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京城;王振宇;马长城;李振东;刘彬;陈晓东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手术要点. 方法 2005年9月~2007年9月,应用腹腔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32例.19例肿瘤位于胃体、胃底部前壁,术中胃镜定位,线形切割吻合器(Endo-GIA)在距肿瘤边缘2~3 cm处将肿瘤从胃壁完整切除;8例肿瘤位于胃体或胃底后壁,术中胃镜定位,在肿瘤对应的前壁打开胃腔,与胃镜配合找到肿瘤后,将后壁肿瘤从胃前壁切口提出,用Endo-GIA在距肿瘤2~3 cm处切除;2例肿瘤位于胃前壁,距贲门口<2 cm,直径分别约3.0 cm、2.5 cm,术中胃镜定位,打开对应的胃前壁浆膜,将肿瘤切除;1例肿瘤位于胃窦部前壁,直径约5.0 cm,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次全切除术;2例肿瘤位于胃体上段小弯侧,距贲门口<2 cm,直径分别约6.0 cm、4.0 cm,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 结果 32例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2 min(52~185 min),平均出血量60 ml(30~210 ml),无中转开腹.手术标本病理切缘均为阴性,其中5例肿瘤大直径>5 cm,术后病理报告为胃恶性间质瘤,余27例病理均为胃间质瘤、低度恶性倾向.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8~25个月),X线、B超及CT检查均无复发及远处转移. 结论 术前行胃镜、超声胃镜和CT等检查,以确定肿瘤来源、大小、部位.术中用胃镜、腹腔镜联合定位,根据肿瘤部位及大小不同,采用不同术式,以取得好的疗效.
作者:黄峰;应敏刚;周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术前肾穿刺造瘘减少或减轻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感染的作用. 方法 2007年3月~2008年5月选择100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积水,按患者入院时间顺序编号,单号为对照组(n=50),单纯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双号为实验组(n=50),术前2 d行患侧肾穿刺造瘘术后再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高体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常规和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费用. 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高体温(37.8±0.5)℃显著低于对照组(38.6±0.5)℃(t=-8.000,P=0.000),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6±0.2)d与对照组(2.8±0.4)d相比显著缩短(t=-18.974,P=0.000),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2.7±0.4)d显著短于对照组(4.1±0.6)d(t=-13.728,P=0.000),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3.6±0.6)d显著短于对照组(5.2±0.7)d (t=-12.271,P=0.000),住院费用(0.86±0.15)万元显著少于对照组(0.95±0.11)万元(t=-3.421,P=0.000). 结论 术前肾穿刺造瘘对伴有肾积水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减少或减轻术后感染及降低医疗费用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利朝;胡卫列;邓志雄;姚华强;张娟;应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中肾蒂处理的经验. 方法 根治性肾切除术66例,单纯性肾切除术52例,活体供肾切取术2例,术中注意肾蒂的快速寻找、及早控制和适当的处理方法 三要点. 结果 116例后腹腔镜手术成功,4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5~180 min,平均103 min.术中出血量50~150 ml,平均70 ml,病人均未输血.术后2~3 d拔除引流管,3~5 d下床活动,恢复顺利,无并发症.105例随访2年未发现异常. 结论 肾蒂快速寻找、及早控制和适当的处理方法 是后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胡卫列;赵永斌;张利朝;邱晓拂;沈文;邓志雄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主要危害中老年人,在脑血管病中约占1/3,但其病死率却居脑血管病的首位[1].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高.外科手术能挽救生命,减轻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2].影响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因素很多,如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清除血肿,解除脑受压,尽可能减少正常脑组织的损害,术后无出血等是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我科2001年3月~2008年10月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6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姚永平;吴鹏;张德辉;张光强;郭家杏;姚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81岁,因腹痛、腹胀伴黏液血便2个月,胃镜、纤维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直肠癌,B超诊断萎缩性胆囊炎,胆囊多发性结石,于2007年2月7日住院.胃癌为胃窦小弯侧近胃体溃疡型高分化腺癌,病灶2 cm×1.5 cm×0.8 cm,距幽门6 cm;直肠癌为2 cm×2.5 cm×2 cm,质硬、菜花状肿物,距肛门12 cm,为中低分化癌.经CT检查,肝、肺及后腹膜未见明显转移灶.肿瘤学指标除癌胚抗原(CEA)20 μg/L(正常值0~5 μg/L)外,其他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及铁蛋白均正常.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7年,B超诊断萎缩性胆囊炎,胆囊多发性结石,胆囊壁厚0.4 cm.
作者:罗衡桂;俞学军;方孙阳;邱海江;杨应林;牟一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胃肠道非上皮源性的间充质肿瘤,多呈外生膨胀性生长,而非弥漫浸润性生长,极少累及淋巴结,绝大多数通过局部切除可达到治愈.腹腔镜技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佳等优势在消化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蓬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胃肠外科医师更乐于采用微创技术处理胃肠道间质瘤.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们对9例GIST实施腹腔镜手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7例,福建省级机关医院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进伟;尹慕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简称热球)治疗月经过多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2月~2008年1月105例因月经过多接受热球治疗的临床资料.对病人进行长期随访,包括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有无腹痛、感染、出血、粘连等并发症. 结果 除2例失访、1例术后56 d死于泌尿系肿瘤外,共随访102例.完成3、6、12、24和36个月随访分别是102例、101例、99例、66例和51例,对应的有效率/闭经率分别是93.1%(95/102)/38.2%(39/102)、93.1%(94/101)/33.7%(34/101)、91.9%(91/99)/32.3%(32/99)、93.9%(62/66)/34.8%(23/66)和92.2%(47/51)/31.4%(16/51).热球治疗术中及术后未发生邻近组织热损伤、血尿、肠穿孔、严重感染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1例(10.5%)并发子宫收缩样疼痛,经口服止痛药物后6 h内恢复;8例(7.9%)并发宫颈和(或)宫腔粘连, 4例经扩宫、3例经宫腔粘连分解治疗后缓解,1例行子宫切除.术后36个月与术后12个月比较,有效率和闭经率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χ2=0.014,P=0.906);术后24个月与术后12个月比较,有效率和闭经率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034,P=0.854;χ2=0.114,P=0.736). 结论 热球是治疗月经过多患者的有效、安全的手段,且疗效持久,是子宫切除的良好替代方法 之一.
作者:李燕娜;张军;刘陶;李斌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rans-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治疗大子宫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我院2003年7月~2008年12月117例大子宫(>12孕周)行LAVH与110例TAH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TAH组手术时间(109±27)min明显短于LAVH组(130±22)min(t=-6.441,P=0.000),术中出血量LAVH组(121±70)ml显著少于TAH组(141±73)ml(t=-0.903, P=0.368).排气时间TAH组(45±13)h明显长于LAVH组(24±6)h(t=15.778, P=0.000),术后住院时间TAH组(7±2)d显著长于LAVH组(5±2)d(t=7.530, P=0.000).LAVH组术后3个月随访110例,阴道残端息肉5例,与肠线不吸收有关;TAH组术后3个月随访105例,阴道残端息肉1例.此6例给予摘除息肉后痊愈.结论 与TAH相比,LAVH住院时间少,并发症低,即使是大子宫,对许多患者也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徐丹;唐梅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aparoscopic 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 LSH)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7月~2007年9月78例LSH与59例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abdominal 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ASH)的临床资料,比较2种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 结果 LSH组术中出血量(65.1±25.5)ml与ASH组(72.9±23.6)m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830,P=0.069);LSH组手术时间(80.3±29.6)min明显长于ASH组(62.4±13.1)min(t=4.332,P=0.000);LSH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6.5±8.5)h明显早于ASH组(30.9±6.7)h(t=-3.232,P=0.001);LSH组术后下床时间(32.8±6.7)h明显早于ASH组(40.4±9.7)h(t=-5.421,P=0.000);LSH组术后住院时间(7.1±0.6)d短于ASH组(7.9±0.5)d(t=-8.291,P=0.000).2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LSH较ASH的优势明显,如果腹腔镜下操作技巧熟练,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是一种理想的术式.
作者:胡超峰;王海娜;蒋优芬;何纳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总癌症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1].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Ⅰ期子宫内膜癌5年生存率81%~91%,如累及宫颈,则下降为67%~77%[2].因此,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前提.近年来,随着宫腔镜在临床的应用与普及,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率显著提高[3].但宫腔镜检查时膨宫介质和膨宫压力是否会造成子宫内膜癌细胞腹腔内播散及播散的子宫内膜癌细胞是否会增加内膜癌患者的生存风险,一直是临床上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有关此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李莉;王玉珏;高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手术切除巨大(≥6 cm)肾上腺肿瘤的可行性. 方法 2002年6月~2008年6月对30例直径≥6 cm巨大肾上腺肿瘤行后腹腔镜切除手术.采用健侧卧位,用自制的气囊扩张后腹腔,分别在腋后线肋缘下、腋中线髂嵴上2 cm及腋前线肋缘下穿刺,置入trocar.肿瘤切除后用标本袋取出肿瘤,留置引流管. 结果 30例后腹腔镜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00 min(65~18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0 ml(50~250 ml).30例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8.5月,无局部复发. 结论 对于无明显禁忌证的肿瘤,后腹腔镜手术切除巨大肾上腺肿瘤可行、安全,肿瘤直径并不是手术的决定性因素.
作者:王浩;徐丹枫;刘玉杉;崔心刚;高轶;车建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率为5%~11%[1].近年来,随着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microendendoscopic discectomy,MED)的开展,结合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我院2002年6月~2008年6月应用直视下建立通道,MED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衡德峰;李伟;彭光军;周国庆;禇鸿珺;蒋磊;白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前列腺脓肿(prostatic abscess,PA)临床表现不典型,易造成误诊而延误治疗.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前列腺脓肿已经很少见.但是长期留置导尿、下尿路泌尿系统诊疗仪器的广泛应用、膀胱开口梗阻性疾病(例如前列腺增生和尿道狭窄)等依然是PA不可忽视的诱发因素.过去认为PA的诊断比较困难,现在随着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CT等诊断技术的成熟,PA已经不再是难以确诊的疾病.2000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共发现和收治前列腺脓肿13例,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尧;姜秀英;王伟华;计国义;孔祥波;王凯臣;崔传信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消化道损伤的原因、处理方法 及预防措施. 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21 640例LC术中16例(0.07%)消化道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胃十二指肠损伤14例,结肠损伤1例,回肠损伤1例. 结果 术中发现13例:行镜下修补3例,中转开腹修补7例、胃大部切除胃空肠Roux-en-Y吻合3例.术后发现3例:开腹回肠修补1例,结肠造瘘1例,引流保守治疗1例.除1例因十二指肠漏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术后7天死亡,其余15例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结论 LC中消化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胆囊周围炎性粘连,暴露不良,分离过程中造成胃肠撕裂,灼伤穿孔.及时有效恰当的处理是预防并发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奎;保红平;高瑞刚;张雪松;刘天锡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皮克氏针联合外固定之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3年9月~2007年9月采用经皮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43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按AO分类均属C型骨折:C1型10例,C2型21例,C3型12例.术中先在桡骨桡背侧及第二掌骨上打入2枚外固定之架螺钉,C形臂透视下手法复位后,安装外固定之架.对于关节面或骨块间不平整、有明显碎骨块且无法通过手法牵引复位者,用克氏针在透视下撬拨骨折片,若骨折块复位后不稳定,经皮克氏针固定.对有骨缺损者,小切口植骨. 结果 43例术中全部达到解剖复位.手术时间43~121 min,平均62.4 min.术中出血量6~30 ml,平均15.3 ml.术后住院时间3~14 d,平均5.5 d.43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且对位良好,术后腕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疗效依照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30例,良8例,可5例,优良率88.4%(38/43). 结论 经皮克氏针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闫军;朱淑昌;胡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需要充入CO2来建立气腹,为术者提供相对宽阔的视野和易于操作的手术环境.腹腔镜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范围得以不断扩大,操作越来越复杂,手术时间也越来越长,CO2气腹对机体影响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几年开展的无气腹腹腔镜技术,去除CO2气腹对机体的影响,将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技术相结合,适应证进一步拓宽且更加安全.现将CO2气腹腹腔镜手术及无气腹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的不同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孙建萍;伍冀湘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2007年2月~2008年9月,对95例肾结石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采用EMS三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系统,单用超声或气压弹道碎石,若结石较硬则两者联合碎石. 结果 95例建立皮肾通道均成功.手术时间45~170 min,平均85 min.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残石17例,其中6例行二次碎石术.11例术后明显肾出血,其中9例经保守治疗成功,2例严重出血行病肾切除术. 结论 经皮肾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高效、微创的优点.
作者:黄群联;韩杰;姜书传;卓栋;董昌斌;黄后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椎管内肿瘤的病理及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2月 ~ 2007年12月660例共676个椎管内肿瘤.肿瘤位于颈段231个,胸段202个,腰段159个,骶管内9个,16个位于颈胸段,42个位于胸腰段,17个位于腰-骶段间.共施行手术699次,其中后路经双侧椎板切除入路599次,经半椎板切除入路71次,经椎板成形术行肿瘤切除6次,经侧方入路行哑铃形肿瘤的椎管外部分切除23次. 结果 髓外肿瘤占76.5%(517/676),神经鞘瘤和脊膜瘤常见,全切除率92.3%(477/517).髓内肿瘤占23.5%(159/676),以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常见,全切除率67.3%(107/159).围手术期死亡率1.7%(11/660).出院时运动功能障碍77.8%(357/459)得以改善,感觉障碍改善率为79.2%(397/501),括约肌功能障碍改善率为72.4%(215/297),自发性疼痛93.3%(361/387)缓解或消失.582例平均随访时间5.9年(0.5~15.1年),87.8%(499/568)患者神经功能ASIA分级E级. 结论 椎管内肿瘤以髓外-硬膜下多见,神经鞘瘤及脊膜瘤居多.手术应在MRI影像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案.总体椎管内肿瘤手术效果满意.
作者:谢京城;王振宇;马长城;李振东;刘彬;陈晓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2006年5月~2008年5月,我们为1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行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33~69岁,平均45岁.9例有急性肾绞痛发作史,3例无剧烈疼痛病史.术前均经B超、KUB+IVU或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检查,均为X线阳性结石.均为输尿管上段结石.左侧5例,右侧7例.结石小13 mm×10 mm,大20 mm×15 mm.结石远段输尿管均通畅.肾积水轻度2例,中度8例,重度2例.8例术前有1~3次体外震波碎石(ESWL)碎石史,均无碎石排出.
作者:周国洋;缪玉龙;高宏生;陈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双极汽化电切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 1998年1月~2007年12月经宫腔镜联合B超诊断为黏膜下子宫肌瘤456例,其中0型241例,Ⅰ型138例,Ⅱ型77例,肌瘤大小:1.0~2.0 cm 341例,2.1~4.0 cm 86例,4.1~6.0 cm 29例,行宫腔镜下双极汽化电切术,341例<2 cm肌瘤经微型电极切割,115例>2 cm肌瘤应用环形电极切割(其中16例B超监护下完成手术). 结果 手术时间9~55 min,(32.9±16.7)min;切下组织重量5~55 g,(30.2±8.2)g;出血量5~100 ml,(48.1±12.7)ml.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431例(94.5%),经期缩短,经量减少;5例(1.1%)有部分残留肌瘤,均为Ⅱ型子宫肌瘤.术后24个月42例有生育要求者15例术后妊娠,206例贫血术后贫血得到纠正,血红蛋白均升至正常范围;81例痛经者,42例症状消失,19例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20例无变化. 结论 宫腔镜双极汽化电切处理黏膜下子宫肌瘤安全、有效.
作者:张青;施永鹏 刊期: 2009年第10期