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韩立波;邱雪杉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神经根孔狭窄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因单侧单节段腰椎神经根孔狭窄手术治疗的42例资料,其中椎间孔镜组21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TLIF)21例,2组术前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 >0.05)。比较2组间及同组手术前和术后3个月下肢疼痛 VAS 评分、ODI 评分、腰椎 JOA 评分差异。结果与 TLIF 组比较,椎间孔镜组出血量少[(94.3±67.7)ml vs.(371.4±164.8)ml,t =-7.130,P =0.000],住院时间短[(6.2±2.0)d vs.(10.5±2.9) d,t =-5.611,P =0.000],但手术时间长[(161.9±44.5)min vs.(111.7±28.0)min,t =4.375,P =0.000]。2组术后3个月下肢疼痛 VAS 评分、ODI 评分、腰椎 JOA 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和 TLIF 在治疗神经根孔狭窄中均能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经皮椎间孔镜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但手术时间长,可能与初期经验不足有关。
作者:行勇刚;田伟;何达;肖斌;郎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剜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治疗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 GST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12月~2014年6月经胃镜、超声内镜诊断为胃固有肌层 GISTs 33例,均采用 ESE治疗(标记、注射、环形切开、病灶剥离、创面处理)。结果术后病理证实33例均完整切除瘤体,手术时间10~69 min,平均46 min。住院时间7~28 d,平均10.9 d。术后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结果:胃肠平滑肌瘤6例,间质瘤26例,梭形细胞肿瘤1例;根据 NIH 危险分级,极低危31例,低危2例。3例术中出血,经内镜下热活检钳电凝止血或金属止血夹夹闭后成功止血,出血量50~300 ml,术中出血率9.1%(3/33);1例术后持续黑便,经禁食水,口服肾上腺素盐水及静脉药物止血、抑酸等治疗后缓解,术后出血率3.0%(1/33),总出血率12.1%(4/33)。2例发生穿孔,穿孔率6.1%(2/33),经钛夹成功夹毕,无死亡。术后6~12个月33例均复查全腹部 CT,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ESE 治疗 GST 安全、有效。
作者:吴正奇;卢林芝;张志镒;张锦华;李世华;赵光源;刘金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本文报道1例60岁男性患者因急性胸痛就诊于我院,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严重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行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冠状动脉支架置入。通过左胸壁2个切口获取双侧乳内动脉并吻合成为Y 型桥,然后分别将左、右乳内动脉远端吻合至前降支和中间支,手术时间306 min,术中出血50 ml,5 d 后对右状动冠状病变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治疗。术后第8天顺利出院。随访1个月患者未再有胸痛症状发作。我们认为对于复杂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这种杂交技术是微创而有效的。
作者:杨航;凌云鹏;郭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本文报道1例股浅短段闭塞(TASC C 级病变)经肝素涂层覆膜支架治疗,0.035英寸超硬导丝配合单弯导管通过闭塞段至远端动脉,使用4-150 mm Mustang 球囊12个大气压扩张2 min 后,造影见左股浅动脉中段狭窄病变消失,但近段仍有残余重度狭窄,路途下于狭窄处放置肝素涂层覆膜支架5-50 mm,释放后使用5-40 mm 球囊6个大气压下给予支架内扩张。术后造影见血流明显恢复,残余狭窄消失,无造影剂外溢。术后观察8个月跛行症状无复发。我们认为肝素涂层覆膜支架治疗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病变可行。
作者:郭建明;谷涌泉;郭连瑞;佟铸;高喜翔;吴英锋;张建;汪忠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轻中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9]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损伤(progressive hemorrhagic injury,PH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8月132例轻中度 TBI 患者颅内出血进展情况,41例(31.1%)进展为 PHI(PHI 组)。单因素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受伤原因、损伤类型、瞳孔大小、瞳孔对光反应、入院时高血压(收缩压≥140 mm Hg)、受伤到首次 CT 检查时间、血肿部位、血肿类型、是否合并脑挫裂伤、是否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入院首次凝血功能指标、血糖、血常规、肾功能,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并应用 logistic 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损伤类型、入院时高血压、合并脑挫裂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D -二聚体、红细胞计数、血糖和出院 GOS 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高血压(OR =2.417,P =0.045),合并脑挫裂伤(OR =2.792,P =0.017)和 D -二聚体≥6500μg /L(OR =4.968,P =0.000)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轻中度 TBI 患者若存在入院时高血压、合并脑挫裂伤和较高水平 D -二聚体(≥6500μg /L)更易发生 PHI,需要加强监测。
作者:王武盛;李爱民;陈军;颜士卫;吴海滨;陈震;周辉;江伟;李宁;李世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使用上腹部带血管蒂的肝圆韧带修补上消化道穿孔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8月腹腔镜下使用带蒂的肝圆韧带行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51例的临床资料,均术中发现无法使用大网膜修补。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胃肠漏和腹腔脓肿,均顺利出院。结论腹腔镜行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安全,有效。肝圆韧带作为上腹部较为游离的韧带在腹腔镜下行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是很好的生物补片材料。
作者:孙颢;陈佳栋;高友福;米娜瓦尔·亚合普;董笑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小儿中高位肛门闭锁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4月~2013年12月20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接受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SILS 组),2011年1月~2012年3月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30例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SILS 组20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传统腹腔镜和开放手术者。SILS 组手术时间(136±36)min,与对照组(151±40)min 无明显差异(t =-1.351,P =0.183);SILS 组术中出血量(12.5±2.3)ml,明显少于对照组(15.3±5.0) ml (t =-2.339,P =0.024);SILS 组术后住院时间(7.4±4.0)d,与对照组(7.4±2.0)d 无明显差异(t =0.000,P =1.000);SILS 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9.1±1.7)h,较对照组(10.3±1.6)h 明显缩短(t =-2.534,P =0.015)。2组术后无吻合口漏、直肠尿道瘘憩室。SILS 组20例术后随访1~20个月(平均9.7月),对照组30例随访21~36个月(平均28.5月),2组患儿控制肛门排便良好,无便秘、便失禁及污便者。结论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是治疗小儿中高位肛门闭锁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山;李龙;刁美;叶茂;李颀;李旭;孔赤寰;管考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使用传统腹腔镜器械行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使用传统腹腔镜器械行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2例临床资料。脐上缘2 cm 弧形切口置入3枚5 mm trocar 完成手术。结果5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常规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时间30~90 min,(43±7)min,术后住院时间1~7 d,(2.5±0.5)d。术后随访1~3个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切口隐蔽。结论使用传统腹腔镜器械行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行,安全,并且美容效果好。
作者:俞清江;陈帅;周鸿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2014年8月,对肺右下叶2 cm 结节施行单切口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随访1年余,无复发、转移。
作者:张军;韩立波;邱雪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9月154例(共165处病变)我院 EUS 诊断上消化道 SMT,并在我院接受内镜或手术治疗,终获取病理结果的临床资料,对比术前 EUS 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EUS 诊断上消化道 SMT 的阳性预测值为78.8%(130/165)。EUS 诊断间质瘤、平滑肌瘤、脂肪瘤和异位胰腺的准确率分别为87.3%(144/165)、91.5%(151/165)、97.6%(161/165)和95.8%(158/165)。EUS 诊断间质瘤、平滑肌瘤、脂肪瘤和异位胰腺的敏感性分别为98.0%(48/49)、85.1%(63/74)、100.0%(7/7)和64.3%(9/14),特异性分别为82.8%(96/116)、96.7%(88/91)、97.5%(154/158)和98.7%(149/151)。35处病灶 EUS 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合,不符合率21.2%(35/165),其中低回声(60.0%,21/35)、病灶起源于第4层(45.7%,16/35)EUS 诊断与病理不符合率高,EUS 诊断为间质瘤的不符合率高(57.1%,20/35)。结论EUS可对 SMT 的类型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作者:张静;黄凯莉;丁士刚;王晔;耐特;周丽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失败的经验。方法2011年3月~2015年4月,采用经阴道子宫下段切开取胚+子宫缺陷修补术治疗 CSP 98例,其中9例治疗失败。4例改行子宫动脉栓塞+清宫术,2例中转腹腔镜手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1例改行病灶抽吸术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TX),1例术后血β-hCG 下降缓慢,肌注 MTX 治疗。结果9例均病灶清除,保留子宫,术后1个月内血β-hCG 降至正常,30~50 d[(40.1±7.2)d]月经复潮。结论阴式手术适用于阴道宫颈暴露良好、包块<4 cm 的外生型 CSP,术前全面评估,备好相关预案,可以避免因盲目手术造成的损失,提高阴式手术治疗 CSP 的成功率。
作者:肖水秀;单莉莉;乐爱文;肖天慧;卓蓉;王中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小占位(≤3 cm)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小占位结直肠肿瘤41例,结肠镜进行全结直肠内探查,在结肠镜下注射亚甲蓝进行染色,腹腔镜下进行局部钛夹定位,退出结肠镜,术中根据快速冰冻病理结果选择在腹腔镜下肠管切除、结直肠根治术等相应手术。结果41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无中转开腹。9例术前诊断为癌前病变,术中及术后病理诊断为结肠上皮内瘤变6例,Tis 期腺癌3例。32例术前诊断为0~Ⅰ期结直肠癌者,术中及术后诊断Ⅰ期29例,其中 T1 N 0 M0期腺癌23例,T2 N 0 M0期腺癌6例;Ⅲ期3例,均为 T2 N 1 M0期腺癌。多发病灶2例。结肠上皮内瘤变及 Tis 期结直肠肠癌行病变肠管切除,T1~T2期结直肠癌均行结直肠癌根治术。2例结肠上皮瘤变分别在术后9、12个月随访无复发。其余39例随访24~49个月,中位时间38.6月,35例结直肠癌中,1例 T2 N 1 M0即Ⅲ期腺癌术后34个月结肠镜复查局部复发,所有患者均无转移。结论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3 cm 良性及 Tis ~T2期恶性结直肠肿瘤,可发挥双镜优势,尤其适用于单镜难以定位或完全切除的病变,可提高定位精确性及手术安全性。
作者:曹广;梁杰雄;郭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本文报道1997、2015年2例完全内脏反位的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痛部位分别在剑突下和左上腹。血常规、肝功能检查无异常。术前常规心电图、胸片提示右位心,腹部磁共振检查进一步证实为内脏反位,并排除胆总管结石。全麻,采用四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医生站位和trocar 位置均为正常的镜像,胆囊位于左上腹。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无并发症。
作者:陈大伟;黄侠;黄磊;章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传统前路开胸手术治疗特发性胸椎侧弯存在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严重、对术后肺功能影响大等缺点。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使特发性胸椎侧弯的矫正有了微创手术的可能,常用的术式包括胸腔镜辅助下前路脊柱松解椎间植骨融合术和胸腔镜下胸椎侧凸前路矫形融合内固定术。本文就胸腔镜手术治疗特发性胸椎侧弯的发展历史,优缺点,不同手术方案的疗效和并发症等进行文献综述。
作者:钟军(综述);刘晓光(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声带运动障碍可导致声嘶、发音费力甚至呼吸困难,从而降低言语质量,影响社会交流,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对于发音治疗、药物治疗等保守方法无效的声带运动障碍患者,可通过外科手术方法提高其发音质量。目前,针对声带运动障碍的手术方式研究进展迅速,手术种类繁多,但同时也造成很多术式、术语混淆或重复。本文对声带运动障碍的手术方式进行文献回顾。
作者:徐驰宇(综述);闫燕;马芙蓉(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3年6月89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行腹腔镜手术,44例行开腹手术,比较2组手术结果及并发症。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160.5±25.4)min vs.(210.3±45.6)min,t =-6.387,P =0.000],术中出血少[(120±21)ml vs.(320±53)ml,t =-27.650,P =0.000],保肛率高[84.4%(38/45)vs.59.1%(26/44),χ2=7.079,P =0.008],术后肛门排气早[(3.2±1.2)d vs.(6.3±3.6)d,t =-5.477,P =0.000],尿潴留少[4.4%(2/45)vs.20.5%(9/44),χ2=5.264,P =0.022],总住院时间短[(10.3±2.4)d vs.(15.6±2.7)d,t =-9.793,P =0.000],2组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吻合口漏、标本切除长度及清扫淋巴结数量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 >0.05)。67例获得随访1~5年,复发或肿瘤转移9例,其中6例死亡。结论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采取经腹腔镜的手术方式,能增加保肛率,而且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肛门排气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昌运;李裕永;卢挺斌;周俊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手术与传统 Ivor-Lewis 食管癌根治术的短期疗效。方法2015年1~9月,同一外科团队手术治疗36例食管癌,其中传统手术19例,机器人辅助手术17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顾性比较2组手术相关资料、术后短期疗效的差异。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333.5±85.0)min vs.(203.9±24.8)min, t =6.357,P =0.000];手术出血量机器人组为(182.3±78.9)ml,传统组为(195.3±149.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319,P =0.752)。2组均 R0切除,切端阴性。食管标本长度机器人组为(8.2±2.1)cm,传统组为(8.6±1.6)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654,P =0.518);淋巴结清扫数量机器人组为(17.4±7.7)枚,传统组为(20.0±9.1)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913,P =0.367)。术后住院时间机器人组显著少于传统组[(9.8±2.0)d vs.(12.6±5.5)d,t =-2.076,P =0.046]。术后并发症机器人组2例,传统组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08)。2组术后30天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机器人辅助 Ivor-Lewis 手术的根治性与传统手术相当,术后恢复较传统手术快,并发症不多于传统手术,其短期疗效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研究验证。
作者:韩丁培;项捷;高涛涛;金润森;车嘉铭;杨孝清;朱良纲;杭钧彪;陈中元;李鹤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疗效和价值。方法2013年11月~2015年8月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肺叶根治性切除5例,腋前线与腋中线之间第7肋间长1.5 cm 切口作为观察孔,腋前线第4肋间长约4 cm 切口作为操作孔,完成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和支气管吻合,术后常规放置1或2根胸腔引流管。结果5例顺利完成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中常规支气管切缘快速病理为阴性。手术时间分别为310、260、220、200、28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120、90、110、160 ml;术后总引流量分别为600、1260、440、560、800 ml;术后带管时间分别为5、7、4、4、5 d;术后住院分别9、12、7、8、10 d。切口疼痛轻微。术后发生肺炎、肺不张各1例,无支气管胸膜漏、脓胸、切口感染。5例术后随访3~19个月,均存活,无复发和转移。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切除肺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创伤小,可作为部分肺癌患者的推荐手术方式。
作者:胡志亮;姜波;李震;何准;魏海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本文报道2015年4月采用TurboHawk 斑块切除系统治疗2例伴严重钙化斑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Fontaine 分期均为Ⅱb,行左侧股浅动脉和股深动脉斑块切除成形、右侧股浅动脉斑块切除成形术各1例,术中均放置动脉保护伞,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均随访8个月,无复发。
作者:谷涌泉;郭连瑞;齐立行;崔世军;佟铸;郭建明;高喜翔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