然后将羟基磷灰石颗粒直接填入骨腔,形状恢复正常后用医用胶原膜覆盖,缝合。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颌骨囊肿摘除后用羟基磷灰石填充骨腔,操作简单、方便、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刘杏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晕区美容切口在乳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7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乳晕区美容切口对肿瘤进行切除,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放射状切口对肿瘤进行切除,对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切口术后愈合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平均耗时(27.97±7.85)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5.32±6.48)min,术中出血量(13.92±5.99)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86±5.4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行乳晕区美容切口手术,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同时可以降低手术创口瘢痕对患者乳房外观的影响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作者:梅泽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在颜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鼻唇沟瓣修复因肿瘤、外伤等原因所致颜面部软组织缺损25例,缺损部位包括鼻部、唇部、颊部等。结果:25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皮瓣均成活,效果满意。结论:鼻唇沟皮瓣用于鼻及口腔颌面部缺损或畸形的修复不失为一个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明亮;潘实;董贤平;殷佳鹏;樊树强;廖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的行为因素及牙齿的修复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进人们的口腔健康行为。方法:针对现今常见的影响口腔健康的问题和维护口腔健康的行为以及牙齿修复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结果:个体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都影响人们的口腔健康,通过进行相关预防及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促进人们的口腔健康。结论:口腔健康行为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以及生活的质量,在促进人们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炳煌;徐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氧化锌丁香油根充糊剂与碧兰根充糊一次性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及分析。方法:抽取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136例,并随机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治疗组患者选用碧兰糊剂,而对照组患者则选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在两组患者进行了常规的根管预备后,进行一次性根管填充,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疼痛反应的发病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治疗后,可以发现采用碧兰糊剂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的疼痛反应的发病率明显的低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的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刘国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强脉冲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抗氧化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接诊的7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同期入组35例无皮肤病患者作为健康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强脉冲激光治疗,每月1次,共治疗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静脉点滴谷胱甘肽600mg/次,于每次激光治疗后开始使用,连续给药2周,共治疗3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色斑面积变化情况,空腹抽外周血复查LPO、SOD水平,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⑴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x2=18.746,P<0.01。⑵黄褐斑组LPO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SO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LPO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SOD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LPO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强脉冲激光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确切,恢复体内氧化与抗氧化平衡状态,进行消除或改善黄褐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爱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传统牙周治疗和一次性牙周治疗的短期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接收治疗的46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尾数的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牙周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一次性牙周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D和BI降低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附着丧失减少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前牙、后牙牙周袋深度降低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采取一次性牙周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牙龈出血指数,整体疗效较好。
作者:董慧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主动自锁托槽与传统直丝托槽在临床应用中操作方法的不同,并将两种托槽对患者的正畸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使用随机抽样的实验方法选取从2011—2013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正畸患者40例,并分别分为2组,每组20例患者,分别使用主动自锁托槽和传统直丝托槽进行矫正,记录患者在恢复期间的牙龈状况和患者对治疗效果的评价。结果:两组患者使用托槽后初戴矫正器一周内患者的不适感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并在1年内进行周期性复查发现,使用主动自锁托槽患者的牙菌斑、托槽脱落现象、牙周状况、患者评价都较优于传统托槽。结论:主动自锁托槽可以有效缓解正畸患者初戴矫正器后的不适感,减少对牙周的损害等副作用,治疗效率和有效率都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