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恕妹;李星德;吴用纲;姚文忠
目的了解家庭环境和行为因素对医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找出对医学学生学习不利的一些行为因素,为进一步进行健康教育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锦州医学院一、二、三年级1032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来自于农村的学生学习成绩高于城市、县城和郊区的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是小学的学生学习成绩高,父母的文化程度是大专及以上的学生学习成绩并不高;有吸烟、饮酒、谈恋爱、经常上网及打工行为因素的学生,学习成绩低于没有这些行为因素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每天吃早餐的学生学习成绩高于偶尔吃或不吃早餐的学生.结论家庭环境因素并不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不良的行为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影响.
作者:柳晓琳;李东华;崔洪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近年来有上升趋向[1].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健康教育投入不足,使人们对乳腺癌知识严重缺乏.为此,从1997年3月开始,山西省临汾市肿瘤医院对116例不同单位、年龄在25~65岁的妇女进行了乳房普查及健康教育,提高了广大妇女对乳腺癌危害性、严重性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崔宇兰;刘玉英;乔国慧;甘合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影响因素.方法应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对广州市80例3~6岁儿童进行调查.筛选出语言智商高常以上儿童19例,语言智商低常及边缘儿童16例,采用自编的<正常儿童语言发展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家长进行问卷及询问式调查.结果入园年龄、园龄及营养状况,父母职业及文化程度、带养人文化程度及其语言、父母是否吸烟饮酒、胎教等对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有一定影响.结论儿童语言发展受许多环境因素影响.
作者:颜君;刘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人们对孕期健康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孕妇学校从管理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也不断进行改革,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邓敏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年来,清华大学医院除了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专栏等宣传卫生知识外,还利用教工每1~2年一次的健康体检机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实践证明,这对普及卫生知识,帮助教工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增强个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建立有益于心身健康的文明生活方式等,都是非常有益的.
作者:刘瑛;郭建丽;徐勤;曹翠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精神分裂症病程长,易复发.因此,除了临床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外,健康教育在协助患者康复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公认、可行的健康教育模式[1].为了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山西太原精神病医院对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规范的健康教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萍;王玲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尹利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四川省峨眉山市人民医院对2000年9月至2003年2月前来就诊的23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培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我国控制乙肝发病率的增长趋势,除媒体形式向全民普及宣传相关知识外,对欲婚男女中乙肝病毒携带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则更有必要.为此,自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在杭州市萧山地区2073对的欲婚男女的婚检当中,对被检出的605个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调查,以便加强对婚检中目标人群的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裘爱萍;葛成言;许吾伦;胡俊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了研究通过健康教育达到提高家长对儿童弱视的认识,从而对儿童弱视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上海市宝山区友谊地段医院于2002年9~11月对本区内一所幼儿园儿童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华;杨蕾;朱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武汉市小学生对吸烟的态度及其相关因素,以制定相应有效措施来控制青少年吸烟,对武汉市高年级小学生的吸烟行为及其社会心理等因素进行了调查.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武汉市的8所小学的在校高年级小学生进行现场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年级小学生吸烟率高达了7.54%(尝试吸过烟的学生占7.54%,10支以内占1.71%,10支以上占0.71%,已养成习惯占0.14%).影响吸烟行为的因素包括家庭、伙伴、社会、父母职业、性别、抵御同伴递烟压力的能力等.结论大多数小学高年级学生对待吸烟行为持反对态度,家庭、伙伴、社会心理因素等对吸烟行为起主要作用.
作者:苏冠华;王增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医疗卫生系统的有效保障,不仅使婴幼儿死亡率明显地下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水平显著地提高,各种生理疾病的发病率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与降低.这种状况使社会的注意力,开始从儿童的生理健康转向关注其心理健康问题.在中国,特别是伴随独生子女政策的贯彻执行,更使社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感到担忧.从近年的调查资料表明,中国6~11 岁儿童的行为和情绪障碍的发生率是15.5%[1], 这与美国及欧洲等国所报导的14%到20%的发生率有着较相近的结果[2,3].
作者:孙静;唐纳德·斯图沃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现代健康意识是建立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基础上的,研究健康与疾病、心理及社会的关系,是对健康全新的、本质性的认识.要获得健康就不能单纯依赖医生的治疗,而是要树立较强的健康意识,降低和消灭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素,以达到身心平衡,与环境协调统一.
作者:柏友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江苏省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在常熟市任阳、唐市、梅李、东张等乡镇开展了镇、村两级领导干部参加的农村男性身体健康知识培训,进行了男性身体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身体健康及计划生育咨询;并于2001年10~12月、2002年3月、6月及10月,有组织地开展了农村男性健康体格检查,体检对象主要是20~60岁男性;体检内容包括一般状况、心、肺及男性生殖系统体格检查;肝胆、肾等B超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秦红;邹晓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RA)是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它研究人们生活在有危险因素的环境中发生死亡的概率,以及当改变不良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时,死亡及危险改变的情况、可能延长的寿命.其目的是促进人们改变不良行为,减少危险因素,提高健康水平.HRA从它的产生到目前已50多年,现对其近20年的应用情况加以综述.
作者:应桂英;李宁秀;任晓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调查中国婴幼儿母乳喂养状况.方法在北京、山东、浙江、湖北、广东每个省(直辖)市按经济水平分层随机选取两个社区,共10个社区.每个社区抽取200名儿童母亲.其中以相邻6个月龄为1组,每组抽取40名;10个社区共抽取2001名.对2001名儿童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她们的平均年龄为28.54±3.33岁.结果调查显示喂过母乳的母亲占90.1%,坚持全母乳喂养到4个月的只占45.3%,坚持到6个月的仅占21.6%.儿童的平均断母乳时间8.73±4.21个月,且北京、广东低于其他省.32.0%的母亲认为母乳不如奶粉有营养,27.0%的母亲认为母乳喂养不利母亲身体恢复,37.2%的母亲认为孩子腹泻应立刻停止母乳喂养.母亲喂养知识水平、不同健康教育途径、是否新生儿访视、是否定期体检、体检质量好坏、家庭月总收入、母亲文化程度显著影响母乳喂养.结论调查的5个省市母乳喂养率较低,其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母乳喂养.
作者:张文坤;郝波;王临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为现代护理人员,不仅要配合医生完成救死扶伤的重任,而且还要肩负起为社会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的职责.然而护理工作者在向他人开展健康教育的同时却不可忽视对自身的健康教育.随着医学的发展、疾病病种的变异,感染性疾病的增加,使得护理人员职业性感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发达国家对此已十分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但在我国护理人员中,职业性感染防护意识却仍较薄弱,作为护理队伍后备力量的护理专业学生在此方面知识更显不足.
作者:姚飞;赵志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民众生活质量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对母亲安全的保障认知从过去纯粹依靠医务人员转变为主动寻求知识进行自我预防保健.为此,荆州市中心医院产科发挥护理以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职能,实施规范性的围产期健康教育,满足了广大孕妇的需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范植蓉;陈红宇;王虹;刘玉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进一步了解三明市青少年近视发病情况和青少年预防近视相关知识状况,分析中学生视力下降的影响因素,探索健康教育对策,福建省三明市健康教育所于2003年3月对市区初中段和高中段各两所学校的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并对近视常见的6个发病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恕妹;李星德;吴用纲;姚文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