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谭军

关键词:老年口腔修复, 活动义齿, 临床经验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口腔修复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77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试验组41例患者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治疗措施,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义齿修复情况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试验组食物嵌塞的发生率为2.4%,对照组食物嵌塞的发生率为16.7%,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口腔修复患者在治疗中主要采取修复义齿的方法,并在修复过程中避免颞下颌的关节病以及食物嵌塞,要注重咬合重建,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相关文献
  • 标准化患者与医学模拟教育结合在妇产科美容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标准化患者与医学模拟教育结合在妇产科美容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3级86名5年制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的方法将其分成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名。两组学生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妇产科美容教学,并对其临床综合能力进行评定。结果:采用标准化患者与医学模拟教育结合的方法较传统以示教为主的方法,临床综合能力评定成绩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妇产科美容教育中采用标准化患者结合医学模拟教育的方法可明显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作者:徐括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4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对我院眼科自2010年~2013年以来的40例(2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运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进行描述,且对手术以后病人术前术后的眼压和中央前房深度乃至视力状况作对比。方法: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结果:手术后病人眼压11~16mm汞柱,手术后视力<0.1患者1眼,0.1~0.3患者6眼,0.3~0.5患者10眼,0.5~1.0患者9眼。患者中央前房深度手术以后增大到2.40士0.29mm。和手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手术法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较为安全、迅速,并且治疗效果非常好,且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眼压以及提升患者的视力。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能脉冲CO2激光治疗结节性硬化症1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能脉冲CO2激光治疗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患者采用高能脉冲CO2激光分次治疗。结果:12例患者中痊愈8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无不良反应。结论:高能脉冲CO2激光治疗结节性硬化症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曹玲;周同葵;赵莉娜;孟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02例连续缝挂上睑提肌腱膜埋线重睑术的体会

    重睑术是在单睑上形成上睑皱襞的一种美容外科手术。由于东方民族单睑者居多,重睑术也成为东方民族为常见的美容手术之一。埋线重睑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消肿快且瘢痕小等优点,如果患者需要还可以恢复到术前状态,故现在很多求美者都优先考虑此法[1]。传统的埋线法存在易脱线,术后效果不稳定的欠缺[2]。

    作者:庞丽娟;李艳玲;郭艳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下颌角肥大患者应用磨骨术进行整形的方法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下颌角肥大患者应用磨骨术进行整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颌角肥大患者10例,划分为观察组,采用口腔内入口对其进行磨骨术,磨除患者突出的下颌角等局部,以达到整形的效果。同时选取同期未接受磨骨术的下颌角肥大患者10例,作为对比对象,划分为对照组,以此揭示磨骨术针对下颌角肥大的整形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磨骨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下颌角肥大症状明显改善,整形效果取得预期效果。结论:下颌角肥大整形手术存在不同的风险,而磨骨术能够取得预期的整形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分析

    通过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诊治的10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全组病例经采用积极治疗措施后切口在术后9~21d愈合,无1例继发感染。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早期发现,及时有效的处理能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谢宗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女性黄褐斑61例临床分析及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

    目的:通过对61例女性黄褐斑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分析,结合临床特征,了解女性黄褐斑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异常情况与黄褐斑患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关于黄褐斑的临川诊断与疗效的要求为研究标准,选择61例黄褐斑患者为病例组,36例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检测方法结合临川表现对两组的血清性激素进行检测结果对比,对比项目包括血清黄体生成素(LH)、血清促卵泡素(FSH)、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性激素等。结果:通过对病例组和对照组两组的血清性激素项目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女性黄褐斑组(病例组)的血清雌二醇(E2)、血清促卵泡素(FSH)以及血清黄体生成素(LH)都高于病例对照组,其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性P<0.01。孕酮(P)性激素几乎无差别,其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合临床特点分析得出结论,遗传、日晒、化妆品、口服避孕药、内分泌、情绪、其他疾病都可能与黄褐斑的发病有所关联,其中日晒是为直接和为重要的原因。同时,性激素的异常与黄褐斑发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作者:冯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激光美容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通过对医学临床中的Q开关Nd:YAG激光(Q-Switching Nd:YAG Laser Device)以及强脉冲光对不同美容需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出适合目前临床医学激光美容的具体技术。方法:选取在某院皮肤科进行入院治疗的皮肤类疾病患者120例,根据120例皮肤疾病患者的不同症状及体征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Q开关Nd:YAG激光的方式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则在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的基础上融合强脉冲光的激光技术进行治疗,在两组患者进行激光治疗的一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和判定。结果:对照组患者进过治疗后显效31(51.7%)、有效17(28.3%)、无效12(20.0%)、总有效48(80.0%);观察组患者进过治疗后显效42(70.0%)、有效16(26.7%)、无效2(3.3%)、总有效58(96.7%)。结论:在目前的临床医学美容治疗过程中,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与强脉冲光治疗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其效果要明显好于单纯的Q开关Nd:YAG激光治,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激光美容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兰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情况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情况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近视患者103例共206眼,观察戴镜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矫正视力、眼压,角膜曲率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ORBSCAN检查。结果:患者配戴镜片后裸眼视力均有提高,戴镜1.5y后停戴2周,检查屈光度与入组时屈光度比较,平均每年增加(-0.20±0.16)D。戴镜后角膜前表面的水平曲率(HK)和垂直曲率(VK)均较入组时数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过程中少数患者出现点状角膜上皮点状剥脱、结膜炎等情况,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以角膜中央区较多见。结论:角膜塑形术可有效提高近视患者裸眼视力,可满足患者美容及促进近视儿童心理健康发育方面的需求,较框架眼镜可有效控制近视度数进展;规范的验配可有效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邱晓荣;施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A型肉毒素在注射隆颏中的应用及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对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总结对于下颌短、后缩的患者采用透明质酸隆下颌联合A型肉毒素放松颏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T-scan 咬合分析仪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研究

    T-scan咬合分析仪是专门用于精确记录和分析咬合力随咬合接触时间变化的工具,由于其能够将咬合接触情况做精确地动态定量分析,故目前该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等临床领域,但是其在正畸领域应用相对较少。本文旨对T-scan咬合分析仪的特点以及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以后正畸医生应用t-scan咬合分析仪分析咬合情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玉洁;张疆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牙隐裂的诊断和治疗的发展

    牙隐裂作为临床上非龋性牙体损坏,是除了牙髓和牙周疾病外,导致老年人牙体缺失的大因素。但由于初期细小性裂纹肉眼难以察觉,故错过早期治疗的佳时机,本文就牙隐裂的病因,诊断,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陈雪莲;张疆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漂浮肩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联合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浮肩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1月至2012年12月13例不稳定浮肩损伤的病例,其中肩胛颈骨折合并锁骨干骨折11例,合并同侧肩锁关节脱位2例,采用联合手术内固定治疗。锁骨采用S形钢板、肩胛颈采用重建钢板、肩锁关节脱位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13~24个月。平均愈合时间6~12个月。其中按Herscovici的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本组优9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不稳定浮肩损伤采用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能够早期功能锻炼,疗效确切。

    作者:赵孟和;许春雷;岳云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小切口皮下修剪术结合皮下搔刮术治疗腋臭654例

    目的:介绍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的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方法:术前标记手术范围,采用局部肿胀麻醉,完全游离皮瓣后组织剪潜行剪除附着于皮下的大汗腺,脂肪,汗腺导管,将剪除的组织挤出,刮匙深入拉锯式反复搔刮,清除皮瓣内皮下大汗腺、脂肪及毛囊等组织,术创置负压引流管,加压包扎。结果:654例病人,随访3~12个月,其中痊愈患者623例,显效患者31例,无效患者0例。结论:微小切口皮下修剪术结合皮下搔刮术治疗腋臭是治疗腋臭安全可靠的方法易为患者接受。

    作者:巩梦童;周同葵;谢松梅;赵莉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诊面部浅表伤口美容缝合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面部浅表伤口的急诊处理措施,提高美容缝合在面部伤口修复中的美学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救治的107例面部浅表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107例患者通过美容缝合伤口后均达到一期愈合,其中103例无明显疤痕,占96.3%。结论;在急诊浅表面部伤口处理中,进行彻底的清创,采用美容缝合技术大限度进行伤口修复,可减少组织畸形及瘢痕形成,达到理想美学效果。

    作者:黄官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切口阴道后壁紧缩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中重度阴道松弛

    目的:探讨阴道缩窄术的佳手术方式。方法:采用小切口后壁保留粘膜与脂肪颗粒侧壁移植联合应用治疗阴道松弛。结果:将此方法应用于76例阴道松弛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效果满意。结论;小切口阴道后壁紧缩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在收紧阴道肌肉的基础上,联合脂肪颗粒移植进一步缩小腔隙,更符合生理特性,提高性生活质量,效果确切。

    作者:聂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整形美容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研究整形美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到我院接受美容整形手术的患者70人,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将其随机分成观察(35人)组与对照组(35人)。在进行整形手术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则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有效的防范护理防范措施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统计整形美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口腔修复治疗中医学美学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医学美学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的50例牙齿烤瓷冠修复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两组均给予烤瓷冠修复牙齿,参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法,治疗组则在在此基础上给予口腔修复美学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美观方面,治疗组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在使用功能方面,两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经济学与美容学相结合,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秋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创溶脂术在整形外科的发展和应用

    脂肪抽吸术是利用各种吸脂工具去除局部堆积脂肪以达到塑形目的美容整形方法。自从1890年法国医生做了首例腹部脂肪抽吸术并取得良好的减肥效果后,脂肪抽吸术开始进入人们视线并迅速发展起来。脂肪抽吸术经历了从一般到微创,从“干性”吸脂到“湿性”吸脂,并衍生而生的“肿胀吸脂”术,随着技术的改进,手术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特别是1987年Klein[1]发明了肿胀吸脂术后。但肿胀吸脂术仍然会发生局部创伤、出血、感染、淋巴水肿[2]等并发症,甚至会出现肺栓塞[3]等严重能引起死亡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微创溶脂术也渐渐进入人们视线,微创溶脂术是通过溶解脂肪细胞,释放脂肪细胞,经循环后被机体吸收从而到局部去脂的目的。本文便对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微创溶脂术作一综述。

    作者:温莲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76例血虚风燥型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为3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苷片并局部外用派瑞松乳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润燥止痒胶囊,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2.6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王康民;于小璇;梁红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国整形美容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