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理学和手术侵袭度评分预测泌尿外科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尹志康;何梓铭;苟欣;肖明朝

关键词:泌尿科学, 老年人, 评分, 手术后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评分检点并发症和死亡率(POSSUM)评分系统对高龄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评估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70岁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用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在生理学指标中以血Cr代替BUN;在手术侵袭度中将腹腔污染及多种手术同时进行这两指标改为手术持续时间和手术径路,手术侵袭性根据泌尿外科情况分4级)进行评分,并按Copeland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公式,比较实际并发症发病人数与预测发病数. 结果 有并发症组43例,男40例,女3例.平均年龄(74.9±4.1)岁.平均住院时间(42.1±4.2)d.生理学评分22.0±4.1,手术侵袭度评分11.7±4.3.无并发症组137例,男129例,女8例.平均年龄(74.7±3.6)岁.平均住院时间(28.7±14.2)d.生理学评分20.1±3.9,手术侵袭度评分10.3±3.5.两组间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按Copeland公式预测并发症人数65例,实际并发症人数43例,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Copeland公式计算每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结论 改良POSSUM评分系统中的生理学指标和手术侵袭度指标对预测泌尿外科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意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肉瘤(附七例报告)

    目的 提高前列腺肉瘤的诊治水平. 方法 7例前列腺肉瘤患者,2例行全膀胱前列腺切除、去带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1例行前列腺摘除术,术后辅以化疗;3例行放疗;1例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结果 2例行全膀胱前列腺切除者,1例存活5年至今,1例术后9个月死于肿瘤肺转移;余5例均在13个月内死亡. 结论 早期诊断并行根治性切除术可提高前列腺肉瘤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齐桓;郑少斌;谭万龙;付晓幼;毛向明;陈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囊性肾癌的诊治(附12例报告)

    目的 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 方法 总结12例囊性肾癌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资料.术前诊断为复杂性囊肿10例,9例术中行病理检查,8例报告为恶性.12例中行根治性肾切除7例,肾切除3例,部分肾切除和囊肿去顶各1例. 结果 12例术后病理均为囊性肾透明细胞癌,平均随访39.5个月,无肿瘤复发和转移. 结论 对可疑囊性肾癌者,术中须行病理检查;确诊者宜行根治性肾切除或部分肾切除.囊性肾癌预后较好.

    作者:孙立安;张永康;王国民;徐志兵;刘宇军;郭剑明;唐群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前列腺鳞癌一例报告

    患者,男,65岁.进行性排尿困难6年,血尿4个月,在外院行前列腺扩张治疗后尿痛、尿急、血尿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前列腺Ⅱ°,中央沟消失,质较硬,触痛明显,表面欠光滑.尿常规:WBC满视野,RBC 20个/HP.PSA 0.9ng/ml.B超示前列腺6.9 cm×7.2 cm×7.1 cm,向膀胱内凸入3.8 cm,回声不均,内见不规则强回声光点.诊断前列腺增生,行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术中见膀胱内充血、水肿明显,前列腺凸入膀胱约3.0 cm,表面充血有脓苔,尿道内口存大量脓苔及沙粒样结石,前列腺尿道部凹凸不平,结节状.前列腺与周围粘连较重.病理检查:癌组织排列成团片状,癌细胞呈多边形或梭形,胞浆丰富,部分区域有角化珠,细胞异形性明显.部分区域可见增生的前列腺腺体及间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PSA(+),EMA(+),KER(+).病理诊断:前列腺鳞癌(中高分化).

    作者:侯慧;景士兵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肾折叠和肾固定术在巨大肾积水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肾折叠和肾固定术在治疗巨大肾积水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 对18例巨大肾积水患者在去除梗阻病因的同时,实施肾折叠和肾固定术. 结果 18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3年,患者肾积水程度均显著减轻,患肾均出现不同程度显影. 结论 对尚有功能的积水肾行肾折叠成形和肾下极外展固定,可提高尿液排空能力,促进肾解剖和肾功能的恢复.

    作者:黄明;邹晓峰;肖运政;袁源湖;肖日海;李旺林;罗道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多发性尿路上皮肿瘤的单克隆起源

    目的 验证泌尿系上皮移行细胞癌单克隆起源学说.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检测10例22块多发性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组织标本p53蛋白的表达,以此判断多发肿瘤灶基因的突变, 比较多发肿瘤灶的基因型. 结果 同一患者不同部位肿瘤标本p53染色阳性细胞的比例和染色强度完全一致,因此,肿瘤多克隆起源的可能性为0.51×0.51×0.52×0.51×0.52×0.51×0.51×0.51×0.51×0.51 =0.512=0.000122(<10-3),即同一患者多个肿瘤灶的基因型相同. 结论 多发性尿路上皮肿瘤为单克隆起源.

    作者:高江平;王悦增;许勇;宋涛;洪宝发;王晓雄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尿道下裂并尿道重复一例报告

    患儿,男,3岁.出生后家长即发现患儿尿道外口位置异常.查体:阴茎下弯,尿道外口位于冠状沟腹侧,系带缺如,包皮于背侧堆积,呈头巾状,阴茎头舟状窝处可见皮肤凹陷.阴囊及双侧睾丸发育正常.入院诊断:尿道下裂(冠状沟型).行Duckett尿道成形术.将8 F硅胶尿管自冠状沟腹侧尿道外口置入膀胱,再于阴茎头舟状窝皮肤凹陷处将另一8 F尿管置入2.5 cm受阻.纵行切开阴茎腹侧皮肤向两侧游离皮瓣,探查见8F尿管位于主尿道背侧的窦道内,两者间有一薄膜相隔.确诊为尿道下裂并矢状位不完全性尿道重复.于距冠状沟1.0 cm处环形切开包皮内板,将阴茎皮肤脱套至阴茎根部,剥除腹侧纤维韧带,矫直阴茎,保护主尿道的完整性,切除发育不良的副尿道,横裁包皮内板做岛状皮瓣,做成带蒂包皮管转至腹侧与主尿道外口斜面吻合,尿道成形术后行膀胱造瘘.术后12 d拔造瘘管可自行排尿,尿线粗,无尿瘘.

    作者:韩淑玉;王克来;谭国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在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门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75例,测定前列腺按摩液pH(EPS-pH)并送常规检查,膀胱充盈后经腹行前列腺B超检查. 结果 EPS-pH 6.4~7.7,平均6.9±0.4;EPS白细胞数量(EPS-WBC)3~38个/HP,平均(18.2±8.8)个/HP.前列腺B超阳性率60%(45/75).EPS-pH值和B超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的阳性率与前列腺EPS-WBC呈正相关(P<0.01),与患者年龄、病程无相关性(P>0.05).分组比较显示EPD-pH随EPS-WBC增多而增高(P<0.01),并逐渐接近或稍超过血浆pH.随EPS-WBC增多,B超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的阳性率先增加,后维持不变.EPS-WBC与患者年龄、病程无相关性(P>0.05). 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EPS-WBC计数与前列腺超声异常和EPS-pH升高呈正相关,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蒋照辉;杨金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选择性α1A受体阻滞剂治疗伴高血压的良性前列腺增生

    目的 观察选择性α1A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索罗辛(哈乐)治疗伴高血压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时是否影响原有抗高血压药物对血压的控制. 方法 采用临床多中心开放试验,给187例经常规抗高血压药治疗后血压已稳定控制的BPH患者服用哈乐,根据所用抗高血压药的不同,分6组进行分析. 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明显下降,由21.25±5.83降至11.86±5.01,平均下降10.11±5.25(P<0.001);大尿流率由(10.25±3.55)ml/s升至(13.58±3.61)ml/s,平均增加(3.21±2.74)ml/s(P<0.001);剩余尿由(37.67±56.96)ml降至(16.77±34.12)ml,平均下降(25.79±34.23)ml(P<0.001).2例因严重血压下降而退出试验,2例出现心悸、心慌,其余患者血压和心率无明显改变(P>0.05);29例患者出现副反应30例次,副反应发生率15.5%. 结论 哈乐治疗伴有高血压的BPH患者时与常规抗高血压药合用安全、有效,不影响抗高血压药对血压的控制,抗高血压药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作者:哈乐临床观察协作组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原发性附睾恶性肿瘤五例报告

    1990年1月至2000年1月,我们收治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1 442例,有原发性附睾肿瘤10例,其中恶性5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5例.年龄18~57岁,平均41岁.从有症状或发现包块至就诊时间5 d至1年,平均4.4个月.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包块长大不明显,无触痛,表面尚光滑;2例包块进行性增大,触痛,结节状,与睾丸界限不清,伴同侧精索增粗,其中1例伴肝脏转移癌灶.肿瘤位于右侧4例,左侧1例.肿瘤大小1.0 cm×1.0 cm~3.0 cm×2.5 cm.3例因术中探查或冰冻病理检查高度怀疑恶性而行患侧精索高位切断的睾丸附睾切除术;1例术前诊断结核,行单纯附睾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后再次行患侧精索高位切断的睾丸附睾切除术;1例术中探查误诊为良性病变仅作单纯包块切除,患者拒绝再次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腺癌、梭形细胞型横纹肌肉瘤、混合性生殖细胞性肿瘤(主要由不成熟畸胎瘤与胚胎性癌组织组成)各1例.

    作者:王莉;莫合塔;石明;王佳;代波;杨宇如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患者人工括约肌植入治疗的长期控尿性及满意度

    为评价前列腺全切或次全切后尿失禁患者植入AMS 800型人工括约肌的长期控尿性和满意度,作者对209例植入时间超过20个月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11例(5%)已取出植入装置;34例(16%)已死亡;51例(24%)失访.完成随访者113例,平均随访时间73个月(20~170个月).结果:4例患者获得完全控尿;68例(60%)每日需0~1块尿垫;35例(31%)每日需2~3块尿垫;5例(4%)每日需3块以上尿垫.14例患者曾对装置进行外科矫正.满意度调查显示:31例(28%)非常满意;50例(45%)满意;20例(18%)不肯定;7例(6%)不满意;4例(4%)非常不满意,其中1例术后未使用此装置.作者认为,尽管使用人工尿道括约肌后达到完全控尿的病例数不多,但这种装置为男性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患者获得长期满意的控尿提供了一个机会.(吴士良摘译顾方六校)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ACTH非依赖性库兴综合征(附89例报告)

    目的 总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非依赖性库兴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方法对89例ACTH非依赖性库兴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男11例,女78例.年龄13~56岁,平均34岁.其中腺瘤型皮质醇症85例、肾上腺皮质癌2例、大结节样肾上腺皮质增生2例.回顾性总结其临床、生化特征,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 结果 85例腺瘤型皮质醇症术后效果良好,库兴综合征症状消失;2例肾上腺皮质癌未能切除者术后分别存活7和9个月;大结节样肾上腺皮质增生2例行双侧肾上腺切除后治愈. 结论 血浆ACTH水平、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及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有利于ACTH非依赖性库兴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术治疗腺瘤型皮质醇症和大结节肾上腺增生可获得较理想的疗效,肾上腺皮质癌预后差.

    作者:刘定益;冯永琦;祝宇;陈其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可膨胀型阴茎假体植入治疗勃起功能障碍(附20例报告)

    目的 探讨国产可膨胀型阴茎假体治疗勃起障碍(ED)的疗效、安全性及可靠性. 方法 使用国产三件套可膨胀型阴茎假体植入治疗20例中重度ED患者,其中血管性ED 6例,神经性ED 2例,混合性ED 12例,阴茎纤维化导致ED 1例,术后随访观察. 结果 2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随访3~40个月,平均30个月.1例(5%)术后30个月发生感染,取出假体;3例(15%)分别于术后5、8、14个月发生阴茎圆柱体经尿道戳出而取出假体.本组未见机械性并发症,总有效率80%. 结论 国产可膨胀型阴茎假体植入治疗难治性ED疗效确切,机械性能安全、可靠.本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与病例选择、应用早期的手术操作技术有关.

    作者:朱选文;沈月洪;余家琦;姜海;汪朔;沈柏华;吕柏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吡柔比星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及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机制和膀胱内灌注预防术后复发的效果. 方法 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的吡柔比星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的抑制作用.对60例经尿道电切术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以30~40 mg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观察预防复发的效果. 结果 吡柔比星浓度为10 mg/L和100 mg/L时,对T24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0%和94%,G1期前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可见胞浆内空泡形成、核染色质凝聚等典型细胞凋亡特征.当浓度为1 000 mg/L时,细胞出现坏死特征.共58例完成1个以上疗程,平均随访18.8个月,复发5例(8.6%). 结论 抑制癌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甚至死亡是吡柔比星抗肿瘤的机制之一.用吡柔比星进行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安全、有效.

    作者:叶敏;舒畅;马邦一;陈建华;张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在活体猪模型中用以射频为基础的热疗技术治疗小肾癌的研究

    模型中研究射频技术治疗小肾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7头猪的正常肾中产生22处病变.通过开放暴露肾脏或超声引导下经皮应用射频能量.以灰阶和能量超声检测病变的变化.在肾与肾周筋膜之间注入盐水(水间隔)或CO2(气间隔)避免周围组织的热损伤.超声和病理检查评价病变大小和性质.结果:探针的置入和拔除未引起合并症,病变周围组织无热损伤.病变的大小可用灰阶超声于第7天准确测定.能量超声证实在消融范围内无血流灌注.病变呈楔形,推测是加热对局部血流分布的影响所致.病理学检查发现与热损伤和缺血性梗塞相应的改变.结论:射频热疗是对猪肾组织进行消融的有效方法.这项技术可通过超声引导下经皮途径得以安全应用.作为治疗小肾癌的有效方法而应用于人体尚待进一步研究.(张民摘译顾方六校)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生理学和手术侵袭度评分预测泌尿外科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目的 探讨改良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评分检点并发症和死亡率(POSSUM)评分系统对高龄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评估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70岁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用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在生理学指标中以血Cr代替BUN;在手术侵袭度中将腹腔污染及多种手术同时进行这两指标改为手术持续时间和手术径路,手术侵袭性根据泌尿外科情况分4级)进行评分,并按Copeland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公式,比较实际并发症发病人数与预测发病数. 结果 有并发症组43例,男40例,女3例.平均年龄(74.9±4.1)岁.平均住院时间(42.1±4.2)d.生理学评分22.0±4.1,手术侵袭度评分11.7±4.3.无并发症组137例,男129例,女8例.平均年龄(74.7±3.6)岁.平均住院时间(28.7±14.2)d.生理学评分20.1±3.9,手术侵袭度评分10.3±3.5.两组间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按Copeland公式预测并发症人数65例,实际并发症人数43例,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Copeland公式计算每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结论 改良POSSUM评分系统中的生理学指标和手术侵袭度指标对预测泌尿外科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意义.

    作者:尹志康;何梓铭;苟欣;肖明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男性不育评估中发现有意义的疾病

    辅助生殖技术使男性不育患者可以不经诊断和评估而直接达到生育的目的.但是,不进行泌尿生殖系的评估可能失去了解不育症原因的机会,不能提供特异和正确的治疗.潜在的不育症患者可能有易被忽视的严重疾病或遗传学异常.作者在两个不育症研究机构观察了男性不育患者临床评估中发现有意义的疾病的机会.研究对象为原发和继发男性不育患者,行输精管再通者不包括在内.评估项目包括:完整的病史和体检、精液分析、激素检测、尿液分析、必要时的遗传学检测.结果:536例患者中33例(6%)发现了有意义的疾病,其中前列腺癌1例;睾丸癌1例;糖尿病3例;甲状腺机能减退1例;遗传学异常27例,包括24例囊性纤维化突变和3例核型异常.结论:对男性不育患者的仔细评估可能获得有意义的临床发现,有助于确定不育症的原因并去除威胁患者及其潜在后代健康的疾病状态.(张凯摘译顾方六校)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双氯灭痛直肠给药治疗肾绞痛的疗效观察

    1997年1月至2000年10月,我们采用双氯灭痛混悬液直肠给药治疗肾绞痛,并与口服双氯灭痛治疗肾绞痛对比观察,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确诊为肾、输尿管结石所致绞痛的患者90例,随机分2组:(1)双氯灭痛直肠给药组(A组)60例,男49例,女11例.年龄17~61岁,平均(39.2±6.4)岁.肾绞痛持续时间20 min~14 h,平均2 h 45 min.均为单侧肾绞痛,其中左侧34例,右侧26例.表现为一侧腰部或腹部绞痛,其中伴恶心或呕吐38例,尿频或尿急17例,肉眼或镜下血尿57例,肾区压痛或叩击痛44例.(2)双氯灭痛口服给药组(B组)30例(不含口服双氯灭痛后1 h内呕吐者),性别、年龄、绞痛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或体征等均与A组相近,有可比性.

    作者:刘加升;许正国;张立光;马元华;杨玉国;张雷;王世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实验外科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为展示我国实验外科近年来的新进展、新成果,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实验外科学组定于2002年4月26~30日在南京召开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实验外科学术会议,会议将授予会议代表中华医学会Ⅰ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征文通知如下:1.征文内容:(1)消化系外科(肝、胆、胰、胃、肠、脾、食管等)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2)外科基础(感染、休克、营养、创伤、多系统功能衰竭、移植与免疫、疼痛治疗等)研究;(3)外科临床实验研究的经验和体会;(4)外科新技术、新方法;(5)组织工程、细胞工程研究;(6)其他.2.征文要求:(1)论文请寄全文及800字以内的摘要各一份(自留底稿).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单位,邮编,姓名及论文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无摘要者恕不受理;(2)论文应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具有理论价值或临床实用价值.投稿须由作者所在单位审查盖章同意,并请在信封正面注明会议征文字样;(3)欢迎在基层医院临床一线工作的外科医师踊跃投稿,介绍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工作经验;(4)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交流或发表过的论文不予受理;(5)截稿日期:2002年1月30日;(6)来稿请寄:南京市广州路300号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外科病区钱建民或张浩收.邮编:210029.电话:025-3718836转肝脏外科.

    作者:钱建民;张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作者: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